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莊子:平民的生活心態(tài)


作者:劉強     整理日期:2014-08-22 22:56:04

本書由內(nèi)篇、外篇、雜篇三部分構(gòu)成。作者以普通人的視角,以章句分析的形式,重新解讀了無為,解讀了自然,解讀了生命的真諦、道家豐富超然的精神世界。
  作者簡介:
  劉強:生于公元1964年12月。出身于農(nóng)耕之家。從事筆耕二十多年來。他深愛中國古典文化,手不釋卷已成為一種生存狀態(tài),無法改變。以平民的視角,完成了《四書》的解讀。同時出版了《官經(jīng)》新解和《莊子》解讀。在諸多作品中,原創(chuàng)散文體人物評傳小說《品關(guān)羽》獲甘肅省黃河文學獎!吨杏埂贰督o年輕人讀的孟子》則分別獲慶陽市五個一工程獎。
  目錄:
  代序:無為與中庸
  內(nèi)篇
  逍遙游
  齊物論
  養(yǎng)生主
  人間世
  德充符
  大宗師
  應(yīng)帝王
  外篇
  駢拇
  馬蹄
  膾篋
  在宥
  天地代序:無為與中庸
  內(nèi)篇
  逍遙游
  齊物論
  養(yǎng)生主
  人間世
  德充符
  大宗師
  應(yīng)帝王
  外篇
  駢拇
  馬蹄
  膾篋
  在宥
  天地
  天道
  天運
  刻意
  繕性
  秋水
  至樂
  達生
  山木
  田子方
  知北游
  雜篇
  庚桑楚
  徐無鬼
  則陽
  外物
  寓言
  讓王
  盜跖
  說劍
  漁父
  列御寇
  天下逍遙游
  題解在自己的世界尋找快樂
  海里有很多魚,魚也有很多種。
  但是能夠化為鵬的魚,就只有一種。
  而且,它只有在大海之中,才能化育。
  傲然臨之而不顧,然而天地之間,何處能容?
  無論多么大,都是在天地之間。
  沒有什么能夠超出天地之外,也沒有什么能夠充滿天地。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吨C》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币榜R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shù)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數(shù)數(shù)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彭祖]姓篯,名鏗,帝顓頊之玄孫。堯封之于彭城,故稱彭祖。歷經(jīng)夏商周,活了八百歲,是古代傳說中年壽最長的人。
  [湯]帝嚳之后,契的苗裔,姓子,名履,字天乙,商朝的建立者。
  [棘]商湯時的賢大夫。
  [宋榮子]名宋钘,齊宣王時宋國人,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
  [列子]名列御寇,鄭國人,戰(zhàn)國時代思想家。
  北方的大海,叫北溟,北溟的海里有大魚,大魚的名字叫做鯤。鯤的體形很大,沒有人知道,據(jù)說有幾千里;變化成為鳥,名字改叫做鵬。鵬的脊背很大,更是沒有人能夠確定長到幾千里;奮起高飛,雙翅就像垂天之云。這種鳥,天性就是飛翔。它展開翅膀,追逐海上洶涌的波濤,遠赴南方的大海。南方的這塊海水,名字叫南溟。南溟,本來就是一個與天地共生的大池。
  《齊諧》這本書記載了天下各種怪異的事或物,書中寫道:“潮起潮落間,鵬就飛抵南海,羽翼拍擊水面,激起三千里波濤,于是乘風借力盤旋而上,直沖九萬里高空,六個月后,呼嘯波動的大海方才漸漸恢復原來的狀態(tài)!睙o邊的原野上野馬奔騰疾馳,塵埃沸揚升騰,有生命的生靈或是無靈魂的微塵,都是大自然的呼吸運動。天空高遠而湛藍,這就是它本源的色澤嗎?如此高遠哪里是它的盡頭呢?大鵬從這極高之處俯視大地,所看到的一切,也都無非是微如塵埃罷了。
  如果水蓄積不深廣,則無力浮載大船。倒一杯水在低洼的地上,小小的芥草就像一只小船浮在上面;如果將杯子放置其中就會粘緊地面而不能動,這是因為水太淺而船太大的緣故。風所聚積的力量不雄厚,就無力托負巨大的翅膀飛翔。所以,鵬鳥高飛九萬里,狂風就在它的身下托舉著,于是憑借風力飛行,背負青天,沒有什么能夠阻止它的飛翔,從此自由地飛到向往的南方去。
  寒蟬與斑鳩譏笑大鵬說:“我從地面急速起飛,會先飛落在榆樹和檀樹的枝條上,很多時候飛不到,就中途落回地上喘息,何必一定要到九萬里的高空飛向南方去呢?”到莽莽蒼蒼的郊野去,只需三餐就可往返,肚子還是飽飽的;去百里之外,就需要準備隔夜的干糧;遠行千里之外,至少也需要準備夠用三個月的糧食。寒蟬和斑鳩這兩個小東西哪里懂得這個道理呢?
  小聰明不能理解大智慧,壽命短促的經(jīng)歷不如長壽的體會深刻。怎么知道是這樣呢?朝生暮死的菌類不會懂得月令的晦朔終始,夏生秋死的寒蟬也不會明白一年的季節(jié)變化,這是因為生命短促。楚國南部有一種靈龜,名叫冥靈,它的生命是以五百年作為一個季節(jié);有一種椿樹,生長于上古時代,名叫大椿,這棵古樹的年輪,是以八千年作為季節(jié),這就是長壽。而彭祖至今還是以年壽長久而聞名于世,人們與他攀比,豈不可悲可嘆嗎?
  商湯詢問棘:“據(jù)說在那草木不生的極荒遠的北方,有一個很深的大海,叫做‘天池’。其中生長著一種魚,它的脊背有好幾千里,沒有人知道它有多長,名字叫做鯤。有一種鳥,名字叫做鵬,它的脊背像大山,雙翅展開就像天邊的云,乘著旋風而飛,直沖九萬里高空,穿越云氣,背負青天,然后向南飛去,一直飛到南海。斥鴳笑著說:‘哪里才適合它呢?我奮力騰身而飛,不過幾丈高就又落下來,在蓬蒿叢中盤旋飛躍,這也就是我飛翔的境界。而它哪里才是適合的地方呢?’”這就是小與大的不同。
  因此,那些才智足以勝任一官之職,品行可以使一鄉(xiāng)之人心服,道德深得國君敬重依靠,能力足以取得一國之人信任的人,他們自以為能,正如斥鴳的感覺一樣。而宋榮子對他們的這種心態(tài)只是輕輕一笑而已。他做到了即使舉世之人都贊譽他也不會更加努力,即使舉世之人都非難他也不會灰心沮喪。明確劃定內(nèi)心與外界的區(qū)別,明確辨別榮譽與恥辱的界限,不過如此而已!對于整個社會,也是不多見的,然而還是未能達到最高的境界。列子乘風而行,儀態(tài)輕曼美妙,周游十五天后返回。對于遠行所采用的方式來說,也是很不多見的,雖然免去了行走的勞苦,但他還得依賴于風,有所憑依。如果能遵循宇宙萬物的規(guī)律,駕馭“六氣”的變化,遨游在無窮無盡的宇宙之境,還能夠依賴什么呢?因此說,至人忘掉自我,神人的心中沒有功利,圣人無意追求名譽和地位。
  共享天空和陽光
  在這世間,有一種鳥,據(jù)說是由北海的魚變成。它姓鯤,名鵬,字高飛,又字遠游。
  鵬鳥南飛,是鳥之天性所決定的。雖然生長在北海,但鳥之旅途悠遠而又高昂,它的命運就是向遠方遷徙。那么,就以天空為背景,展翅遠行吧!
  掙脫羈絆,雙翅奮力拍擊堅硬的大地,借助反彈的沖擊,讓心靈升起。
  亂石、綠草、山花,只是暫時的駐足。振翮、舒羽,以藍天為背景,且待飛去。一起一落之間,已是匆匆時光逝去,爪下的痕跡,已被風抹去。
  飛離大海,乘風而去。讓我們?yōu)樗穆猛酒矶\。
  無論鯤鵬,還是燕雀,都是天地的精靈。
  沒有小,大還有什么意義?





上一本:劍橋家訓 下一本:在不確定的塵世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莊子:平民的生活心態(tài)的作者是劉強,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