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祭天文化約有5000~6000年的歷史?缮纤葜寥A夏民族的幼年時期,有記載遠自三皇五帝時代,就有祭天禮儀了。考古發(fā)掘也證實古人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柴祀祭天的活動了。它反映古人對大自然、對宇宙的尊 崇,也是帝王維護統(tǒng)治的需要。 我國自黃帝、堯、舜到清末宣統(tǒng)約為4500年,王朝80個,帝王550多個。他們不論是有道明主,還是無道昏君,并無一人自愿放棄祭天的權力。他們提倡敬天法祖,集政權、神權于一身,把自己扮成是“天父、地母”的“天子”。祭天是皇帝地位的強化手段,所以古有“國之大者在祀,祀之大者在郊”!蹲髠鳌酚小皣笳咴陟耄捞欤┡c戎(征戰(zhàn))”?傊胩斓匚皇种匾,事關江山、王權。發(fā)展到后來竟成為皇帝專利,甚至對天的觀測和研究工作及歷法的制定也被皇家壟斷,他人不得插手。 幾千年來,除少數(shù)帝王曾到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外,大都采取在國都南郊筑壇祭天。中國歷史上約有過數(shù)十個郊壇建筑出現(xiàn),但多已無存。明清北京天壇是zui后的一個祭天的郊壇。它承繼了歷史上眾多郊壇的特色和長處,是*、zui壯麗、zui完善的一個。祀典禮制也zui繁瑣完備,是中國上下五千年僅存的祭天郊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