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全書共由13篇構成,通常也被置于《武經(jīng)七書》之首。全書側重于從「戰(zhàn)略」角度探討軍事問題,行文流暢,言簡意賅,又有著嚴密的邏輯性。書中對于「人與人」,「人與天地」之間關系的思考與辯證,更令它充滿東方哲學意味。 千百年流轉(zhuǎn),《孫子兵法》并未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過時,它的價值反而經(jīng)久不衰,今天,它的很多觀念和詞匯更是深深嵌入漢語文化體系;同時,它也堪稱是海外知名度*的中國古代文化典籍之一,和后世德國人克勞塞維茨的《戰(zhàn)爭論》(兩者相隔了兩千多年),并稱東西方兩大軍事理論代表性著作。 《孫子兵法》所蘊含的思想和觀念,至今仍被廣泛運用在各個領域,在西方和日本,甚至變成當?shù)夭ㄆ樟餍形幕囊徊糠;在日本,更是有著多達百部的作品對《孫子兵法》進行了各種注解。 「兵法奧義,一冊入門」——這本《孫子兵法指南書》特集,我們期望可以起到這個作用。 作者簡介: 受訪人/ 梅維恒(VictorHenryMair)/世界知名漢學家,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專攻漢、梵兩文佛教經(jīng)典。曾帶領美國「史密森學會」的專家,揭示了“塔里木干尸”的身世,及一同掩埋在沙塵下的西域古國文明;曾出版世界上第一本按詞語排序的漢英字典,翻譯了如《道德經(jīng)》《莊子》和《孫子兵法》等大量先秦經(jīng)典,創(chuàng)立了在漢學界有里程碑意義的專著式期刊——《中國柏拉圖文庫》(Sino-PlatonicPapers)。 翟東升/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博士、副教授,中國對外戰(zhàn)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領域涉及國際戰(zhàn)略與戰(zhàn)略思想史、對外經(jīng)濟關系及國際政治經(jīng)濟學等。曾發(fā)表論文《對孫子的克勞塞維茨式批判》,代表作有《中國為什么有前途》、《大國貨幣》等。 撰稿人/ 蘆菔子/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專攻出土文獻與古代思想文化 張巍譯/臺灣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專攻明史、戰(zhàn)爭史 王亞萍/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副研究館員,專攻《孫子兵法》兵學研究受訪人/梅維恒(VictorHenryMair)/世界知名漢學家,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專攻漢、梵兩文佛教經(jīng)典。曾帶領美國「史密森學會」的專家,揭示了“塔里木干尸”的身世,及一同掩埋在沙塵下的西域古國文明;曾出版世界上第一本按詞語排序的漢英字典,翻譯了如《道德經(jīng)》《莊子》和《孫子兵法》等大量先秦經(jīng)典,創(chuàng)立了在漢學界有里程碑意義的專著式期刊——《中國柏拉圖文庫》(Sino-PlatonicPapers)。翟東升/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博士、副教授,中國對外戰(zhàn)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領域涉及國際戰(zhàn)略與戰(zhàn)略思想史、對外經(jīng)濟關系及國際政治經(jīng)濟學等。曾發(fā)表論文《對孫子的克勞塞維茨式批判》,代表作有《中國為什么有前途》、《大國貨幣》等。撰稿人/蘆菔子/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專攻出土文獻與古代思想文化張巍譯/臺灣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專攻明史、戰(zhàn)爭史王亞萍/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副研究館員,專攻《孫子兵法》兵學研究李健/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館員,山東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研究生,專攻商周、兩漢考古協(xié)力人/湯皓全/臺灣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總編輯時殷弘/國務院參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目錄: 知中《孫子兵法指南書》特集•言論 編輯的話 兵法解剖 兵法辭典 兵家必爭之地 海外兵法研究者——梅維恒訪談錄 「我不唱贊歌,否則無法進步」 孫武的人生長旅 廟算的玄機 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 左右大國命運的「地理」 兵從何處來?知中《孫子兵法指南書》特集•言論編輯的話 兵法解剖兵法辭典兵家必爭之地 海外兵法研究者——梅維恒訪談錄「我不唱贊歌,否則無法進步」 孫武的人生長旅廟算的玄機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左右大國命運的「地理」兵從何處來?何以定罪罰?戰(zhàn)爭兵器圖鑒軍戎服飾演變小史排兵,布陣戰(zhàn)場上的「火」與「水」武廟十哲,國士無雙另一位「孫子」——「齊孫子」臏《孫子兵法》版本探究兵書寶庫——銀雀山漢墓竹簡十一個角度,解讀兵法要義歷朝兵法之精粹——《武經(jīng)七書》貨與帝王家:先秦諸子的政治性學術資源共享陰陽哲學與兵家四派詩詞中的「戰(zhàn)爭」開在東洋的「兵法之花」風林火山,武田信玄 「漢文有詭譎,倭教說真銳」無國界之花分庭抗禮的中西戰(zhàn)略藝術軍之禮義與騎士精神在漫畫中看懂「兵法」 別冊:宋刻《孫子兵法》全文參考文獻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中國從封建制邁向中央集權的年代,其間不斷的戰(zhàn)亂,促使兵家興起。而兵家也拜眾多戰(zhàn)亂所賜,?論漸漸完備。這一時期的軍事制度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漢書•藝文志》分兵家為四——兵技巧、兵權謀、兵形勢、兵陰陽,而這只是一種分法,也可以依照兵書所涉及的內(nèi)容,將他們分為兩類——軍法書和謀略書。前者講軍制,關心制度的完備、如何強軍,后者講戰(zhàn)法,關心策略的精妙、如何戰(zhàn)勝!秾O子兵法》是典型的謀略書,但若要回顧軍事制度和組織,就要看《司馬法》、《墨子》、《尉繚子》、《六韜》四本軍法書。《司馬法》代表著春秋時期、戰(zhàn)國初期的軍事組織,《尉繚子》則代表著戰(zhàn)國初期到中晚期的軍事組織,《六韜》則代表著戰(zhàn)國晚期的軍事組織,《墨子》則代表著整個戰(zhàn)國時代守城方的軍事組織。 軍事組織,歸根結底是士卒的組織,軍事制度的意圖皆在于有效地管理和激勵士卒作戰(zhàn)。士卒是軍事組織中最基礎的單元,其征召辦法,在春秋時期已經(jīng)按城市和農(nóng)村加以區(qū)分,農(nóng)村為: “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井十為通。通為匹馬,三十家,士一人,徒二人。通十為成,成百井,三百家,革車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十成為終,終千井,三千家,革車十乘,士百人,徒二百人。十終為同,同方百里,萬井,三萬家,革車百乘,士千人,徒二千人。”——《司馬法?逸文》 所謂“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司馬法》所載之“井田制”有可疑處,其“百井三百家、十井三十家”,則豈不一井三家?我認為有兩種解釋,一為《司馬法》所載應不為“井田制”,而是春秋、戰(zhàn)國時,可能在某國出現(xiàn)的三家一口水井的制度。如此“屋“可解為“宅”,“夫”可解為“人”,則一人當用百畝地養(yǎng)之。百畝之地若以戰(zhàn)國一尺約為二十三厘米計算,則大約八百多平方米,以當時的技術,土地面積應大到足以養(yǎng)活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