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上存在著四大文化區(qū),即基督教文化區(qū)、伊斯蘭教文化區(qū)、佛教文化區(qū)、儒家倫理文化區(qū),前三大文化區(qū)都是以宗教為中心形成的,而以中國為中心的儒家倫理文化區(qū),雖然其內部也存在宗教,但整個文化區(qū)的凝結核心卻是儒家的倫理文化,一種以家庭文化為基礎的文化。本書是馬克思•韋伯即研究基督教文化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之后的第二部宗教社會學著作,書中以儒家倫理為核心,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去論證儒家倫理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并與西方的新教相比較,試圖去尋找中國在各種條件都好于西方的情況下,資本主義為什么沒能發(fā)展起來的原因。 作者簡介 馬克思?韋伯,德國政治經(jīng)濟學家、社會學家,現(xiàn)代社會學三大奠基人之一,公共行政學最重要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1864年韋伯出生于德國圖林根的埃爾富特市,1882年進入海德堡大學攻讀法學;1889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并于1891年在柏林大學開始教學生涯。盡管韋伯在社會學方面做了許多開創(chuàng)性的研究,但其成果卻長期沒有引起學界的重視,直到1964年海德堡國際社會學大會的召開,他在社會學上的地位才得到學界的承認,被譽為現(xiàn)代社會學的三大奠基人之一。韋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儒教與道教》、《印度教和佛教的社會學》、《古猶太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