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初,社會大動蕩、大解構(gòu)。清廷廢科舉,堵死了士子們博取功名之路。于是,有不甘寂寞的舊式才子,從全國各地零散匯聚而來,在繁華繽紛的上海、南京、天津等口岸城市,或辦報館,或開書局,舞文弄墨,吟詩填詞,開始了賣文為生的生涯。他們領(lǐng)風氣之先,盡情彰顯個性,綻放自由的生命,在完成從儒生舉子到現(xiàn)代知識分子的轉(zhuǎn)變過程中,既有傾聽時代潮聲的快樂,又有化繭為蝶的痛苦。驀然回首百年路,當時真是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他們有的西服革履,皮鞋锃亮,得意地展示洋才子派頭;有的趿拉木底拖鞋,悠閑地踱著步子,腳底踩出的那些聲響,似乎難與大時代協(xié)調(diào)。殊不知,正是這個新興的群體,在自古以來唯有科舉仕途為王道的中國社會里,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 那些從舊式文人蛻變而來的洋場才子,經(jīng)常被人稱作“鴛鴦蝴蝶派”。從上世紀初,圍繞“鴛鴦蝴蝶派”的一場筆墨官司,曠日持久,打了一個世紀。在這場官司中,昔日風光無限的洋場才子們始終置身在被告席上,遭受污辱和謾罵,甚至沒有為自己辯護的權(quán)利。經(jīng)常安放在他們身上的詞藻有“文丐”、“文娼”、“逆流”、“反動”等,他們當初在文學園地里篳路藍縷、勞作耕耘的身影,很少有人想起,即使想起了,也只會覺得沉重不堪。 那些繁華落盡的名字,隱入歷史的背景中,與封存的灰塵為伴,寂寞無聲。香港作家董橋曾說:“沒有漢人小說,沒有六朝的鬼怪志異書,沒有《世說新語》,沒有唐代傳奇雜俎,沒有宋朝的話本,沒有《三國》、《水滸》,沒有神魔小說,沒有明清的人情小說,中國今日的小說就不是今日的小說!逼鋵,在這段話里,又何嘗不能加上一句“沒有鴛鴦蝴蝶派”呢!歷史不能成為斷尾巴蜻蜓,一百年前驚堂木啪噠一響,一百年后仍會激起絲絲回聲。張愛玲自稱喜歡“鴛鴦蝴蝶派”,也有人將張愛玲稱作“鴛鴦蝴蝶派”最后的傳人,這應算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摩登已成往事:鴛鴦蝴蝶派文人浮世繪》繞開復雜的文學紛爭,另辟蹊徑,專注于那些洋場才子的個人生活史,從歷史的深井中打撈起記憶的碎片,爬梳鉤沉,試圖透過他們的身世經(jīng)歷、愛情遭遇、筆墨舊事,剖析其心路歷程,還原一批先行者真實的境況。 他們是一批真實的文人,是才華橫溢的文人,是純粹的文人。說他們是真實的,因為他們很少戴著面具混跡于世。他們磊落坦蕩,對愛情的真率,對朋友的熱情,都是不摻假的。那種當面稱朋友,背后抄家伙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后的文壇風氣。在他們風華正茂的年代,檢舉別人,打小報告,趨炎附勢,似乎并不多,至多也不過像包柚斧竊李涵秋的作品為已有那樣竊名而已。說他們才華橫溢,是因為他們部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華,沒有一個是憑借政治勢力彌補其底氣不足。他們憑自己的寫作著稱于此,如李涵秋,共寫作33部長篇小說,上千萬字。每日人們排隊買報,是要讀報紙上連載的小說,報紙達到“無李不開張”的程度。再如天才作家畢倚虹,人稱“小說無敵手”,雖說英年早逝,他留下的《人間地獄》等作品卻成了文學史上難以逾越的高峰。那時的小說是要讀者自愿掏錢買的,沒有誰號召,也沒有誰為了這個人的作品暢銷而封殺另一些作家,更沒有公款買了“供大家學習”這一說。 張永久,1954年生于湖北宜都,武漢大學作家班畢業(yè),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湖北省作家協(xié)會委員。曾下鄉(xiāng)插隊,當過工人、統(tǒng)計員、編輯、執(zhí)行主編等,出版著作十余部。近年來專注于歷史題材寫作,有多部作品問世。 主要著作: 《逃亡記》(中國文學出版社) 《鹿城挽歌》(吉林人民出版社) 《袁世凱家族》(重慶出版社) 《劉湘家族》(重慶出版社) 《粉色官場——晚清舊事》(東方出版社) 《民國三大文妖》(東方出版社) 《革命到底是干嗎?》(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 《摩登已成往事》(百花文藝出版社) 《西康密碼》(鳳凰出版集團) 《袁世凱家族》(臺灣秀威出版公司) 《傷心的祭壇》(臺灣秀威出版公司) 《鴛鴦蝴蝶派文人》(臺灣秀威出版公司) 《晚清宦途胭脂扣》(臺灣秀威出版公司) 《歷史住在我隔壁》(臺灣秀威出版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