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華嚴精義闡釋禪宗經(jīng)典——如何才能度過生死苦海到達涅槃彼岸?大乘般若經(jīng)六百卷,就在這260字極度濃縮的心要決竅之中。般若代表了佛法的根本精神,是眾生修行成佛的依據(jù),被視為佛教的法印,通過心經(jīng),人們可以把握佛法的精髓。 本書簡介: 這是一代高僧對心經(jīng)實修實證的感悟,他以華嚴的精神體會心經(jīng)的生命本質(zhì),強調(diào)修行需要的不是概念,也非理論,而是實實在在的直觀體驗和生命感受,修行的關鍵,就在于如何把生命與經(jīng)文中的義理相融相契。 作者簡介: 海云繼夢法師,1951年出生于臺灣省宜蘭縣,俗姓陳,名鶴山。法名昌一,號繼夢。矢志宏揚華嚴精神,故取“海云”以為自勉。 中的義理相融相契。他弘傳最古老、最深奧的經(jīng)典。 他解的經(jīng)人性、直白。 他提的實踐方法可從日常生活中輕易入手。 如果你學佛只為了往生凈土, 如果你修行修成了老古板, 如果你持戒持得既壓抑又痛苦, 如果你對人生感到不滿或迷惑, 聽聽他怎么說!海云繼夢法師,1951年出生于臺灣省宜蘭縣,俗姓陳,名鶴山。法名昌一,號繼夢。矢志宏揚華嚴精神,故取“海云”以為自勉。中的義理相融相契。他弘傳最古老、最深奧的經(jīng)典。他解的經(jīng)人性、直白。他提的實踐方法可從日常生活中輕易入手。 如果你學佛只為了往生凈土,如果你修行修成了老古板,如果你持戒持得既壓抑又痛苦,如果你對人生感到不滿或迷惑,聽聽他怎么說! 不必用高僧大德的眼光來看待他。他只是對自己的要求比平常人多一點,所以剃了光頭,持守“戒律”,被稱作“和尚”。他只是希望大家都能活得既快樂又自在,所以把人生和生命的目標放得遠一些──“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行菩薩道!即使是有修有證的和尚,生了病也會喊痛,和你我并無不同,因此何妨稱他是“美麗生命的光頭實踐家”! 他就是e時代的和尚──海云繼夢!“海云”是號,“繼夢”也是號,你可以“海云繼夢”連稱,少了“法師”二字,也不算失了恭敬。因為,這些都只是符號!你問:“海云繼夢是誰?”請接觸他的法,直接認識他!面對未知,去超越,你敢不敢!人這一生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不斷地去解決問題 目錄: 總序用生命的方法解決生命的問題 第一部分 第一章看“心”? 概念、觀念都是心,連生命的真相也叫心,從注意力到生命真相之間,這個心的變化太大了,尤其整個修行過程都看心,但不是用眼睛看,那要怎么“看”? 第二章媒介不同,因緣也會不同 媒介不同,因緣也會不同!洞蟊洹芬岳姹娚鸀橹鳎辰绾軓V;《心經(jīng)》以開自身智慧為主,境界非常高;至于“十六字洪名”則無遠弗屆……何者為高?彼此彼此,只是性相有所不同。 第三章觀自在菩薩? 沒修行的人把“觀自在菩薩”擬人化,所以也把《心經(jīng)》當成觀世音菩薩的法門……“觀”是什么?“自在”又如何解?菩薩又指什么?……你能否感覺自己在破除慣性的讀經(jīng)方式?來!這里會有振聾發(fā)聵、耳目一新的答案…… 目錄: 總序 用生命的方法解決生命的問題第一部分第一章 看“心”?概念、觀念都是心,連生命的真相也叫心,從注意力到生命真相之間,這個心的變化太大了,尤其整個修行過程都看心,但不是用眼睛看,那要怎么“看”? 第二章 媒介不同,因緣也會不同媒介不同,因緣也會不同!洞蟊洹芬岳姹娚鸀橹,境界很廣;《心經(jīng)》以開自身智慧為主,境界非常高;至于“十六字洪名”則無遠弗屆……何者為高?彼此彼此,只是性相有所不同。 第三章 觀自在菩薩?沒修行的人把“觀自在菩薩”擬人化,所以也把《心經(jīng)》當成觀世音菩薩的法門……“觀”是什么?“自在”又如何解?菩薩又指什么?……你能否感覺自己在破除慣性的讀經(jīng)方式?來!這里會有振聾發(fā)聵、耳目一新的答案…… 第四章 解除意識形態(tài),進入菩薩的境界“觀自”以后,就能解除意識形態(tài)的束縛,進入菩薩的境界里,行菩薩道、菩薩行。當行到很深時,即是一種生命的深化,也就是開始饒益眾生之時。 第五章 般若的“行”與“照”“觀自”、“行深”、“照見”當中,每個都有一個轉化,這個轉化是一種情境的轉移,我喜歡用“象限轉移”來形容,各位是否能體會到? 第六章 修到產(chǎn)生慣性,敢不敢破?怎么破?修行人遇到瓶頸,最好放松自己,去唱歌跳舞、看電影,三個月后回來接下去修,馬上便突破了。但是假如立刻換另外一個法門,那完蛋了…… 第七章 解空第一的特色在“無諍”上真正的無諍是不與人辯,別人講的時候,他都對!對!對!等到適當時機他才:“不過……”像打高爾夫球一樣,把球引到洞口,輕輕一撥,丟!讓你掉進空性去…… 第八章 你打哪兒來?禪師問某學僧打哪兒來?連問三次,學僧卻湘陽、金陵、漢口,答了三個地方。禪師問的是本體,而不是相,是問你“心”在哪里?如果你是個高明的行者,又該如何作答? 第九章 草繩與蛇諸法空相?一切法都是三有性,將其轉成三無性,即是轉成空相。走路忽然看見一條蛇,嚇一大跳!那條蛇是“情有”,這個情有的當下,在理上是無的(理無)。等定睛一看,原來是草繩!草繩是“假有”,是因緣和合所生,而…… 第十章 智慧從這里發(fā)生……生命有四個層次:第一是十二有支緣起,通常指聲聞;第二是業(yè)感緣起,指緣覺;第三,真如緣起,是菩薩生命;第四,無礙法界無盡緣起,即華嚴所講的法身大士。整個般若系統(tǒng)所講的智慧,主要都依此四者,若從修行立場言,還得加入苦集滅道。第二部分第一章 用識?用根?我們知道用六識是不對的,但不用六識而用六根,事實上也沒有一個六根可用。要知道“六根”是相對于解釋“六識”時才存在的,實際生活境界里并無所謂“六根”。難道你看東西時是“把眼識拿掉,換眼根”?又不是換眼鏡! 第二章 捕捉心念六識與六根的運作轉換,禪修,是最穩(wěn)當?shù)姆椒。六識接觸六塵,心念就產(chǎn)生了。修行是在第二念與第一念之間,禪修、觀心在此!當塵境來時,心念產(chǎn)生的那一剎那,你捕捉得到嗎? 第三章 三輪體空?三輪體空,從佛法的基本理論來講即蘊、處、界;識性的作用有很多因緣,而五蘊的存在也有很多因緣,除了它們個別的因緣觀外,蘊、處、界三者和合,又有另一重因緣觀,這因緣是不是重重無盡?……三輪體空的理論若懂了,那么開始打坐,怎么坐到三輪體空? 第四章 四心合一,空性現(xiàn)前能觀心、所觀心、要證的心、以及“用心去看以上三心的心”四心合一,即是生命。你若能進入此一領域,空性便現(xiàn)前,生命的本質(zhì)就會起作用…… 第五章 智慧廣大無邊際修行的重點,即在穿透蘊、處、界、緣起,這四者能穿透,再接上苦集滅道之后,馬上參破、證阿羅漢!關鍵不在于功課多寡,而在于心的定位,安住否?你能安住在蘊、處、界、緣起、四圣諦當中,那便是“智慧廣大無邊際”! 第六章 挫折?從內(nèi)因找起通常不如意的境界發(fā)生時,你比較會反省,但找的都是外因。當你開始找內(nèi)因時,就會超越、沉著、內(nèi)斂、篤定,會從這十二因緣去看…… 第七章 從計算題到應用題十二因緣中,前面四因緣屬計算題階段,五因緣以上則屬應用題了,這時正當開啟智慧之門,你的整個理論架構會開始產(chǎn)生變動。前面若沒架設起來,就很難進入后面階段;而一旦進入后面階段,從五因緣、六因緣,甚至到十二因緣、十八因緣,都是深化的過程。是行者實踐過程中,自我兌現(xiàn)和超越的特質(zhì)。 第八章 十二因緣如何轉化十二因緣是如何轉化的?例如,在順緣觀中,經(jīng)文也提到: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而“緣”到這里,就說:“名色增長為六處。” 第九章 順緣觀與逆緣觀——雙回向逆、順因緣觀,這兩種思維模式同時運作,華嚴學稱“雙回向”。這種思維運作求的是:那個順的狀況是生死輪回的,而我用逆的方法,也就是借此如何破除生死輪回…… 第十章 破無明!體上破無明以后,相上及用上要破無明,就沒那么快了,多生累劫。∵@地方破無明后,一次相一次感覺,而六處到觸的那個地方,那感覺就等于一直在強化又強化,那個感覺啊,若能在多生累劫中一再地訓練、體驗、感受……菩薩道真正修行及訓練的,便是在此壯大,它會森羅萬象。第三部分第一章 救心《心經(jīng)》很簡短,結構卻很完整,其力量也由此發(fā)揮,人人都能運用卻不自知。它就像某種心臟病藥叫“救心”,很小很細,但成分具足,藥效神速。各位多半都是在享受其福報,而未得其智慧。它的成分為何?如何得其智慧呢? 第二章 像蓋房子一樣……順因緣觀是知道舊房子的狀況,當你把它全盤弄清后,就逆因緣觀一直破了,拆除舊屋、土地整平,開挖地基、架梁柱……有沒有成就?有!房子已經(jīng)蓋好,只是尚未啟用。得般若波羅蜜多時就像蓋好房子,但要等喬遷入主后,才開始發(fā)揮作用,這時才稱“深般若波羅蜜多”。 第三章 小循環(huán):體、相、用具足自“舍利子色不異空……無智亦無得”止,指的是本體;“菩薩依般若波羅蜜多,心無掛礙”則是相;至于“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則屬用的部分。體、相、用都具足了,這只是一個小循環(huán)……說到相,心無掛礙,大家比較有興趣,講本體則興趣缺缺了。修行人到底看什么呢? 第四章 大循環(huán):三身“色不異空”到“諸法空相”,一直到“無智亦無得”,這段講正行的經(jīng)文,是正法輪身;而“無智亦無得”以后,無掛礙→無有恐怖→無有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則屬教令輪身,全是破的部分;至于自性輪身,即是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五章 心經(jīng)里的密法經(jīng)文首先看到“五蘊皆空”,其實它代表的是破五蘊、破六根、破六塵、破六識、破十二因緣、破四圣諦,最后無智亦無得(智是能,得是所,能所再破),一共四十一個。經(jīng)典最末已經(jīng)在講密法了,這密法怎么修呢? 第六章 四圣這里指出了四圣的階次:大神咒指聲聞,能滅苦集滅道;大明咒指緣覺,能滅無明乃至無明盡、老死乃至老死盡;無上咒指菩薩,菩薩無智亦無得;諸佛,則連無智亦無得的“無”也掃盡,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無等等咒。 第七章 本體借由“相”起作用修行是依本體而修,證得清凈法身毗盧遮那佛的境界了,那要干嗎?坐在上面給人家拜?當年王羲之看到一位老婆婆一把扇子三毛錢都賣不出去,于是在上面題些字,結果人家三十兩搶著要……成就后要能起作用,便可幫助人。本體的成就必須借由“相”表達、起作用,而作用很廣大…… 第八章 菩提薩埵的生命觀玄奘大師為何不把菩提薩埵譯成菩薩?菩薩是一種性德、一種生命品質(zhì)、生命情操。〔灰恢睌M人化了。佛教之所以由正法走到相法乃至末法,就是最后都看不到佛菩薩,只看到人。菩薩體、相、用的人生是什么?生命觀又如何? 第九章 從這個相來起作用,叫心量生命依本體而產(chǎn)生相,依相而起作用。同一個相,所起作用不同。從這個相來起作用,叫心量。由此心量,可見到慈悲或大慈大悲的分野。由慈悲喜舍變成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心量,這是四無量心的訓練,也是一種禪定,是佛法“共外道禪”的部分,而佛法通常由智慧門下手…… 第十章 破四十一分無明說五蘊、六塵、六識、十二因緣是無明還說得通,但六根與四圣諦怎么也算?你看,因為你連這個也會執(zhí)著,所以叫無明。四十一分無明怎么破?關鍵在于順因緣觀與逆因緣觀。譬如你從順因緣觀里,先從十二有支的某一支、從根塵相接觸的某一階段切入,這時一破,會連破好幾個。觀世音菩薩在千光王靜住如來處一聽〈大悲咒〉,即從初地直超越至八地,便是如此,而我們也可以……第四部分第一章 時空善巧以無所得故,事實上談的是“以無所得,而轉入第二生命的境界”。從第一生命轉入第二生命,應如何轉進去?這當中轉換聯(lián)結的橋梁,其實即《華嚴經(jīng)·凈行品》中所提到的時空善巧,也就是所謂的象限轉移…… 第二章 遠離顛倒夢想即是究竟涅槃依心無掛礙相,故起無有恐怖之作用,而后即遠離顛倒夢想,即是成就,所以究竟涅槃也不用提了,這三者便是相、用、體。遠離顛倒夢想即究竟涅槃,就負面來說,叫遠離顛倒夢想,正面則是究竟涅槃,兩者其實是同一個。 第三章 所依相同,能依不同為何菩提薩埵是心無掛礙到究竟涅槃,三世諸佛卻直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原來,這是所依相同而能依不同,其所得的果自然不同。 第四章 依般若波羅蜜所顯現(xiàn)的自受用與他受用菩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所顯現(xiàn)的是自受用,但在運作時,其實仍是無邊妙用,具有對眾生利益的那個部分,如何利益不管,能否利益到眾生,也不一定,他只是盡力去做。這當中,菩薩行與諸佛差別在哪?在后得智、他受用的部分。 第五章 菩薩行果與諸佛行果的差異從諸佛行果來講,念念都有佛成正覺,佛沒有對立,可是菩薩還有。所以菩薩懂得教化,因為他知道怎么樣把不對的轉為對的,這是菩薩行果上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 第六章 答問釋疑(一)常聽說要放下,可是好像愈慈悲愈放不下?菩薩行萬行,慈憫眾生,那佛呢?快速持咒時注意力會變成在音聲上,此時該如何?頭腦里有時會出現(xiàn)一些道理或別人的信息,這是心念嗎?如何對治?…… 第七章 生命不作預設沒有假設的前提,直接去接觸的,那才叫作如實了知。人一脫離記憶和假設,恐怕就不知所措了,因為無法進行合理的推理。記憶、假設即是我執(zhí),而合理的推理便是法執(zhí)。它們造成虛幻的境界,形成所欲追求的人生目標。 第八章 答問釋疑(二)身、口、意三業(yè)中,起心動念無不是業(yè),意根的造業(yè)真有那么嚴重嗎?意業(yè)如何成立?五蘊和因緣中的“行”與“識”,其定義有何不同?一個修行人應如何看待因緣果報?…… 第九章 顯密圓融“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這四句是談修法,“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則是鼓勵大家修這個法。經(jīng)文至“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理論已很完備,為何再添最后這一段呢?其實,從架構上看,這是顯密圓融…… 第十章 答問釋疑(三)聽經(jīng)、當義工、助念與眾生相處,因緣至便參與,至于世間法上班,充電,家庭孩子樣樣都努力,卻都不盡理想,一頭霧水,想舍,又好像都很重要,怎么辦?誦經(jīng)或寫經(jīng),要用什么方法才能契入經(jīng)藏?華嚴講十波羅蜜,從托事顯法來談如何起觀、切入,使得波羅蜜圓融?…… 附錄一附錄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卷三十七《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四 附錄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卷四十五《如來壽量品》第三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