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特定的情境


作者:(法)科若勒     整理日期:2017-02-24 20:26:37


  《特定的情境:攝影文化散論》分為《故事》和《憶往》兩部分,分別一文學故事的形式和往事回憶的形式,講述了對于攝影的理解。這種理解與中國人的理解有很大差異,也反映了一直正常發(fā)展者的西方文明與斷代的中國文明不同。《故事》部分還極具法國文學的獨特魅力,令人讀來手不釋卷。

目錄
  致讀者譯本序第一卷 故事一 圖斯廉大屠殺紀念館二 圣雅克的情侶三 洗衣店四 女時裝設(shè)計師五 政治手段六 長毛七 馬提翁林蔭道八 女中學生九 護照十 達拉斯十一 萬圣節(jié)第二卷 憶往我從來沒想過拍照片我們大家都認識卡加拍的蘭坡像1979年一個星期六下午我見到了羅貝爾·杜瓦諾我以自己的方式積極參加了《解放報》籌建組的工作見到貝爾納·?椎臅r候我還是個學生我和吉塞勒·弗洛因德見面首先是出于職業(yè)需要這確實是我偏愛的一張照片1980年4月16日一大早塞爾日·朱利打電話到我家我在《解放報》從來沒遇到過讀者的負面反應(yīng)1983年我在巴塞羅那買了一本黑白照片的小冊子那是1980年巴黎攝影作品展第一個月里的事1988年秋我從金邊路過一天下午,在馬賽如果沒有這位在自家門前收音機旁擺好姿勢的老夫人有時候我會要求攝影師拍一些很特別的照片1980年代初1981年5月,新型《解放報》出版發(fā)表《紐約通訊》成功之后照片拍賣的不多從東南亞收集照片的時候我常感到遺憾我一直迷戀薩拉·莫恩的作品2003年,亨利·卡蒂埃-布萊松在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基金會開幕做準備的時候讓盧普·西耶夫拍的照片,我一見就喜歡上了我職業(yè)生涯中最有異國情調(diào)的插曲像我這一代的很多年輕人一樣我在阿加特·加亞爾家里見過伊齊兩三次我在曼谷尋找現(xiàn)代攝影家,找了幾年1981年秋,我第一次去布拉格這可能是我職業(yè)生涯中最不堪回首的往事在布拉塞生命的最后幾年里,我經(jīng)常見到他我不知道為什么,某些照片一下子就變成了符號學上的圖像我最早是從收音機里聽說著巴格達阿布·格萊布監(jiān)獄拍的那些虐囚照的麥克爾·阿克曼到《視野社》來看我的時候我第一次在緬甸旅行是1998年
  致讀者譯本序第一卷 故事一 圖斯廉大屠殺紀念館二 圣雅克的情侶三 洗衣店四 女時裝設(shè)計師五 政治手段六 長毛七 馬提翁林蔭道八 女中學生九 護照十 達拉斯十一 萬圣節(jié)第二卷 憶往我從來沒想過拍照片我們大家都認識卡加拍的蘭坡像1979年一個星期六下午我見到了羅貝爾·杜瓦諾我以自己的方式積極參加了《解放報》籌建組的工作見到貝爾納·?椎臅r候我還是個學生我和吉塞勒·弗洛因德見面首先是出于職業(yè)需要這確實是我偏愛的一張照片1980年4月16日一大早塞爾日·朱利打電話到我家我在《解放報》從來沒遇到過讀者的負面反應(yīng)1983年我在巴塞羅那買了一本黑白照片的小冊子那是1980年巴黎攝影作品展第一個月里的事1988年秋我從金邊路過一天下午,在馬賽如果沒有這位在自家門前收音機旁擺好姿勢的老夫人有時候我會要求攝影師拍一些很特別的照片1980年代初1981年5月,新型《解放報》出版發(fā)表《紐約通訊》成功之后照片拍賣的不多從東南亞收集照片的時候我常感到遺憾我一直迷戀薩拉·莫恩的作品2003年,亨利·卡蒂埃-布萊松在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基金會開幕做準備的時候讓盧普·西耶夫拍的照片,我一見就喜歡上了我職業(yè)生涯中最有異國情調(diào)的插曲像我這一代的很多年輕人一樣我在阿加特·加亞爾家里見過伊齊兩三次我在曼谷尋找現(xiàn)代攝影家,找了幾年1981年秋,我第一次去布拉格這可能是我職業(yè)生涯中最不堪回首的往事在布拉塞生命的最后幾年里,我經(jīng)常見到他我不知道為什么,某些照片一下子就變成了符號學上的圖像我最早是從收音機里聽說著巴格達阿布·格萊布監(jiān)獄拍的那些虐囚照的麥克爾·阿克曼到《視野社》來看我的時候我第一次在緬甸旅行是1998年





上一本:我親愛的小王子們 下一本:大衛(wèi)的傷疤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特定的情境的作者是(法)科若勒,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