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有用的思想》呈現(xiàn)的,是一個你平時讀不到的陳冠中。 是什么造就了陳冠中的思想?在《較幽的徑》一章中,我們看到答案是“人”,那些在文化上影響了作者、或者曾經(jīng)引發(fā)作者的思想與之共振的人;而在《兩岸三地一中文》中,我們則得到另一重答案——“大時代,小事件”,是的,了解一個作者,其背景、生平是何等重要。 如果說前兩章是因,本書的最后一章《走出負托邦》就是果:大時代中的人與事影響之下,造就出一個有著怎樣主張和見解的陳冠中。 《或許有用的思想》是當代著名文化學者陳冠中的作品集,書中文章大多曾發(fā)表在報刊上,有他在公開場合的演講稿,有以出版圖書的序言,有為別的書寫的書評,有一些關(guān)注社會公共文化建設(shè)的一些建議等。這些文章大多從文化角度切入,對社會現(xiàn)代化過程中的種種人物、事物、事件做深入剖析,對于我們重新審視現(xiàn)代文明具有借鑒意義。 作為“城市生活文化評論”的先行者,該書的著眼點也是城市生活文化和對人作為個體的存在的思考和追問。正如梁文道說,陳冠中始終是個作家,他的自省之深足以讓同時代的人汗顏。 作者簡介: 陳冠中,榮獲香港書展“2013年度作家”榮譽。生于上海,長于香港,曾在臺灣居住,現(xiàn)居北京,先后就讀于香港大學與美國波士頓大學。綠色力量、綠田園有機農(nóng)場、香港電影導演會等發(fā)起人,現(xiàn)任綠色和平國際董事。1976年創(chuàng)辦生活潮流月刊《號外》。曾在90年代中期任《讀書》海外出版人。著有小說“香港三部曲”(《太陽膏的夢》《什么都沒有發(fā)生》《金都茶餐廳》)《盛世》《裸命》,評論集《城市九章》等。 目錄: 較幽的徑 3較幽的徑 9紀念詩人、散文家、小說家也斯 11馬家輝《日月》簡體版序 I4鄧小宇《吃羅宋餐的日子》序 I7小宇的女人 ——鄧小宇《女人就是女人》序 I9巴宇特《迷失上!沸 24辦公室密諦 ——胡晴舫《辦公室》序 27艾敬一九九二與一九九七 31從一九七八年說起劉天蘭 兩岸三地一中文 37《我這一代香港人》二一三年 簡體版自序較幽的徑 3較幽的徑 9紀念詩人、散文家、小說家也斯 11馬家輝《日月》簡體版序 I4鄧小宇《吃羅宋餐的日子》序 I7小宇的女人 ——鄧小宇《女人就是女人》序 I9巴宇特《迷失上!沸 24辦公室密諦 ——胡晴舫《辦公室》序 27艾敬一九九二與一九九七 31從一九七八年說起劉天蘭 兩岸三地一中文 37《我這一代香港人》二一三年簡體版自序 40世事沒一本正經(jīng) ——沈旭暉《國際政治夢工場》序 45綠色+和平 ——雷克斯韋勒《綠色和平》序 48或許有用的思想 ——在一九六〇年代頭幾年的美國 59城市主義者的經(jīng)濟學 69全球化:從時髦詞到詛咒 70人類生活的基本條件 90一些方向性的想法及愿景 94對二十一世紀頭十年中國的回顧與展望 99二〇〇八年北京奧運兩則 102愛國者的憲法、公民與歷史教育 113兩岸三地一中文 122有社會責任的建筑師的六種面貌 126公共空間、公共物品、公共藝術(shù) 135中式工藝美術(shù)現(xiàn)代風格:一項辯解,兩項反思 141一個時尚幸存者的告白走出負托邦 157動物的權(quán)利 162廉政與善政 167獨自打保齡 172關(guān)懷與正義的辯論 177社區(qū)維權(quán)的興起 182消費者運動的濫觴 187MEME:文化進化的基本單位 192關(guān)于香港地區(qū)法治的二三事 197社會制度的六種謬誤 202社會創(chuàng)業(yè)家 207技術(shù)哲學的轉(zhuǎn)向 212走出負托邦 217個人、制度、文化 從前我一直都說不準陳冠中的形象。最早他是全華文世界第一個寫專書介紹新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冷門作者,后來創(chuàng)辦《號外》引領(lǐng)城市文化風潮,再后來他寫電影劇本、管理唱片公司、寫小說……但自從陳冠中定居北京之后,我們對他的印象反而清晰了。原來他始終是個作家,一個銳利的作家。 ——梁文道 較幽的徑 兩條路徑當前,我曾做選擇,也和眾人一樣,選過較幽的徑,每每只是看不透,起了步,及知道是難行道也回不了頭,或舍不得,當初何曾故意要成就后來的自圓其說?舍不得的理由因人而異,我的是停停走走、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后的暈,是嵌入某個想象小共同體后,腦中釋出的分泌造成的一種感覺,像微醉。 暈的日子里,想象中的小共同體(走幽徑也要有同路)比世界真實,甚至迷人,似泛黃紙印上糊掉的藍山咖啡漬——我忍不住胡說張腔。 我就是不慎看了幾本書,被罰走了三十年的幽徑。 那幾本都是臺灣書,時維一九七一年下半年,我大學第一年。 之前,作為香港較正常的體育不出色的渴望有個性的教會名校學生,我與許多同代人一樣,聽英文搖滾民謠,上法國文化協(xié)會看藝術(shù)片,其中不乏受青春荷爾蒙主宰的浪漫沖動。 那時候真可以說面前條條是大路,前途一片光明。好吧,我承認買過《中國學生周報》,甚 至偶然偷瞄過《明報月刊》標題,僅此而已。買書?除教科書外,連武俠小說都是租看的, 我像自己掏錢買雜書的人嗎? 大概是突然當了大學生后,想與眾不同吧,我干了一件跡近反香港的事:摸上藏在尖 沙咀漢口道某大廈五樓的“文藝書屋”。那里,幾乎只賣臺灣書。 我掏錢買了,讀了,白先勇、余光中、李敖。 白先勇給我的是一本盜版書,含《紐約客》和《臺北人》兩短篇小說集,先看的當然是《紐約客》部分,誰不想去美國留個學交幾個女生,故第一時間進入的是《謫仙記》、《火島之行》、《上摩天樓去》。不過,不要低估年輕人的同理心,我一下也理解了《安樂鄉(xiāng)的一日》的特殊華裔身份和普遍亞市區(qū)感覺—不無反諷的是當時的白先勇還真超前。接著,《臺北人》開宗明義點了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是我小學會考時只背不懂的一首唐詩,經(jīng)白先勇這么在書里一放就全弄明白了,況味全出了,感覺全到位了,一個香港年輕人己經(jīng)準備好了,誰還會怕白先勇?臺北人?外省人?長官?大班?謫仙?永遠的驚夢的最后一夜?不是已經(jīng)說了就是寄住在你我家的那個什么燕嘛,有什么不好懂!白先勇打開了我不知道自己擁有的沒落王孫的審美眼睛。 余光中給我的是他年輕時洋氣的詩集《五陵少年》!拔矣情L途的藍驛車,向南,向猶未散場的南方”,觸動著我的青蔥流浪夢;“一CC帕克墨水的藍色,可以灌溉,好幾個不毛的中世紀”,挑逗著我這個不知道自己想寫作的衣柜里的作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