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本書是季羨林先生的民族精神之作,緊密契合當下愛國主義、中華文化復興等熱點話題,探討何為中國人、中國文化、中國精神。本書從中國文人展現(xiàn)的民族氣節(jié)、普通中國人的習慣與特性、中國文明的理解與傳承三個角度來闡述、探討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所在,全面展現(xiàn)了一個老知識分子的心聲。 作者簡介: 季羨林,中國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終身教授。 目錄: 豎起文人鐵脊梁 訪紹興魯迅故居/3 一個老知識分子的心聲/7 《胡適全集》序—還胡適以本來面目/13 陳寅恪先生的愛國主義/39 一個真正的中國人,一個真正的中國知識分子/47 《第一屆吳宓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選集》序/55 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閉幕詞/58 《神州學人叢書》序/63 為胡適說幾句話/69 周作人論—兼及汪精衛(wèi)/74 彰顯本色中國人 黃色的軍衣/83 一雙長滿老繭的手/87 野火/92豎起文人鐵脊梁 訪紹興魯迅故居/3 一個老知識分子的心聲/7 《胡適全集》序—還胡適以本來面目/13 陳寅恪先生的愛國主義/39 一個真正的中國人,一個真正的中國知識分子/47 《第一屆吳宓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選集》序/55 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閉幕詞/58 《神州學人叢書》序/63 為胡適說幾句話/69 周作人論—兼及汪精衛(wèi)/74 彰顯本色中國人 黃色的軍衣/83 一雙長滿老繭的手/87 野火/92 母與子/95 至美哉中華文明 上海菜市場/107 《百年百篇文學經(jīng)典散文卷》序/109 送禮/113 長城與中華民族的民族性/117 《彭松書法集》序/119 《長歌當嘯》序/122 《京劇與中國文化》序/129 《中國少林寺》序/131 《敦博本禪籍校錄》序/133 《中國飛天藝術(shù)》序/136 東方文化/139 成語和典故/145 《跨文化叢書·外國作家與中國文化》序/147 于文章中續(xù)古今 《陳瑞獻選集》序/155 《趙元任全集》序/159 《中華姓氏大辭典》序/170 《唐·吐蕃·大食政治關(guān)系史》序/175 《清代海外竹枝詞》序/179 《中國精神》序/181 《20世紀中外文學交流史》序/184 《成語源流大辭典》序/189 《絲綢之路貿(mào)易史研究》序/196 《新編百家姓印譜》序/198 《海外中國學家譯文叢書》序/200 對21世紀人文學科建設(shè)的幾點意見/205 提高高校學生人文素質(zhì)的必要和可能/223 《玉華宮》序/227 《紹興百鎮(zhèn)圖贊》序/230 團結(jié)起來,共同前進—祝賀中國民族古文字展覽開幕/233 翻譯/236 我看北大/243 前言叢書出版說明: 品味大師的博學與精髓,是一種至高的享受和榮耀。經(jīng)過認真的選擇和細心的編審,我們以赤誠景仰之心,向廣大讀者奉上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的《傳統(tǒng)文化與國學》叢書。 季羨林先生出生于1911年,山東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他是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先生足跡踏遍瀛寰,一生寄情于文化,融貫東西,匯通中外。先生為人,樸實無華,無論是與之交流,還是閱讀他的文字,都讓人如沐春風,感悟通透。 季羨林先生學問博大精深,著述勤勉恒久,作品風贍多姿;同時,大師與20世紀共始終,經(jīng)歷了兩個世紀的交接。明年是先生誕辰105周年,我社非常榮幸地得到季羨林先生叢書出版說明: 品味大師的博學與精髓,是一種至高的享受和榮耀。經(jīng)過認真的選擇和細心的編審,我們以赤誠景仰之心,向廣大讀者奉上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的《傳統(tǒng)文化與國學》叢書。 季羨林先生出生于1911年,山東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他是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先生足跡踏遍瀛寰,一生寄情于文化,融貫東西,匯通中外。先生為人,樸實無華,無論是與之交流,還是閱讀他的文字,都讓人如沐春風,感悟通透。 季羨林先生學問博大精深,著述勤勉恒久,作品風贍多姿;同時,大師與20世紀共始終,經(jīng)歷了兩個世紀的交接。明年是先生誕辰105周年,我社非常榮幸地得到季羨林先生之子季承先生的全力支持,季承先生無償提供大師的手稿原件、印章及照片,其中很多是首次公開。我們以無比景仰的心態(tài),從季老諸多的著作和手稿中精心擇選出部分精品文章,以“傳統(tǒng)文化與國學”為主線匯編成冊,謹以此套叢書向季羨林先生誕生105周年獻禮。 《傳統(tǒng)文化與國學》叢書共為四冊,分別為《傳統(tǒng)文化之美》《民國的那些先生》《已逝去的年代》和《中國人與中國文明》。這套書提供給讀者一個看人看世界的嶄新視角,字里行間蘊涵著博大情懷和深刻思考,對現(xiàn)今追求金錢和物質(zhì)的社會是一劑清醒劑,喚醒國人去尋覓自身與社會的風骨和氣節(jié)。 第一冊《傳統(tǒng)文化之美》,主要輯錄季羨林先生的體悟與沉思,展現(xiàn)國學大師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與地位提出的新鮮、獨特而高屋建瓴的精辟論點,不僅激發(fā)了我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懷舊之情,還將勾起我們心中家國合一的文化情懷。讀者從季老的體悟與沉思里,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和東方文化的深厚底蘊,從而促使我們在全球化的語境中,堅持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強化文化認同,樹立文化自信。 第二冊《民國的那些先生》,主要收集季羨林先生與各界名流的交往及對同時代賢達的評點,展示了那個時代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他們的個性或迂或癡或狂,但內(nèi)里全不失風骨、風趣或風雅,底子上都有一個“士”字守著。讀著他們,我們感覺到恍若隔世;觸摸歷史,我們常常浩嘆不已。他們就是“民國的那些先生”,他們有著與今天的學人迥然不同的風度、氣質(zhì)、胸襟、學識和情趣。 第三冊《已逝去的年代》,是季羨林先生用真實、質(zhì)樸的筆觸,重述自己的多彩人生之路,展現(xiàn)其一生的奮斗經(jīng)歷和內(nèi)心情感世界。這既是一部紀實自傳和成長史,又折射出大師對那個時代獨特的評判,如同色彩斑斕的幻燈片,從大師的鏡子里反射出20世紀上半葉的社會現(xiàn)實。 第四冊《中國人與中國文明》,主要編錄了季羨林先生對中國文明發(fā)展的系列思索,緊密契合當下中華崛起、文化復興等熱點話題,探討何為中國人、中國文化、中國精神。從中國文人的民族氣節(jié)、普通中國人的習慣與特性、中國文明的理解與傳承等角度,來闡述、探討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所在。 在叢書編纂和審校過程中,我們遵照季承先生的囑托,力求保持作品最初發(fā)表及修正定稿時的原貌,又注意根據(jù)現(xiàn)行語言文字規(guī)范要求訂正少許文字與標點。某些字詞(包括一些異形詞)、標點的使用等情況,依據(jù)“保留不同時期風貌”的原則,我們未做改動與統(tǒng)一,盡力做到大致不差。 限于學養(yǎng)和編校水平,叢書中難免存在差錯與遺憾,期望得到廣大讀者的批評指正。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與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出版企業(yè),目前是我國圖書出版領(lǐng)域排名前列的綜合出版大社之一;我社在計算機、互聯(lián)網(wǎng)等科技出版贏得領(lǐng)先地位的同時,最近10年深入社科大眾圖書出版,也建立起了較強的影響力,近期出版的《貝聿銘全集》《萬物運轉(zhuǎn)的秘密》《萬萬沒想到》《京杭大運河》等圖書分別獲得中華優(yōu)秀出版物獎、國家文津圖書獎、中國好書獎等獎項。衷心期待《傳統(tǒng)文化與國學》叢書能得到讀者的厚愛。 劉九如電子工業(yè)出版社總編輯 我現(xiàn)在站在胡適之先生墓前。他雖已長眠地下,但是他那典型的“我的朋友”式的笑容,仍宛然在目。可我最后一次見到這個笑容,卻已是五十年前的事了。 ——季羨林在臺灣祭奠胡適先生 現(xiàn)在就坐在燕園朗潤園中一個玻璃窗下,寫著《九十述懷》。窗外已是寒冬。荷塘里在夏天接天映日的荷花,只剩下干枯的殘葉在寒風中搖曳。玉蘭花也只留下光禿禿的枝干在那里苦撐。但是,我知道,我仿佛看到荷花蜷曲在冰下淤泥里做著春天的夢;玉蘭花則在枝頭夢著“春意鬧”。它們都在活著,只是暫時地休息,養(yǎng)精蓄銳,好在明年新世紀,新千年中開出更多更艷麗的花朵。 ——季羨林《九十述懷》 智者樂,仁者壽,長者隨心所欲。曾經(jīng)的紅衣少年,如今的白發(fā)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雜憶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筆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我現(xiàn)在站在胡適之先生墓前。他雖已長眠地下,但是他那典型的“我的朋友”式的笑容,仍宛然在目?晌易詈笠淮我姷竭@個笑容,卻已是五十年前的事了。 ——季羨林在臺灣祭奠胡適先生 現(xiàn)在就坐在燕園朗潤園中一個玻璃窗下,寫著《九十述懷》。窗外已是寒冬。荷塘里在夏天接天映日的荷花,只剩下干枯的殘葉在寒風中搖曳。玉蘭花也只留下光禿禿的枝干在那里苦撐。但是,我知道,我仿佛看到荷花蜷曲在冰下淤泥里做著春天的夢;玉蘭花則在枝頭夢著“春意鬧”。它們都在活著,只是暫時地休息,養(yǎng)精蓄銳,好在明年新世紀,新千年中開出更多更艷麗的花朵。 ——季羨林《九十述懷》 智者樂,仁者壽,長者隨心所欲。曾經(jīng)的紅衣少年,如今的白發(fā)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雜憶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筆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 ——央視2006年感動中國季羨林的頒獎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