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林泉高致


作者:郭熙魯博林編     整理日期:2015-11-20 21:45:42

★讀什么書可以提高生活格調?中華雅文化經(jīng)典——重塑生活格調的決定性珍本★這是一套什么書?中華雅文化經(jīng)典,遴選衣食住行、琴棋書畫等*能代表古人雅致生活的圖書十部,是古人生活品位和生命追求的“美”之顯現(xiàn),是生活趣味和生活熱情背后的詩意與優(yōu)雅的表達。婉約深情,溫暖美麗。既能提高生活品位,又有實用價值。★內容有什么特色?全彩四色裝幀+幾百幅經(jīng)典插圖+名家雜說+閑情趣味知識擴展雅致文化、實用操作、趣味知識融匯一爐★適合哪些人閱讀?文化藏書——作為重塑生活格調的決定性珍本,是中產(chǎn)階級提高文化格調理想**;案頭之書——作為古人審美趣味的極致體現(xiàn),是文化研究者的必備書;普及讀物——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滄海明珠,是大中學生文化修養(yǎng)必讀書。★《林泉高致》是北宋宮廷御用畫師巨幛山水創(chuàng)作指南!铩读秩咧隆酚袛(shù)百幅古典名家插圖,全彩四色裝幀,打造迄今*精美版本!铩读秩咧隆肥巧剿媱(chuàng)作、鑒賞首部精深論著。★《林泉高致》是中國古代文人清新雅正的生活意趣。★《林泉高致》文白對照,名家詳解,教我們輕松讀懂中國古代山水畫的妙趣。★《林泉高致》詳盡論述了對自然的審美、山水畫創(chuàng)作、山水畫鑒賞等諸多問題。既是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必讀之書,也是提升審美意趣,提高生活格調的必讀書。
  
本書簡介:
  春山煙云連綿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陰人坦坦,秋山明凈搖落人肅肅,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创水嬃钊松艘,如真在此山中,此畫之景外意也。山水畫集中體現(xiàn)傳統(tǒng)的意境、格調、氣韻和色調,不僅以高妙的畫法造詣躋身于世界藝術之林,同時也承載著中國人文領域里最為深邃的寄托!读秩咧隆肥潜彼螘r期論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重要專著,也是中國畫論史上不可多得的傳世經(jīng)典。全書分為山水訓、畫意、畫訣、畫題、畫格拾遺、畫記六篇,詳盡論述了對自然的審美、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山水畫的鑒賞等諸多問題。此外,還附錄了“山水訣”“山水賦”等數(shù)篇名家畫論,是中國迄今山水畫創(chuàng)作最精妙的范本。本書既是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必讀之書,也是提升審美意趣,回歸自然,神游林泉山水的體驗。
  作者簡介:
  郭熙(約1000——約1090)北宋畫家,繪畫理論家,字淳夫,河南溫縣人。出身布衣,好道學,喜游歷。善畫,師法李成,畫山石多用卷云或鬼臉皴,畫樹如蟹爪下垂,筆勢雄健,水墨明潔。熙寧、元豐間(1068-1085),深受神宗的恩寵,有“神宗好熙筆”“評為天下第一”之說。
  目錄:
  郭思序山水訓畫意畫訣畫題畫格拾遺畫記許光凝序附錄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林泉高致集附錄二:宣和畫譜·郭熙傳附錄三:畫論附錄四:畫龍緝議【原文】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顛,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高遠之色清明,深遠之色重晦,平遠之色有明有晦;高遠之勢突兀,深遠之意重疊,平遠之意沖融〔1〕而縹縹緲緲。其人物之在三遠也,高遠者明了〔2〕,深遠者細碎,平遠者沖澹。明了者不短,細碎者不長,沖澹者不大。此三遠也。【注釋】〔1〕沖融:平和,恬適!2〕明了:明白,清晰!咀g文】畫山有“三遠說”:從山下仰望山頂,叫作高遠;從山前望山后,叫作深遠;從近山望遠山,叫作平遠。高遠的色調清晰明了,深遠的色調深重晦暗,平遠的景色有明有暗;高遠的氣勢高聳突兀,深遠體現(xiàn)出重巒疊嶂的意境,平遠意境則恬淡而縹緲。就人物而言,高遠中的人物清晰,深遠中的人物細碎,平遠中的人物淡泊。清晰的人物不能畫短,細碎的人物不能畫長,淡泊的人物不能畫太大。這就是三遠。【原文】山有三大:山大于木,木大于人。山不數(shù)十百如木之大,則山不大;木不數(shù)十百如人之大,則木不大。木之所以比夫人者,先自其葉;而人之所以比夫木者,先自其頭。木葉若干可以敵〔1〕人之頭,人之頭自若干葉而成之,則人之大小、木之大小、山之大小,自此而皆中程度〔2〕。此三大也。【注釋】〔1〕敵:相當,抵得上!2〕中程度:合乎法度。中,符合。程度,標準、法度!咀g文】山有三大,山比樹大,樹比人大。山如果不比樹大幾十上百倍,那么山就算不上大;樹如果不比人大幾十上百倍,那么樹也算不上大。樹和人做比較,先要參考葉子;而人和樹作比較,首先要參考頭部。若干樹葉相加相當于人的頭部大小,人的頭部大小是由若干樹葉大小組成,由此人的大小,樹的大小,山的大小就都會合乎比例規(guī)則。這就是三大!狙由扉喿x】“三遠說”,是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的最為著名、影響最廣的理論。歷來名家對“三遠說”的闡釋都習慣從各自的時代出發(fā),賦予當時的術語以現(xiàn)代語境的意義。但事實上,從作者本人的意思而言,“三遠說”首先是中國畫特有的造境之法、構圖之法,是為了表現(xiàn)而非再現(xiàn)而生的一種繪畫技法,與追求臨摹物象的真實性的現(xiàn)實主義觀念瓜葛不大。這也是中國山水畫的一項根本特點,即重意更甚于形,重藝術而不重真實,即便郭熙本人對于山水的“形”多番強調務求準確,其實也是為了實現(xiàn)山水畫“可居可游”的“快人意”“獲我心”,倘能表現(xiàn)出理想審美意境的“心覺”幻象,使之產(chǎn)生詩的境界,那么是否形似便并不重要。這也是為什么中國畫多不采焦點透視,是為了讓觀者在欣賞畫作之時能如游覽自然山水一般,景隨人變,不凝滯在一個焦點上。因此歸根結底,“三遠說”是“無焦點的法則”,是一種藝術和美學的創(chuàng)造,而非科學的技法。這一點在郭熙本人的畫中會體現(xiàn)得尤其明顯。【名家雜論】以上是郭熙對山水畫創(chuàng)作實踐中的幾點特別“接地氣”的總結。首先是山水畫的各要素,承接了上一段的討論,繼續(xù)談“云”“水”“道路”“林木”在山水畫中的作用。但真正的重點則是在后面的“三遠說”。“三遠說”,在郭熙的理論文字中尤其深入人心。這里我們再結合具體作品來對“三遠說”進行闡釋。以郭熙本人的《早春圖》為例,F(xiàn)在我們所能看到的《早春圖》,是藏于臺灣“故宮博物院”的縱158.3厘米、橫108.1厘米的淺設色絹本。此畫構圖深邃,工致淡巧,是對“無深遠則淺,無平遠則近,無高遠則下”的極佳演繹。`《早春圖》的構圖以山形“步步移”“面面觀”為宗旨,畫幅前方是巨石重疊而上,薄霧半籠山腰,從山下仰視山巔,可見山勢突兀,天色清明,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山頭隱匿煙嵐之中,當中似有山路若隱若現(xiàn),“高遠”之感立顯。通過畫面,我們既可看到前后高低的各式樹木,也能看到左邊溪水潺潺,以及右邊山腰飛流直下的支流,還能將溪畔橋邊行走的人盡收眼底。這種突破空間的局限使人深入進去,一望便知的構圖,便是“深遠法”。當然,“平遠法”也少不了,畫前石園崗旁的溪水,與畫中的遠山山澗相互照應。畫中景可平視遠望,物象縹緲,有明有晦,近水有波而遠水則無波,近山靜聽則遠山?jīng)_淡——這正是“平遠”的基本特征。從這個角度來說,《早春圖》也許的確是郭熙本人的一幅自得之作。郭熙的“三遠法”,從誕生之初就是為著“造境”而存在,是為了讓山水畫滿足人們對理想境界的憧憬,從而超越真山水而存在的技法。而這種對“遠”之意境的執(zhí)著,無論是在藝術領域,還是在詩文領域,其實自古以來就長存不衰。中國人可以說始終保持著對自然的“遠”的崇高境界的審美,不過并非如西方大哲黑格爾那樣,要在思想的太空遨游去追求一個理性上的“渺茫的無限”,而是用時間和空間來營造無限廣闊的感性上的“意境”。老子曰:“大曰逝,逝曰遠!鼻f子言:“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惡乎待哉!”屈原詩句中“悲時俗之迫厄兮,愿輕舉而遠游”,其中的“遠”展開的是對無限時空的浪漫想象。這之后,從宋玉《九辯》的登高望遠,到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再到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詩人于登臨送目之際,也將“遠”的美學發(fā)揮到極致,凝聚成一篇篇思接太古的名作。魏晉時人們已廣泛使用“遠”來品評人物,那時往來閑談附庸風雅的高頻詞,就包括了“玄遠”“清遠”“通遠”“曠遠”“平遠”“深遠”“弘遠”等“不明覺厲”的語匯在內,因而漸次形成了不同種類的美學風格,而“遠”也隨之登堂入室,在發(fā)展演變中建構起了中國文學藝術中最為典型的“雄渾”“沖淡”兩類審美意境的基礎!抖脑娖贰氛f:“具備萬物,橫絕太空;幕挠驮,寥寥長風。超以象外,得其環(huán)中。”其中“橫絕太空”“寥寥長風”之語描出一種伸向遠方的力度美,強調了“遠”中氣勢剛勁、波瀾壯闊的一面。同一本書中的“沖淡”一章還說:“飲之太和,獨鶴與飛。”所呈現(xiàn)的正是混融闊大的“道”,給人以空靈幽遠,融化其中的特征。雄渾突出的是強力,沖淡強調的則是平和。所以在山水畫中,雄渾主要體現(xiàn)為垂直構圖,高遠凌人;沖淡主要體現(xiàn)為橫向構圖,平遠空曠。這一點,在以荊浩的《匡廬圖》、巨然的《秋山問道圖》、關仝的《關山行旅圖》為代表的五代宋初的“宏偉山水畫”中,得到了極好的體現(xiàn)。這些不自覺地追求“遠”的意境的作品也為郭熙“三遠說”的出現(xiàn)做足了鋪墊。單從繪畫來講,歷代名家對“遠”之境界的見解也頗可見諸著作。顧愷之在他的著名畫論《畫云臺山記》曾提出:“西去山別詳其遠近!蹦铣巫诒谄渖剿嬚撝懂嬌剿颉芬舱劶埃骸柏Q劃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shù)尺,體百里之迥。”唐張彥遠更明確揭示了中國山水畫家對“遠意”“遠勢”的追求。郭熙之后,“三遠說”被繼承和衍生開去,得到了不同的演繹。先是北宋韓拙“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出了新的三遠:“有山根邊岸,水波亙望而遙,謂之闊遠;有野霞暝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見者,謂之迷遠;景物至絕而微?~緲者,謂之幽遠。”較之郭熙的“三遠說”有了更濃厚的個人色彩。再是,元代著名的文人畫畫家黃公望在其《山水訣》中,則采兩家之說提出了黃氏“三遠”:“山論三遠:從下相連不斷謂之平遠,從近隔開相對謂之闊遠,從山外遠景謂之高遠!贝撕,清王概、費漢源都對“三遠”做過基于自身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的不同闡發(fā)。既然“遠”不止一家,那么郭熙的“三遠”到底有什么與眾不同的特殊意涵?首先不可否認的是,“三遠”是一種視角,所謂的“仰”“窺”“望”,必然跟當代的透視理論有脫不開的關系。西方繪畫中具有代表性的焦點透視,將視線的終點匯集于一點,由這一點而放射出的所有直線架構起整個三維空間。這個原則是光學成像原理的自然演繹,也使由此刻畫出來的畫面顯得十分逼真。然而,在并沒有建立起科學體系的中國,這樣的畫風是不被接納的,因為它顯得“機械”“死板”,盡管對技巧的要求更高卻同所有“百工”一樣淪為體力勞動的末流。在古代士人以文治天下的時代背景中,任何一件藝術品背后的意蘊、思想都比其本身更重要。所以中國古人并不以建立在科學的焦點透視之上的逼真和工巧為宗,而是推崇一種現(xiàn)實生活中“不拘一格”的動態(tài)方式,一種對技法要求更松,畫法更加靈活自由的方式,一種不求形似只圖意會的方式——這可以大概解釋中國式的散點透視誕生的緣由。再則,“三遠”這一說法帶有很強的技法色彩。譬如高遠者,其視點多仰視,一般以垂直構圖,并輔之以深遠,最典型的就是畫以林木、煙嵐霧靄或直接留白,從而將重疊的峰嶺隔開,由此延伸開去展開縱深的空間,予人雄渾的風貌;平遠者,以水平構圖,畫出前后左右遼闊的空間,多畫矮山丘陵或闊水廣岸的江南大地,視野開闊,予人沖淡的風貌。無論是高遠還是平遠的畫面,都是借對深度空間的營造,傳達出強烈的“遠”意和相應的精神面貌以及內心情感,郭熙的《窠石平遠圖》、李成的《晴巒蕭寺圖》、董源的《瀟湘》等都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反之,若是對這一規(guī)則毫不理會,就極容易出現(xiàn)縱深感和立體感的喪失,變得平面化,譬如王維的《輞川圖》以及元代趙孟的《鵲華秋色圖》,就因為對前景和后景布置的“失當”,而呈現(xiàn)出扁平的效果。當然,我們所說的“失當”,多半是這些以詩入畫的文人的刻意為之。因為到了后來的黃公望、倪瓚等元四家之時,物象空間已經(jīng)完全脫離了“模山范水”的范疇,變?yōu)閷刃氖澜绲母叨缺憩F(xiàn)的寫照。所以無論是郭熙強調的“真山水”的“三遠”,還是后世黃公望等提出的無關視點和透視的“三遠”,都是為了表達個人的情趣而生,這種情趣也在每一個時代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從五代到北宋的宏偉山水畫,以“三遠”為宗,強調“遠”所營造的“山水之象,氣勢相生”之意境,其實是對“雄渾”“沖淡”這樣的老莊自然之道的理念的一種具現(xiàn)。從郭熙到黃公望,“三遠說”內在意蘊的流變,實則反映了蘊藏在山水畫背后的文人心境的變遷。從自然外向的雄渾、沖淡,向著本心內向的空靈、恬靜的過渡,由是伴隨著寫實山水向文人山水的更迭。就像中國古人向來推崇的“無意為之”“大道至簡”,那么對山水來說,就有的是比三遠更重要的東西。所謂“畫不過意思而已”——古人就是這么“任性”。
  





上一本:中國藝術文獻叢刊:花鏡 下一本:鹽鐵論校注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林泉高致的作者是郭熙魯博林編,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