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爾赫斯的面孔》是格非最新的散文集和評論集。以文體優(yōu)美著稱的作家格非同時也是嚴謹而睿智的學者,友善而幽默的老師。多重身份特質(zhì)在這部文集里得到了充分表露。他的游記和憶舊文,敘事輕捷,妙趣橫生;讀書札記和文化短評往往切中肯綮;文學評論則優(yōu)美耐讀,見解深透,兼具學術(shù)文章和散文之長,是不可多得的經(jīng)典。對于一個喜愛并想更多了解他的讀者,此書的前一半可謂一個窗口。對于更為廣大的文學愛好者,此書的后半部分相當于一門精彩不容錯過的文學公開課。 作者簡介: 格非,當代實力派作家,清華大學文學教授,與蘇童、余華并稱“先鋒作家三駕馬車”。他的寫作堅韌、優(yōu)雅而純粹,既體現(xiàn)深厚的世界文學素養(yǎng),又能曲盡漢語的美與微妙。其作品素以玄奧著稱,但近年來卻知音日眾,越來越多的優(yōu)秀文學讀者在他的文字中找到共鳴。 他著有《迷舟》、《相遇》等中短篇小說四十余篇,《欲望的旗幟》、《人面桃花》、《山河入夢》、《春盡江南》等長篇小說六部,以及《塞壬的歌聲》、《博爾赫斯的面孔》等散文集多部。 目錄: 短文十篇 印度紀行 鄉(xiāng)村教育:人和事 鄉(xiāng)村電影 師大憶舊 當代文化與環(huán)境的對立 物象中的時間 《中國》筆會 當木匠,還是上大學? 文學的他者 中國小說的兩個傳統(tǒng) 廢名的意義 加西亞?馬爾克斯:回歸種子的道路 列夫?托爾斯泰與《安娜?卡列尼娜》 《包法利夫人》與福樓拜短文十篇 印度紀行 鄉(xiāng)村教育:人和事 鄉(xiāng)村電影 師大憶舊 當代文化與環(huán)境的對立 物象中的時間 《中國》筆會 當木匠,還是上大學? 文學的他者 中國小說的兩個傳統(tǒng) 廢名的意義 加西亞?馬爾克斯:回歸種子的道路 列夫?托爾斯泰與《安娜?卡列尼娜》 《包法利夫人》與福樓拜 《城堡》的敘事分析 卡夫卡的鐘擺 白色的寓言 詹姆斯?喬伊斯:《都柏林人》 1999:小說敘事掠影 現(xiàn)代文學的終結(jié) 博爾赫斯的面孔 伯格曼的微笑 布努艾爾與超現(xiàn)實主義運動 文學的他者 《一千零一夜》中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前在開羅有一個人,在自己家花園的無花果樹下睡著了,他做了一個夢。他夢見一個渾身被雨水打濕的人,嘴里咬著一枚金幣來拜訪他,并對他說:“您的財富在波斯的伊斯法罕,到那里去尋找它吧!钡诙煲辉,他就出發(fā)了。他抵達伊斯法罕的時候,天已經(jīng)黑了,就在一座清真寺里棲身。那天晚上,有一幫盜匪闖進了修道院,隨后趕來的官軍巡邏隊沒有抓到盜匪,卻在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這個從開羅來的可憐人。面對審問,這個人如實供述了自己因受到夢的指引來伊斯法罕尋找財富的經(jīng)過。巡邏隊長哈哈大笑。他說,我一連三次夢見自己的財富在開羅的一個庭院里。庭院的花園里有一座日晷、一棵無花果樹,近旁還有一個噴泉。我的財富就在噴泉底下。可我不像你那么傻,我從不會去理會這荒唐的夢兆。聽他這么說,這個從開羅來的人就離開了清真寺,踏上了回家的旅程。他回到自己家中,在花園的噴泉底下挖出了大批的財寶。 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曾把這個故事改寫成一個短篇小說,題為《兩個做夢人的故事》。眾所周知,寓言或傳統(tǒng)故事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它經(jīng)得起無數(shù)次的解讀,而本身卻不會被磨損。當然,不同的讀者都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理解這個故事的意蘊。但在我看來,這個短小的故事,也可以被看成是文學寫作本身的某種隱喻。 文學寫作的基本目的,是運用語言去闡述個人與他所面對的世界之間的關(guān)系。我們知道,文學創(chuàng)作的基本材料往往來自于個人經(jīng)驗和記憶。個人經(jīng)驗對于寫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作家僅僅擁有經(jīng)驗和記憶是遠遠不夠的。一般來說,個人經(jīng)驗總是封閉的、瑣碎的、習以為常的,有時甚至帶有強烈的個人偏見。文學所要發(fā)現(xiàn)的意義,猶如寶藏一樣,沉睡在經(jīng)驗和記憶之中。如果沒有夢的指引,沒有新的經(jīng)驗和事物的介入,經(jīng)驗和記憶本身也許根本不會向我們顯示它的意義。因此,我傾向于認為,文學寫作的意義,實際上并不存在于單純的經(jīng)驗之中,而是存在于不同經(jīng)驗之間的關(guān)系之中。同樣的道理,真相并不單純地存在于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不同事件的聯(lián)系之中。正如薩特所說的,他者的出現(xiàn),是我們理解自身的首要前提。 馬爾克斯曾說過,只有當你遠離家鄉(xiāng),來到某個陌生的地域,“家鄉(xiāng)”的面目才會變得清晰起來。我們整天與父母朝夕相處,但也許只有等到你自己的孩子降生,你才會真正理解自己的父母;只有當你了解了什么是英國文學、法國文學、非洲文學、阿拉伯文學時,你才有可能去思考什么是中國文學的特質(zhì)。從某種意義上說,文學的他者,其實就是我們自身的另一面。他者的出現(xiàn),有助于照亮我們自己的經(jīng)驗,有助于克服自我意識的局限和偏見。 因此,文學交流的首要目的,并不是如何去學習別國作家的寫作技藝,而是為了確立一種全新的理解結(jié)構(gòu)。歌德在十八世紀所倡導(dǎo)的“世界文學”的概念,其著眼點恰恰不是所謂的差異性本身,而是這種差異性在一種新的認知和理解結(jié)構(gòu)中所具有的啟示性意義。用博爾赫斯的話來說,全世界的人其實都在寫同一本書。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卡拉馬佐夫兄弟》中,當阿廖沙來到佐西馬長老的修道院,要求留下來侍奉上帝時,佐西馬長老出人意料地拒絕了他。他的一番忠告,似乎讓我們再次回到了《一千零一夜》的那個故事中。在他看來,如果“留在修道院侍奉上帝”是根本目的的話,那么阿廖沙首先應(yīng)當考慮的,恰恰是遠離修道院。在重返修道院之前,他應(yīng)當走過漫長的旅途,去了解浩瀚塵世的方方面面,并經(jīng)歷所有的不幸和幸福。 佐西馬對阿廖沙的忠告,也可以看成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對我們的忠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