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們是浮澡的,人們常常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本書通過一系列佛理的故事,講述了如何做一個寬容的人。 目錄: 出版說明 星云大師略傳 學會承擔 千里還愿 師父心 花心湯 人蛇共處 禪師的眼淚 廣植凈蓮 慈悲救人 學會惜福 棒球場上 如何對待你的仇敵 化干戈為玉帛 終身不娶出版說明 星云大師略傳 學會承擔 千里還愿 師父心 花心湯 人蛇共處 禪師的眼淚 廣植凈蓮 慈悲救人 學會惜福 棒球場上 如何對待你的仇敵 化干戈為玉帛 終身不娶 父親的懺悔 一念的慈悲 宇宙愛心 給圣誕老人送禮 吉祥草 青蛇托夢 大家的老奶奶 金婚剩菜 法的勝利 給自己一顆慈悲的種子 那是我的父親 豆瓣醬的故事 佛陀救國 回歸生命的本原 三茅祖師 生命的延續(xù) 以愛治家 王右軍的字 以人為鏡 代替佛陀感謝 仙女廟的故事 半碗咸菜 回來就好 老牯牛 失而復(fù)得的汽車 擁有一份念舊的心 和愛島 愛的奉獻 明惠趕鹿 長壽的沙彌 誤教的惡果 退一步海闊天空 洗心革面 穿針看病 缺嘴小雞 送月亮 救媳婦 割肉喂鷹 惻隱之心 普同供養(yǎng) 無緣的慈悲 蛤蜊觀音 開刀前的叮嚀 慈悲心 感化的教育 趙簡子放生 寬容的價值 盤珪禪師的味噌湯 蓮花合掌 葉公好龍 老師的愛心 長壽王 丑公主改容 行慈悲 方外之愛 四個老人 錢若水辦案 不作偽證 淮西大腳婦人 寬宥小過 心上人 拔三毒之牙 為人設(shè)想 為國忘私 自食惡果 野獸心 武能威敵 慈眼視眾生 一念慈心 梟獍之心 西門豹巧智懲惡霸 一念之間 放不下 法師與小食客學會承擔 我們常常祝福別人“吉祥如意”、“自在吉祥”、“新春吉祥”……“吉祥”有平安、順心、圓滿的涵義。如何能吉祥呢?《法句經(jīng)》認為,待人以慈悲,便能獲致吉祥:“一切為天下,建立大慈悲,修仁安眾生,是為最吉祥”。 多年前,慧龍法師從壽山寺駕了一部“小山富”汽車回佛光山,在崎嶇難行的小路上,一個無照駕駛的農(nóng)夫正開著鐵牛車迎面而來,慧龍法師無處閃躲,“砰”的一聲,彼此撞個正著。鐵牛車人車無恙,但是“小山富”汽車可慘了,不但車身支離破碎,稀爛一團,里面坐著的慧龍法師鮮血直流,不省人事,眼看著奄奄一息,命在旦夕。 農(nóng)夫嚇得臉色發(fā)青,趕緊與路人將他送至高雄外科醫(yī)院,醫(yī)師急救后說道:“慧龍法師肋骨、肱骨斷了八根,至少要在醫(yī)院里療養(yǎng)三個月才能恢復(fù)!碑斘业结t(yī)院探望他時,他卻很平靜地跟我說:“師父,千萬不可以怪那個鐵牛車司機,不要要求賠償。這是我的業(yè)障,應(yīng)該自己承擔!”他絲毫沒有一點怨恨。 面對龐大的醫(yī)藥費,農(nóng)夫?qū)嵲谟逕o淚,直向慧龍法師道歉賠不是。在病床上的慧龍法師反倒好言安慰農(nóng)夫說:“沒有關(guān)系,我不會要你賠,這么多的醫(yī)藥費,你就是傾家蕩產(chǎn)也賠不起,你放心,讓我自己來承擔好了! 傷愈之后慧龍法師雖然身體里還有很多銅管、鐵條,但他仍一如常人,行動自如,甚至四處弘法利生。這么一位厚道的出家人,一心一意慈悲待人,不以自身利益得失、性命為優(yōu)先,寧愿自己吃虧也不把過失加之于人,讓人不能堪受。俗話說:“好心有好報”、“憨人有憨福”,我想,往后他必定有大福報,也能諸事吉祥。 人生如同一門一門的課程,我們必須在課程當中學習認錯,學習吃虧,學習承擔,學習慈悲待人,在一次一次的學習中為人帶來“吉祥”,從而更加圓滿自己。 千里還愿 心定法師剛接任佛光山寺的住持不久,他告訴我一件事: 有一天藥石后,他在大雄寶殿前面一面念佛一面經(jīng)行。忽然看見一位老太太氣喘吁吁的,從成佛大道跑到大雄寶殿門口想要進去,但是殿堂已經(jīng)關(guān)閉,鐵門深鎖。 看她著急的樣子,心定法師就上前去關(guān)心。老太太說:“我三年前到這里來許了一個愿。我住在花蓮,平常都是撿破爛的,好不容易有了一千多塊的銅板,我現(xiàn)在要來還愿,贈送給佛祖,但是門關(guān)起來怎么得了,我還要趕回去,我是坐火車轉(zhuǎn)搭汽車,好不容易到了這里……” 心定法師一聽,趕快找香燈師來開殿門。佛光山很大,工作結(jié)束后大眾各自用功辦道,不容易找。費了好大工夫,終于找到香燈師來開殿門,讓老太太拜佛、還愿。 心定法師跟老太太說:“天色這么暗了,就不要回去,在山上住一晚吧!” 老太太說:“我如果住下來,又要繳吃飯的錢、住宿的錢,實在負擔不起!” “哎呀!你這么誠心,應(yīng)該讓常住來招待你!毙亩ǚ◣煄е咸椒鸸馍降某綍^,為她安排上等客房。 第二天早上,老太太要離山時,依依不舍地望著遠處的大佛掉下眼淚,她說:“我這一生從來沒有被人這么禮遇過! 心定法師告訴我這一件事情后,我告訴他:“你真的能當一個住持了,有這樣的愛心,有這樣的人情味,就是住持之道! 住持之道如此,待人之道更是,多一些人情味,多一分慈悲,多一些柔軟語,多一點關(guān)愛的眼神,人與人之間就能連成一片蔚藍而清澈的天空。 師父心 我常鼓勵大家,我們寧可失去世間上的一切,也不能失去慈悲心。為什么呢?從我一位徒眾依宏法師身上,可以了解個中意義與道理。 依宏法師隨我出家二十多年,是一位老實辦道的修行人。記得過去我在佛光山剛剛開辦大慈育幼院時,十分缺乏人手,天性慈憫的她自愿前去照顧小孩。 有一年,幾乎有一個月的時間,我沒有看到她出來走動、吃飯,心里很掛念,后來才知道原來是育幼院里的孩子出水痘,一個接著一個發(fā)高燒,臥病在床。眼看蔓延下去不是辦法,為了與大眾隔離,她辟出一個房間給出水痘的病童,自己也和他們一起同住,每天起早貪晚,幫他們煮飯、喂藥、說故事,當他們哭鬧的時候,還得耐心勸導(dǎo),好言安慰。 這件事慢慢地傳揚開了,許多人贊美她慈悲為懷,但也有些人不解地問她:“只不過是一群孩子,長大了也不一定留得住,何必那么含辛茹苦地對待他們呢?” 她說:“正因為他們沒有父母照顧,所以才把他們接引到佛門里來,讓佛教作他們的父母。” 還有些人看到孩子對她服服帖帖,很奇怪地問她:“你沒有做過父母,怎么能把孩子管教得這么好?” 她不卑不亢地回答:“不一定有孩子的人才可以為人父母,只要是肯施予慈愛的人,都能作天下人的父母! 觀覷世間,有的人具足財富,但未必具足道德;有的人擁有土地萬頃,但未必擁有快樂;有的人極具權(quán)力,但未必掌握得住自己如萬馬奔騰的心。然而,也有的人深具慈悲心,他們安于每個因緣,歡喜生活,就像這位依宏法師。 我想,擁有慈悲心的人,才是最富有,最快樂的人,誠如《法句經(jīng)》所言:“一切為天下,建立大慈悲,修仁安眾生,是為最吉祥! 花生湯 依空法師的父親張來福老先生是一位中醫(yī)師,因為女兒來山出家,所以偶爾也會上山小住。 有一年,他來山上掛單在朝山會館,我擔心工作人員是否招待親切,于是問依空:“父親住得習慣嗎?飲食合胃口嗎?” 依空說她父親因為長年胃疾,三十年來不能進食五谷雜糧,只能喝花生湯,因此這幾天她都親自熬花生湯給父親吃。第二天早齋,剛好侍者端了一碗花生湯給我喝,我突然想起張老先生,趕緊派人把依空找來,要她趁熱送給父親食用。哪知張老先生吃了以后,千言萬謝不絕于耳。 幾年以后,依空告訴我:她父親一直到往生前,都還念念不忘我給他的一碗花生湯。而且經(jīng)常向親友說:“星云大師對我們佛門親家多么禮遇,奉為上賓,別人供養(yǎng)的花生湯,他都慈悲省下來送我吃! 聽了依空的敘述,我的心中頗有感慨,區(qū)區(qū)一碗花生湯,就讓張先生對我感激一輩子。其實,“僧情不比俗情濃”,我不但要求全山徒眾要孝敬每一位同門師兄弟的父母,而且我也把這些佛門親家視為自己的父母,給予安養(yǎng),以報答他們將兒女送來學佛度眾,我以為這就是人間佛教的孝順之道。 佛陀在《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中提到父母恩德形容:“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jīng)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备改钢鳎瑓翘熵铇O,怎能不報?不只佛門,孝養(yǎng)父母是每一個人應(yīng)盡的責任。 人蛇共處 有人認為佛光山很大,常常抓到毒蛇就拿到佛光山來放生,不僅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也曲解了放生的真正意義。 這當中發(fā)生過一件趣事:一天清晨,心定法師做完早課,回到寮房準備換長衫。一打開衣櫥,咦!角落里怎么多了一堆東西?打開電燈定睛一看,原來是一條粗大的蟒蛇正盤在那里,昂首睜眼,吐著紅信。他趕緊關(guān)起來,不敢驚動它。但是他還是得開衣櫥拿東西,于是笑嘻嘻地和這位不速之客商量:“你是不是喜歡這里呢?如果你想要住在這里,我很歡迎,但是我們必須遵守共住規(guī)約,那就是大家互不侵犯,好嗎?”蟒蛇似乎聽懂了他的意思,溫婉地把頭低下。 此后每次回到房間看到蟒蛇,心定法師總是不忘和它打招呼,它也頷首作禮,大家相安無事地共處了一個多月。 有一天,當心定法師打開衣櫥時,蟒蛇杳無蹤影,但見一堆蛇皮留在那里作為紀念。此后,心定法師與人談起此事,總是津津樂道地說:“連蛇都聽我的話,人怎么會不聽話呢?” 心定法師能與蟒蛇一起相處,沒有受到傷害,可見人與畜生都有一種和平的愿望,所以佛教有言:“有情無情同圓種智!”因為一個慈悲的心腸,要蟒蛇也為之感動,彼此互不侵犯,相安無事,足見慈悲的力量不可思議。 在動物里面,鴿子擁有和平的象征,蛇是有毒的代表;人也是一樣,有和平的性格,有斗爭的性格,有喜舍的人,有貪欲的人。我常說,這世間的本來,便是一半一半的世界。好的一半壞的一半,善的一半惡的一半,黑的一半白的一半,佛擁有了一半的世界,魔也擁有一半的世界,但重點在于不陷入二元對立的困境中,而是轉(zhuǎn)魔為佛、轉(zhuǎn)迷為悟轉(zhuǎn)邪為正、轉(zhuǎn)惡為善,將我們所擁有的好的一半,去改變那壞的一半,用善的一半,去感染那個惡的一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