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了煩脫俗:讓生命圓滿的方法


作者:嘎瑪仁波切     整理日期:2014-04-20 11:15:35

這是一本精神修行指引書,告訴人們認(rèn)清人生的本質(zhì),從俗世煩憂中解脫出來,從而獲得趨向人生圓滿的方法。
  我們的人生充滿了未知數(shù):我來這個世界到底是干什么的?我的目標(biāo)是什么?我在這個世界生存的價值是什么?活佛嘎瑪仁波切告誡我們:我們每個人都具備可以開放的潛能。一個含苞待放的蓮花和一個完全開放的蓮花在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人最不容易了解的就是自己。該是你的就是你的,越“聰明”越煩惱,一日三省吾身,為獲得永恒的快樂而自我修養(yǎng),達(dá)到心靈上的逍遙和自在。
  作者簡介:
  嘎瑪仁波切(祖古顏班),1968年生。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人,藏族。自幼聞思修之學(xué)習(xí)速度與圓滿異于常人,獲大堪布土登?曲吉扎巴仁波切頒授堪布之稱號,又被寧瑪巴噶陀寺莫扎法王認(rèn)證為玉札寧波之轉(zhuǎn)世、噶陀寺祖師旦巴德協(xié)三大聞法頓悟弟子之一希熱將參的轉(zhuǎn)世,F(xiàn)任寧瑪巴昌列寺(位于馬爾康)住持。著有《生命的覺醒》《用好你的富緣》《與心對話》等。
  目錄:
  卷一想想這輩子值不值
你有安全感嗎
從喬布斯看人生的真價值
我們究竟獲得了什么
我們真的需要這些嗎
馬車?yán)碚?br>可貪的福德
該是你的就是你的
求福報的方法
這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希望與奢望
海市蜃樓的障眼法
為眾生而求
“愿”與“貪”的一念之差
“就只有這一點點要求”卷一 想想這輩子值不值
  你有安全感嗎
  從喬布斯看人生的真價值
  我們究竟獲得了什么
  我們真的需要這些嗎
  馬車?yán)碚?br/>  可貪的福德
  該是你的就是你的
  求福報的方法
  這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希望與奢望
  海市蜃樓的障眼法
  為眾生而求
  “愿”與“貪”的一念之差
  “就只有這一點點要求”
  增長正面的力量
  怕因不怕果
  近朱者赤
  去種自己的地
  卷二 我們都有的疑心病
  庸人何自擾
  有煩沒惱
  越聰明,越煩惱
  我們都有的疑心病
  傲慢與猜疑的可怕
  傲慢的人身上留不住優(yōu)點
  面子的虛榮
  莫要中毒
  人生充滿了未知數(shù)
  自我捆綁是痛苦的根源
  無常的變化讓人所求不得
  卷三 保護(hù)我們的方法
  被鋸掉的腳還在痛
  在乎者多傷害
  借刀傷己
  保護(hù)我們的方法
  假伏藏師的故事
  龍樹菩薩之舍生
  為什么要懺悔
  用正知正念改過
  難陀的出離
  能治病的佛陀
  卷四  尊重生命
  從讓人崩潰的科學(xué)實驗說起
  不只是人類的平等
  一個億萬富豪的遭遇
  由放生得到的……
  鹿野苑:世界上第一個野生動物保護(hù)區(qū)
  什么時候會哭
  安寧地離去和快樂地活著一樣重要
  人和人的相聚都是短暫的
  誰也躲不過的生老病死
  佛陀表演的人生
  卷五 心若得了自在
  是毒還是藥
  心賊伺機而動
  安心與安家(一)
  安心與安家(二)
  我這輩子什么都不缺
  學(xué)佛不消極
  修行的誘餌
  人最不容易了解的是自己
  心若得了自在
  佛像和寺廟本身并不是佛法
  一日三省吾身
  蓮花的能量
  咖啡酥油茶不能混著喝
  建造自己的住所
  為明天做準(zhǔn)備
  卷六 對眾生應(yīng)有的態(tài)度
  人的多面
  富貴在心
  愛財不戀財
  假設(shè)角色替換
  不要去接他的茬
  惡語傷人
  善巧的兩舌
  親仇之間
  狗兒子與真兒子
  照顧好父母就是大供養(yǎng)
  百善孝為先(一)
  百善孝為先(二)
  “老小孩”
  怎么會對最親的人說最難聽的話
  人不自私脾氣好
  愛有多難
  愛的承擔(dān)
  從水里救人要先會游泳
  卷七 完滿的境界
  隨緣是讓緣分成熟
  心念的過濾
  還是現(xiàn)在不自在點好
  如果欲望本身是一件好事
  “你是好樣的”
  感恩所有人
  吃虧是福
  己所欲,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洗心革面
  加持是心愿力量的匯集
  清凈的信仰
  觀世音菩薩的手
  價值是在往外奉獻(xiàn)時得到的
  卷八 快樂不僅僅是心情
  快樂的人是向善的
  什么時候最快樂
  為別人高興
  助人為快樂之本
  知足者常樂(一)
  知足者常樂(二)
  有錢了為什么也不快樂(一)
  有錢了為什么也不快樂(二)
  獲得永恒的快樂
  為盡力付出而高興
  代后記 慈之悲憫,善之智慧——專訪嘎瑪仁波切人最不容易了解的是自己我們總以為了解別人比了解自己來得辛苦,但事實上,一個人最不容易了解的是自己。想想看,用手觸摸得到的臉、鼻子、眼睛,要靠鏡子所映射的影像告訴自己:“你長得就是這個樣子!蹦敲矗瑑(nèi)在無形卻主導(dǎo)我們行為的自我意識,或一般人所說的“心”,更須反觀照見,才能對變化快速的人性有所理解,進(jìn)而導(dǎo)向正面的發(fā)展,人生從而快樂、美好。人心原本是良善的,卻被貪、嗔、癡、嫉妒、傲慢等煩惱像灰塵一樣障蔽。這些煩惱是如何產(chǎn)生的呢?因為我們的心,通過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和外境相接觸,而產(chǎn)生好與不好的種種分別。這些分別一直循環(huán),再加上自己的執(zhí)著,使得原本純凈的心產(chǎn)生兩種情緒,一種是“好”,一種是“壞”。而好壞的分別,并不是真實的分別,而是來自主觀的認(rèn)定。平常我們認(rèn)為自己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惡,其實人對心的認(rèn)識,本身就是矛盾的、模糊不清的。當(dāng)我們實際去尋找“心”時,找不到一個確切的它;可一旦執(zhí)著起來,它便主導(dǎo)著我們整個身體、語言。我們純凈的善念,大部分時間都被“自我的執(zhí)著”所遮掩,需要長時間用強迫的方式使它從內(nèi)在散發(fā)出來。人心愈往自己的利益發(fā)展時,就愈不易行善;心里愈為他人著想,超越自我,人心的本善就較容易產(chǎn)生出來。心也會產(chǎn)生傷害別人的念頭和行為,就是所謂的惡,這是我們所要提升的地方。宗喀巴大師曾說過:“如果你有顆善心,那么見和道都是平坦的;只要你心中有惡劣的嗔恨心,那么見和道都是兇惡的!鄙坪蛺旱膩碓粗饕谟谛,而不是言語和行為;心是主導(dǎo),言和行則是配合心的意念來行事。心若得了自在我們要認(rèn)識“心”,提供它免疫力。我們每個人,看起來很強壯,實際上都很脆弱,都怕孤單,怕寂寞,沒有安全感。我們要成立家庭,要親情,要友情,要財富,需要權(quán)力,一切都為這個沒有安全感的“心”,幫它做防護(hù)墻。一直為它做圍墻,這些圍墻卻又管不住它,因為它會胡思亂想,想到美國就到美國,想到澳洲就到澳洲,東奔西跑,圈不住它。有時瘋狂起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了。當(dāng)你發(fā)脾氣時,如果有錄像,事后給你看,你那張嘴臉,那個嗔恨發(fā)怒的樣子,你根本不承認(rèn)自己怎么會變成這個樣子。人的心往往就是這樣:快樂的時候,世上所有負(fù)面的東西我都能夠容納,沒有人的心胸像我這樣廣大,我的慈悲心、我的良心、我的智慧全出來了;一旦負(fù)面力量來了,一切都騰云駕霧,完全迷失了。所以,人的心,你說它小,從頭發(fā)到腳趾,找不到它在哪里;一大起來,全世界多少的災(zāi)難是從一個人的慎恨心發(fā)起來的,全世界多少的慈愛和善業(yè)又是從心的力量產(chǎn)生出來的。這就是心的一體兩面:魔性和佛性。做好事、說好話、付出,是很難的,每個人培養(yǎng)要很久公理心。從小就需要父母告訴我們,“把這個東西給這個,把那個東西給那個,要為大家著想”,要教育我們很久;但是,從自私出發(fā),要搶別人東西,根本不用教。小孩子只要學(xué)會抓,能抓什么就抓什么,會認(rèn)為這些都是他的。所以說,人的思想是最可怕的,但又是我們能夠掌控的。外在的環(huán)境,外在的財富和權(quán)力,要掌控起來實際不容易。寂天大師曾經(jīng)講過,如果滿山都是帶刺的樹,會扎人的腳,打算用布和毛皮把帶刺的樹全都蓋住,是不可能的。有人總是想:“這人對我不好,把他干掉;那人對我不好,我該怎么對付他!痹诖诉^程中,我們常常把自己折磨得精疲力竭。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是,先看透自己的心靈。知己才能知彼。我們總是想了解別人,可你連自己都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從哪兒來也不知道,自己將會去哪兒也不知道,自己活著為什么也不知道,F(xiàn)在很多人對自己到底為什么工作不知道,為什么而賺錢也不知道,什么也不知道。我們認(rèn)為我們知道,實際我們根本不知道,而且不知道得很可憐。心若獲得了自在,則無論住在哪里,與什么樣的人交往,都會覺得非?鞓。佛像和寺廟本身并不是佛法我們有了信仰以后,才知道怎么把我們的心洗干凈。每個人都在造業(yè),這是沒辦法改變的,但我們可以將它凈化。把業(yè)力凈化掉,剩下的就是你的善報、福報。有了信仰,你的生命會改變,你的生活會越來越快樂。每當(dāng)遇到煩心事,心里很亂,許多人就非常想到廟里去燒香,拜一拜,求求佛菩薩。我們發(fā)現(xiàn),無論自己的愿望是否能夠滿足,在廟里,在佛菩薩面前,我們的心會特別安寧純凈。能經(jīng)常到一個讓我們的心靜下來、保持干凈、沒有雜念的地方,是好事。有人在工作之余喜歡運動減壓,有人在塵俗的忙碌之余喜歡打坐靜心,有人通過百忙之中抽時間做義工來純凈心靈,這些都很好。我們的心就像個容器,里面裝的好東西多了,裝壞東西的地方就少了,裝干凈的東西多了,裝骯臟的東西就沒地方了。我們到寺廟里,心清凈下來了,煩惱也就會少了。一直以來,人們有一個誤解,就是俗語說的“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說看一個寺院興不興盛是看它的香火旺不旺,如果香火旺,就用“香火鼎盛”來形容。事實上,這是一個絕對的錯誤。佛陀并不需要香火,因為佛陀本身已經(jīng)夠“香”的了,佛陀的這種“香”(甘露法語妙香)已經(jīng)傳遍了全世界,受到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乃至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的歡迎。佛陀不需要香,也不需要我們供燈供水果給他,有這種需要的是我們。佛陀也好,菩薩也好,他們本身并不食人間煙火,但弟子們認(rèn)為把自己最好的東西拿來供養(yǎng)是應(yīng)該的,這樣做可以為我們增長福報。我們需要的真正的香、真正的燭光,是佛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之香,是佛菩薩的智慧之燈,能夠照亮我們的內(nèi)心世界,再通過我們?nèi)フ樟羷e人,讓周邊的人聞到佛香,看到佛光,接觸到我們,皆大歡喜。佛像和寺廟本身并不是佛法,而是通過佛法存在維持的一個場所;通過佛像,更能把佛的思想傳達(dá)到我們的心里;看到佛像,能夠提醒我們,我們跟隨的那個佛,他的偉大精神、他的大慈大悲,是我們真正應(yīng)該去學(xué)習(xí)的。一日三省吾身在當(dāng)代社會,常常有一種不負(fù)責(zé)任的心態(tài),遇到挫折障礙不如意之事就將責(zé)任怪罪到他人身上:上司怪下屬事情沒做好,員工怪老板領(lǐng)導(dǎo)力不足;孩子成績不好怪父母、老師,父母、老師則認(rèn)為孩子不夠用功;賭博輸了,只怪別人騙了自己的錢財,卻想一想,如果不是自己的貪念,別人如何能將自己口袋中的錢財騙走。更有甚者,找不到活生生的人可以推卸責(zé)任,就怪祖先不加以庇佑,祖墳風(fēng)水不好。這種推卸責(zé)任的身教,對未來一代是非常不好的教育;在佛法上,也是一種非常惡劣的造業(yè)方式。將責(zé)任都推給別人,認(rèn)為自己永遠(yuǎn)都沒有錯的偏差想法,是現(xiàn)代人不容易了解自己的最大根源。人不可能十全十美,除了佛陀完全清凈,菩薩、羅漢有時還有不及的地方。所以,凡夫俗子當(dāng)然會犯錯,重點是犯了錯要知道反省,反省后要能改過。若是不自省向善,便會推諉過失而傷害別人,到最后連自己都不放過。有人產(chǎn)生強烈的嗔恨心,自認(rèn)為一走了之可以解決一切,而不顧親人好友的感受,以跳樓、割腕、吸毒等自暴自棄的行為來自傷傷人,帶給社會和家庭非常多的困擾和痛苦。  一個人沒學(xué)會反觀自己,哪怕年紀(jì)再大、身份地位再高也是枉然;因為沒有智能,不會觀察當(dāng)下的言行,常常會為了利益自己而傷害別人。觀察自己的身口意到底在做些什么、說些什么、想些什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仔細(xì)觀察,人是非常容易受外在誘惑的。老師、父母也是如此,教育孩子時先要觀察自己的心,看看自己當(dāng)下對孩子的教育是建立在自己執(zhí)著、主觀意識或自私的心態(tài),還是真的為了對方好。這個一定要省思,要了解。我們希望兒女好、能考上最好的學(xué)校、有最好的工作,“如果你不去拼命,你就不會有成果;如果不努力,就不會有任何的勝利”,這些“為他好”的想法里牽扯了太多自私的心態(tài)。我們沒有教導(dǎo)他們“要多替別人著想,不要去傷害別人;當(dāng)你沒有傷害別人,才會過得快樂幸福!焙芏喔改笧榱撕⒆,全心全力給予他們學(xué)問的增長、外在物質(zhì)的滿足,可這些能讓他們分辨心靈善惡而加以取舍嗎?如果我們只認(rèn)為,他沒有知識,我們給他知識,他需要錢財,我們給他錢財,他要什么,我們就給什么,對兒女只講好話,而不糾正其錯誤,以為這就是愛兒女,就是“愛的教育”,那是完全錯誤的。很多父母舍不得罵孩子,也舍不得別人罵,平日也不教導(dǎo)他:“罵人是不對的,因為當(dāng)別人罵你時,你會不高興,所以你也不能去罵人!边@些小朋友做錯事,父母就做他的后盾,孩子不知道分辨善惡;對他而言,以此類推,傷害他人變成快樂的事。像這樣的父母,自認(rèn)為愛孩子,卻傷害到孩子及更多的人。此外,我們?吹胶芏喔改冈谧鲐(fù)面的事,卻教導(dǎo)小朋友不可以這樣做,沒有以身作則,如何教育孩子?我們在心靈層面上應(yīng)該“一日三省吾身”,反觀自己的言行思想,而不是一味地向外投射,檢視、批評別人。不傷害眾生,自己才能快樂。有些人發(fā)心很好,做了很多好事,卻仍會有退轉(zhuǎn)的時候,這是因為內(nèi)在觀察自我的時間少了。要保持心的良好品質(zhì),就要長時間地自省。蓮花的能量我們都知道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蓮花本身有一種能量,能自我清潔?梢杂眠@個來形容我們純潔無瑕的“心”,或者叫“本性”“潛能”。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具備可以開放的潛能。一個含苞待放的蓮花和一個完全開放的蓮花在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沒什么差別;所以我們雙手合十,是告訴自己,“我們是有能力完全開放潛能的人,只是現(xiàn)在還沒有開花,還沒有結(jié)果,還不是覺悟者”。怎么知道自己堅持不懈地清凈內(nèi)心而福報增長了呢?從以前有什么事情想不開,到你越來越想得開,你的生命越來越快樂,你和周邊人的關(guān)系越來越好;你在世間的權(quán)力和財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就像磁鐵和鐵一樣,自然被吸過來。很多時候就是看我們的虔誠心夠不夠。誰有虔誠心,光明就會展現(xiàn)在他的前面。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倒映在水里,我們的心就是那一潭水,要讓它倒映在你的心間,就要讓自己的心透徹;心里是亂糟糟的,如同水是骯臟的,怎么讓月亮投影到里面?當(dāng)一個人平靜時,做任何事情,大腦是清晰的,思維邏輯是清楚的,智商和情商都是很顯然的高,但是你心一亂,哪怕是小孩可以想到的,你也不會想到。我們要讓心中產(chǎn)生真正的能量,必須讓心沉淀下來。因此,很多人想通過修行來凈化心靈,通過心的禪定力產(chǎn)生心的爆發(fā)力。心凈了,就會有一些特別的力量,得到更高力量的加持。






上一本:中華圣賢經(jīng)釋義本 下一本:今日如何讀新約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了煩脫俗:讓生命圓滿的方法的作者是嘎瑪仁波切,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