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會的季節(jié)性特征,主要是指廟會的時間界限非常鮮明。廟會一般集中在春季,農歷的正、二、三月最多,尤其是正月廟會最為繁密。這是由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qū)的氣候特點所決定的,因為春耕季節(jié)在整個農業(yè)生產發(fā)展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國北方農村的耕作以春天為始居多,廟會就自然成為耕作的準備。 由高有鵬所著的《狂歡季節(jié)--廟會中的信仰與生活》一書便講述了關于廟會的信息。 廟會是民間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是在一定時間和地域,以一定儀式紀念某種神祗的聚會。它起源于遠古,包含著原始信仰崇拜的重要內容,被稱為歷史文化的“活化石”;宗教文化滲透于民間廟會,表現出更為豐富多彩的內容。最重要的是,廟會因時舉行,是農耕文明的睛雨表,是一定地域民間文化包括各種民間藝術的集散地、狂歡節(jié),不同的人群在此獲取不同的需要。今天,時代發(fā)生了重要變化,現代文明與原始文化共處于民間廟會,人們依然對它充滿濃郁的情感。民間廟會作為文化遺產,被賦予新的內容,形成文化產業(yè)開發(fā)的有利平臺,在當前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積極作用。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qū)是中華民族重要發(fā)祥地,如司馬遷所說,“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這里的廟會具有更為獨特的內容和價值。海內外華人來此尋根問祖,廟會形成一道格外亮麗的文化風景線。 由高有鵬所著的《狂歡季節(jié)--廟會中的信仰與生活》一書為河南民俗研究提供豐富的資料,屬于常銷作品。民俗愛好者為更深入了解河南民俗,可閱讀此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