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色分類蟋蟀譜》是一部以古代蟋蟀譜為基礎,以蟋蟀斗絲的顏色為劃分依據,重新梳理蟋蟀分類的學術著作。斗蟋是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娛樂形式,約起于宋,流傳至今。為了鑒別哪種生相的蟋蟀善斗,玩家們從養(yǎng)蟲、斗蟲的實踐中總結經驗、尋找規(guī)律,對斗蟋進行分類命名,蟋蟀譜也應運而生。但是由于古代出版業(yè)不發(fā)達、信息傳播能力有限,很多撰寫者并沒有讀到早期古譜,在寫作中往往輕易沿襲某一譜系,或直接根據個人經驗,形成蟋蟀“分類命名”混亂的局面。這種情況給玩家交流帶來了不便,更不利于蟋蟀文化的系統(tǒng)傳承。鑒于蟋蟀分類命名上的問題,本書作者白峰綜合研究了古代代表性的蟋蟀譜,評價其流傳、正誤得失;著重分析了蟋蟀譜中容易導致誤解的說法,辨析了“頂路”“額線”“頭麻”等概念的所指,為蟋蟀的定色命名掃清障礙。由此,他認為蟋蟀的分類仍當以較早的《蟋蟀譜》中的命名為標準,即按照蟋蟀“斗絲”顏色命名,其余各部位的色彩作為輔助。作者根據斗絲顏色和古譜傳統(tǒng),把蟋蟀分為青蟲、黃蟲、紫蟲、紅蟲、白蟲、黑蟲、異色類七大門類,將古譜重新梳理整合。每章先綜述該門類的特點,然后列出古譜中符合條件的蟲名、歌訣,并加以闡釋,分析古譜的正誤、得失,講解該蟲的養(yǎng)斗要點、出將情況等。本書是在研究古譜的基礎上,對蟋蟀定色分類命名法則進行的梳理研究,思路清晰、立據客觀,匡正了斗蟋分類命名的歷史誤區(qū),也能夠為玩家養(yǎng)斗蟋蟀提供方法論上的指導,具有研究性和工具書的雙重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