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民俗,不得不提到移風易俗的問題。首先,民間傳統(tǒng)文化本身具有一種“優(yōu)勝劣汰”的功能,從任何一項風俗事象身上,都可以看到歷史發(fā)展中的“自我成熟”和“自我凈化”過程;隨著時代前進的步伐,老百姓會對風俗事象進行選擇、提升和改造,使它更適應發(fā)展了的社會需要和民眾需要。 如流傳幾千年的“乞雨”風俗就“移風易俗”得可以。在山西,它從古代原始巫術儀式而漸變?yōu)榻裉斓拿耖g娛樂形式。從包含著“犧牲”與“自虐”的殘酷行為漸變?yōu)榻】蹬c歡樂的活動。 但是,民俗本身又具有“一旦形成,不易改變”的特征,尤其在山西,長期交通不暢、文化信息閉塞,其風俗移易更是“難于上青天”。比如,婦女“纏足”的千年惡俗,在山西曾經(jīng)十分出名,“從來小腳看山西”的流行語折射著多少代山西婦女的悲慘命運,然而,直至1950年7月27日山西省人民政府頒發(fā)《禁止婦女纏足的命令》后,山西農村中給女孩子纏腳的惡習才逐步絕跡。又比如,山西的殯葬改革發(fā)展緩慢也是個顯例,在省城太原等少數(shù)幾個城市中,火葬逐漸推廣,而在大多數(shù)地方至今仍然流行土葬;“送生重于奉生”的陋習仍然比比皆是。我們還經(jīng)常能看到青年男女蹲在路邊地攤算命卜卦、滿臉虔誠的情景……民俗文化的建設與健康發(fā)展,仍然任重道遠。 目錄: 歲時節(jié)慶 01.漫話山西歲時節(jié)日 02.山西人“過大年” 03.風俗歌謠《臘月忙》 04.立春、打春與勸耕 05.天倉爺爺?shù)膲?br> 06.龍頭節(jié)和“匼河二桿子” 07.三月三接姑姑——羊獬遠古走親習俗 08.介子推與寒食節(jié) 09.端午食粽風俗 10.六月曝(曬)衣今何在 11.山西七夕風俗 12.和順牛郎織女傳說 13.河曲河燈會 14.山西申元節(jié)風俗歲時節(jié)慶 01.漫話山西歲時節(jié)日 02.山西人“過大年” 03.風俗歌謠《臘月忙》 04.立春、打春與勸耕 05.天倉爺爺?shù)膲?br/> 06.龍頭節(jié)和“匼河二桿子” 07.三月三接姑姑——羊獬遠古走親習俗 08.介子推與寒食節(jié) 09.端午食粽風俗 10.六月曝(曬)衣今何在 11.山西七夕風俗 12.和順牛郎織女傳說 13.河曲河燈會 14.山西申元節(jié)風俗 15.山西中秋風俗 16.山西重陽節(jié)風俗 飲食起居 17.獨特的山藥蛋文化 18.山西人愛吃醋 19.鄉(xiāng)村的飯場 20.太原面食 21.清和元的頭腦 22.河曲酸撈飯 23.山西飲酒習俗 24消逝的煤糕景觀 25.從洞穴走向廈宇 26.洪洞大槐樹移民 27.走西口的千古絕唱 28.吹牛皮與背河 29.從交城山的毛驢說起 30.平魯騾馱轎 …… 樂舞社火 傳統(tǒng)技藝 廟會、俗信及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