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篤學講堂”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為進一步開闊同學們的視野,以社會面臨的重大學術課題、經濟熱點問題等為切入點,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舉辦的專題講座,主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歷史、藝術等諸多領域。本書是這些名家與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師生互動的真實記錄。 作者簡介: 黃曉勇,男,1956年11月出生,F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黨委書記、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世界經濟專業(yè)。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民間組織與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城市發(fā)展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國際能源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副會長等。為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為世界經濟、國際能源安全、民間組織等。先后三次共計三年在日本明治大學、東京大學、愛知大學經營(經濟)學部從事客座研究或講學。在社科院辦公廳任《要報》主編期間,結合國家重大外交活動與政策需要,先后組織院內外國際研究學科的專家學者召開專題研討會、座談會等,組織撰寫了大批重大國際問題研究的專題報告,受到中央領導的批示和高度重視。 目錄: 治學篇 大學問與大境界――馮友蘭先生的治學與人生【陳來】/003 錢幣鑒賞【戴志強】/020 中國佛教對現代文明的省思【學誠】/041 科技篇 國際形勢與國防【劉蒙】/063 大數據時代的社會科學轉型【謝文】/079 故宮博物院的“文物醫(yī)院”【宋紀蓉】/093 人生篇 立志與成才――人生發(fā)展心理對話【陳云英】/125 健康理念及養(yǎng)生的有效方法【谷曉紅】/155 科學創(chuàng)新與人生【何滿潮】/183 治學篇 大學問與大境界――馮友蘭先生的治學與人生【陳來】/003 錢幣鑒賞【戴志強】/020 中國佛教對現代文明的省思【學誠】/041 科技篇 國際形勢與國防【劉蒙】/063 大數據時代的社會科學轉型【謝文】/079 故宮博物院的“文物醫(yī)院”【宋紀蓉】/093 人生篇 立志與成才――人生發(fā)展心理對話【陳云英】/125 健康理念及養(yǎng)生的有效方法【谷曉紅】/155 科學創(chuàng)新與人生【何滿潮】/183 藝術篇 國樂零距離――方錦龍帶您漫游千年的響聲【方錦龍】/201 剛柔相濟,雕塑之魂【吳為山】/212 藝術之路上的體悟【濮存昕】/231 后記/245前言序 “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蔽幕髌反碇粋時代的風貌,肩負著為世人弘美德、為歷史存正氣的重任。今天的中國,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流,催人奮進、順勢有序 “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文化作品代表著一個時代的風貌,肩負著為世人弘美德、為歷史存正氣的重任。今天的中國,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流,催人奮進、順勢有為。書山文海中,如何讓讀者在鉛字里參透人生、在墨跡中茁壯成長,如何為后來者提供有洞見的思考,真正做到開卷有益,“舉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園”,是我們一直思索的問題。已出版的“篤學講堂”**、第二輯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這使我們備受鼓舞,也為我們繼續(xù)做好這一輯提供了動力。 歷稽載籍,好書必有三長,謂之:才、學、識。才者,文筆精妙也;學者,學識淵博也;識者,見多識廣也。本書共收錄了十二講:在陳來先生的“大學問與大境界――馮友蘭先生的治學與人生”中,我們感受了哲學的深邃;在戴志強先生的“錢幣鑒賞”中我們了解了錢幣的內涵,認識了各個朝代的貨幣;在學誠法師的“中國佛教對現代文明的省思”中我們探析了古老文明與現代文明的關系以及佛教在此之中所肩負的歷史重任;在劉蒙將軍的“國際形勢與國防”中我們對國際形勢與國防發(fā)展有了全面的認識;在謝文先生的“大數據時代的社會科學轉型”中,我們展望了互聯(lián)網的未來;在宋紀蓉教授的“故宮博物院的‘文物醫(yī)院’”中我們體味了傳統(tǒng)修復技藝的魅力與傳承;在陳云英教授的“立志與成才――人生發(fā)展心理對話”中,我們明白了人生的意義;在谷曉紅教授的“健康理念及養(yǎng)生的有效方法”中,我們領悟了養(yǎng)生的真諦;在何滿潮院士的“科學創(chuàng)新與人生”中,我們體會了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碰撞;在方錦龍先生的“國樂零距離――方錦龍帶您漫游千年的響聲”中,我們領略了中國古典音樂的美妙;在吳為山先生的“剛柔相濟,雕塑之魂”中,我們見證了中國藝術家的風骨;在濮存昕先生的“藝術之路上的體悟”中,我們見識了表演藝術的魅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痹谕ㄋ滓讜、娓娓可讀的十二篇文章中,十二位大家的才情、學養(yǎng)和見識展現得淋漓盡致。他們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他們深信“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雖“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但“好學深思”之士,“心知其意”。希望讀者能站在這些巨人的肩膀上,得一分見解,是一分學問,除一分俗見,算一分進步,發(fā)前人所未發(fā),道世人所未道。 每一本書,都是一個世界。“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人文社科學者尤其需要常思常新,臨海憑風,潛心前行;既要立志高遠又要注重實踐,通過旁搜博覽、兼收并蓄獲得大智慧、融入大格局、創(chuàng)造大時代。相信這十二堂人文薈萃的名師講座,一定能幫助每一位讀者遇見更好的世界,成為更好的自己。 黃曉勇 2015年6月5日于北京良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