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幫菜是文人菜,帶著書卷氣。蘇幫菜讓你享受食物滋味的同時,亦能感受意境中的愉悅。蘇幫菜在烹飪中突出火功,燉燜煨焐特點明確;運用刀功,片柳絲塊件件精到。蘇幫菜講究“不時不食”吃時鮮;恪守吳門醫(yī)派主張的“醫(yī)食同源”,注重飲食養(yǎng)生。讀《蘇幫菜》,感受蘇幫菜的滋味、文化和態(tài)度。 本書簡介: 這本《蘇幫菜》完整記錄了吳地四時名饌:那春風中的菜花塘鱧魚、夏雨中的荷葉粉蒸肉、秋葉中的陽澄湖大閘蟹、冬雪中的美味醬方,引人入勝的官宴、船宴、風味宴,讓人忘不了的藥膳、素菜及糕團小吃,還有那條會“叫”的松鼠鱖魚、鮮靈靈的西瓜雞、金燦燦的禿黃油、潔白如乳的羊湯。即使是家常餐桌上的碧綠馬蘭頭、蔥油蘿卜絲、瓜皮炒毛豆子,都會讓你魂牽夢縈。不管你走多遠,還得想起這些味道。 目錄: 引子壹時鮮│春夏秋冬的蘇州味道春之篇春水春山的春味/011松鼠鱖魚一條會“叫”的魚/012腌篤鮮煮一鍋飄香的美味/019塘鱧魚—與油菜花一樣的驚艷/024櫻桃肉、醬汁肉—春季里的兩塊肉/030鰣魚、刀魚、河豚長江中的三寶/035夏之篇消一夏清香風味/045鹵鴨:清滑爽口好乘涼/047清炒三蝦:這菜風景獨特/050響油鱔糊:沖擊鼻、眼、耳、口的美味/054荷葉粉蒸肉:包在葉子里的清爽味/056西瓜雞:一道制法苛刻的夏令名菜/059秋之篇天涼好個秋滋味/063業(yè)內稱頌的三大黃燜”菜/064大閘蟹:一蟹上席百菜無味/070禿黃油:極品蟹菜菜中之王/074五香排骨:那香味讓人一生牽掛/076鲃肺湯:一品湯菜涵蓋的蘇州飲食文化/080冬之篇煨一鍋溫暖情味/085母油鴨:慢火焐出的耐心/086醬方:燜出來的蘇幫菜譜第一款/088青魚劃水:冬令第一佳品的期盼/090拆燉:壓軸大菜的情和義/092蘇州羊肉:冬季里的一碗溫暖/096貳名品│清淡甜潤的蘇式味道船菜船點:蘇州水孕育的佳肴/106船菜:一席船菜帝王宴/109船點:精美的點心會說話/111十大船菜/112十大船點/114官府菜:細述那些精致和講究/116八大官府菜/120素食寺院:風味淡雅勝于市上/123十種素食/128養(yǎng)生菜和養(yǎng)生粥:對腸胃好一點/131養(yǎng)生菜:追尋藥食同源的道理/131養(yǎng)生粥:最為飲食之妙訣/134叁名宴│餐桌上的禮儀和文化名宴▏餐桌上的禮儀和文化四季宴:讓食客和天時溝通/140春宴:紅杏枝頭春意鬧/144夏宴:荷塘月色/148秋宴:秋聲秋實/152冬宴:詠梅/157節(jié)令宴:對傳統(tǒng)生活的回味和敬畏/160寒食宴:不動火的美食/162端午宴:一席健康與平安的愿望/166重陽宴:吃的“孝”滋味/172冬至宴:濃濃親情賽過年/176金秋陽澄蟹宴:“家在蘇州”的理由/181特色宴:人間天堂的盛宴/188吳中第一宴:風流才子風流傳/191吳王宴:品味兩千五百年的蘇州歷史/194萬三宴:江南巨富的美食記憶/198婚慶宴:吃食里蘊含的幸福吉祥/202蘇州太湖婚宴:吃的是“碗”/204蘇州傳統(tǒng)婚宴:吃的是“四六四”/208蘇州陽澄湖婚宴:吃的是“流水席”/210肆尋味│用舌尖鑒賞蘇州松鶴樓:乾隆始創(chuàng)譽滿全國/216得月樓:尋月而來“滿意”而歸/218朱鴻興:陸文夫筆下的蘇州面館/221石家飯店:獨一無二名滿江南/223黃天源:糕團大王家的時令點心/224陸稿薦:蘇州鹵菜第一家/226十道必嘗的蘇州名菜/228十道必嘗的蘇州鹵菜/234后記/238 飲食雖為果腹,是生存之需,但久而久之卻成了一種文化,成了一種藝術,也代表了人類的文明。中國歷史悠久,飲食文化也自然源遠流長,逐漸形成了她特有的享譽世界的烹飪技藝,這就是中餐,也就是“中國菜”。中國菜,根據地理分布情況,分為四大菜系(或稱八大菜系)。公認的“四大菜系”是指:川菜、魯菜、粵菜、蘇菜。其中“蘇菜”指的是江蘇菜。江蘇菜中又有四大地方特色流派,即淮揚菜、金陵菜、蘇錫菜、徐海菜。業(yè)內人士一直把蘇州菜俗稱為蘇幫菜,歷史上稱之為“吳地菜”,其覆蓋面亦不小,特色明顯,自成流派。根據民間傳說和典籍記載,蘇州的烹飪技藝可追溯到帝堯時代,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已有“吳越之地,稻飯羹魚”之說。在蘇州的考古中發(fā)現,吳縣草鞋山、澄湖,昆山趙陵等地發(fā)掘出大量的炭化谷粒、稻殼堆,蜆、蟶、蛤等介殼堆積,還有些地區(qū)在陶器、青銅器中發(fā)現有大量的豬骨及鳥類骨架,還有作為日常用具的多種鼎、缽等烹飪陶器。由此可見,吳越地區(qū)講究飲食技藝至今已有好幾千年了。商周時期,吳人已懂得多種食療方法,如用橘子皮治。骸笆称淦ぶ眩ㄓ⿷嵷手!痹陔S后出現的古菜譜中有記載,魚膾、魚鲊中用橘皮調味增香,體現出蘇州古人高超的烹魚技術,因而有“吳人善治魚,也善食魚”的說法。春秋時期,蘇州“炙魚”名聞天下。據史料記載,吳王僚喜歡吃“炙魚”,公子光為刺僚奪位,派專諸去太湖邊學做“炙魚”,“三月得其味”。最后,專諸在“炙魚”中藏魚腸劍,乘給僚獻“炙魚”時,一舉將僚刺殺。專諸游學,學的是“炙魚”的烹飪技術。《楚辭·招魂》中提到的吳羹、吳酸蒿蔞、粔籹蜜餌等頗負盛名;晉代張翰見秋風起而思念家鄉(xiāng)(吳中)的菰菜莼鱸,成為千秋佳話;《清異錄》中記載了唐代在吳越地區(qū)有一種叫“玲瓏牡丹鲊”的菜,風行一時;隋《大業(yè)拾遺記》提到蘇州進貢長安洛陽的“蜜蟹擁劍”,有香而不俗、甜而不膩的獨特風味。宋代開始有了南食和北食之名,蘇州制作的花露被大量載入各類書稿中,蘇州產福珍酒等名酒和碧螺春等名茶一直受到人們的追捧。南宋詩人陸游稱頌蘇州菜點“酒如清露鲊如花”。元代蘇州人韓奕所寫《易牙遺意》序中提到“今天下號極靡,三吳尤甚”(三吳以蘇州為東吳、潤州為中吳、湖州為西吳),《蘭舫筆記》中說“天下飲食衣服之侈未有如蘇州者”。明代,蘇州的餐飲發(fā)展迅猛,尤其廚師力量倍增,一些名廚紛紛到外地開店傳藝,明《舊京遺事》就記載“今京師庖人,多蘇州人也”,蘇州菜一時間傳遍大江南北。歷史上,蘇州菜點一直被稱“東南第一佳味”。明清時代蘇州菜進入全盛時期,名宴菜、船菜、寺院素菜等名聲大震。清袁牧的一部《隨園食單》就記錄著大量的蘇州菜肴。另外,《紅樓夢》、《金瓶梅》等文學作品中對蘇州菜也有大量記載。那時,蘇州官府菜、鄉(xiāng)紳菜受到很大推崇,甚至被送入宮中,成為宮中御膳!肚灏揞愨n》中說,肴饌之有特色者為京師、四川、廣東、福建、江寧、蘇州、鎮(zhèn)江、揚州、淮安。從中不難看出當時蘇州菜在全國的地位。蘇幫菜的色香味形,一直為人們所稱道。蘇幫菜的色香味形透出了蘇州人廚藝的“講究”。講究什么?精細。蘇州人講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是受蘇州特有的地理的影響和人文的熏陶而形成的。據考證,蘇幫菜起源于古代吳國,歷代吳人“尚滋味、懂生活”的追求,成了蘇幫菜發(fā)展的源泉。吳中,從古至今的一大批有識之士、文人墨客都以能吃到“蘇菜”為榮,從而推高了蘇幫菜的聲譽。蘇州歷史上,一些高士名人往往都與“蘇菜”的菜名相連,如炙魚專諸、莼羹張翰、漁舟范蠡、甫里鴨饌、寓菜小宛、中饋蕓娘等,這些菜名與人名,都有一個足以讓蘇幫菜流傳千古的傳奇故事。一些文人以“筑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來實現他們的“隱逸”生活,在他們的筆下,蘇幫菜的菜譜或菜名往往以各種形式被“記錄”了下來。所以,當蘇幫菜發(fā)展到明末清初,達到空前高度時,諸多文章中,只要一提到蘇幫菜,就會用類似“獨步天下”等詞語來形容。清代蘇州人顧祿《桐橋倚棹錄》中記載的菜點就有一百七十四種,還有一些宴席,包括蘇州餐船、“沙飛船”的供應方式、特色。顧祿在《清嘉錄》中記述了蘇州風土人情及富有情趣的飲食風俗,這些記載,引人入勝,無意間助推了蘇幫菜的發(fā)展。因而,蘇州一直被世人稱為“人間美食天堂”。經幾千年的社會發(fā)展,蘇幫菜形成了層次分明的不同系列:宮廷菜、官府菜、鄉(xiāng)紳菜、酒樓菜、家常菜、船菜。蘇幫菜除了上述六個方面外,還有養(yǎng)生菜點藥膳,寺院廟觀菜中的素菜、素齋等。另有制作精細、口味精到的書寓菜,舊指“堂子”菜,曾風行一時。豐富多彩的菜式層次——從宮廷到官府、到社會、到百姓家、到船舫的佳肴組成了基礎深厚的蘇幫菜。蘇州是“魚米之鄉(xiāng)”,因而,食材也就十分豐富:“春有刀鱭夏有鰣,秋有肥鴨冬有蔬”,“紅莧紫茄種滿吳興之圃,綠葵翠薤殖盈姑蘇阜之區(qū)”。趙筠的《吳門竹枝詞》說:“山中鮮果海中鱗,落索瓜茄次第陳。佳品盡為吳地有,一年四季賣時新!碧K州廚師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所提供的獨有的食材,不斷改進傳統(tǒng)的烹飪技術,創(chuàng)造了許多獨有的名菜佳肴,形成了“使一物各獻一性,一碗各成一味”的特色風味。蘇州人做菜,要求高、時間長、準備充分,哪怕是家庭主婦做的家常菜也從不馬虎。他們講究選料,講究刀工,講究火候,講究口味。講究,講究,一路講究,講究在做菜的整個過程中。制作蘇幫菜,除在烹飪環(huán)節(jié)中十分講究外,其配料和用水也是十分講究的。如為了使菜品具有“多味”性,烹調時,準備的調味品也特多,伏醬、陳醋、秋油、鮮糟、筍油、酒釀、蝦醬等,不一而足,而且要選用本地產的正宗調料。舊時,烹調不用料酒,只用酒釀露去腥,效果奇佳。還有,烹調用的水也是不能隨便的。舊時,菜館、大戶人家均用近郊山中泉水,稱為飲饌之水,烹調時講究為“第一要素”。如果家中沒有泉水,就用井水(舊時,蘇城的井甚多,即便達不到每家每戶有井,但每戶人家都能用到井水);但井水也不能隨便用,須是清晨將井水打出,經沉淀后才能用。蘇州的百年老店松鶴樓就有一口井叫“蟹臍井”,著名的9:132015-10-23就一直使用這口井的井水烹制,成為一大特色,經久不衰。一品品具有濃郁蘇州風味的蘇幫菜烹飪完畢,并不表示蘇州人會就此松懈他們的“講究之道”;他們還將在菜品名稱、所用餐具和分量上繼續(xù)“講究”。菜品名稱須形象地表達其高雅、好口彩的寓意,透出蘇州人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以合主人或者顧客的心。所以,蘇州菜中有“松鼠鱖(蘇州人常寫作‘桂’)魚”、“櫻桃肉”、“春光迷人”(實為麻油拌筍尖)、“豆瓣湯”(取塘鱧魚頭部兩頰上左右兩片指甲大小的肉,其形狀像豆瓣,故稱豆瓣湯),聽聽這菜名,就讓人食欲大增。而所用的餐具器皿花紋形態(tài)要與家宴主題符合,而所出菜點,在裝盤時的形態(tài)要與器皿形態(tài)相輔相成,這樣可使菜品從色彩到形態(tài)達到和諧的最高境界。而瓷器餐具還講究窯口、產地,蘇州人家(有點地位的人家)一般都用景德鎮(zhèn)的細瓷。家宴以一桌為限,菜品道數不多。酒樓、飯店每品菜肴準備的量亦不多,售完即盡,稱嘗嘗味道。此舉一方面是力求食品新鮮,確保味美;另一方面,也有“數量有限,嘗鮮從速”的廣告味。就餐、宴請的廳軒須是明堂,環(huán)境明凈,窗明幾凈,雅淡適宜。廳堂內須有“四香”:餐桌臺面花香(插花)、墻壁墨香(掛字畫)、送茶時茶香(本地名茶)、灑酒時酒香(本地名酒)。上菜時,送菜的人,手不能接觸菜點,一般都用菜盤(木制方盤)上菜,有的用菜盒、菜籃。陸文夫先生在《美食家》一書中曾復原過這樣的蘇州家宴。書中提到的孔碧霞不僅治家是能手,也能燒得一手好菜,她在家中親手烹調一桌菜肴,讓大家大加稱贊、嘆為觀止。這才是吃一席正宗蘇幫菜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