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小書記錄了一位25歲的倫敦姑娘偏居城市一角的生活樂趣。而真正的主角是臥室外那片不足三平米的屋頂陽臺,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 從作規(guī)劃、購置種子及工具,再到育苗、培植、收獲,花園陪伴著作者經歷了從春到冬的一年時光。 在這條主線之外,作者還描述了她眼中倫敦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從高樓觀鳥到參觀都市農場,從城市騎行到雨中長走,揭開了倫敦這座大都市不為人知的一面。 本書行文素樸,不營造曲折,但其細膩的筆觸、真摯的感情自然帶來一種平緩、抒情的散文風格,使得本書自始至終充滿了一種小清新的韻味。 作者簡介: 海倫·芭布絲(HelenBsbbs),自由撰稿人和作家,生活在英國倫敦。她曾在BBC及其出版部門任職,為《野外倫敦》雜志做過編輯,F在為《衛(wèi)報》、《觀察家報》、《新政治家周刊》等媒體撰稿;也為慈善機構和非政府組織做雜志編輯,如“綠色和平組織”等。 目錄: 前言 冬季 春季 夏季 秋季 瑣記 檢索表 序言: 陰暗與光明 什么樣的倫敦人會種菜呢?享受著某種家庭幸福的人?已婚,養(yǎng)狗,不流一滴汗,也不吐一個臟字,就能變出一道道自家出產的佳肴?哦,我可完全不是這樣。我所生活的環(huán)境毫無幸?裳。我的廚房十分狹小,洗手間都快發(fā)霉了。房間是租來的;我沒有丈夫,沒有可愛的小狗,連一個像樣的花園都沒有。坦白地說,我也不是一個好廚子。 我有時會很憂郁,總是胡思亂想,疑神疑鬼,為此我感到不安。但我想對每個人來說,總會有什么事使你感到竊喜,總有些事,無論何時,總能令你開懷。 綠色空間、野生生物和我的家鄉(xiāng)倫敦的每個細節(jié),就是最令我振奮的三件事物。當一切都陷入陰暗,我還可以躲進這些隱蔽的地方——在這里,滿眼都是密實的綠葉和流動的倫敦風景。還有——我的屋頂。 本書講述的是關于種植的美好,以及自然和一座城市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它展現的是倫敦鮮為人知的一面,以及一個漂泊中的二十五六歲的青年人如何身處其中。它旨在揭示一座城市能在多大程度上容納野生生物,也可能使你以新的眼光來看待高樓林立的空間。同時它也是一曲贊歌,歌頌園藝帶給人們的滿足感,哪怕你已經對它感到絕望。這并不是一本指南,而是記述在初次嘗試園藝的一年里發(fā)生的種種奇遇。 好吧,歡迎你來到這個不完美的世界——在這個高度城市化的空間里,植物自然生長,各種生靈悠然漫步,而我,則試圖在喧囂中追求田園詩般的生活。摘抄一: 這個屋頂就像一個比較大的陽臺,面積不足3平方米。那棵美國梧桐是離我最近的鄰居,樹上經常有松鼠和小鳥光顧。屋頂終日有陽光照射,在這個時節(jié)的日落時分,落光了樹葉的枝干襯著冬日微亮的天空,顯得格外美好。現在屋頂上擺放著一套桌椅,還有一些薰衣草和三叢帚石南,看起來有點空曠,有點荒涼。但在我看來,它就像一張空白的畫布,在等待奇跡發(fā)生。 與往常的冬天一樣,我本著愛護野生生物、創(chuàng)建有機廚房的園藝理念,花了幾個月時間來做規(guī)劃。我閱讀書籍、制作清單、畫奇怪的圖表,然后考慮需要購買哪些必要的硬件設施,比如修枝剪、小鏟,也許還需要一把掃帚。我真的是從零開始——去年的象征性種植,我用的是一把兒童用的藍色塑料鏟,在海邊買的,可能更適合用來堆沙堡,而不是園藝。目前這個花園項目的主要目標是廉價、不需要太多時間,而且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耐心并不是我的突出優(yōu)點,我希望這個屋頂能很快成為一個特別的地方。 摘抄二: 近來有些時候感覺像是春天馬上就要來了。這周我有一天早早起床,乘坐夜間巴士到哈克尼(Hackney)的東區(qū)水庫(EastReservoir)看水上日出。早晨6點15分,萬籟俱寂,清冷的空氣中漂浮著縷縷晨霧,平靜的湖水呈現出一種偏粉紅的灰色。到六點半,天空開始慢慢變成黃色,然后是溫暖的橙色。 太陽開始偷偷窺視蘆葦灘,將這些灰色的植物染成紫銅色和黑色。它像一個燃燒的紅色圓盤一樣升起來,上方懸著一圈淺色的云層,略微傾斜,看起來像是得意地戴了一頂帽子,后面還跟著一縷溢出的陽光。棲息的水鳥的深色輪廓在熔巖般的水上輕輕跳動。天空已經像火燒一樣,但依然寒冷。霜花在清晨的或嚴重閃閃發(fā)光。后來,我坐著看鳳頭鸊鷉——這種水鳥通過跳一種極具吸引的配對舞來尋找配偶。很快它們就會筑巢,然后把長著條紋的幼鳥背在背上,在水庫里游來游去。 幾天后,我徹夜未眠,看了一場史詩劇。戲劇落幕后,我草草地吃了早餐,此時太陽正在升起,我在夢幻般的濃霧中蹣跚地走回家去。我一路向北,天空漸漸亮起來。我感到冬天已經慢慢地走到了盡頭。那天早晨的空氣里有一種久違的溫暖,暗示著春天要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