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向死而生:哲學大師的死亡筆記


作者:孫勝杰     整理日期:2014-08-22 22:45:54

人的一生,最關(guān)心的事情莫過于生死。人從哪里來,又將往哪里去,這是一個相當具有誘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諱的話題。
  人活著,就要認真地活;人走了,便要灑脫地走。只有坦然面對生死,超越生死,才能使你的一生變得豐富而長久。真正屬靈的人,都是真正活在永恒里的人。
  作者簡介:
  孫勝杰女黑龍江人蘭州大學博士擅長社科類圖書的寫作與翻譯工作。已出版《成吉思汗傳》一書。
  目錄:
  第一章生命的終極思索
  第一節(jié)赫拉克利特:死亡是醒時所看見的一切
  第二節(jié)德謨克利特:死亡是自然之身的解體
  第三節(jié)奧古斯。禾熘髫摀宋覀兊乃劳
  第四節(jié)蘇格拉底:死可能比生更好
  第五節(jié)伊壁鳩魯:死亡是和我們毫不相干的事
  第六節(jié)柏拉圖:死亡是靈魂從身體的開釋
  第七節(jié)亞里士多德:神圣理性不死
  第八節(jié)奧勒留:以愉快的心情等待著死亡
  第二章死亡盡是力量的噴薄
  第一節(jié)塞涅卡:只有在死的條件下才能得到生
  第二節(jié)阿奎那:人在塵世生活之后還有命運
  第三節(jié)笛卡兒:我們的靈魂比身體更經(jīng)久
  第四節(jié)康德:想得多做得多活得久第一章生命的終極思索第一節(jié)赫拉克利特:死亡是醒時所看見的一切第二節(jié)德謨克利特:死亡是自然之身的解體第三節(jié)奧古斯。禾熘髫摀宋覀兊乃劳龅谒墓(jié)蘇格拉底:死可能比生更好第五節(jié)伊壁鳩魯:死亡是和我們毫不相干的事第六節(jié)柏拉圖:死亡是靈魂從身體的開釋第七節(jié)亞里士多德:神圣理性不死第八節(jié)奧勒留:以愉快的心情等待著死亡 第二章死亡盡是力量的噴薄第一節(jié)塞涅卡:只有在死的條件下才能得到生第二節(jié)阿奎那:人在塵世生活之后還有命運第三節(jié)笛卡兒:我們的靈魂比身體更經(jīng)久第四節(jié)康德:想得多做得多活得久第五節(jié)第歐根尼:好好活著,因為我們會死很久第六節(jié)黑格爾:死亡是對上帝之愛的最高行為第七節(jié)斯賓諾莎:自由人的智慧不是默思死而是默思生第八節(jié)盧梭:憎惡死亡是人的天性第三章死亡的角落是圍城第一節(jié)費爾巴哈:死亡是生命的最后表露第二節(jié)叔本華:一切生命的本質(zhì)就是痛苦第三節(jié)海德格爾:死亡是最本己的可能性第四節(jié)柏格森:死后繼續(xù)存在非?赡艿谖骞(jié)克爾凱郭爾:與死亡攜手反對生命第六節(jié)尼采:一切決定性的東西都在逆境中誕生第七節(jié)榮格:死亡是生命的部分轉(zhuǎn)換 第四章死神的臉龐總微笑第一節(jié)盧森堡:我愿變成一支兩頭點燃的蠟燭第二節(jié)韋伊:生于他人的苦難死于自己的痛苦第三節(jié)波伏娃:死是人比神更強大的地方第四節(jié)莎樂美:愛的神秘比死亡的神秘更偉大第五節(jié)桑塔格:死亡是對人性的否定第六節(jié)海倫?聶爾寧:安然告別摯愛美好人生第七節(jié)法拉奇:沒有后代而死等于死了兩次第八節(jié)薩特:人的死亡和出生一樣是荒謬的第五章對死亡的虔誠面對第一節(jié)羅素:讓死亡的恐懼纏住心是一種奴役第二節(jié)狄德羅:活要充實死要愉快第三節(jié)王國維: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第四節(jié)李叔同:悲欣交集第五節(jié)梁漱溟:不求生不求死順其自然第六節(jié)季羨林:面對死亡不飲恨不吞聲第七節(jié)傅偉勛:生命的尊嚴與死亡的尊嚴后記  第四節(jié)蘇格拉底:死可能比生更好 一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個傍晚,雅典監(jiān)獄中一位衣衫襤褸,散發(fā)赤足,年屆七旬的老人要被處決了。他鎮(zhèn)定自若,和妻子、親戚告別后,坐下來和幾個朋友侃侃而談,好像什么事都沒有發(fā)生一樣,直到獄卒端了一杯毒藥進來,他的話才就此打住,接過杯子,一飲而盡,仰面躺下靜等死亡。身旁的弟子都掩面而泣,忽然他又揭開臉上的遮蓋物,對他最喜歡的小徒弟說:“克里托,我還欠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公雞,千萬別忘了。”說完,老人微笑著閉上雙眼,平靜地睡去了。這位老人就是大哲學家蘇格拉底,這句話成了這位西方第一大哲學家的最后遺言。  蘇格拉底(前470—前399),既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又是一位個性獨特、從古至今被人褒貶不一的著名歷史人物。他出生于伯里克利統(tǒng)治的雅典黃金時期,出身貧寒,父親是石匠和雕刻匠,母親是接生婆。他一生研究學問,卻未曾寫一部著述,他的學生中最著名的是柏拉圖和色諾芬,所以他的言論和思想都記錄在這兩位學生的著作中,如《蘇格拉底言行回憶錄》。  蘇格拉底在生命最后時刻的風光依靠的就是柏拉圖的妙筆生花,我們今天才得以知曉。那年,柏拉圖28歲,已經(jīng)跟隨蘇格拉底10年,從事情的起因到蘇格拉底被審判他都陪在老師的身邊。審判那天他試圖上臺為老師辯護,但法官嫌他年輕把他轟了下來。  事情是這樣的:控告的罪名是“藐視傳統(tǒng)宗教、引進新神、敗壞青年和反對民主”。原告有三個人:一個是天生愛惹是生非的無名詩人美勒托;一個是無名演說家萊康;主謀是政客安尼圖斯,當時很活躍,是民主政權(quán)二首領(lǐng)之一。他的兒子是蘇格拉底的追隨者,從來不聽安尼圖斯的話,這讓他十分生氣,他把兒子的不聽話都歸罪于蘇格拉底。再加上他在政壇得勢之后,蘇格拉底曾挖苦他說:“現(xiàn)在你用不著再讓兒子做皮匠了吧。”于是懷恨在心,所以蠱惑美勒托提起訴訟?此菩∈拢儗賯人恩怨,但安尼圖斯之流的炒作,讓事件越來越嚴重。  之所以能夠炒作,是因為公元前404年,雅典在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中失敗,“三十僭主的統(tǒng)治取代了民主政體”。三十僭主的領(lǐng)導者克利提阿斯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但他沒有繼承老師的思想,反而統(tǒng)治十分殘暴。蘇格拉底曾公開譴責其暴行,氣得克利提阿斯不準他再接近青年,警告他說:“你小心點,不要叫我們不得不再減少羊群中的一只羊!碧K格拉底對他根本不予理睬,依舊我行我素。后來,“三十僭主”的統(tǒng)治被推翻了,民主派重掌政權(quán)。安尼圖斯就聯(lián)合萊康、美勒托誣告他與克利提阿斯關(guān)系密切,反對民主政治,用邪說毒害青年。  其實,惱恨蘇格拉底,多少代表了一般市民的情緒。當時的雅典市民思想很保守,小富即安,只盼望子承父業(yè),安穩(wěn)地度過一生。蘇格拉底這樣整天招一幫青年談論哲學,還在一些公共場所談論質(zhì)疑傳統(tǒng)的道德、宗教和生活方式的話題,讓他們感到恐慌。而且聽眾又多是像安尼圖斯的兒子這樣的青年,因此,一旦有人告狀,市民很容易附和。蘇格拉底因此被捕入獄。  蘇格拉底確實主張了一個新神,他是道德善、智慧真的源泉:宇宙理性的神。這個宇宙理性神是蘇格拉底的哲學追求——真正的善的終極根據(jù),人能有知識,是因為人得到了神的特別關(guān)愛,被賦予了神性的一部分,因而有了靈魂,有了愛智的心靈和理智。但是,人應當明白:你所具有的那點靈魂同神的智慧是無法比擬的。所以這個新的理性神的觀念和關(guān)于人當“自知無知”的教導,就成了激發(fā)和推動人追求真知與批判不真不善、偽真?zhèn)紊频膹姶罅α。二  蘇格拉底熱愛雅典城邦,他更不容許最神圣的理想被絲毫地褻瀆,因此,他雖然有機會逃出城邦,但為了真理他毅然選擇了死亡。  要逃避死刑,有兩個方法,一個是按雅典的慣例,被告的妻兒可以到法庭懇求輕判,這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蘇格拉底和當時許多哲學家抱定獨身主義不同,他有兩個妻子,第一個妻子克珊西帕為他生有一子,后來,雅典因為戰(zhàn)爭人口銳減,當局允許討小老婆,他又娶了法官的女兒密爾多,又有了兩個兒子?松何髋潦且粋漂亮潑辣的女人,蘇格拉底經(jīng)常被她無禮謾罵。有一次,蘇格拉底正在和學生們討論學術(shù)問題,互相爭論的時候,克珊西帕氣沖沖地跑進來,把蘇格拉底大罵一頓之后,又從外面提來一桶水,猛地潑到蘇格拉底身上。在場的學生們都以為蘇格拉底會怒斥妻子一頓,哪知蘇格拉底摸了摸渾身濕透的衣服,風趣地說:“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會下大雨的!  一次,別人問蘇格拉底“為什么要娶這么個夫人”時,他回答說:“擅長馬術(shù)的人總要挑烈馬騎,騎慣了烈馬,駕馭其他的馬就不在話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這樣的女人的話?峙绿煜戮驮僖矝]有難以相處的人了!碧K格拉底教誨他的學生色諾芬說:“我勸你,色諾芬,當你看到一個美人兒的時候,趕快拼命跑開!睘槭裁茨?他說:“‘青春美貌’的這種動物比毒蜘蛛還可怕得多!”  其實他心里明白,和他這樣一個不顧家計的人過日子,當妻子的并不容易。其實,蘇格拉底的生活是很貧困的,雖然很貧困,但他對自己的石匠生意卻不肯多出力,反而總是天亮前起床,以最快的速度吃完面包,然后穿上長袍,披上件粗布斗篷,就出門,去商店、寺廟、朋友家、公共浴室,或者隨便站在街頭與人辯論。當蘇格拉底打著赤腳,穿著破舊的長袍,整天游蕩在醉漢、鞋匠、小販、老婦、藝妓之間時,他的妻子卻遭受著她嚴厲的父親的質(zhì)問:“他什么事也不做,只會耍嘴皮子,他連一雙鞋都沒有,就像一個叫花子。你跟他生活,就為了要在一起餓肚子嗎?”美麗聰慧的妻子堅定地跟了他。妻子賣橄欖換到的可憐的錢用完了,面粉吃完了,油也吃完了。妻子抽泣著:“連奴隸也受不了這樣的日子!吃得再差也沒有了……”所以他常常在挨罵后承認罵得有理。  他的條件完全可以讓他逃避死刑,可他不讓她們到庭。  他不屑于為此,諷刺說:“我常見有聲望的人受審時做出這種怪狀,演這種可憐戲劇,他們是邦國之恥!  要逃避死刑,另一個通常的辦法是自認充分的罰款。只要金額足夠大,審判員往往寧愿選擇罰款而不是死刑。說到這一層,蘇格拉底表示,他沒有錢,或許只付得起一個銀幣。這是事實,無論春夏秋冬,他都只穿一套衣服。他常去郊區(qū)城墻邊的河里洗澡,也在那里洗衣服,他把衣服掛在矮樹叢上,直到衣服干了才回到市區(qū)。說到鞋子,他有一雙,但他終年光著腳,從未穿過它們,多年過去,鞋子完好如初。他也從不戴帽子,盡管他是光頭。對吃飯也不講究,他似乎從來不注意這些。他荒廢職業(yè),整日與人談話,又從不收費,怎能不窮?不過,當時在場的柏拉圖、克里托等人愿為他作擔保,勸他認三十個銀幣,實在盛情難卻,他于是認了這個數(shù)?墒沁@個數(shù)目太小了,再加上他在法庭上的桀驁不馴,藐視法官,把審判員們有限的同情消除殆盡,最終,人們終于發(fā)現(xiàn),最省事的辦法不是聽他的勸反省自己,而是把這個不饒人的家伙處死。  判決之后,蘇格拉底作最后的發(fā)言,他說:“我缺的不是言詞,而是厚顏無恥,哭哭啼啼,說你們愛聽的話。你們習慣看到別人這樣,但這種事不配我做!比缓,又以他特有的反諷委托判官們一件事:“我兒子長大后,如果關(guān)注錢財先于德行,沒有出息而自以為有出息,請責備他們,一如我之責備你們!弊詈,他平靜地說:“分手的時候到了,我去死,你們?nèi)セ睿l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三  蘇格拉底長相丑陋,禿腦袋、大扁臉、凸眼睛、朝天鼻,還有一張很大的嘴巴,但他自己從來不為自己的長相感到自卑。他說:“實用才是美的。一般人的眼睛深陷,只能向前看,而我的眼睛可以側(cè)目斜視;一般人的鼻孔朝下,因而只能聞到自下而上的氣味,而我可以聞到整個空氣中的美味;至于大嘴、厚唇,可以使我的吻比常人更加有力、接觸面更大!  他一生經(jīng)歷了雅典民主制度由盛到衰的過程,眼看著雅典城邦日益衰落,世風日下,十分悲痛,決心用自己畢生的精力來挽救祖國的命運。為了保衛(wèi)祖國,他三次從軍作戰(zhàn)。在戰(zhàn)斗中,他機智勇敢,不僅能英勇殺敵,而且能保護戰(zhàn)友,曾兩次冒死救出他的學生和戰(zhàn)友。青少年時代,蘇格拉底曾跟父親學過雕刻,熟讀《荷馬史詩》及其他著名詩人的作品。他以傳授知識為生,三十多歲時做了一名不取報酬也不設館的社會道德教師。許多有錢人家和窮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圍,跟他學習,向他請教。而他卻常說:“我只知道自己一無所知!  在生命的最后一天,蘇格拉底過得和平時一樣,仍然那樣誨人不倦,與來探望他的年輕人從容談論哲學,只是談的內(nèi)容圍繞著死亡問題。  《斐多篇》通過當時在場的斐多之口,詳細記錄了他在這一天的談話。談話從清晨持續(xù)到黃昏,他反復論證著哲學家之所以不但不怕死、而且樂于赴死的道理。  在蘇格拉底看來,既然死的境界無非有兩種可能,或是全空,死者毫無知覺,或是靈魂由此界遷居彼界,則死亡就根本沒有什么可怕的。這是因為死者若無知覺,如睡眠無夢。人生在世,非但平民,甚至國王,很難過得上幾個堪與酣睡無夢之夜相比的日夜。因此,如若死后綿綿歲月不過一夜,實在是人生求之不得的好境界。而另一方面,死若由此界遷往彼界,則所有死者,包括詩人、英雄和哲學家,便都可以全在彼處,暢談辯論,豈不快哉!  哲學就是學習死,學習處于死的狀態(tài)。真正的哲學家一直在練習死,訓練自己在活著時就保持死的狀態(tài),所以最不怕死。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死無非是靈魂與肉體相脫離,而哲學所追求的正是使靈魂超脫肉體。靈魂不受肉體包括它的欲望和感覺的糾纏,在平靜中生存,只用理性追求真理,它的這種狀態(tài)就叫智慧。不過,活著時靈魂完全超脫肉體是不可能的,所以得不到純粹的智慧,唯有死后才能得到。  所以,他雖然不能確知死亡本性和死亡邊界,但卻始終  對死抱有著樂觀的希望,“死可能比生更好”。這一番論證有一個前提,就是相信靈魂不死。蘇格拉底對此是深信不疑的。在一般人看來,天鵝的絕唱表達了臨終的悲哀,蘇格拉底卻給了它一個詩意的解釋,說它是因為預見到死后另一個世界的美好而唱出的幸福之歌。  那么,蘇格拉底死后那句奇怪的最后遺言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爭先恐后歌頌蘇格拉底“人死債不滅”的誠信,真是荒謬的解釋。  阿斯克勒庇俄斯是古希臘醫(yī)神。古希臘人在疾病痊愈后都要向醫(yī)神獻祭一只公雞,以示感謝。蘇格拉底這句話的意思是,他馬上就要通過“死亡”這道大門進入永生,他的靈魂就要馬上從“肉體”這場大病中痊愈。他并非真的進入死亡,而是進入一種“更繁榮的生命”。因此,他要向阿斯克勒庇俄斯表示感謝。  蘇格拉底的悲劇就此落下帷幕,柏拉圖在劇終致辭:“在我們所認識的人中,他是最善良、最有智慧、最正直的人!钡拇_,蘇格拉底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熱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對者。他一生沒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響卻是巨大的。據(jù)說在他死后,雅典人懺悔了,給他立了雕像,并且處死了美勒托,驅(qū)逐了安尼圖斯;也有人為他平反,打抱不平。不過這些都已經(jīng)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讓我們記住蘇格拉底的精神,關(guān)心自己的靈魂,度過一個有價值的人生。  





上一本:閉上眼睛才能看清自己 下一本:當代美國的宗教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向死而生:哲學大師的死亡筆記的作者是孫勝杰,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