作品介紹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


作者:南懷瑾     整理日期:2014-12-14 13:56:11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是南懷瑾先生關(guān)于《瑜伽師地論》聲聞地部分的講錄,共20講,約34萬字。南先生認(rèn)為《瑜伽師地論》依次涵蓋了人道、天道、聲聞道、緣覺道、菩薩道的修證,修行者修好人天乘后才有資格修小乘道,然后才夠得上修菩薩道,最后才能修大乘道。他注重聲聞乘出家眾的修證,目的在于領(lǐng)引修行者入正修行之路。他開篇即有針對性地分析了修行者20種不能得定的原因和修定中的4種障礙,啟發(fā)學(xué)人警惕,以避免修持路上誤入歧途。
  作者簡介:
  南懷瑾先生出身于世代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遍覽經(jīng)史子集,對國學(xué)鉆研精深,體認(rèn)深刻,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詣,更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歷法、醫(yī)學(xué)養(yǎng)生等等,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體認(rèn),在中西文化界均為人敬重,堪稱“一代宗師”。
  目錄:
  出版說明
  第一講
  關(guān)于這本書○瑜伽師心瑜珈五乘道○無道伴無明師心散亂○只會聽喜供養(yǎng)不知足○不如意又懶惰閑事多○愛挑剔不受教種種毛病○無善巧方便加行慢又錯○什么是聲聞地○種性是什么
  第二講
  修行的善緣與劣緣○你的人身是善得的嗎○正出家該如何做○飲食是個大問題○醒夢一如的人○修行人最需注意的事○你出家的動機(jī)是什么○四種靜慮八種解脫○定慧等持
  第三講
  圣人的定境界○等引地——入定需領(lǐng)引○初靜慮——先消除五種心理○什么是入魔○因喜因憂而造的惡業(yè)○清凈歡喜安樂輕安○修定的初步○修定與解脫的先后
  第四講
  五蓋的嚴(yán)重性○檢查自己的貪欲心○你也有瞋恚心嗎○誰不煩惱不昏沉○睡眠昏沉煩惱○掉舉惡作
  第五講出版說明
  第一講
  關(guān)于這本書○瑜伽師心瑜珈五乘道○無道伴無明師心散亂○只會聽喜供養(yǎng)不知足○不如意又懶惰閑事多○愛挑剔不受教種種毛病○無善巧方便加行慢又錯○什么是聲聞地○種性是什么
  第二講
  修行的善緣與劣緣○你的人身是善得的嗎○正出家該如何做○飲食是個大問題○醒夢一如的人○修行人最需注意的事○你出家的動機(jī)是什么○四種靜慮八種解脫○定慧等持
  第三講
  圣人的定境界○等引地——入定需領(lǐng)引○初靜慮——先消除五種心理○什么是入魔○因喜因憂而造的惡業(yè)○清凈歡喜安樂輕安○修定的初步○修定與解脫的先后
  第四講
  五蓋的嚴(yán)重性○檢查自己的貪欲心○你也有瞋恚心嗎○誰不煩惱不昏沉○睡眠昏沉煩惱○掉舉惡作
  第五講
  多疑多惑的人○不正的思維女性的魅力○如何去除貪欲○五遍行的潛力○作意有很多種○有分別影像的修法——觀○為什么觀不起來白骨○無分別影像的修法——止○以止為主修以觀為主修
  第六講
  修習(xí)影像作意的關(guān)鍵○你得了輕安嗎○除蓋除結(jié)順清凈而得解脫○以苦為師般舟三昧○聲聞眾的多種作意○獨(dú)覺及菩薩的作意○修行也要資本○如何對付修定的毛病
  第七講
  身心內(nèi)外染污了○依色身作意作意影響色身○修行是什么睡眠煩惱隨○良藥——賢善定相○入定住定出定○什么是增減什么是黑白
  第八講
  作意與所緣○得定的四種力○四種心理不同的修定人○鈍根的修法中根的修法○如何修無漏果位的定境○工夫有進(jìn)退方法有抉擇
  第九講
  先圓滿清白再進(jìn)步修定○熏修得了定解脫未得果○未了還須償宿債○愛味下墮樂有差別解脫有八○
  八解脫之第一○八解脫之二至八○工夫到達(dá)時的能力○什么是證到空
  第十講
  心力多么大○也是不動心○無愿無相的修法○見了道證了果習(xí)氣未斷○再說空、無相、無愿、尋伺○比丘聲聞道必修課
  第十一講
  等持等至名句文身○住定出定的行狀相○為什么出定○修行地方五條件○修定要有威儀○身心都舍才能修行○念念純善流注
  第十二講
  九種心住○拴住你的心令心內(nèi)住等住○真正的無記業(yè)可怕的無記果○安住近住更要調(diào)順○寂靜再寂靜○什么是失念○專注等持任運(yùn)○六種力達(dá)到心住○四個方法修九住心的定○四種方法修觀○什么是正思擇
  第十三講
  修觀的三綱要○三綱中的六件事○義、事、相、品、時、理○善知識說法聽者語義覺○再說白骨觀不凈觀○如何修慈悲喜舍○什么是緣起什么是性空
  第十四講
  異熟果與果報相同嗎○十二因緣與三世因果○你為什么那樣愚癡○界合相界差別○如何修數(shù)息觀○掌握呼吸之間的息
  第十五講
  修定修慧修加行○個性不同修法不同○修行為何不可拖延○止相止時觀相觀時○如何舉何時舍○頭腦清醒的老年○清除障礙的加行○貪心重應(yīng)修不凈觀
  第十六講
  不凈觀的竅門白骨燒化吹散○四大的轉(zhuǎn)化○先修風(fēng)大觀○修氣修神通○修風(fēng)修呼吸躲過了死亡○修定引發(fā)的身體反應(yīng)○氣充滿心喜樂作意成功○
  得色界定后的身心變化○需要入世修的四種人○修行人為何生入異類中
  第十七講
  四大分散的過程○死亡時的特殊現(xiàn)象○中陰身的時光○再投胎為人○人為什么要修道○要離開欲先了解欲○欲的各種現(xiàn)象○修初禪的有尋有伺境界
  第十八講
  世間定的重要○靜慮與定的不同之處○七日七夜為什么○無尋無伺入二禪○三禪以上的舍和樂○禪定與三災(zāi)八難○什么是真正的虛空○有心定與無心定無想定與滅盡定○得神通了
  第十九講
  修神通的開頭兩步○空界想身心符順○得了神足通○宿命通的境界○天耳通和天眼通的修法○修成了他心通○得道人的神通外道的神通○什么人會生天界○初步了解意地
  第二十講
  三界六道的苦與樂○修禪定的苦與樂○轉(zhuǎn)苦為樂○圣人境界之樂○段食思食識食○三界男女之欲與生育○神通的變化修道的變化○結(jié)語
  無著、世親兩兄弟都是出家人,世親菩薩年輕時專攻小乘佛教的經(jīng)典及修持,非常反對大乘佛教,后來受了哥哥無著的影響而學(xué)大乘。學(xué)了大乘以后悟道了,卻想自裁,因?yàn)閼M愧懺悔自己小乘的著作太多,毀謗了大乘,這個罪業(yè)無法消滅,只有一死了之。無著菩薩對他說:你太沒有出息,一個人走路“因地而倒,因地而起”,你既然以筆毀謗大乘,你不會反過來以這支筆來弘揚(yáng)大乘嗎?后來世親菩薩就再重新開始,造了唯識法相系統(tǒng)的論著。
  他們兩兄弟約好,都發(fā)愿往生欲界的兜率天,去親近彌勒菩薩。無著菩薩要涅槃了,弟弟世親就對他說:你往生那里后,要給我一個消息。無著說:好,好,一定給你消息。無著涅槃后,世親不但打坐入定看不到哥哥,連夢也沒夢到過,一連三年都沒消息,心中有些懷疑了。又經(jīng)過好幾年,無著菩薩現(xiàn)身了。“哥哥你究竟去哪里了?”“我就在兜率內(nèi)院。 薄澳悄阍趺吹浆F(xiàn)在才來呢?”“我剛剛到彌勒內(nèi)院,彌勒菩薩正在說法,我在那里聽了一下,心里牽掛你,等彌勒菩薩講完,我就趕緊來告訴你了!”“人世間已經(jīng)過了好幾年了啊!”“幾年嗎?我覺得只是一下而已!
  據(jù)說《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講的,無著菩薩記錄的,屬于法相唯識部分。相傳無著菩薩夜里入定,上到彌勒內(nèi)院聽彌勒菩薩講法,白天出定把它記錄下來。后世一般學(xué)者不相信,說這是無著菩薩自己撰寫的,怕后人不相信,故意說是彌勒菩薩講的。我們后世的人,因?yàn)楦緵]有得過定,也沒有出過定,連入定出定的影子都沒有,更不了解什么是入定,所以不會相信。
  瑜伽師心瑜珈五乘道
  印度現(xiàn)在還有瑜珈學(xué)派,瑜珈有三種,身瑜珈、心瑜珈、音聲瑜珈。但印度只剩下身瑜珈,也就是身體方面的修煉,菁華部分已經(jīng)變成密宗的金剛亥母拳,一套有四十多式,是打坐起來打的拳。音聲瑜珈就是咒語,心瑜珈是心地法門,這兩種印度已經(jīng)沒有了,只留傳在中國這一部《瑜伽師地論》中,所以《瑜伽師地論》是印度真正宗教的心瑜珈,F(xiàn)在這里翻譯為“瑜伽”,不是“瑜珈”;瑜伽是修心瑜珈有所成就的人,所以稱為瑜伽師。就如中國人講的,修行人叫修道,修道成功的人叫做有道之士;修煉瑜珈的人叫瑜伽士,修成就了的人叫瑜伽師。
  什么叫“地論”?地就是范圍,《瑜伽師地論》共分十七地,就是分成十七個范圍來說明。由人的生命講到物理、物質(zhì)世界,整個宇宙;再講一個人如何修持身心,而證得這個無上的道。其中又分小乘、大乘的修持方法,一直到成佛,總共有一百卷。
  玄奘法師以最大的功力翻譯這部書,所以研究唯識的叫這部書為“大論”,要想學(xué)佛,如果不了解《瑜伽師地論》的話,就好像是瞎子摸象,這樣亂搞是不行的!惰べ煹卣摗钒艘磺行拮C,先從做人的人道修起,上去是天道,再上去聲聞道、緣覺道、菩薩道,這五乘道的修證,都包括在內(nèi)。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也是講五乘道,五乘道才是真正的學(xué)佛之路。
  要想學(xué)佛先學(xué)做人,人道沒有修好連天道的資格都不夠,哪里能談修佛道?所以人天乘修好,才有資格修小乘道,有了小乘道的資格,才夠得上修菩薩道,才是大乘道。
  中國唐宋以后的佛教、佛法,都說自己是大乘佛法。大個什么?大的影子都沒有,只有牛吹得大。大是從小而來的,一點(diǎn)小善都做不到能夠做大善嗎?一個人小事情不肯犧牲,大事情會犧牲嗎?那只是吹牛罷了。說小錢舍不得花,要花一定花大錢,那也是吹牛給人家聽的。同樣道理,人乘道都沒有修好,就不要說學(xué)佛成佛了,絕不可能。所以《瑜伽師地論》嚴(yán)肅告訴我們這個修持的道理。
  《瑜伽師地論》有一百卷,專講這個書大概要五年的時間;蛘呙刻靸蓚鐘頭,三年能不能講完還不知道。我也很想有時間詳細(xì)地發(fā)揮,當(dāng)然也可以簡單地講,帶你們念過去,那很快就講完了。
  今天我們先選與你們相關(guān)的開始,剛好有位同學(xué)提出來,過去我曾給“大乘學(xué)舍”的同學(xué)講過一個題目:“為什么你們修行打坐不能得定”。因?yàn)檫@個原因,先選卷二十《本地分中修所成地第十二》(五百零一至五百零二頁,真善美版)這一段。
  “云何世間一切種清凈,當(dāng)知略有三種:一得三摩地、二三摩地圓滿、三三摩地自在。此中最初有二十種得三摩地所對治法,能令不得勝三摩地。何等二十!
  現(xiàn)在我們講這幾句的大意,就是說我們怎么樣才能修持到心性、心地方面,一切種子清凈呢?如何在這個世間,起心動念的每個念頭都在清凈中呢?彌勒菩薩說,簡單地說有三種。也就是說,這三個條件做到了,才是“世間一切種清凈”。
  哪三個條件呢?第一是“得三摩地”,就是定,沒有得定以前你想修行清凈,那是吹牛的。定分很多種,本論中說得很詳細(xì)。但是光得定還不行,第二要“三摩地圓滿”,這是進(jìn)一步了,得到定的圓滿。如何是圓滿?這部經(jīng)典里都有。所以你們在家出家要學(xué)佛,不管顯教密宗,各種法門的修持原理,這一本經(jīng)典里都有了。第三是“三摩地自在”,定境界達(dá)到了圓滿,就會具足了六種神通。但是三摩地境界自在了沒有?沒有,因?yàn)槟鞘亲罡呔辰纭R簿褪钦f,要進(jìn)入出世間定,就可以進(jìn)入出世間定;要入世間定,就可以入世間定。換句話說,禪、凈、密,無一法不通,任何的境界都能夠“三摩地自在”。像你們現(xiàn)在在十一樓打坐,自在不自在。慨(dāng)然不自在,自己坐在這里,說腿酸了叫它不酸,辦不到,所以很不自在,因?yàn)樽霾涣酥。所以真正的自在,拿現(xiàn)在世間法來講,除非成了佛,才能真自在。
  “此中最初有二十種得三摩地所對治法,能令不得勝三摩地!边@是玄奘法師的翻譯,非常忠實(shí),文章都是倒裝的句子。后世一般人學(xué)這種文章的很多,像熊十力就學(xué)得怪里怪氣的,然后大家都不懂,認(rèn)為這個人學(xué)問好,因?yàn)樗麑懙奈恼聞e人看不懂。
  這句話是說,不能入三摩地有二十種對治方法。為什么你不能入定呢?心有病,有煩惱,醫(yī)治這個煩惱病的方法,叫做對治法。中國文字與外國文字的文法不同,外國人叫“先生南”,我們叫“南先生”,我們一聽“先生南”很別扭,一聽“南先生”很順口,玄奘法師翻譯的方式都是“先生南”。
  這二十種方法,如果搞不清楚,或搞反了,就永遠(yuǎn)不能得到好的定境界。念佛也好,打坐也好,都不能入定!安坏脛佟保褪遣荒艿玫阶詈玫亩ň,所以要先認(rèn)識清楚。“何等二十”,哪二十種啊?玄奘法師的譯法忠實(shí),這一句多問的話也加進(jìn)來。中國人的文章喜歡簡化,外國人喜歡啰唆;中國人喜歡歸納,外國人喜歡分析,各有各的長處與習(xí)慣。
  





上一本:寧波女俗 下一本:芥子園畫譜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的作者是南懷瑾,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