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所著的《古典詩歌中隱喻與轉喻的互動》是認知語言學與文學理論的交叉,屬認知語言學的新發(fā)展,即認知詩學的研究范疇,而認知詩學作為“一種新的詩學”,開啟了文學文本分析闡釋的新篇章。人們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通過認知語言學中隱喻和轉喻這兩塊他山之石重新審視中國的傳統(tǒng)詩歌。目錄: 前言 緒論 第一章隱喻、轉喻與比、興 1.1引言 1.2認知詩學視角下的隱喻與轉喻 1.3中國傳統(tǒng)詩學中的比興 1.4比興與隱喻和轉喻的互動 1.5小結 第二章古典詩歌中隱喻和轉喻互動的類型 2.1引言 2.2Goossens的隱轉喻理論 2.3古典詩歌中隱喻和轉喻互動的類型 2.4隱喻與轉喻互動的詩性特征 2.5Goossens隱轉喻理論的修正 2.6小結前言 緒論 第一章 隱喻、轉喻與比、興 1.1 引言 1.2 認知詩學視角下的隱喻與轉喻 1.3 中國傳統(tǒng)詩學中的比興 1.4 比興與隱喻和轉喻的互動 1.5 小結 第二章 古典詩歌中隱喻和轉喻互動的類型 2.1 引言 2.2 Goossens的隱轉喻理論 2.3 古典詩歌中隱喻和轉喻互動的類型 2.4 隱喻與轉喻互動的詩性特征 2.5 Goossens隱轉喻理論的修正 2.6 小結 古典詩歌中隱喻與轉喻互動中的隱喻和轉喻 第三章 古典詩歌中的文化隱喻——以時間隱喻為例 3.1 引言 3.2 隱喻與文化 3.3 英語世界中的時間觀 3.4 古典詩歌中的時間隱喻所反映的傳統(tǒng)時間觀 3.5 小結 第四章 古典詩歌中意象的文化轉喻 4.1 引言 4.2 意象 4.3 意象的文化轉喻 4.4 古典詩歌中的動物意象和植物意象 4.5 古典詩歌中動物意象和植物意象的文化轉喻 4.6 小結 古典詩歌中隱喻和轉喻的互動 第五章 古典詩歌中基于轉喻的隱喻 5.1 引言 5.2 古典詩歌中基于轉喻的隱喻 5.3 古典詩歌中基于轉喻的隱喻的特點 5.4 古典詩歌中基于轉喻的隱喻的語篇功能 5.5 小結 第六章 古典詩歌中隱喻與轉喻互動的語篇連貫功能 6.1 引言 6.2 古典詩歌中意象的鏈條 6.3 古典詩歌中隱喻與轉喻互動的語篇回環(huán) 6.4 隱喻與轉喻回環(huán)結構的審美功能 6.5 小結 第七章 概念整合中隱喻和轉喻的互動——古典詩歌中“數(shù)量名”結構的繪畫美 7.1 引言 7.2 古典詩歌中“數(shù)量名”結構的概念整合 7.3 古詩中“數(shù)量名”結構概念合成的繪畫美 7.4 小結 第八章 古典詩歌中隱喻與轉喻互動的語篇互文 8.1 引言 8.2 語篇互文與概念整合 8.3 李清照《臨江仙》互文性的概念整合分析 8.4 小結 第九章 古典詩歌中隱喻和轉喻互動的翻譯 9.1 引言 9.2 古詩中基于轉喻的隱喻的翻譯 9.3 古詩中基于隱喻的轉喻的翻譯 9.4 古詩中隱喻內(nèi)含轉喻的翻譯 9.5 古詩中轉喻內(nèi)含隱喻的翻譯 9.6 小結 中國古典詩學和西方認知詩學的比較詩學思考 第十章 漢英詩歌中自然意象的認知詩學比較 10.1 引言 10.2 自然意象 10.3 漢英詩歌自然意象之認知詩學分析 10.4 漢英詩歌中自然意象的中西比較詩學思考 10.5 小結 第十一章 西方認知詩學與中國古典詩學的接受美學比較 11.1 引言 11.2 西方接受美學 11.3 西方認知詩學與中國古典詩學的接受闡釋維度 11.4 西方認知詩學與中國古典詩學的接受美學比較 11.5 小結 參考文獻 附錄一 愛情詩歌中愛情隱喻的變遷 1.引言 2.愛隋詩歌中的愛情概念隱喻 3.愛情詩歌中愛情隱喻的變化 4.愛情詩歌中愛情隱喻變化的原因 5.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二 古典詩歌中視角的疊加 1.引言 2.編碼視角 3.古典詩歌中視角的疊加 4.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三 從虛構運動看古典與現(xiàn)代詩歌中的虛構世界 1.引言 2.虛構運動 3.古典詩歌與現(xiàn)代詩歌中的虛構運動 4.虛構運動的詩學思考 5.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