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吉學(xué)際天人,修養(yǎng)工夫達到“金液還丹”的高深境界。他以精深的學(xué)養(yǎng)透徹闡發(fā)道的全體大用,將內(nèi)圣外王之學(xué)和千古口口相傳的返本還原之法融為一爐,結(jié)晶于《道德經(jīng)精義》之中。 本書每章首揭常道,次述丹道;首言世法,次言丹法。道學(xué)精微,文理密察。本末兼賅,體用咸宜。尤以融儒入道,而能鑿空無痕;因道弘儒,而能渾全一體。明道修德,可端天下之風尚;養(yǎng)心養(yǎng)氣,足正成世之人心。本人道以明仙道,字字金科玉律;體圣學(xué)以闡玄學(xué),言言口訣心傳。深入淺出,親切平實。以之為用,可以明心見性,可以入圣登真,可以明哲處世,可以治國平天下?刹乜墒兀穗[咸宜。衡情而論,確為《道德經(jīng)》解本中不朽名著。無論道家儒家,皆可奉為經(jīng)典。 作者簡介: 黃元吉,字希文,號“中黃先生”,為元代凈明道道士。出身豫章豐城(今屬江西)望族,在凈明道系譜中稱凈明嗣教、旌陽三傳。12歲入西山玉隆萬壽宮,師事清逸堂朱尊師,又得朱師王月航之教;復(fù)得劉玉器重,元吉事之如父,事其夫人如母,即使遠游,飲食必祝劉玉而后嘗。劉玉亡故,元吉為第三代旌陽公,掌教后于西山造玉真、隱真、洞真三壇傳授弟子。黃元吉真人原是博學(xué)鴻儒,兼通佛乘,后“飄然拂袖出儒林”,得火龍真人傳授,于悟道見性之后更進一步,終成無上大道! 又一說黃元吉在清時曾在四川富順樂育堂傳授內(nèi)丹訣法,由門下弟子筆錄并編成《道德經(jīng)精義》《樂育堂語錄》《道門語要》三書。據(jù)傳尚有《玄宗口訣》《醒心經(jīng)注》《求心經(jīng)注》等書,惜已難以搜求。 目錄: 目錄: 《道德經(jīng)精義》例言 翻印黃注《道德經(jīng)》序 江起鯤序 目錄: 朱有芬序 受業(yè)弟子序 黃元吉自序 道德經(jīng)總旨 目錄: 《道德經(jīng)精義》例言 翻印黃注《道德經(jīng)》序 江起鯤序 目錄: 朱有芬序 受業(yè)弟子序 黃元吉自序 道德經(jīng)總旨 第一章有無妙竅 第二章美善之稱 第三章虛心實腹 第四章象帝之先 第五章橐籥守中 第六章谷神玄牝 第七章外身無私 第八章上善若水 第九章功成身退 第十章專氣致柔 第十一章有為利、無為用 第十二章為腹不為目 第十三章大患有身 第十四章大道綱紀 第十五章善為士者 第十六章致虛、守靜、觀復(fù) 第十七章我自然 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 第十九章見素抱樸 第二十章求食于母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 第二十二章曲則全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 第二十四章余食贅行 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重為輕根 第二十七章襲明要妙 第二十八章知白守黑 第二十九章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不以兵強天下 第三十一章兵者、不祥之器 第三十二章道常無名 第三十三章自勝者強 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 第三十五章執(zhí)大象 第三十六章將欲微明 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 第三十九章得一為本 第四十章道之動用 第四十一章大器晚成 第四十二章沖氣為和 第四十三章無為之益 第四十四章知足知止 第四十五章清靜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知足常足 第四十七章不出戶、知天下 第四十八章為道日損 第四十九章圣人之心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 第五十一章尊道貴德 第五十二章知子守母 第五十三章惟施是畏 第五十四章何以知天下 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 第五十六章和光同塵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國 第五十八章禍;ヒ 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如嗇 第六十章治大國、若烹小鮮 第六十一章大者宜為下 第六十二章坐進此道 第六十三章為無為、事無事 第六十四章慎終如始 第六十五章善為道者 第六十六章善下不爭 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寶 第六十八章配天、古之極 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 第七十章被褐懷玉 第七十一章病病不病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 第七十三章天網(wǎng)恢恢 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無以生為 第七十六章柔弱處上 第七十七章天道猶張弓 第七十八章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天道無親 第八十章小國寡民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 第五十二章知子守母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fù)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fù)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金丹一物,豈有他哉?只是先天一元真氣,古人喻為真鉛、為金花、為白雪、為白虎初弦之氣,種種喻名,總不外乾坤交媾之后,乾失一陽而落于坤宮,坤得此乾陽真金之性,遂實而成坎。故丹曰金者,蓋自乾宮落下來的,在人身中謂之陽精,此精雖在水府,卻是先天元氣,可為煉丹之母。修士煉藥臨爐,必從水府逼出陽鉛以為丹母。故曰:“一身血液總皆陰,一物陽精人不識!贝藗陽精,不在內(nèi)、不在外,不入六根門頭,不在六塵隊里,隱在形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卻又生生不息,是人身之真種子、大根本也。一己陰精,不得先天陽鉛以為之母,則陰精易散,無由凝結(jié)為丹。是以古仙知己之陰精難擒易失,不能為長生至寶,乃以真陰真陽二八初弦之氣、同類有情之物烹煉鼎爐,然后先天真一之氣、至陰之精,從虛極靜篤、恍惚杳冥時發(fā)生出來,此丹母也,亦母氣也。用陽火以迫之,飛騰而上至泥丸,與久積陰精混合融化,降于上腭,化為甘露,此陰精也,亦號子氣。由是下降重樓,傾在神房,餌而吞之,以溫溫神火調(diào)養(yǎng)此先天真一之氣與至陰之精,此即太上曰:“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fù)守其母。”始也母戀子而來,繼也子戀母而住,終則子母和偕而相育,陰陽反覆以同歸,雖沒身不殆也。從此恪守規(guī)中,一靈內(nèi)蘊,務(wù)令內(nèi)想不出,外想不入,緘口不言,六門緊閉,綿綿密密,不貳不息,勿助勿忘,有作無作,若勤不勤,如此終身,金仙證矣。否則,有濟于外圖,先已自喪其內(nèi)寶,所謂“口開神氣散,意亂火功寒”。重于外者輕于內(nèi),命寶已失,命根何存?故終身不救也。人能塞兌閉門,寶精裕氣,母氣子氣合化為丹。古云:“元始天王懸一黍珠于空中,似有非有,似虛非虛,惟默識心融者乃能見之!毙∧∮诖说,能見者方為明哲之士。當其陽氣發(fā)生,周身蘇軟如綿,此至柔也。能守此至柔之氣,不參一意,不加一見,久之,自有浩氣騰騰,凌霄貫日,故“守柔曰強”。然下手之初,神光下照于氣海,繼則火蒸水沸,金精煥發(fā),如潮如火,如霧如煙,我當收視返聽,護持其明,送歸土釜,仍還我先天一氣,小則卻病延年,大則成仙證圣,身有何殃可言哉?不然,老病死苦轉(zhuǎn)眼即來,能不痛耶?要皆人自為之,非天預(yù)為限之也。夫人既不愛道,獨不愛身乎?切勿自遺身殃,后悔無及。此為真常之道,惟至人能襲其常,不違其道,故日積月累而至于神妙無方,變化莫測。語云:“有恒為作圣之基,虛心實載道之器”,人可不勉乎哉! 此言真陽一氣原從受氣生身之初而來。人之生生于氣,氣顧不重哉?試思未生以前,難道無有此氣?既死而后,未必遂滅此氣。所謂先天一氣懸于太空之中,有物則氣在物,無物則氣還太空。天地間舉凡一切有象者,皆有生滅可言,惟此氣則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至神而至妙者也,故為天下萬物生生不息之始氣。學(xué)道人知得此個始氣,則長生之道可得,而神仙之位可證焉。夫神仙亦無他妙,無非以此陽氣留戀陰精,久久烹煉,則陰精化為陽氣,陽氣復(fù)還陽神,所謂“此身不是凡人身,乃是大羅天上仙”。倘若獨修一物,焉得此形神俱妙、與道合真,而極奇極變、至圣至靈者哉?故火候到時,金丹發(fā)象,自然口忘言,舌忘味,鼻忘臭,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所謂“丹田有寶”,自然“對境忘情”。此輕外者重內(nèi),守內(nèi)者忘外,一定理也。然在未得丹前,又當塞兌閉門,為積精累氣之功。且知小丹者為明哲,守太和者自剛強。以神入氣,以氣存神,忽然一粒黍珠光通法界,此即金丹煥發(fā),大道將成之候矣。始也以神降而候氣,繼則氣生,復(fù)用神迫之使上,驅(qū)之令歸,即長生之丹得,而身何殃之有哉?是在人常常操守,源源不息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