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鬼谷子學立世謀略》一書是由鬼谷子講授,而后經(jīng)蘇秦、張儀等人的補充、修改、整理而成。它闡述了縱橫家、兵家、陰陽家、道家等多家思想于一體的精深理論,集中了心理揣摩、游說技巧、政治謀略的精華,故雖踏破浩瀚的時空,穿越千年的歲月,卻始終流傳廣泛,影響巨大。 《跟鬼谷子學立世謀略》作為一部謀略性的巨著,與儒家所推崇的仁義之道不同的是,縱橫家崇尚權謀策略,側重言辯技巧,并在軍事、政治、外交、處世上都凸顯了謀略的優(yōu)勢。它講求名利和公德,主張變通和順勢而為,反對軟弱地屈從意志,因此在那個崇尚儒道的時代并未得到廣泛的認同。正是鑒于如此,該書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典籍中歷來享有“智慧禁果、曠世奇書”之稱。 它的精髓一直被許多軍事家和政治家所研究并推崇。 《跟鬼谷子學立世謀略》用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外交、職場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故事來解說,通過理論與案例的生動講述,全面再現(xiàn)了縱橫捭闔策略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和借鑒意義!陡砉茸訉W立世謀略》不失為一本指導人們實踐活動的智慧寶典。 目錄: 第一章捭闔之謀略:把握關鍵,從容行事 【原典、譯文】 【縱橫謀略】 順應情勢,立足穩(wěn)健 周詳慎密,攻守兼?zhèn)?br> 能伸能屈,能進能退 堅忍是一種大智慧 把握關鍵才能從容行動 說話要講究分寸與技巧 陰陽相結合方能成功 第二章反應之謀略:欲擒故縱。應對有方 【原典、譯文】 【縱橫謀略】 諸葛亮設伏擒張任第一章捭闔之謀略:把握關鍵,從容行事 【原典、譯文】 【縱橫謀略】 順應情勢,立足穩(wěn)健 周詳慎密,攻守兼?zhèn)?br/> 能伸能屈,能進能退 堅忍是一種大智慧 把握關鍵才能從容行動 說話要講究分寸與技巧 陰陽相結合方能成功 第二章反應之謀略:欲擒故縱。應對有方 【原典、譯文】 【縱橫謀略】 諸葛亮設伏擒張任 大膽用間,讓情報滲透到自己的經(jīng)營中 聲情并茂,引起共鳴 蜘蛛捕蟲,張網(wǎng)以待 欲擒故縱,縱擒并用 注重細節(jié),去除急躁 將方略和圓略統(tǒng)一運用 第三章內楗之謀略:以“情”為中心,以“謀”為變通 【原典、譯文】 【縱橫謀略】 委婉進言效果好 思維敏捷,隨機應變 情理相生,通情達理 要洞察先機,勿明珠暗投 學會克制自我,避免非分之想 揣測心意,有效說服 言近旨遠,意味深長 善于發(fā)揮感情效應 第四章抵峨之謀略:高瞻遠矚,開合有度 【原典、譯文】 【縱橫謀略】 防微杜漸,防患未然 因勢利導,揚長避短 巧妙同旋 抓住漏洞,巧施離間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 周密制訂應急方案 革舊迎新,順勢而動 第五章飛鉗之謀略:收放自如,精明用人 【原典、譯文】 【縱橫謀略】 擁有鑒人之術 贊美應恰如其分 請將不如激將 以恭維鉗住對手 動用言辭,收服人心 用人情味來駕馭下屬 舉重若輕,不失其度 以退為進,以弱制勝 第六章忤合之謀略:當進則進,當退則退 【原典、譯文】 【縱橫謀略】 把握機會 靈活應變,因事為制 借他人之力辟出新財源 選擇并堅持 不追求兩全其美 實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沖動是魔鬼 第七章揣篇之謀略:忖度情理,審時度勢 【原典、譯文】 【縱橫謀略】 揣情度勢,施政有方 權衡判斷,有所為有所不為 深合事理,因時而變 行動之前的策劃是很有必要的 善于揣摩,趨利避害 深謀遠慮 掌握心理,欲搞故縱 預測事物發(fā)展,防患于未然 第八章摩篇之謀略:揆度思量,擇法而行 【原典、譯文】 【縱橫謀略】 從別人忽略處謀劃 隱真示假,故作糊涂 淡化榮辱,胸襟闊大 洞察人心,善打心理戰(zhàn) 揣摩心意,滴彌禍端 謹防小人陽奉陰違 第九章權篇之謀略:善于權衡。巧于施言 【原典、譯文】 【縱橫謀略】 不要被表面所迷惑 魯仲連退秦救趙 謹言慎行,鋒芒不露 學會控制情緒、利用情緒 到什么山頭唱什么歌 眼睛是窺察奸邪的窗戶 有理有據(jù),無往而不勝 制人者握權,被制者受命 第十章謀篇之謀略:足智多謀,妙計制勝 【原典、譯文】 【縱橫謀略】 融會貫通,出奇制勝 道不同,不相為謀 循序漸進是成功中的重要力量 主動權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凡謀有道,必出其因 靈活應變,機智避禍 把握時局,先發(fā)制人 密謀之策 第十一章決篇之謀略:敏捷果斷,占據(jù)主動 【原典、譯文】 【縱橫謀略】 敢于決斷,快而敏捷 決斷貴在于心 決策要名實相符 把握先機,占據(jù)主動 危難時刻果敢決斷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第十二章符言之謀略:明察秋毫,賞罰分明 【原典、譯文】 【縱橫謀略】 兼聽廣蓄,勵精圖治 正確地看待手中的權力 要集思廣益,忌閉目塞聽 賞必信,罰必正 慧眼識人,各取所長 遵規(guī)循理,得饒人處且饒人 循名而為,名符其實順應情勢,立足穩(wěn)健“捭闔”的本義是開合,一開一合是事物生存變化的普遍規(guī)律,《鬼谷子》作為謀略策劃之書,用“捭闔”來總領其中的理論,其思想基礎與當時中國的陰陽觀是一致的。在鬼谷子看來,圣人之所以為圣人,最根本的就是要“守司其門戶”!侗(jīng)》曰:“能相地勢,能立軍勢,善以技,戰(zhàn)無不利!眲(chuàng)勢、造勢、順勢才能造就自己的天地。用現(xiàn)代話來說,就是善于分析并順應時代發(fā)展的趨勢。 秦朝時期,秦始皇為了抵抗匈奴,建造長城,發(fā)兵三十萬,征集了民夫幾十萬;為了開發(fā)南方,動員了軍民三十萬;又用七十萬囚犯,動工建造一座巨大豪華的阿房宮。 到了秦二世即位,從各地征調了幾十萬囚犯和民夫,大規(guī)模修造秦始皇的陵墓。這座墳開得很大很深,把大量的銅熔化了灌下去鑄地基,上面蓋了石室、墓道和墓穴。秦二世又叫工匠在大墳里挖成江河湖海的樣子,灌上了水銀,然后把秦始皇葬在那里。 安葬完了,為了防備將來可能有人盜墳,還叫工匠在墓穴里裝了殺人的設備,殘酷地把所有造墳的工匠全都埋在墓道里,不讓一個人出來。 大墳沒完工,秦二世和趙高又繼續(xù)建造阿房宮。那時候,全中國人口不過兩千萬,前前后后被征去筑長城、守嶺南、修阿房宮、造大墳和別的勞役的合起來差不多有二三百萬人,耗費了不知多少人力財力,逼得百姓怨聲載道。 公元前209年,陽城的地方官派了兩個軍官,押著九百名民夫送到漁陽去防守。軍官從這批壯丁當中挑了兩個個兒大、辦事能干的人當屯長,叫他們管理其他的人。這兩個人一個叫陳勝,陽城人,是個給人當長工的;一個叫吳廣,陽夏人,是個貧苦農民。 陳勝在年輕的時候,就是個有志氣的人。他在跟別的長工一塊兒給地主種田時,心里常常想,我年輕力壯,為什么這樣成年累月地給別人做牛做馬呢?總有一天,我也要干出一番大事業(yè)來。 有一次,他跟伙伴們在田邊休息,對伙伴們說:“咱們將來有人富貴了,可別忘了老朋友啊!”大伙兒聽了覺得好笑,說:“你給人家賣力氣種地,打哪兒來的富貴?”陳勝嘆口氣,自言自語說:“唉,燕雀怎么會懂得鴻雁的志向呢!”陳勝和吳廣本來不相識,后來當了屯長,碰在了一塊兒,彼此同病相憐,很快就成了好朋友。他們只怕誤了日期,天天急著往北趕路。到大澤鄉(xiāng)的時候,正趕上瓢潑大雨,水淹了道,沒法通行。他們只好扎營停留下來,準備雨過天晴再上路。 當時秦朝的法令很嚴酷,被征發(fā)的民夫如果誤了期限,就要被殺頭。 大伙兒看雨下個不停,急得真像熱鍋上的螞蟻似的,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陳勝偷偷跟吳廣商量:“這兒離漁陽還有幾千里,怎么也趕不上限期了,難道我們就白白地去送死嗎?”吳廣說:“那怎么行,咱們開小差逃吧。 ”陳勝說:“開小差被抓回來是死,起來造翻也是死,一樣都是死,不如起來造翻,就是造翻也比讓他們抓到送死強!彼麄兏鶕(jù)對情勢的一番分析,后來終于衍生了起義的行動。 起義軍打下了陳縣。陳勝召集陳縣父老商量。大家說:“將軍替天下百姓報仇,征伐暴虐的秦國。這樣大的功勞,應該稱王!闭^“得民心者得天下”,陳勝就被擁戴稱了王,國號叫做“張楚”。 陳勝、吳廣起義充分展現(xiàn)了知勢順勢之道,在中國古代政治、軍事史上具有現(xiàn)實性的意義。 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所謂分析形勢的“勢”就是歷史的大勢,順勢而為的“順”就是民心的向背,這里的“勢”和“順”再加上領導的賢能,直接決定著戰(zhàn)爭以及一切事業(yè)的成敗。 在現(xiàn)代商業(yè)領域,同樣也要遵循這一道理。一個企業(yè),如果能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立足于服務社會,堅持自己的品牌戰(zhàn)略,并由一個卓越的領袖帶領,就大有可能邁向輝煌。以電腦軟件業(yè)巨頭——微軟公司為例,該公司引領著全球信息化的浪潮,傾力發(fā)展小型家用電腦,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巨大便利。至于這艘商業(yè)巨輪的舵手比爾·蓋茨,即便除去“世界首富”的炫目光環(huán),我們依然能感受到他那份難得的執(zhí)著與睿智。在一次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比爾·蓋茨誠懇地說:“我有過頹廢和虛怯。微軟公司在起飛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阻力一次比一次大,從技術難關、競爭對手的圍攻到政府的指控,如果我不是最終以勇氣和毅力戰(zhàn)勝頹廢和虛怯,把難關變成發(fā)展的機會,恐怕早就被市場競爭的浪潮淹沒了!庇纱丝梢,善于順應時代發(fā)展的大趨勢,才能因勢而生,借勢而起,從而獲得理想的碩果。 周詳慎密,攻守兼?zhèn)涔砉茸訌娬{應用捭闔之術要確保周詳縝密,攻守兼?zhèn)。若捭闔得不好,反而會讓自己門戶大開,一敗涂地。其術最關鍵之處,在于應“閉”時確保能自守門戶,韜光養(yǎng)晦,渡過難關,從而占據(jù)先機,一役而勝。在國家間的外交中,捭闔之術更能產生巨大的威力。 西夏的開國君主元昊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統(tǒng)治著地少人稀的小國,周旋于遼、宋兩個大國之間,卻能安然生存,這都得益于元昊采取了靈活多變的外交政策,即根據(jù)宋遼實力的消長,不斷調整與兩國的親疏關系。 元昊即位伊始,宋朝在與遼朝的斗爭中落于下風,被迫議和納貢。于是元吳采取了“聯(lián)遼抗宋”的方針,同遼國聯(lián)姻,同時也接受宋朝的封號,卻對宋使怠慢不恭。當時,宋夏邊境小規(guī)模沖突不斷。元昊依靠與遼朝的聯(lián)盟,不時出兵騷擾,使宋朝難于應付。當西夏幾次大敗宋朝,自身實力也受損的時候,遼朝乘虛而人,在邊境上收留了黨項族叛民。元吳不甘示弱,也誘降了遼國邊境部族,導致了遼夏關系的惡化。遼朝打算舉兵問罪,元昊為避免兩線作戰(zhàn),立即見風使舵,同宋朝簽訂了和約,在一些虛名的問題上做了讓步。同時,他派人人遼破壞、焚毀了遼軍糧草,延緩了遼朝的出兵計劃。后來,元昊在賀蘭山一戰(zhàn)中大敗遼軍,卻高姿態(tài)地同遼議和,照常納貢。就這樣,元吳以外交為主,軍事為輔,多次在勝后議和,使宋、遼、夏三國長期處于鼎立之勢,充分證明了他縱橫捭闔的能力。 在現(xiàn)代商業(yè)領域,一個成熟而有謀略的企業(yè),在面臨同行的競爭時,往往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應付,在加強自身實力的同時又能削弱對方。這也是捭闔之術可以發(fā)揮作用的地方。 某市有一家大型眼鏡批零店,曾一度壟斷著當?shù)氐难坨R銷售市場。很快,在其周圍冒出眾多個體眼鏡店,對批零店的生意造成很大影響。面對“圍攻”,眼鏡店冷靜地分析了市場形勢,認為個體戶的優(yōu)勢是本小靈活、進退自如,但他們一般缺乏過硬的技術,配鏡質量無保證,也無力造成經(jīng)營上的聲勢。針對這些情況,該店制訂和實施了“揚長避短、強化服務”的戰(zhàn)略。他們縮減了低檔眼鏡的銷售量,增加了中高檔眼鏡的花色、品種,以避開個體戶定價靈活的優(yōu)勢。他們還在報紙、電視上展開了宣傳攻勢,一是宣傳配鏡的基本知識,使顧客了解到配鏡不適給眼睛造成的損害;二是宣傳本企業(yè)的信譽及提供的優(yōu)質服務。此外,他們還聘請了三位眼科專家全天候門診,為兒童提供免費的配鏡咨詢,保證兒童配上適宜的眼鏡。 這一系列措施,安排得細致、周密,一環(huán)緊扣著一環(huán),讓其他個體眼鏡店根本無力招架,只好一個個另謀出路。最終,該眼鏡批零店不但擴大了知名度,提高了銷售量,還培養(yǎng)了一批未來的顧客——兒童,在這場突圍之戰(zhàn)中大獲全勝。 可見,古往今來的勝者,不僅要有開創(chuàng)大局的雄偉氣魄,也要有處理細節(jié)的縝密心思。自詡“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楚霸王,注定能成為名垂后世的英雄,但不能成為最后的勝者,因為他不懂得“欲捭之貴周,欲闔之貴密”的道理。真正能成就大事業(yè)的人,既要膽大,也要心細,兩者互補,缺一不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