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道她在哪里 她會隨時出現(xiàn) 隨時離開 他注定安靜地等她 沒有告別 沒有約期 生命是一場漫無盡期的放逐 他們是兩顆無知的棋子 站立在宿命的掌心 作者簡介: 安妮寶貝,作家。 出生于七十年代中期,浙江。曾任職銀行、廣告公司、網(wǎng)站、雜志社等。 1998年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發(fā)表短篇小說,作品被廣泛流傳閱讀。此階段作品結(jié)集于《告別薇安》(2000)、《八月未央》(2001)。2000年終止互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作,開始職業(yè)寫作。 陸續(xù)出版《彼岸花》(2001),《薔薇島嶼》(2002),《二三事》(2004),《清醒紀》(2004)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攝影、散文雜文各式作品。題材多圍繞城市中游離者的邊緣生活,探索人之內(nèi)心與自身及外界的關(guān)系,文體自省疏離,風格清洌。作品均持續(xù)進入全國各類暢銷書排行榜,更被引介到香港、臺灣、越南、韓國、日本、德國、英國等地區(qū)和國家。 寫作之余,熱衷長途旅行及徒步。2004年,徒步雅魯藏布峽谷抵達西藏墨脫,此后出版長篇小說《蓮花》(2006),入選2006年《亞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說,入選2009年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推薦的30本書之一。2007年誕下女兒。同年出版散文集《素年錦時》(2007),談?wù)摿髂晖拢U述創(chuàng)作和生活觀點。2009年參與出版攝影、音樂、短篇小說三方合作的《月》。翻譯英文兒童繪本《有一天》《白雪晶晶》。2010年,攝影作品參加在香港舉辦的當代藝術(shù)群展。 2011年,主編文學讀物《大方》。小說《七月與安生》被改編成話劇。出版最新作品長篇小說《春宴》(2011)。安妮寶貝,作家。 出生于七十年代中期,浙江。曾任職銀行、廣告公司、網(wǎng)站、雜志社等。 1998年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發(fā)表短篇小說,作品被廣泛流傳閱讀。此階段作品結(jié)集于《告別薇安》(2000)、《八月未央》(2001)。2000年終止互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作,開始職業(yè)寫作。 陸續(xù)出版《彼岸花》(2001),《薔薇島嶼》(2002),《二三事》(2004),《清醒紀》(2004)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攝影、散文雜文各式作品。題材多圍繞城市中游離者的邊緣生活,探索人之內(nèi)心與自身及外界的關(guān)系,文體自省疏離,風格清洌。作品均持續(xù)進入全國各類暢銷書排行榜,更被引介到香港、臺灣、越南、韓國、日本、德國、英國等地區(qū)和國家。 寫作之余,熱衷長途旅行及徒步。2004年,徒步雅魯藏布峽谷抵達西藏墨脫,此后出版長篇小說《蓮花》(2006),入選2006年《亞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說,入選2009年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推薦的30本書之一。2007年誕下女兒。同年出版散文集《素年錦時》(2007),談?wù)摿髂晖拢U述創(chuàng)作和生活觀點。2009年參與出版攝影、音樂、短篇小說三方合作的《月》。翻譯英文兒童繪本《有一天》《白雪晶晶》。2010年,攝影作品參加在香港舉辦的當代藝術(shù)群展。 2011年,主編文學讀物《大方》。小說《七月與安生》被改編成話劇。出版最新作品長篇小說《春宴》(2011)。 現(xiàn)居北京。目錄: 告別薇安 七年 暖暖 最后約期 小鎮(zhèn)生活 無處告別 下墜 午夜飛行 疼 呼吸 空城 傷口 生命是幻覺 一個人的夜晚 如風告別薇安 七年 暖暖 最后約期 小鎮(zhèn)生活 無處告別 下墜 午夜飛行 疼 呼吸 空城 傷口 生命是幻覺 一個人的夜晚 如風 交換 七月與安生 煙火夜十年。陸續(xù)出版《告別薇安》《八月未央》《彼岸花》《薔薇島嶼》《二三事》《清醒紀》《蓮花》《素年錦時》。 …… 回首來路,從不認為自己在十年之后,是一個重要的或完善的寫作者。事實上,越往前走,越能看到作品中諸多弊端和局限性,反省自問之際,也越覺單小輕微。 但也從不誠惶誠恐,因安然于心靈的道路循序漸進,種種知見、心緒、洞察、提煉,只能從容按照既定的步履前往。不同驛站,不同風景,最終留下的,只有一種走過千山萬水觀望流光過境的空曠。 單純混沌中有美,劇烈偏執(zhí)中有美,百無禁忌中有美,謙卑克制中也有美。這些原本屬于人對自身生命的處理和完善。微小人類的言論不足道,由凡人創(chuàng)作的文字作品也多有缺漏不足。一個作者寫下的文字,最終不過是與自己的生命相關(guān)。 作為微小個體,試探虛空的疆域,實踐思考和表達,讓足跡趨向更遠處。只有這個價值可穿透種種評斷爭議的主觀和生命無常存在的客觀,穿透文字本身煙云般屬性。他不知道她在哪里。 這樣也好,也許她就會隨時出現(xiàn)。這個游戲一開始就如此容易沉淪,他不知道是游戲本身,還是因為這僅僅是屬于他和她之間的秘密。 他不記得是某月某日,在網(wǎng)上邂逅這個女孩。MIRC里她的名字排在一大串字母中。Vivian,應該是維維安。可是他叫她薇安。 也許是周六的凌晨兩點。失眠的感覺就好像自殺。 他在聽帕格尼尼的唱片。那個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家,愛情的一幕。音樂像一根細細的絲線,纏繞著心臟,直到感覺缺氧蒼白。他輕輕雙擊她的名字,Hi。然后在紅色的小窗里看到她的回答,Hi。同樣的簡單和漫不經(jīng)心。 他:不睡覺? 安:不睡覺。 他:帕格尼尼有時會謀殺我。 安:他只需要兩根弦。另一根用來謀殺你的思想。 他:呵呵。 安:呵呵。 就這樣開始。 聊了很久。中途他們休息三分鐘,他去倒咖啡,站起來的時候撞倒一把椅子,然后又重新開始。對話原來和下棋一樣,是需要對手的,勢均力敵才能維持長久的趣味。他們繼續(xù)時而晦澀時而簡單的語言。天色發(fā)亮的時候,她說她得去睡覺。他們沒有約再見的時間。 他在衛(wèi)生間里用冷水沖澡。探頭去看鏡子,看到一張麻木不仁的臉。其實他害怕的只是被寂寞謀殺。沒有對手。在現(xiàn)實的人群中,他的視線穿越過城市在樓群間的狹長天空,腦子里卻是一片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