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大洋洲中的澳大利亞新西蘭


作者:博鋒主編     整理日期:2014-08-22 21:04:48

《大洋洲中的澳大利亞新西蘭》將帶你走近大洋洲中的澳大利亞、新西蘭。在了解到澳大利亞、新西蘭的歷史、文化、風(fēng)俗和自然風(fēng)光等內(nèi)容之后,你會驚奇地感嘆:“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這么多我不了解的地方,原來在這些簡簡單單的國名背后還隱藏著這么多我不了解的知識,原來世界之大真的是無奇不有!薄洞笱笾拗械陌拇罄麃喰挛魈m》擁有詳實的資料,專業(yè)卻不枯燥的極具可讀性的文字,加上精致的版式和圖片,構(gòu)成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科普大餐,讓你在開闊眼界的同時享受“悅讀”的快樂,這種感覺要比旅游更加過癮。
  作者簡介:
  博鋒,男,畢業(yè)于北京大學(xué),著名圖書策劃人。曾經(jīng)策劃多部少兒及青少年百科系列叢書,出版作品有《大眼睛探秘百科系列》《青春勵志故事系列》等,作品累登開卷、北京圖書大廈、王府井書店、當當網(wǎng)等暢銷書排行榜,有多部著作被港臺輸入。
  目錄:
  大洋洲中的澳大利亞
  Part1檔案時空:獨占一塊大陸的國家
  01國名國旗國徽
  Australia的來歷
  “米”字國旗
  澳大利亞國徽
  02澳大利亞國歌
  國歌的由來
  《前進,美麗的澳大利亞》歌詞
  03國家象征
  國石:蛋白石
  國花:金合歡
  04人口種族
  土著居民
  白人移民大洋洲中的澳大利亞
  Part 1 檔案時空:獨占一塊大陸的國家
  01 國名國旗國徽
  Australia的來歷
  “米”字國旗
  澳大利亞國徽
  02 澳大利亞國歌
  國歌的由來
  《前進,美麗的澳大利亞》歌詞
  03 國家象征
  國石:蛋白石
  國花:金合歡
  04 人口種族
  土著居民
  白人移民
  澳洲華人
  05 國家地理
  地形特征
  氣候特征
  重要水文
  行政區(qū)域
  Part 2 回望征程:多民族不斷交融的史詩
  01 澳大利亞的發(fā)現(xiàn)
  原始土著居民
  早期探險
  海盜的著作
  面紗揭開
  02 殖民地的演變
  一座巨大的海外監(jiān)獄
  罪犯殖民者
  約翰·麥克阿瑟
  麥夸里時代
  從罪犯殖民到移民殖民
  03 黃金時代
  黃金熱的興起
  排華風(fēng)潮的興起
  淘金熱的影響
  04 澳大利亞聯(lián)邦的建立
  爭取自治的斗爭
  “澳大利亞主義”
  澳大利亞聯(lián)邦的形成
  05 戰(zhàn)火中的澳大利亞
  為不列顛而戰(zhàn)
  為生存和正義而戰(zhàn)
  06 戰(zhàn)后的澳大利亞
  戰(zhàn)后的經(jīng)濟重建
  走向獨立的對外關(guān)系
  福利國家的建成
  Part 3 視覺盛宴:領(lǐng)略人文自然
  01 野生動物的世外桃源
  澳大利亞的象征——袋鼠
  澳大利亞的懶漢——無尾樹熊
  神秘的物種——鴨嘴獸
  澳大利亞的“土著”——袋狼
  澳洲鴕鳥——鴯鹋
  驕傲的公主——黑天鵝
  沒有名分的國鳥——琴鳥
  02 珍貴植物的王國
  土地衛(wèi)士——桉樹
  能儲水的植物——猴面包樹
  03 古老而美麗的自然風(fēng)光
  探尋珊瑚的寶地——大堡礁
  澳大利亞大陸的“心臟”——艾爾斯巖
  怪石嶙峋的圣地——藍山
  沖浪者的樂園——黃金海岸
  懸崖中的土著文化——卡卡杜國家公園
  04 六大城市風(fēng)光
  澳大利亞的首都——堪培拉
  金融中心——悉尼
  文化之都——墨爾本
  河流之城——布里斯班
  南澳州首府——阿德萊德
  黑天鵝之鄉(xiāng)——珀斯
  05 精美的人文景觀
  澳洲博物館
  悉尼歌劇院
  悉尼海港大橋
  維多利亞藝術(shù)中心
  華納兄弟電影世界
  Part 4 教育與科學(xué)技術(shù):世界先進水平的代表
  01 教育概況
  殖民時代的教育
  聯(lián)邦時代的教育
  02 澳大利亞的各級教育
  學(xué)前教育
  小學(xué)教育
  無線電小學(xué)
  中學(xué)教育
  高等教育
  03 澳大利亞的著名大學(xué)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xué)
  悉尼大學(xué)
  墨爾本大學(xué)
  昆士蘭大學(xué)
  Part 5 多元文化:有差異,又有溝通
  01 澳大利亞小說
  殖民時期的小說
  民族主義運動時期的小說
  長篇小說的鼎盛時期
  澳大利亞當代小說
  02 澳大利亞的詩歌
  早期詩歌
  叢林民謠時期
  格律詩的新探索
  當代澳大利亞詩歌
  03 澳大利亞的繪畫
  澳大利亞早期美術(shù)
  海德堡畫派
  澳大利亞現(xiàn)代美術(shù)
  04 澳大利亞的音樂
  爵士樂
  鄉(xiāng)村音樂
  交響樂
  Part 6 風(fēng)土人情:和他們在一起的日子
  01 穿著習(xí)慣
  平日穿著隨意瀟灑
  重要場合很有素質(zhì)
  孩子上學(xué)必須穿校服
  02 飲食習(xí)慣
  三餐習(xí)慣
  澳洲燒烤
  嗜酒成習(xí)
  03 禮儀禁忌
  常用禮儀
  主要禁忌
  04 體育運動
  游泳
  澳大利亞的特色體育項目
  重要賽事
  05 澳大利亞特色節(jié)慶
  啤酒罐賽艇會
  堪培拉熱氣球節(jié)
  墨爾本美食美酒節(jié)
  墨爾本杯賽馬
  大洋洲中的新西蘭
  Part 1 檔案時空:大洋洲的第二大國家
  01 國名國旗國徽
  “長白云之鄉(xiāng)”
  相似的“米”字國旗
  帶人像的盾徽
  02 新西蘭國歌
  國歌由來
  歌詞大意
  03 國家象征
  國花:銀蕨
  國鳥:幾維鳥
  國樹:四翅槐
  國石:翡翠
  04 國家地理
  地理位置
  地貌特征
  氣候特征
  05 人口宗教
  人口分布
  種族類別
  宗教信仰
  06 語言特色
  英語
  毛利語
  07 自然資源
  礦藏資源
  地質(zhì)資源
  動植物資源
  Part 2 回望征程:毛利人的自由之路
  01 最早的定居者
  渡海而來的毛利人
  毛利人的文化
  02 來自歐洲的訪客
  被趕走的荷蘭人
  英國人到訪
  仇恨的種子
  資源引發(fā)的貿(mào)易
  03 新西蘭的獨立之路
  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土地戰(zhàn)爭
  走向獨立
  走向現(xiàn)代的新西蘭
  Part 3 絕美風(fēng)景:南北島上的人間仙境
  01 精致的城鎮(zhèn)魅力
  一年四季刮風(fēng)的首都——惠靈頓
  風(fēng)帆之都——奧克蘭
  花園城市——克賴斯特徹奇
  古典優(yōu)雅之城——達尼丁
  戶外運動天堂——皇后鎮(zhèn)
  毛利人之鄉(xiāng)——羅托魯阿
  廢墟上重建的城市——納皮爾
  02 優(yōu)美的自然風(fēng)光
  庫克山國家公園
  峽灣國家公園
  懷卡雷莫納湖
  瓦卡蒂普湖
  懷托莫溶洞
  03 精美的人文景觀
  毛利人介字祠堂
  坎特伯雷博物館
  吉布斯頓谷的葡萄酒莊
  天空塔
  Part 4 風(fēng)土人情:和新西蘭人在一起的日子
  01 毛利人的風(fēng)俗習(xí)慣
  禮儀習(xí)俗
  婚姻習(xí)俗
  服裝習(xí)俗
  特色飲食
  喪葬習(xí)俗
  02 新西蘭人的風(fēng)俗習(xí)慣
  社交禮儀
  送禮的藝術(shù)
  飲食習(xí)慣
  商業(yè)習(xí)慣
  03 節(jié)日禁忌
  重要節(jié)日
  生活禁忌
  04 休閑運動
  競技項目
  休閑活動
  Part 5 文學(xué)教育:國家興盛的基礎(chǔ)
  01 新西蘭文學(xué)
  毛利人文學(xué)
  殖民時期的文學(xué)
  獨立之后的新西蘭文學(xué)
  新西蘭當代文學(xué)
  02 新西蘭教育
  小學(xué)教育
  中學(xué)教育
  大學(xué)教育
  03 四所著名的大學(xué)
  奧克蘭大學(xué)
  坎特伯雷大學(xué)
  梅西大學(xué)
  懷卡托大學(xué)
  附錄:圖片作者索引澳大利亞的象征——袋鼠提到澳大利亞,人們首先想到就是袋鼠。這種有袋類哺乳動物是澳大利亞特有的物種,它屬于一種較為原始的低等哺乳動物。在幼獸剛出生時,發(fā)育并不完全,需要爬進母獸的育兒袋中吮吸母乳。目前生活在澳大利亞大陸上有袋類哺乳動物多達150多種,袋鼠最為常見,數(shù)量也最多,同時也最具代表性。
  袋鼠在澳大利亞的分布十分廣泛,它體長約1.4~1.7米,體重30~70公斤。由于長時間的進化,袋鼠頭部很小,耳朵很大,由此,它的聽覺系統(tǒng)十分發(fā)達。袋鼠前肢短小,后肢粗壯有力,它在運動的時候,依靠后肢跳躍前進。袋鼠的運動能力很強,奔跑時可達48千米/時,可以輕松越過兩三米的障礙,跨過七八米寬的水溝。在澳大利亞的牧場和鄉(xiāng)村,經(jīng)常能夠看到成群活動的袋鼠。袋鼠分為很多種類,以大紅袋鼠、大灰袋鼠和大山袋鼠比較有名。
  由于澳大利亞政府對袋鼠采取保護措施,近年來袋鼠數(shù)量猛增。目前,整個澳大利亞的袋鼠數(shù)量已經(jīng)超過了2000萬只。為了抑制袋鼠的生長,澳大利亞政府采取謹慎措施,允許每年獵殺一定數(shù)量的大袋鼠。
  袋鼠肉是高品質(zhì)、低熱量的肉制品,而袋鼠皮則可以制成皮衣等。這樣,既維持了生態(tài)平衡,又能夠出口創(chuàng)匯,一舉兩得。
  澳大利亞的懶漢——無尾樹熊無尾樹熊,這個動物學(xué)專有名詞會讓人感到陌生,但是它有一個為人熟知的名字——考拉?祭辉~源于澳大利亞的土著語koala,意思是不喝水的動物。這是因為考拉的主要食物就是樹枝,樹枝中含有大量的水分。
  無尾樹熊是澳大利亞大陸上原產(chǎn)的珍奇動物,是一位法國動物學(xué)家給它起的名字,事實上,無尾樹熊并不屬于熊類動物。無尾樹熊一般體長約60。120厘米,體重在15-30公斤左右。
  無尾樹熊的耳朵又大又圓,小眼睛長鼻子,顯得十分可愛。
  無尾樹熊對食物的要求很高,它只吃10余種桉樹的細枝嫩葉,所以分布并不是很廣泛。此外,無尾樹熊的免疫力較差,死亡率很高。繁殖周期也較長,成年的無尾樹熊每兩年才能產(chǎn)下一仔。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無尾樹熊在澳大利亞的數(shù)量很少,目前也不到1萬只,受到了政府的嚴格保護。
  澳大利亞人對無尾樹熊有很深的感情,政府規(guī)定,每年的10月20日為全國的無尾樹熊日。每到這一天,人們就自發(fā)組織起來,為挽救這種珍稀動物做出行動。
  神秘的物種——鴨嘴獸鴨嘴獸因為嘴巴扁平,身體又有皮毛而得名。它是一個外形極為古怪的物種。當?shù)谝粋鴨嘴獸標本從澳大利亞送到英國倫敦的時候,英國的生物學(xué)家們一致認為這是一個由幾種動物拼湊而成的惡作劇。
  一般來說,哺乳動物必須是胎生的,但鴨嘴獸是個例外。它既是哺乳類,又會下蛋,既像鳥類,又像爬行類。鴨嘴獸外形不大,整個身體的長度在40~50厘米左右,雌性鴨嘴獸重量在700~1600克之間,雄性略重,體重在1000~2400克。
  鴨嘴獸主要生活在水畔,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水里,它的皮毛有油脂,能夠維持體溫,腳掌有蹼,便于在水中活動。鴨嘴獸雖然是分泌乳汁哺育幼仔,但是沒有乳房和乳頭,它在腹部兩側(cè)分泌乳汁,幼仔就趴在腹部舔食。
  為了保護自己,雄性鴨嘴獸的后足上有刺,可以噴出傷人的毒液。雌性鴨嘴獸在出生的時候也有劇毒,但是在長到30厘米的時候,毒刺就消失了。
  鴨嘴獸在動物學(xué)的研究中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它歷經(jīng)億萬年的時間,既沒有滅絕,也沒有完全進化。鴨嘴獸是目前現(xiàn)存最原始的哺乳動物,處于低等哺乳動物向高等哺乳動物的進化階段,是澳大利亞的國寶,也是全世界的財富。
  澳大利亞的“土著”——袋狼狼是一種很常見的食肉動物,不過像袋鼠一樣有袋子的狼可就不那么常見了。袋狼是一種有袋食肉類猛獸,曾廣泛分布于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
  袋狼的外表看上去介于狼與虎之間,身長約1-1.5米,善于跳躍。它們的毛是黃褐色的,又短又硬,在背部、臂部和尾部還有16-18條排列整齊的黑褐色條帶。袋狼一胎產(chǎn)3-4只幼崽,與袋鼠不同的是,母袋狼的育兒袋袋口向后,對著尾巴。
  袋狼非常兇猛,一般來說,在白天的時候,它們喜歡隱藏在洞穴中,只有夜間才出去捕食。它們主要以袋鼠等其他有袋類動物為食,實在餓極了,也會去冒險襲擊有牧羊犬保護的羊群。袋狼的嘴巴非常像狼,生有46顆鋒利的牙齒,張開時可以達到180度,實在稱得上是血盆大口,而且頜骨非常有力,可以撕碎任何獵物。
  自從歐洲殖民者移民澳大利亞大陸之后,袋狼的數(shù)量就越來越少。100年前,這些兇猛的食肉動物已經(jīng)瀕臨滅絕。1933年,在塔斯馬尼亞州霍巴特動物園,最后一只人工飼養(yǎng)的袋狼也死去了。從那以后,人們在也沒有看到過袋狼的身影。
  動物學(xué)家分析,袋狼之所以會滅絕,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它們襲擊羊群、傷害袋鼠等其他小動物,因此遭人痛恨,以致人們千方百計地捕殺它;二是由于人類開發(fā)自然資源,使得澳大利亞大陸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遭破壞,袋狼生存的環(huán)境惡化,最終導(dǎo)致了它的滅絕。
  ……





上一本:體驗非遺 下一本:中國之門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大洋洲中的澳大利亞新西蘭的作者是博鋒主編,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