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是道德的基礎。人性有卓越之表現(xiàn),但也是自利的,甚或有作惡之傾向。道德及其教育的目的是抑惡揚善,是關乎人的“好生活”問題,規(guī)范是使人過上好生活的必要基礎。但好生活的標準具有時代性和社會性。學校道德教育是否有效必須回答三個問題:一是我們是否建立起和需要建立什么樣的現(xiàn)代性道德;二是道德自身可教嗎,或者說道德可教的內涵是什么。三是道德教育方式的轉變問題。 作者簡介: 潘希武,男,1969年生,江西人。1997年于湖北社科院獲政治學碩士學位,2006年于北京師范大學獲教育學博士學位,2006—2008年于華東師范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先后從事中學英語教師和部隊院校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2008年至今于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從事教育理論研究與教育政策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哲學、道德教育及比較教育研究。發(fā)表論文30多篇,其中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7篇,被管理學和文學及民族學等學科引用。主持國家、省、市教育規(guī)劃課題4項。出版專著1部,參編著作一部。多次主持和參與深圳市重大教育政策研究工作。研究成果曾獲深圳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