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慧燈之光7


作者:慈誠羅珠堪布     整理日期:2014-08-14 11:11:23

慧燈之光——心靈之光,慈愛之光智慧之光
  來自真正善知識的心靈食糧,慈誠羅珠堪布精心撰寫的佛學經(jīng)典論著。
  《慧燈之光》以其對大小乘顯密經(jīng)典全面、系統(tǒng)而又深入淺出的詮釋,為一切有緣人從理論至實修打開了通往佛學圣殿的方便之門。它如燈塔,又似向?qū),為迷途者指路,助修行者前行?br/>  作者簡介:
  慈誠羅珠堪布
  慈誠羅珠,1962年出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區(qū)爐霍縣。1984年于藏區(qū)之佛法重鎮(zhèn)——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出家,并依止當代最偉大的心靈導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潛心深入經(jīng)藏,刻苦學習。經(jīng)過多年努力,精通了顯宗五部大論及密宗之續(xù)部,并獲得堪布學位。
  近十年來,他更著力于深入研究西方科學、哲學,期以更貼近現(xiàn)代人的方式弘揚佛教文化。
  弘法之余,仍勤學不輟。有藏文版《堪布慈誠羅珠全集》四大本(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中文版《輪回的故事》(臺灣橡樹林出版)、《解開藏傳佛教的神奇密碼》《佛教——迷信or智信?!》《揭開藏傳佛教的神奇面紗》(臺灣LR文化事業(yè)出版社出版)、《慧燈之光》系列叢書行世。
  目錄:
  為什么現(xiàn)代人越來越?jīng)]有幸福感
  如何面對痛苦和幸福
  對初學者的教誨
  佛法融入生活
  夢幻的世界
  幻化故事的啟發(fā)
  《華嚴經(jīng)》凈行品第十一
  兩種佛性
  《證成現(xiàn)象即佛論》釋義
  《贊法界頌》略釋《慧燈之光》第七部連載
  為什么現(xiàn)代人越來越?jīng)]有幸福感
  一、現(xiàn)代人的悲劇
  希望擁有幸福,是包括動物在內(nèi)所有具備意識的生命最終極的目標。
  在過去,按照絕大多數(shù)人的邏輯與先天自生的思維方式,會認為:只要我有錢,就一定會很幸福,沒有理由不幸福。隨著啟蒙運動的大力倡導,西方人開始接受了一種理念,那就是:幸福不在于精神,而在于物質(zhì),如果到內(nèi)在的精神上去尋找幸福,就等同于到?jīng)]有幸福的地方去尋找幸福,無異于緣木求魚。受這種文化的影響,人們更是把發(fā)展的焦點,轉(zhuǎn)移到外在物質(zhì)的極大豐富等方面。
  但是,隨著300多年前近代文明的誕生,200多年前英國工業(yè)革命的爆發(fā),到今天為止,現(xiàn)代文明一方面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非常豐富的物質(zhì)生活,另一方面,也讓我們面臨著很多新的危機:雖然物質(zhì)越來越豐富,知識越來越多,文化水平越來越高,我們卻越來越不會做人,倫理道德的底線也越來越低,甚至淪喪到?jīng)]有底線的地步;盡管很多人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且擁有龐大的財富,但很多人還是不幸福、不快樂、不開心。
  現(xiàn)代文明基本不重視內(nèi)在的充實,只知道一味往外去尋找幸福,因為方向錯了,所以最后只能是空手而歸、一敗涂地。人們在物質(zhì)方面雖然獲得了空前的成功,發(fā)達程度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個時代,但心靈危機也是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無法比擬的。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歐洲與美國的科學家開始研究人類的“幸福指數(shù)”這一課題,從這個比較可靠的科學數(shù)據(jù)來看,人類的“幸福指數(shù)”一直都在下滑。
  美國從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到2000年之間的40多年中,人們的收入翻了三番,但離婚率卻翻了兩番,青少年自殺率增長了3倍,犯罪率增長了4倍,監(jiān)獄里的服刑人數(shù)增長了5倍,抑郁癥患者增長了10倍……而且,初次罹患抑郁癥的患者平均年齡,也從29歲下降到14歲,不僅成人會患抑郁癥,連兒童都開始罹患抑郁癥。抑郁癥不但趕走了人們的幸福生活,而且還讓人生病,甚至死亡。據(jù)世界銀行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預測:“在不久的將來,抑郁癥將成為全球公眾健康的最大問題!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也一直在下降。六十年代的時候,西方曾做過一個調(diào)查,題目是:“你能夠信任大部分的人嗎?”有58%的美國人和英國人投了肯定票。但到了1998年,在回答同樣問題的時候,能給予肯定答案的人只有30%。現(xiàn)在,大部分的美國人認為:“現(xiàn)在我們沒有辦法知道誰是真正靠得住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冷漠,競爭、攀比、互不信任、互不溝通、勾心斗角、爾虞我詐,一切都為自己著想,形成了無窮的壓力,從而導致了抑郁癥的高發(fā)率。
  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計,每年全世界有大約78.6萬人自殺,其比例為每年每10萬人中有10.7人,這意味著每隔40秒就有人自殺。其中80%的自殺者患有憂郁癥。據(jù)專家介紹,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輕度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癥、孤獨癥、焦慮癥等心理障礙疾病將像感冒一樣普遍。
  針對于此,專家推薦了一個快樂的處方:每天要保持開心的心態(tài)。
  當然,每個人都知道,如果每一天都能開開心心,當然不會去自殺,不會去跳樓,但怎么樣能夠每天都開心呢?面對激烈的競爭、巨大的生活壓力,怎么能保持愉悅的心態(tài)呢?
  所以,我們有必要探討、研究一下:為什么擁有了財富還是不幸福?有什么辦法能解決這個心靈危機?該用什么方法讓我們更自由、更健康、更幸福呢?
  二、幸福、痛苦與外在因素的關系
  什么是幸福和痛苦?幸福和痛苦的本質(zhì)是什么?這是一個人生、科學與哲學上的重大課題。雖然有些哲學問題與我們的生活沒有太大關系,但這個問題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有人說:有穩(wěn)定的收入是幸福;有些人說:有一個和睦的家庭是幸福;有人說:周游全世界是幸!珡姆鸾痰慕嵌葋碇v,這些都不是幸福的本質(zhì)。雖然有穩(wěn)定的收入就有安全感,在安全感的基礎上,有可能產(chǎn)生一種短暫的幸福感,但收入本身卻不是幸福,而只是產(chǎn)生安全感的一種客觀因素而已。同樣,和睦的家庭,愜意的旅游等等,雖然可以暫時緩解工作壓力,使人忘卻感情的挫折,讓我們得到比較舒適的感覺,但其本質(zhì)卻不是幸福。
  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幸福根本就不屬于物質(zhì)的范疇,而是一種內(nèi)在的感受。這種內(nèi)在的感受,有些時候和物質(zhì)有關,有些時候和物質(zhì)根本沒有關系。痛苦也是一樣,比如說,有些窮人就活得非常開心、非常幸福,很自由,很輕松。
  現(xiàn)代醫(yī)學通過腦部掃描發(fā)現(xiàn),很多壓力過高的人,比如企業(yè)老板、高級官員等等,他們腦部的很多部位,出現(xiàn)了斷層?梢,在高度的壓力下,人是沒有辦法幸福的,因為幸福是一種內(nèi)在的感受,存在于我們自己的小空間當中,很多時候與外界沒有關系。無論痛苦還是幸福,都無法與別人分享,也無法讓別人替代。
  所以,美國《新聞周刊》雜志曾提出一個問題:金錢和幸福,哪個最重要?
  我想,對全世界70億人口中的每個人來說,它都是一個巨大的問號。按照過去的理念,有錢就是幸福,沒有錢就是痛苦。但無數(shù)活生生的生活例子,和清晰明了的科學數(shù)據(jù)告訴我們:如果我們選擇金錢最重要,終將很難用金錢獲取幸福。所以,我們曾有的經(jīng)驗與觀念都錯了,雖然我們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掌握了很多的現(xiàn)代知識,卻無法超越古人的智慧和經(jīng)驗。
  本來,每個人都是為了幸福而活著,怎樣過一個比較有價值、有意義的生活,對當今時代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課題。
  倘若忽略了精神上的營養(yǎng),而僅僅注重物質(zhì)單方面的發(fā)展,就會導致上述一系列的問題。當然,如果溫飽問題解決不了,肯定很難有幸福感,這是肯定不用質(zhì)疑的。但二戰(zhàn)以來,歐美和其它許多國家開展了154次問卷大調(diào)查。所有調(diào)查都得出了同樣的結(jié)論:“金錢能夠帶來滿足,但效果是最小的!
  尤其是到了一定的時候,物質(zhì)財富與幸福是沒有任何關系的。這一切,早在2500多年前,佛陀就說得非常清楚了,只是西方人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而已。
  三、痛苦的來源
  就像治病需要觀察病的來源,從而對癥下藥,治愈疾病一樣,要消除痛苦,首先也要了解痛苦的來源。除了物質(zhì)以外,佛經(jīng)里面提出了三種痛苦的來源:
  第一個是過度的欲望,此處所指的欲望有可能是對物質(zhì)的欲望,也有可能是對名聲、權力、地位等等的欲望。雖然普通人不可能沒有欲望,但假如欲望超標,就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壓力、更多的不開心與更多的痛苦。
  第二個痛苦的來源,是自私心。盡管普通人不可能沒有絲毫的自私心,但假若對自私心無有管束、不加控制,它就會沒有節(jié)制地無限膨脹,最后將導致更多的壓力和痛苦。
  第三個痛苦的來源,是執(zhí)著。普通人都會有執(zhí)著,但執(zhí)著若是超過了界限,非但不能帶來幸福,而且會讓我們更加痛苦。
  只要有了這三個因緣,即使擁有再高的地位、名聲與財富都沒有用,一定會飽受無限的痛苦和壓力。
 。ㄒ唬┻^度的欲望,脫軌的列車
  從現(xiàn)實生活的角度來講,欲望是發(fā)展的動力;從學佛的角度來說,在某種程度上,諸如我要學佛、我要成佛、我要修行、我要禪坐等等也是一種欲望,但這些欲望不會給我們帶來痛苦,而是我們發(fā)展的動力。不過,有些欲望,卻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痛苦。
  欲望是如何導致壓力與痛苦的呢?首先,欲望可以無限膨脹,而物質(zhì)給我們帶來的滿足和興奮卻是有限的。關于這一點,既有科學的證據(jù)、佛教的證據(jù),更有我們的生活經(jīng)驗可以說明。
  比如說,對一個從鄉(xiāng)下剛剛搬到城市的家庭來說,能第一次擁有一套小區(qū)公寓樓房,他們會覺得興奮不已、幸福異常,因為與鄉(xiāng)下簡陋的平房相比,簡直是太舒適、太高級了。然而,過了半年、一年以后,這種興奮與舒服,就會漸漸消失、漸漸衰退。當他們看的越多——很多看似與自己不相上下的人,住進了環(huán)境幽靜的別墅、品質(zhì)優(yōu)良的高端住宅區(qū)等等的時候,就會對自己的公寓樓心生厭倦,甚至心生不滿。于是他們開始追求更好的住房,并為此承受了各種各樣的壓力,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坎坷,等到終于賺到大錢,買了別墅住進去,一開始也像當年從鄉(xiāng)下搬到公寓樓時的心情一樣舒暢。但當看到別人住著更好的別墅,開著高檔的轎車時,滿足感又被不平衡所代替。
  由此延伸到一塊手表、一個手機,任何以物欲為滿足的幸福感,都是短暫而危險的。當一代代的高科技產(chǎn)品出來以后,必將刺激人們更新?lián)Q代的消費欲。當新鮮勁過了以后,又開始追求新的產(chǎn)品。就像蘋果手機,本來已經(jīng)有了第一代,但第二代出來以后,就再也對第一代不感興趣,一定要買到第二代,否則就不夠時尚、不夠新潮,然后是第三代、第四代……
  如此循環(huán)下去,哪怕臨終之際躺在病床上的時候,仍然沒有滿足,最后就在充滿抱怨、仇恨與不滿的心態(tài)中離開人世。多么失敗啊!
  所以,用有限的物質(zhì)來填補無限的欲望空間,是永遠不可能的。這只會讓我們被欲望牽著鼻子走,如果不控制它、調(diào)整它,欲望會更加張狂,最終將會把我們撕得鮮血淋漓、痛不欲生。
  有一個估計資料中說:每看一個小時的電視,受其中的軟廣告和硬廣告影響,一周的消費一定會多出四個美元。雖然這種猜測沒有科學根據(jù),但邏輯上是說得過去的,因為廣告的刺激,會增加我們的占有欲,激發(fā)我們的虛榮心。
  為什么有些物質(zhì)條件很差的窮人卻會有幸福感呢?因為他們大多生活在偏僻、封閉的地方,周圍沒有什么有錢人,了解的信息很少,平時看不到太多的電視廣告,可避免從中知道有錢人的生活狀況,所以會阿Q似地以為,所有人的生活都和自己差不多。這樣就不會有更多的需求,無論物質(zhì)條件多糟糕,也非常安于現(xiàn)狀,非常容易產(chǎn)生幸福感。如果沒有什么外在的沖擊,這種幸福感可以持續(xù)到去世。
  但是,如果這些人走出了自己原有的生活圈,或看到了更多的廣告,知道了有錢人的生活是什么樣,他們一定會羨慕、嫉妒、憤憤不平,從而失去原有的幸福。
  心理學家現(xiàn)在才知道,佛教一直在這樣教育我們,現(xiàn)實生活的經(jīng)驗也告訴我們:所謂的幸福感,建立在滿足感之上。當滿足感消失以后,幸福感也將隨之而衰退。這是誰都無法顛覆的自然規(guī)律。
  我們必須要知道,自己努力發(fā)展的方向究竟是什么?是往健康、幸福發(fā)展,還是往不滿、痛苦發(fā)展?
  如上所述,我們的痛苦與幸福,與外在事物沒有關系,而是取決于我們的心態(tài):正面的心態(tài)獲得正面的結(jié)果——幸福;負面的心態(tài)獲得負面的后果——痛苦。
  打個比方,每個人都想長壽,不愿意衰老,但長壽就是衰老的主要因素,衰老也是每個人都無法回避的命運,我們只能乖乖地去接受、去面對。面對衰老的威脅,有些人能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面對,而有些人卻無法自制,越來越焦慮、空虛、恐懼,這都是自己的心態(tài)、意識創(chuàng)造出來的,與衰老本身并沒有關系。
  很多人認為佛教消極、悲觀,這都是不了解佛教教義的偏頗之詞,其實佛教既不過分悲觀,也不過分樂觀。佛告訴我們,要用正確的眼光去看世界、看人生,沒有必要刻意地悲觀,也沒有必要過分地美化。如果把人生過于理想化,則不會有任何的危機意識,一旦發(fā)生不測就難以接受,痛苦萬分。
  有個美國海軍上將在越戰(zhàn)中淪為戰(zhàn)俘時,總結(jié)出的著名心得就是:“樂觀者最早死!”他與一幫戰(zhàn)友一起被關在監(jiān)獄里,其中越樂觀的人,就越容易先別人而死去,因為他們總是會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比如,他們會告訴自己和他人:圣誕節(jié)的時候我們會獲得自由!結(jié)果圣誕節(jié)來了又走了,他們?nèi)匀粵]有獲得自由。然后他們又會說:復活節(jié)的時候我們會獲得釋放!復活節(jié)來了又走了,他們?nèi)匀槐魂P押著。這樣一次又一次地期望,之后一次又一次地失望,最后他們心碎而死。
  所以,保持必要的危機意識,就會多一些面對壓力與痛苦的能力。危機感不僅僅是一個觀念,它還有一套訓練方法。
  用佛教的語言講,這叫做修行。用現(xiàn)代的語言講,這就是心理訓練。這種訓練可提升我們的心靈。如果不用這些方法控制欲望,我們永遠都得不到幸福感,因為在我們身邊,永遠都會有超過我們的強人、富人、高官、名人,我們習慣于比較、攀比的心態(tài),怎會不讓我們心生失落呢?
  我個人認為,佛學是一門涵蓋了心理學、哲學和科學的綜合學科,任何世間學問與其他宗教,都無法超越它的深度、廣度與價值。大家可以看佛教書籍,里面講得非常透徹,對擺脫痛苦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ǘ╇x譜的自私,脫韁的野馬
  不幸福的第二個因素,是自私心。
  每個凡夫生下來,就會有先天的自私心,加上后天受到有些文化的熏陶,自私心會變得更加強烈,自己認為美好的東西,絕不愿意與別人分享。
  本來分享是最大的幸福之源,如果懂得分享,則哪怕非常微不足道的東西,也會感受到分享過程中的愉悅與幸福。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會因此而越來越親密。如果整個社會的人都學會分享,人類歷史上的所有悲劇就不可能發(fā)生?上覀儏s認為,所有好的東西,都只能我一個人擁有,而不能屬于別人。
  比如說,一個小公司有10個員工,其中一個人的月薪增加了300塊,而其他人的月薪都沒變化,這個人就會覺得很滿足、很幸福。但如果是10個人的工資都同樣增長了600塊,其中的幸福感就根本沒有獨自一人增長300塊錢的幸福感強烈。
  按理來說,收入增長了兩倍,應該獲得兩倍的幸福,但為什么幸福感反而有所下降呢?因為別人也有,所以不開心。如果其他同事的工資都增長了2000塊,而自己的工資卻只增長了1500塊錢,雖然數(shù)量是300塊的5倍,卻不但不會得到5倍的開心,反而非常失落:憑什么自己比其他人少500塊錢,太不公平了!
  再比如,自己所在的某個圈子里有10個人,其中只有自己一個人擁有一輛非常高檔的轎車,就會很有成就感、幸福感。如果后來圈內(nèi)的每個人都買了同檔次的轎車,自己還會有幸福感嗎?沒有了。此處的開心和不開心,與物質(zhì)根本沒有關系。其他朋友有轎車,并不會降低自己的轎車檔次,自己在物質(zhì)上沒有什么損失,但精神上卻會不開心。
  如果圈里的10個人當中,自己是第8個買轎車的人,那自己就不會有什么幸福感了,只是感覺很平淡,有了一個代步工具而已。如果自己是最后一個買轎車的人,則即使轎車拿到手,也不一定感到開心,只會有一種填補失落的發(fā)泄和解氣。
  這都說明我們都是自私的,只希望自己獨占好東西,而不愿別人擁有,但這是絕不可能的事情。
  釋迦牟尼佛在2500多年前,就把這些理念告訴了我們,但部分人卻不但不相信,還給佛教貼上了消極、悲觀等標簽。在21世紀的今天,很多人不但解決了溫飽,而且擁有了巨大的財富,然而現(xiàn)狀我們都看到了。
  我們要學會放下這些離譜的自私,否則我們的精神就會出問題。如果一生都為虛榮所驅(qū)使,我們就絕不會有幸福。雖然普通人不可能立刻放下所有的自私,但如果有人對如何放下自私感興趣,大乘佛法就給我們推薦了非常多的方法。通過大乘佛法的理念與訓練方法去鍛煉自己,我們就會逐步變成會關心別人,會分享幸福的人,也即我們平時所說的菩薩。
  我們不能認為菩薩就是泥塑的、高高在上、一動不動、不會說話、不會思維的佛塑像,這只是菩薩的形象,而不是真正的菩薩。真正的菩薩,也是看起來普普通通的人。只要努力,所有人都有機會成為菩薩。
  當成為菩薩后,不會在小問題上與人計較,而是無條件地奉獻,哪怕為了眾生雞毛蒜皮的事情,他都無怨無悔地甘愿奉獻。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光榮、偉大的。因為沒有自私與欲望,所以他們沒有痛苦與焦慮,非常幸福自由。他們的無私奉獻,不是說給別人聽,或做給別人看,而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無條件地為眾生服務,并且愿意犧牲自己的一切。
  所謂的服務項目,不但包括扶貧、當義工,最關鍵的,是讓所有人明白世界的真相、人生的真相,讓所有人徹底擺脫輪回痛苦——物質(zhì)貧乏的痛苦與精神空虛的痛苦等等。
  菩薩與非菩薩的界限就是放下自私心,從骨子里關心天下所有的生命。此處的生命,不單是人類,也包含了蚊子、蚯蚓等在普通人眼里根本不當一回事的小生命。雖然從某些人的角度來說,動物的生命也許沒有任何價值,但是對動物自己來說,卻有著珍貴的生命價值。比如說,人類不希望有蚊子,認為蚊子是害蟲,該被打死。但假如換一個角色,從蚊子的角度來說,他的生命卻是異常寶貴的。我們沒有資格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傷害任何一個生命。
  如果有害無利或弱小微賤的東西都可以消滅,那假如真的有外星人,他們的智慧、知識都超過了人類。那么,當有一天比我們更有實力的外星人來侵略地球的時候,我們能不能也用上述邏輯來說服自己接受外星人的侵略與凌辱呢?我們還會不會說這是合理的呢?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既然如此,那我們又憑什么去殺害其他小生命,或傷害另一個弱勢群體呢?
  我們不能一切都從自己的立場去判斷,永遠只考慮自己的利益,永遠都以自我為中心,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這就是佛教中名副其實的平等觀。人類歷史上發(fā)生的所有悲劇,其衍生、發(fā)展的源頭,就在于不平等。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佛教是和諧、平等的文化。很多人因為不了解佛教,只是從外表上看到佛教的一些宗教色彩,而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也許不會同意這種說法,但相信對佛教有所研究的人,都會有同感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下決心,努力讓自己有一天能成為有能力幫助別人的菩薩。當然,這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并不容易。
  也許有人會說,我既沒有錢,也沒有名聲,怎么可能幫助眾生呢?有錢有勢并不代表有能力幫助別人,無錢無勢也并不意味著沒有幫助別人的條件。有一本書的書名,就叫《窮得只剩下錢》。我想,對不太了解金錢的人來說,這個題目也許有點別扭,既然有錢,怎么會是窮人呢?但了解金錢本質(zhì)的人卻知道,這話說得沒錯,有錢不是富裕的全部內(nèi)容,沒有錢也并不代表貧窮。即使沒有錢,同樣也可以給人以精神力量,讓別人明白一些道理,之后從精神的痛苦中擺脫出來。
  同時,我們也要反問自己,什么樣的人才能完成拯救眾生的工作呢?只有像釋迦牟尼佛這種智慧已經(jīng)發(fā)展到頂峰,把所有的自私、欲望等等都斷除的人,才能完成這個工作。
  打個比方,一個普通人要想成為大學教授,首先自己必須去念書,等具備了相當?shù)闹R與經(jīng)驗之后,才能勝任教書的工作。同樣,要幫助眾生,最好能先向釋迦牟尼佛看齊。
  現(xiàn)代人在享受西方科學成果的同時,也接受了很多西方的垃圾文化。目前的現(xiàn)狀是我們越來越浮躁,連靜下來坐一個小時都辦不到,不想看書,更不可能禪修,這樣惡性循環(huán)的結(jié)果,又如何能得到幸福呢?
  我建議大家在追求物質(zhì)享受的同時,也要將現(xiàn)代文明與傳統(tǒng)文化結(jié)合起來,并落實到生活與工作當中,這樣一方面對身邊的人有幫助,另一方面自己也能活得很開心。
  ……





上一本:黃帝陰符經(jīng)集注 下一本:光明大手印:實修頓入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慧燈之光7的作者是慈誠羅珠堪布,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