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麗婭克里斯蒂娃教授,在英美文化界被譽為“法國女權(quán)主義三女杰”之一,與伊里格瑞、西蘇并稱法國女性主義三位一體,其著作幾乎都被翻譯成英語。本書是克里斯蒂娃繼《中國婦女》之后又一關(guān)于女性主義的專著,相信會獲得不少女性研究轉(zhuǎn)業(yè)師生和婦女問題專家的垂青和賞識。本書是文集,由作者一定時期的報刊投稿匯合而成。緊跟時代潮流,又融合了作者對女性主義問題的特殊見解,更重要的是她運用符號學分析作為工具,對歷史上的女性話語和女性人物也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發(fā)。作為富有爭議性的女性主義學者,盡管英美學界一再提起,作者卻質(zhì)疑這個稱謂,并以自己的專業(yè)言論一再進行闡發(fā),因此本書的地位就顯得有為珍貴,是研究相關(guān)觀點不可缺少的參考資料。本書簡介: 本書是克里斯蒂娃繼《中國婦女》之后又一關(guān)于女性主義的專著,全書以女性問題為中心,將作者自1975年至2006年間發(fā)表的25篇散論和發(fā)言稿,其中有些文章從未發(fā)表。全書共分為三大部分,分別名為:“日復一日”、“肉體與精神”和“一個(眾)女人(們)”。作者運用符號學、精神分析學和人類學等各種論述途徑和理論角度,橫跨整個法國的啟蒙時期、大革命時代和當代社會,既追敘了歷史上的斯塔爾夫人、德雷卡米耶夫人和夏綠蒂柯黛等偉大女性的瑰麗風采,更著重于就當代女性的時尚文化和社會問題進行解剖,主張“女性效應(yīng)”和“母性功能”的積極意義,提倡女人的個體獨特性和創(chuàng)造性。 序言自從我在新索邦大學跟隨朱麗婭·克里斯蒂娃的符號學課程以來,直到今天我們?yōu)榱藠W布出版社的兩本書一起工作,我認識她已經(jīng)多年了。當年我在她的指導下做一篇關(guān)于“洛特瑞阿蒙作品中能指的作用”的碩士論文。再見到她時,只見她的棕色長發(fā)盤成發(fā)髻,臉上帶著令人寬慰的笑容,穿著外側(cè)切口的直筒裙,挺直的長腿清晰可見。我再次聽到了她清亮的嗓音,其中夾雜著一絲難以察覺的異國口音。這是一個異域美人,她的闡述才華橫溢,這一切凝聚成一種無法抵擋的魅力,使得男女學生們每個星期都蜂擁而來聽課。這還是發(fā)生在她的一系列轉(zhuǎn)變,即剪成不規(guī)則的短發(fā)、跳進精神分析學界之前的景象。我曾經(jīng)建議她對正在進行創(chuàng)造的一些概念做一個系統(tǒng)研究,然后運用到對法國文學基本文本的閱讀中去,比如阿爾托、馬拉美或者其他作家作品。她很快表現(xiàn)出自始至終的好奇心,以一種禮貌和開放的態(tài)度表達了同意。于是,克里斯蒂娃式的雞尾酒會材料上齊,這是一個智慧的女人,但從頭到腳都散發(fā)出一種迷人的魅力,她知道,詞語的激情會不知疲倦地表達在肉體的激情之上,她關(guān)心自己的自由,熱情地宣稱“如果一個女人有什么可以丟失的,那只能是她的鎖鏈”;但同時,她又完全意識到了自己的特殊性,身處女權(quán)主義運動、結(jié)構(gòu)主義和拉康主義以及所有精細系統(tǒng)的邊緣,她不斷地醉心于一部完美作品的搭建,既是創(chuàng)新的,又總在不斷地變化之中。具體說來,在《獨自一個女人》中思考的主題應(yīng)該被從多個向度來解讀。獨自的(seule),一個女人可以是獨一無二的,面對著自身不可化約的個別性,獨自面對著孕育母性(生理上的或者智力上的)所需的那些永不疲倦的挑戰(zhàn)和對抗;她在創(chuàng)造中仍然是孤獨的,在她想要說出的話語中,她正是自身,也沒有別的去處,遠離步步追逼的人群和社區(qū)主義。這就是說,大寫的女人(LAfemme)是不存在的,只要人們一思考女性的狀況或者心靈時,就必須不停地用女性立場(leféminin)來取代女性氣質(zhì)(laféminité),以避免、并超越那些陳詞濫調(diào)。“使您面對自己陌生化,使您自己陌生化”,在這個從混沌(chaos)中彰顯的21世紀,面對閱讀她的女人、追問自身的位置乃至前途的女人們,朱麗婭·克里斯蒂娃反復強調(diào)著這句話。本書具有三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日復一日”,收集了發(fā)表在《女性》(Femme)月刊上的散篇,這本雜志已經(jīng)不復存在。這些文章寫于1980年代末,正值世界性的大變動之時,尤其是歐洲經(jīng)歷著柏林墻的倒塌。朱麗婭·克里斯蒂娃擁有一個專欄,取代了《女性》雜志上所謂的“情感咨詢站”。她避免了情感和性的雙重陷阱,轉(zhuǎn)而贊頌知識和好奇心,來對抗“享受一切”這一消費式的致死命令;她為擁有憂傷的權(quán)利而辯護,一再重申對“差異崇拜”的懷疑!安町惓绨荨保╟ultedeladifférance)這一20世紀末的新教條主義,來自于恐怖主義謀殺中流淌的血河和顛沛流離,至今仍然在電視熒屏上演,反復訴說著它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虧欠,這一自由的練習,這種對話語無可替代的練習,以反對流行于世的精神懈怠,開啟了通向他者(Autre)之路。這些文章所指向的女人們盡管自詡擁有經(jīng)濟和性生活上的獨立,卻無法規(guī)避思考,無法擺脫對當代模范女性的懷疑——這些模范正是當代新奴役范式的代表——對這些平滑且性能良好的 “機器們”,必須傳授談話的藝術(shù)和對存在裂縫的接受。 第二個維度,“肉體與精神”,匯聚了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幾位杰出女性的素描,克里斯蒂娃從未停止對這一啟蒙時期的思考。一方面,既是對這幾位特殊的精神女性和引誘者(sédutrice)的特點分析,另一方面,也是對某種絕對形式的探尋,她們的政治斗爭接近于對自身的犧牲和付出,甚至是恐怖演習,卻能變成母性激情(passion maternelle)的一個化身。 第三個維度,“一個(無數(shù)個)女人(們)”,則是作為根基的理論投入。這些文章有些散落不見,具有多聲調(diào)、多義的風格,分期發(fā)表于1970年代直至最近的《GRIF手冊》(CahiersduGRIF),表達了克里斯蒂娃思想的多樣形態(tài)。1975年,在女權(quán)主義取得全面勝利的時代,在完全承認這一運動的歷史功績之時,她剖析了“女性身份”所謂的前提,立足于社會和經(jīng)濟的立場和象征的立場上,她首先強調(diào)了女性的創(chuàng)造功能,她用符號學的術(shù)語來加以闡述,因為這一話語系統(tǒng)承諾不去壓抑與原始母親的聯(lián)系。她莊嚴地警告,要提防對政治權(quán)利的陽具式認同,提防將文化生產(chǎn)加以性化、以逃避一切分門別類的傾向。她對愛情的塑形和囚禁能力充滿好奇,這些“自己身上的他者”,還有貝居安會修女們(béguines)和她們的內(nèi)院,她們不知疲倦地圍繞耶穌的形象添上細膩感人的頌詩——這些神秘沖動的隱喻為了存在殫精竭慮。 最后,作品憑借一個莊嚴的宣告結(jié)束:暫時站在性別戰(zhàn)爭之外的必要性。因為談?wù)撆,也就是談(wù)撃腥耍灰驗樵诖似陂g,“9·11”作為第二次世界性的爆炸事件出現(xiàn)了,對此人們將不停地反思它的源頭和沖擊波。 那現(xiàn)在,如今呢?如今,朱麗婭·克里斯蒂娃是否變成了一個可供教導的模范?獎勵和禮遇紛至沓來。國家殘疾委員會主席,2004年挪威議會創(chuàng)立的第一屆霍爾堡獎(prixHolberg),以樹立諾貝爾獎缺失的人文科學獎項,2006年的漢娜·阿倫特政治思想獎獲得者(prixHannachArendt),經(jīng)濟與社會委員會委員,大西洋兩岸大學座談協(xié)會……通過不斷地轉(zhuǎn)變和進化,朱麗婭·克里斯蒂娃懂得如何挫敗社會表象的自戀式陷阱。這說明,關(guān)鍵就在別處;蛘哒f,她獻給阿維拉的苔蕾莎(Thérèsed’Avila)和神秘之愛的大部頭概論,通過賦予我們新的思考方式,這一全部愛的融合,為我們保留了這一美麗精神所擁有的耀眼驚奇之一。 瑪麗-克里斯蒂娜·納瓦羅(Marie-ChristineNavarro) 記者、作家和教授 巴黎美國大學(l’universitéaméricainedePar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