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中國傳統(tǒng)禮儀考


作者:丁廣惠     整理日期:2016-05-18 20:17:17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中國是禮儀之邦。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為什么中國是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又體現(xiàn)在何處。歷經(jīng)社會變遷,中國的禮儀早已隨著歷次運動的肢解而變得面目全非,所剩者不過十之一二。而禮儀乃是中國被世界承認并羨慕的文化,也是中國躋身先進民族之林的重要標志。故而,作為中國人,我們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文化,然后才能去繼承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以迎接新世紀的對民眾的更高要求。但中國傳統(tǒng)禮儀丟失者甚多,存留下來的部分也深藏于故紙堆中。丁廣惠先生以高齡和抱病之身,毅然肩負起這一歷史重擔,其精神足令人欽佩。其發(fā)掘整理的禮儀文化,脈絡(luò)清晰,傳承有序,從先秦一直到新中國成立,講述了其誕生、傳承、演變的歷史,從中我們窺見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盛世輝煌,也感嘆于社會變遷的歷史無常。舉凡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抱有一絲敬意的人,均應(yīng)讀一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產(chǎn)。 
本書簡介:
  這是一部全面研究中國傳統(tǒng)禮儀及現(xiàn)代化轉(zhuǎn)型的重要作品。以敏銳的思辨剖析了禮儀與禮的異同,從人類政治經(jīng)濟文化活動的方方面面分析了禮儀的特點,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視角論述了禮儀的傳承性,從人文角度和情感層面闡釋了禮儀的情感色彩。又縱觀古今,橫涉四域,總述了禮儀的形成。本書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系統(tǒng)地論證了禮儀的歷史演變,本書所闡發(fā)的現(xiàn)代禮儀的發(fā)展及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對當今禮儀建設(shè)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這部著作,文獻資料翔實,內(nèi)容全面豐富,考據(jù)真實嚴謹,論證精審嚴密,是丁先生的嘔心瀝血之作,是一部關(guān)于中國傳統(tǒng)禮儀發(fā)展為當代禮儀研究的填補空白之作。
  作者簡介:
  丁廣惠(1937— ),黑龍江省海倫市人。1960年畢業(yè)于遼寧大學中文系,1988年—1990年北京師范大學訪問學者,從鐘敬文先生研究古代民俗文化。歷任哈爾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碩士生導師、中文系古代漢語教研室主任、民俗文化研究室主任、黑龍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國際詩詞藝術(shù)家聯(lián)合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理事、中國民俗學會理事、全國詩壇聯(lián)會副理事長、黑龍江省楹聯(lián)家協(xié)會副主席、省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副會長、北國詩社名譽社長、省傳統(tǒng)文化學會副會長、省紅樓夢學會和省語言學會理事。著有《海北集》(詩詞集)、《紅樓夢詩詞評注》、《中國古代民俗文化史》、《鳳兮齋傳統(tǒng)文化論叢》、《詩詞格律學》和《中國傳統(tǒng)禮俗考》、《中國傳統(tǒng)禮儀考》等專著;與人合著《古代漢語》、《古代漢語輔導綱要》,參與編寫《中國民間文學大辭典》(副主編)、《中外民俗學辭典》等5種辭書;撰有紅學、史學、古漢語、文學、金石、民俗、律歷、文化、文論、禮制、詩學等方面論文近百篇,格律詩詞近千首,散發(fā)于國內(nèi)外報刊和被收入國內(nèi)外30多種選本中。其傳略被收入50多種辭書中。前言自序 人而無禮儀,可乎?曰不可。國而無禮儀,可乎?曰尤不可也。禮儀者,文明之關(guān)符,人身之冠服也;偉岸而無禮儀,猶裸衣晝行,徒手叩關(guān),固騰笑于他族,終屏棄于文明之閾外也。且天生蒸民,天性賦焉。悅姝女以貽彤管,投木桃而報瓊瑤,非尚縟禮,實出自然。而贄示永好,物證靈犀者,性也,雖簡,亦先民之婚儀也。喪考妣而馮踴,叩稽顙以泣血,非為矯情,實源天倫。而哭泄長慟,踴彰哀思者,亦性也,雖陋,亦先民之喪禮也。故禮儀之興,本于天性,其源尚矣。習因性以成俗,俗相習而約成,以俗相治,固早于禮儀也。有圣人作,因俗制禮,三皇相沿,五帝相襲,聚群后而議事,投雙足以歌闋,雖尊卑不分,拊石狂呼,實是時之禮儀也。故禮儀之濫觴,其來尚矣,非自周公始。然周公作,因豳岐之舊俗,監(jiān)夏商之成禮;張皇微渺,廣而化之;採擷英萃,系而統(tǒng)之。制禮于青陽,作樂于清廟,定五禮之規(guī)范,成一代之大典,儀禮三百,威儀三千,郁郁乎文哉!于是奠基八百,遺范千秋,非惟兩周之藍圖,亦為百代之圭臬。其功之偉,豈不巨哉!及平王之東遷也,咸謂禮崩樂壞也。然崩壞者,非禮儀也,等級僭越也,止禮樂不出于天子,而出于諸侯,八佾不限于魯廟,而舞于季氏耳。及秦王之奮鉞也,氣吞日月,鞭掃六合,捉楚王負芻之冠以賜近臣,擲齊王建之冕以賞謁者,除趙王遷之弁用遺衛(wèi)士。竹帛一炬,煙炎張?zhí)欤蝗迳甙,哀號就坑,其文化摧殘,可謂暴矣。然六國禮樂,盡入咸陽,舞女車服,俱為所得,擇其精華,用于秦廷。而齊之高山、楚之獬豸、趙之武弁,冠雖易主,未嘗消毀,至漢猶存。秦舞陽者,勇士也,見廷儀而股栗。項羽者,人杰也,窺車仗而欲代。勢懾刺客,華羨雄主,秦之禮儀,豈不盛哉!漢承秦制,更有叔孫通率百二魯儒,繩蕞西郊,朝儀甫演,豪士性斂,猛將俛伏,而漢高祖始知皇帝之貴也。嗣后朝代更迭,因襲沿革而綿延不廢者,唯禮儀也,謂之國脈,可也。且一代之興,必聚博古之士、通今之才,若唐之房玄齡、魏徵之輩,明之宋濂、劉基之流,博采前朝,增華斯代,枝繁葉茂,琳瑯陸離,俱成一代之盛典。至若開元儀規(guī),明清會典,則禮儀之翹楚與集大成者。于是窮鄉(xiāng)僻壤,俱行親迎之禮;大吏小民,皆作吊喪之儀。五溪知揖讓之禮,瓊崖騰弦歌之音。塞北雖遠,渤海依唐風建制;風濤固險,琉球受明廷冊封。洪皓之出使北國,遺民遮路羅拜,不圖重睹故國衣冠;鄭和之下西洋,島民登舟觀瞻,驚嘆得見中華風采。其所以為世人所重者,彬彬禮儀與大國風范也。使節(jié)交聘,行李往來。吳季札之觀周樂,拊掌贊嘆;南單于之入漢境,館儀先迎。故世稱中華,文明之都,禮儀之邦,良有以也。夫禮儀,民族之素質(zhì),國家之形象也。當五星之旗升于聯(lián)大,義勇軍進行之曲奏響奧運,世界矚目,五洲傾聽,華夏父老咸以手加額奔走相告曰,中華者,非昔日之中華也,騰龍翔矣!當酒泉行神舟點火之儀式,北京舉閱兵之大典,電波行空,影像飛傳,寰球人士皆以帕拭目撫膺驚嘆曰,中國者,仍昔日之中國也,然睡獅醒矣!且夫禮之用,和為貴。建國伊始,即以聘禮協(xié)和萬邦。斐濟,小邦也;當其來也,不踞不傲,待以國賓,迎之以儀仗,會之以元首,握手而言歡。俄羅斯,大國也;當其來也,不卑不亢,待以上賓,迎之以儀仗,會之以元首,握手而言歡。不以國大而增儀,不以國小而慢禮,平等相待,其儀一也。我元首之出訪也,儀態(tài)端莊,衣冠整飭,步舷梯而招手,閱儀仗而從容,入鄉(xiāng)隨俗,言談得體。世人之所以爭睹敬重者,以其謹守禮儀也。禮儀之于國,可不慎歟!至若游客痰吐巴黎,記留埃及,為西人之所笑,雖系個別,亦遺羞于國人,禮儀之于人,可不慎歟!于是余入石室、啟金匱,探三墳,索五典,披經(jīng)史之編,覽百家之言。上溯三代之禮,下及近世之儀;考鏡源流,分類析縷,闡其特性,演變之途及對核心價值觀之培育。春水始泮,臨案就草;秋風乍起,韋編始結(jié),歷五月而成帙,都三十馀萬言。余之所以以近八秩之軀,犯炎酷之暑;不顧筋骨腰臂之酸痛,不辟明哲淺陋謬誤之譏諷者,無它也,惟欲遺后人以言曰:人而無禮儀,不可也!國而無禮儀,尤不可也! 二O一五年西歷秋九月中浣(15日)海北丁廣惠序于哈師大鳳兮齋 一、禮和禮儀 中華民族是十分講究禮儀的民族,自古以來就號稱禮儀之邦。殷周時期,中國禮和禮儀得到高度的發(fā)展,《禮記·中庸》:“優(yōu)優(yōu)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1它表明,我們的先人不僅已經(jīng)擺脫了愚昧和野蠻,而且也成為進入高度文明社會的標志。作為傳統(tǒng)文化,禮和禮儀不僅影響著我國古代社會的發(fā)展,而且也通過不同的方式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當代社會。(一)什么是禮禮儀,包含禮制和儀式。分而言之,禮制古人謂之禮,儀式古人謂之儀。統(tǒng)而言之,則禮和儀皆統(tǒng)稱為禮。禮和儀是關(guān)系密切的統(tǒng)一體,禮是儀的內(nèi)容,儀是禮的形式,但二者又各有其不同的內(nèi)涵和特點。什么是禮?首先,禮是殷周以來國家和社會的規(guī)章制度。武王伐紂后兩年即逝世,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攝行王事,《禮記·明堂位》:是以周公相武王以伐紂。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踐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諸侯于明堂,制禮作樂,頒度量,而天下大服。七年,致政于成王。這里的“制禮作樂”,便是制定國家和社會組織結(jié)構(gòu)的根本大法及其相應(yīng)的規(guī)章制度。傳世的《周禮》便是以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官統(tǒng)轄的國家與社會的組織結(jié)構(gòu)和職官系統(tǒng),故原稱《周官》,而其職掌,包括了周初的宗法制、嫡長子繼承制、分封制等根本大法及宗廟、郊祀、朝聘、巡狩、婚姻、喪葬……等制度。這些禮制,上自天子,下至諸侯卿士大夫,都應(yīng)當遵守。翻開《左傳》等書,凡是不符合這些規(guī)章制度的行為,都謂之“非禮也”,凡是依規(guī)行事者,皆稱之為“禮也”。其次,禮是統(tǒng)治階級為公眾制定的行為規(guī)范。國家和社會組織運行的規(guī)則是禮,個人行為規(guī)范準則,也是禮,而且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墩撜Z·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顏淵曰:“請問其目(細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克己復禮,要求人們的思言行都與禮符合,滲透到人們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比如吃飯,《禮記·曲禮上》說,與長者君子一起吃飯時,則要注意:毋摶飯(不要用手搓飯團),毋放飯(不要把吃不了的飯放回盛飯器),毋流歠(不要喝得順嘴順淌),毋咤食(不要吃得呱唧有聲),毋嚙骨(不要啃骨頭),毋反魚肉(不要把咬過的魚肉又放回去)……卒食,客自前跪(吃完飯,客人臀部離開腳根挺直上身),徹飯齊以授相者(收拾飯碗和盛醃菜的器皿交給侍候的仆人),主人興,辭于客(主人也挺起上身不讓客人動手),然后客坐(主人這樣做了之后,客人才能坐下)。禮不僅規(guī)范人們?nèi)粘5男袨榕e止,也規(guī)范人們臨時遇到事情時,不能違背事理常情。如遇到喪葬之事時,不能做出與悲哀氣氛不協(xié)調(diào)的行為,《禮記·曲禮上》:臨喪不笑(到喪事活動場所不能嘻笑)……望柩不歌(望見靈車不要唱歌),入臨不翔(從人家定時哭泣的地方走過,步子不能輕快得衣袖飛揚)。……鄰有喪,舂不相(鄰里有喪事時,舂米不要唱《成相》歌);里有殯,不巷歌(街坊有停柩待葬,不要在這條街巷上唱歌)……禮是國家和社會的組織結(jié)構(gòu)和國家與個人,公與私的行為準則,其本質(zhì)是維護周代最根本的制度—社會等級制度。它將社會人群分成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在《禮記·禮器》中記述了當時不同等級人們享有的不同權(quán)利,如宗廟,“天子七廟,諸侯五、大夫三、士一”。宴饗時,案上設(shè)的食器“豆”,“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這種不同的等級制度,貫徹到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衣飾,“天子龍袞,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裳”。又如宮室,“天子之堂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然而,森嚴的等級制度并不利于形成國家的凝聚力,為此,他們將倫理道德納入禮的范疇,調(diào)和人際關(guān)系以形成家國同構(gòu)的倫理機制,《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晏嬰對齊景公說:君令臣共(恭),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婦聽,禮也。君令而不違,臣恭而不貳,父慈而教,子孝而箴(諫),兄愛而友,弟敬而順,夫和而義,妻柔而正,姑慈而從,婦聽而婉:禮之善物也。它為不同人倫的人們規(guī)定了道德規(guī)范,只要人們安于自己所處的等級地位和人倫地位,及其責任和義務(wù)而不僭越,便消除了社會矛盾,達到了社會融洽和諧的目的。因而調(diào)和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關(guān)系是禮的重要社會功能。所以齊景公聽了高興地說:“善哉!寡人今而后聞此禮之上也!”綜上所述,禮是屬于意識形態(tài)范疇的上層建筑,它特指封建社會用以維護統(tǒng)治階級等級制度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和個人行為規(guī)范。它要求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各階層安于名分,不要僭越,而被統(tǒng)治階級的庶民只有服從,而沒有參與禮的資格,所謂“禮不下庶人”。 (二)什么是禮儀有些禮只是要人們嚴格遵守的規(guī)矩,并不帶有運作程序,如象征人們身份地位的輿服、宮室、喪服……等制度,以殮尸的棺槨為例,《禮記·喪大記》:君(諸侯的棺槨三層)大棺八寸(最外層棺厚八寸),屬六寸(中層棺厚六寸),椑四寸(最里貼身的棺厚四寸);上大夫(棺二層)大棺八寸,屬六寸;下大夫(棺亦二層)大棺六寸,屬四寸;士棺(只一層)六寸。君里棺用朱綠(用紅色縑做襯里),用雜金鐕(用金屬釘子釘。;大夫里棺用玄綠(用黑色縑做襯里),用牛骨鐕(用牛骨釘釘。皇坎痪G(沒有襯里)。君蓋用漆(諸侯棺蓋與棺幫用漆粘合),三衽三束(每邊三個接榫,再以三條皮帶纏束);大夫蓋用漆,二衽二束;士蓋不用漆,二衽二束……”但是有許多禮是有著長短不同的運作過程的,每一過程又有不同的程序。這些程序我們現(xiàn)在稱之為儀式,而古人亦統(tǒng)稱之為“禮”。一些文獻說,孔子非常熟悉周、魯及其以前帶有運作程序的禮,《禮記·雜記》:恤由之喪,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學士喪禮,《士喪禮》于是乎書。而且還做了收集工作,《史記·孔子世家》: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則吾能征之矣。”觀殷夏所損益,曰:“后雖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質(zhì),周監(jiān)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故《書傳》《禮記》自孔子。班固亦謂孔子曾“綴周之禮”,所傳之書,先秦稱之為《禮》,與解釋禮的“記”相對而言,則稱《禮經(jīng)》,與“記”合稱則謂《禮記》。后來,又陸續(xù)發(fā)現(xiàn)一些類禮儀文獻,漢人戴圣、戴德分別編輯成書。至晉初,因戴圣所輯四十九篇本亦稱《禮記》,乃將原稱《禮經(jīng)》的《禮記》改稱《儀禮》!秲x禮》在著錄上,《漢書·藝文志》分為:“《禮古經(jīng)》五十六卷,《經(jīng)》十七篇。后氏、戴氏!队洝钒偃黄。七十子后學者所記也。”其中《經(jīng)》十七篇,即后所稱之《儀禮》,而《隋書·經(jīng)籍志》則直稱為《儀禮》:“《儀禮》十七卷,鄭玄注。”“《儀禮》十七卷,王肅注。梁有李軌、劉昌宗音各一卷,鄭玄音二卷,亡。”將《禮經(jīng)》改稱《儀禮》比較準確地反映了這類禮的特點,它們都帶有禮的運作程序。這種運作程序,又稱為儀式,禮的儀式較早稱為禮儀,《詩·楚茨》:“獻酬交錯,禮儀卒度,笑語卒獲。”后世采用禮儀之名,以其既反映禮的性質(zhì)又兼有儀式的特點。然而記錄與闡述傳統(tǒng)禮儀的著作,并非僅限《儀禮》一書。除了散見于先秦諸子、《左傳》及后世類書、個人著述中外,禮儀史料主要集中在三種文獻中:一是《周禮》《儀禮》《禮記》等三禮及其歷代各家的注疏、解析等。二是歷代史書的有關(guān)專史,如《禮書》《禮志》《禮儀志》《樂書》《樂志》《音樂志》《禮樂志》《封禪書》《郊祀志》《祭祀志》《輿服志》《車服志》《儀衛(wèi)志》《選舉志》《職官志》《百官志》《兵志》《刑法志》……以及全國各省市修的古今地方志。三是《風俗通義》《東京夢華錄》《日下舊聞考》……等古代記述民俗風情的著作及現(xiàn)代大量記述各民族民俗的著作與考察報告,其中有大量的民間禮儀。中國傳統(tǒng)禮儀是悠久而豐富多彩的!抖Y記·中庸》:“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孔穎達疏:“禮儀三百,《周禮》有三百六十官,言三百者,舉其成數(shù)耳。威儀三千者,即《儀禮》行事之威儀!秲x禮》雖十七篇,其中事有三千。”三百、三千僅就《周禮》《儀禮》,亦即周代禮儀而言,如果再加上歷代官方與民間的、合法與非法的(黑社會)各種禮儀,則是個非常龐大的數(shù)字。 二、禮儀的分類按不同標準,可以把古今禮儀分為不同的種類。(一)按禮儀的性質(zhì)分周人認為國祚綿長,有兩方面的條件:一是神鬼的保佑,一是人的措施,所以非常重視神鬼的祭祀!吨芏Y·大宗伯》:“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祇)之禮,以佐王建保邦國。”鄭玄注:“立天神地祇人鬼之禮者,謂祀之祭之享之禮,吉禮是也。保,安也,所以佐王立安邦國者,主謂兇禮賓禮軍禮嘉禮也。……明尊鬼神重人事。”古人分禮為五類。1.吉禮《周禮·大宗伯》:“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示(祇)。”周人將保佑國泰民安的神靈分為三類:一是天上諸神,稱為天神,包括昊天上帝、五方五色天帝(東方青帝曰靈威仰,祀太昊;南方赤帝曰赤熛怒,祀炎帝;中央黃帝曰含樞紐,祀黃帝;西方白帝曰白招拒,祀少昊;北方黑帝曰汁光紀,祀顓頊)、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風師、雨師……等。二是掌管地上萬物諸神,稱為地祇,包括社(土神句龍)稷(谷神后稷棄)、五祀(戶、灶、中霤、門、行之神)、五岳(東岳岱宗、南岳衡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四瀆(注于海之江、河、淮、濟)、四鎮(zhèn)(揚州會稽山、青州沂山、幽州醫(yī)無閭、冀州霍山)、川澤及四方百物諸神。三是先王及父祖列祖列宗的魂靈,稱為人鬼。每一種神靈都用不同的祭物和一套完整的祭祀禮儀程序。如祭祀昊天上帝,其地在圜丘;其時一在正月驚蟄之后,義在祈谷;一在冬至,義在報成;祭物則玉、帛、牲牷。牲牷,毛色純而且身體沒有損傷的牲畜。祭昊天上帝是“大祀”,牲則用太牢—牛!吨芏Y·肆師》:立大祀用玉、帛、牲牷通過占卜來選定。其祭法則用禋祀,《周禮·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昊天上帝連讀,用鄭玄說)。”鄭玄注:“禋之言煙。周人尚臭(嗅)。煙,氣之臭(嗅)聞?wù)摺?hellip;…積柴實牲體焉,或有玉帛,燔燎而升煙,所以報陽也。……昊天上帝,冬至于圜丘所祀天皇大帝。”禮儀之邦,重溫輝煌
  文彭劍飛
  五千年泱泱華夏,立足于世界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蘊,其中華夏禮儀則是文化中的瑰寶。但經(jīng)過歲月的侵蝕、社會的動蕩,時光輾轉(zhuǎn)到了21世紀,大多數(shù)中國人卻已基本忘卻中華禮儀,不知禮儀為何物。不能不說,其罪大矣。
  禮儀本是中華區(qū)別于其他民族的最重要的文化特征,甚至我們?nèi)A夏的得名也與禮儀密不可分,所謂“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禮儀文化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實踐結(jié)晶,是人與人之間行為規(guī)范的準則。中華民族千年歷史長河中,“禮”在社會中無時不在,出行,坐臥,宴飲,婚喪,壽誕,祭祀,征戰(zhàn)等等,均有一套規(guī)范的禮儀。中國人從政府到民間,懂禮、習禮、守禮、重禮,所以被稱之為“禮儀之邦”。
  禮儀在古代社會規(guī)范著人的道德和行為,也是文明的象征,是中華優(yōu)秀的文化之一。中華禮儀中蘊含著人類對宇宙天地的敬畏、對崇高道德的追求、對和諧的向往、對美的看法禮儀之邦,重溫輝煌文彭劍飛五千年泱泱華夏,立足于世界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蘊,其中華夏禮儀則是文化中的瑰寶。但經(jīng)過歲月的侵蝕、社會的動蕩,時光輾轉(zhuǎn)到了21世紀,大多數(shù)中國人卻已基本忘卻中華禮儀,不知禮儀為何物。不能不說,其罪大矣。禮儀本是中華區(qū)別于其他民族的最重要的文化特征,甚至我們?nèi)A夏的得名也與禮儀密不可分,所謂“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文化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實踐結(jié)晶,是人與人之間行為規(guī)范的準則。中華民族千年歷史長河中,“禮”在社會中無時不在,出行,坐臥,宴飲,婚喪,壽誕,祭祀,征戰(zhàn)等等,均有一套規(guī)范的禮儀。中國人從政府到民間,懂禮、習禮、守禮、重禮,所以被稱之為“禮儀之邦”。禮儀在古代社會規(guī)范著人的道德和行為,也是文明的象征,是中華優(yōu)秀的文化之一。中華禮儀中蘊含著人類對宇宙天地的敬畏、對崇高道德的追求、對和諧的向往、對美的看法,以及對社會秩序的協(xié)調(diào)。今天,世界滄桑巨變,中華禮儀文明也在歷史的長河中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然而無論怎么變化,傳統(tǒng)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xù)了幾千年的血脈,她流淌于每一個中國人的身體里,融入在我們的生命之中。它的價值與尊嚴,從來都沒有退出我們的文化視野。她足以為華夏兒女帶來自尊與容耀,她足以成為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在物質(zhì)生活極大豐富的今天,中國人精神依歸的需要更顯迫切。但文化之根已然斬斷,何從尋找精神的家園?幸運的是,我們還有這樣學富五車的大師,他們對傳統(tǒng)文化深入骨髓的熱愛,讓我們有幸讀到了《中國傳統(tǒng)禮儀考》。這部拓荒著作,帶我們回首過去的時光,重溫五千年文明的輝煌,領(lǐng)略祖先智慧的結(jié)晶。更令人欣喜的是,其視角并未局限于整理國故,而是將中華禮儀文化的傳承脈絡(luò)延伸至今天,讓我們得以明白,今日之中國與過去之中國,在文化根源上那一絲一縷的血脈親緣。如此厚重的文化巨制,當沐浴焚香,正襟危坐,向文化頓首,向大師致敬!





上一本:“青青子衿”天地化育 下一本:“青青子衿”域外傳播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中國傳統(tǒng)禮儀考的作者是丁廣惠,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