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合稱《三百千》,是我國傳統(tǒng)啟蒙教育的diyi書,在古代影響極大、流傳甚廣。明代思想家、文學家呂坤曾說:“初入社學,八歲以下者,先讀《三字經》以習見聞,讀《百家姓》以便日用,讀《千字文》以明義理! 《三百千》中,《三字經》成書zui晚,但是影響zui大。作者王應麟字伯厚,號深寧居士,是南宋著名的學者、教育家、政治家。《三字經》文筆自然流暢、樸實無華、深入淺出,三字一句的韻文瑯瑯上口,極易成誦,內容囊括歷史、天文、地理等數(shù)門學科的知識,歷來備受贊譽。自南宋以來,《三字經》已經流傳700余年,是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不可多得的啟蒙讀物,堪稱“蒙學之冠”。古人云:“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禮! 《百家姓》成書于北宋初期,它將常見的姓氏編成四字一句的韻文,仿佛一首四言長詩,方便誦讀和記憶,因此廣為流傳。作者為錢塘(今浙江杭州)一書生,姓名、生平不詳。《百家姓》的次序不是根據(jù)各姓氏人口數(shù)量來排列的,而是因為讀來順口,易學好記!摆w、錢、孫、李”是前四姓,蓋因當時皇帝姓趙、吳越國錢氏據(jù)錢塘、吳越王錢俶正妃姓孫、南唐國王姓李,所以才有了這個順序。 《千字文》是用一千個不重復的漢字編纂成的一篇韻文,作者周興嗣為南梁武帝時的散騎侍郎、給事中。相傳當時梁武帝為了讓眾子弟練習書法,命人從王羲之的書帖中拓出了一千個不同的字。這些拓片毫無次序、規(guī)律可言,梁武帝就將其交給周興嗣,讓他編成有意義的句子,“卿有才思,為我韻之”。周興嗣用一夜的時間完成了《千字文》,須發(fā)皆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