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懷特海的思想按照不同的方面,如他的“形而上學”、“先驗客觀主義”、“時間與實在”、“現(xiàn)實事態(tài)”、“宇宙論”以及“自由”等,進行細致、深入地論述,幫助讀者全面認識懷特海的思想世界。 作者簡介: 譯者李超杰,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教研室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現(xiàn)代西方哲學、德國哲學和解釋學。著有《近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精神》、《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精神》等。 目錄: 序 篇名縮寫 1思辨哲學:方法和目的 形而上學?美學和價值 2思辨形而上學 價值形而上學 時間與實在 3宇宙論 自然:內在的自我超越 自由?美與真理 參考書目 北大、人大、復旦、武大等校30名師聯(lián)名推薦: 北京大學:張世英、趙敦華、陳啟偉、陳波、李超杰 中國人民大學:吳瓊 復旦大學:劉清平 武漢大學:郝長墀、何衛(wèi)平、袁銀傳 北京師范大學:曹衛(wèi)東 中山大學:朱剛 浙江大學:董平 山東大學:譚鑫田、張祥龍、黃啟祥 中央民族大學:趙士林北大、人大、復旦、武大等校30名師聯(lián)名推薦: 北京大學:張世英、趙敦華、陳啟偉、陳波、李超杰 中國人民大學:吳瓊 復旦大學:劉清平 武漢大學:郝長墀、何衛(wèi)平、袁銀傳 北京師范大學:曹衛(wèi)東 中山大學:朱剛 浙江大學:董平 山東大學:譚鑫田、張祥龍、黃啟祥 中央民族大學:趙士林 華東師范大學:方旭東、張曉林 中國政法大學:宮睿 中國傳媒大學:李智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楊富斌、胡自信、李中澤 上海外國語大學:劉中民 河北師范大學:李素霞、王軍 中國社科院:馬寅卯、陳志剛、周偉馳 名師推薦語: 《最偉大的思想家》系列叢書是廣大學生和哲學愛好者步入人類智慧殿堂的入門書。既簡述了西方著名思想家的生平,又緊扣思想家的原著,并聯(lián)系當前的現(xiàn)實,紹介了他們的最有啟發(fā)性和包蘊性的思想和命題,目的是激發(fā)讀者思考問題、生發(fā)新的思想和進一步閱讀原著的興趣。 ——張世英(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導) 《最偉大的思想家》系列叢書集學術性與普及性于一體,每本書作者都是研究其所論述的哲學家的著名學者,在為本叢書撰稿時以普及和入門為目的,用概要方式介紹哲學家主要思想,要言不煩,而不泛泛而談,特點和要點突出,文字簡明通俗,同時不失學術性,或評論其是非得失,或介紹哲學界的爭議,每本書后還附有該哲學家著作和重要第二手研究著作的書目,供有興趣讀者作繼續(xù)閱讀之用。由于這些優(yōu)點,這套叢書在國外是不可多得的哲學暢銷書,不但是哲學教科書,而且是很多哲學業(yè)余愛好者的必讀書。 ——趙敦華(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導) 世人如欲快捷地了解最重要的一些西方哲學家們,這套《最偉大的[西方]思想家》叢書是一個可行的選擇。作者們都是有關方面的學者,在不長的篇幅中明曉地勾勒出一位位哲學家的人生和思想,讓不具備專業(yè)基礎的有心讀者也能得其要旨,贏得一個可繼續(xù)探究的起點。 我們生活在一個中西不得不遭遇、磨擦和交融的時代。如欲有深度地理解和轉化我們自己祖先的哲理,必須對那些屬于“他者”的哲學世界有切當理解。希望這套叢書在新的中西交匯中起到某種作用。 ——張祥龍(山東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導) 一千年后人類如果還在,他們的活法照樣離不開《最偉大的思想家》系列叢書紹介的那些哲人理念的形塑效應。這或許也就是你應當通過這套叢書走進這些哲人的理念世界的最重要理由。 ——劉清平(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導) 每一個思想體系就如一個精神殿堂。對于初學者而言,要想領略和欣賞其中的奧妙和美麗,需要一個好的引導。這位引導者需要給初學者既展示出其整體面貌又不浮光掠影。大部頭的學術專著往往令人望而生畏,而思想史著作的章節(jié)因其篇幅限制顯得過于簡略!蹲顐ゴ蟮乃枷爰摇废盗袇矔淖髡咭云渖詈竦膶W術背景,深入淺出,用十萬字左右的篇幅,向讀者勾勒出了每位思想家的精神概貌,引人入勝。無論是初學者,還是專業(yè)研究人員,閱讀這些系列叢書,都會感到獲益匪淺。 ——郝長墀(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導) 《最偉大的思想家》叢書集著名思想家生平、著作、思想為一體,生平評介客觀公允、著作解讀全面經(jīng)典、思想介紹深入淺出。是一套集文化普及與學術研究為一體的精品力作。普通讀者不覺其晦澀,專業(yè)研究者不覺其膚淺。是人類最偉大思想家的全景圖譜。 ——袁銀傳(武漢大學教授、博導) 《最偉大的思想家》叢書仿佛是一個思想導游,通過一部部深入淺出的“小書”,引領讀者走進那些曾經(jīng)影響世界的“大思想”,與令人敬畏的思想大師們展開一場場別開生面、穿越時空的思想對話。 ——李超杰(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說它是小書,只是就裝幀的體量而言,至于它在學術深度上,就決非小書?傊,套用《論語》上的一句話:(此書)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方旭東(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導) 《最偉大的思想家》系列叢書能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容易看得懂的語言了解各大思想家的核心思想,一掃傳統(tǒng)思想家傳記晦澀冗長的毛病,而以簡明、清晰、直接、具體的文風吸引人,是化繁為簡、化厚為薄的最佳例子。 ——周偉馳(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 價值形而上學 懷特海的先驗客觀主義 和在他之前的康德一樣,懷特海也為數(shù)學的抽象和世界的具體運作方式之間明顯的和諧一致所吸引。事實上,這種知覺到的和諧給他的印象如此之深,以致于在《過程與實在》開頭幾節(jié)懷特海就宣稱哲學的首要事業(yè)“是說明更抽象的事物產(chǎn)生于更具體的事物……真正的哲學問題是,具體事實如何能夠展示從自身中抽取出來,而又為自己的本質所分享的實體”(PR,p?20)。正是為了回答由我們的高度抽象(如數(shù)學)和具體的特殊事物之間的相關性而提出的問題,懷特海提出了他的“范疇圖式”。“范疇圖式”構成了他整個體系的一個綱要或概要,一個自明的骨干或框架,“體現(xiàn)了必然在我們的反思經(jīng)驗中預先假定的一般概念”,并把那些概念結合在一個融貫的、一致的、恰當?shù)暮涂蓱玫摹八急嫘味蠈W”體系之中。(PR,p.18)因此,該圖式為我們的抽象事物起源,并應用于具體事物提供了可能性條件。 康德自己的“哥白尼式革命”,也是由對心靈與世界間這種“預定和諧”的驚異所推動的。和他一樣,懷特海的“范疇圖式”最好被理解為一種“先驗”分析的一部分,即一種哲學上的“相反工程”,旨在勾勒出為經(jīng)驗可能性所必需的最小條件。和康德一樣,懷特海的圖式可以因此被讀作心靈與世界間高度相關性的可能性條件的一個綱要。 在懷特?磥,哲學的工作或任務不是解決和說明“具體事實”(即直接地和簡單地被發(fā)現(xiàn)的事物)的實存問題,因為具體事實僅僅是其所是,無須說明。相反,哲學的任務是勾勒出需要被賦予具體事實的最小條件,以便恰當?shù)亟忉尅爸饔^”經(jīng)驗的“客觀”性質。換句話說,哲學的任務是勾勒出最一般意義上經(jīng)驗的可能性條件。懷特海在康德的“建構”觀念中找到了這一條件。 康德把經(jīng)驗秩序的源泉或中心放在認知的自我意識主體的建構活動中。與他不同,懷特海把經(jīng)驗秩序的源泉或中心放在構成經(jīng)驗整體的多元的事物或“實體”領域中。懷特海采納了康德的建構原理,并將之運用于一般客體,把客體規(guī)定為“自我組織”或“自我建構”的系統(tǒng),以及作為我們經(jīng)驗的決定性力量影響著我們的效驗要素。因此,對懷特海來說,經(jīng)驗客體的統(tǒng)一性條件不像康德所認為的那樣存在于認知主體的自我建構活動或能力中。相反,一個客體統(tǒng)一性的條件存在于客體自身的自我構成、自我組織活動中,這樣的客體被定義為自我實現(xiàn)或自我構成性“事態(tài)”或“實體”?档碌南闰灧治鲈谌∠蛏鲜恰罢J識論的”,把經(jīng)驗客體的統(tǒng)一性放在認知主體的建構活動之中,而懷特海的取向則是“本體論的”,使經(jīng)驗秩序的源泉或中心超出了自我意識的或認知的主體,達于事物本身關系性的多元領域。 通過把客體統(tǒng)一性的源泉或中心擴展到事物本身非認知的多元領域,懷特海能夠避免康德的“先驗唯心論”,把康德主觀主義、唯心主義的建構論轉換為可以稱為“先驗客觀主義”哲學的東西,結果是一種“客觀建構”的實在論形而上學,一個把經(jīng)驗客體統(tǒng)一性條件放在世界整體客觀條件之中的框架。因此,在懷特海的世界中,建構的力量可以說是一路追溯下去的。認知經(jīng)驗只不過是事物自身自我構成、自我組織性質的一個高度發(fā)達的復雜特例。 盡管懷特海的“圖式”在取向上是本體論的,但它不應被視為對萊布尼茨下述問題的回答:為什么某物存在而無不存在。毋寧說,懷特海的分析所關注的是對事物一般的本體論結構或性質給予解說,因為它用“創(chuàng)造性”或建構主義術語規(guī)定實存或現(xiàn)實本身。如前所述,這一任務是通過下述方法完成的:把康德的建構原理客觀地擴展為普遍的“創(chuàng)造性”原理,這個先驗原理使建構本身成為實存本身的一個客觀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