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中國當代文學經典必讀:1992短篇小說卷


作者:吳義勤     整理日期:2016-08-14 11:12:00

薈萃文學精髓,精選名家名作。為您提供耐人咀嚼的精神食糧,奉上回味無窮的甘泉佳釀。 
本書簡介:
  《中國當代文學經典必讀•1992短篇小說卷》選取1992年最優(yōu)秀的短篇小說近20余篇,包鐵凝、莫言、余華、遲子建、蘇童、陳忠實、王蒙劉震云等茅盾文學獎得主、魯迅文學獎得主在內的二十余位名家新作,代表了年度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最高水平!吨袊敶膶W經典必讀•1992短篇小說卷》主編為中國最權威文學研究機構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館長、著名文學評論家吳義勤,他以專業(yè)的眼光嚴格遴選年度最值得閱讀的短篇小說,每篇附有專業(yè)的、精彩的評論。既是對中國當代文學發(fā)展和成績的梳理,更是為讀者帶來美味可口的文學盛宴。
  作者簡介:
  吳義勤,文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F(xiàn)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館長、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國小說學會副會長、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作家協(xié)會理論批評委員會委員。
  目錄:
  孕婦和牛/1鐵凝
  女人之約/7畢淑敏
  屠戶的女兒/30莫言
  一個地主的死/42余華
  月光下的革命/72遲子建
  沿鐵路行走一公里/86蘇童
  白煤/96劉慶邦
  隨風閃爍/105林白
  詩人馬革/117葉兆言
  舔碗/127陳忠實
  調試/138王蒙
  嘴唇里的陽光/147陳染
  月亮歸來/162張抗抗中國當代文學經典必讀·1992短篇小說卷
  目錄:
  孕婦和牛/1鐵凝女人之約/7畢淑敏屠戶的女兒/30莫言一個地主的死/42余華月光下的革命/72遲子建沿鐵路行走一公里/86蘇童白煤/96劉慶邦隨風閃爍/105林白詩人馬革/117葉兆言舔碗/127陳忠實調試/138王蒙嘴唇里的陽光/147陳染月亮歸來/162張抗抗酒話/171范小青團圓/180韓東天天都有大月亮/199裘山山畫星和我/220劉心武涅槃/234李國文土塬鼓點后:理查德·克萊德曼/250劉震云問天/261喬典運三個人的故事/272曉蘇高枕·壽桃/284李貫通西路軍魂/294王曉明前言我們該為“經典”做點什么?
  吳義勤
  當今時代,對經典的追懷和崇拜正在演變?yōu)橐环N象征性的精神行為,人們幻想著通過對經典的回憶與撫摸來抵抗日益世俗和商業(yè)化的物質潮流。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經典作我們該為“經典”做點什么?吳義勤當今時代,對經典的追懷和崇拜正在演變?yōu)橐环N象征性的精神行為,人們幻想著通過對經典的回憶與撫摸來抵抗日益世俗和商業(yè)化的物質潮流。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經典作為人類文學史和文明史的基石與本源,其價值得到了充分的認同與闡揚;另一方面,經典的神圣化與神秘化又構成了對于當下文學不自覺的遮蔽和否定?梢哉f,如何面對和正確理解“經典”,正是當代中國文學必須正視的一個問題。什么是經典呢?就人類的文學史而言,“經典”似乎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它是人類歷史上那些杰出、偉大、震撼人心的文學作品的指稱。但是,經典又是無法科學檢驗的主觀性、相對性概念。經典并不是十全十美、所有人都認同的作品的代名詞。人類文學史上其實根本就不存在十全十美、所有人都喜歡、沒有缺點的所謂“經典”。那些把“經典”神圣化、神秘化、絕對化、烏托邦化的做法,其實只是拒絕當下文學的一種借口。通常意義上,經典常常是后代“追認”的,它意味著后人對前代文學作品的一種評價。經典的標準也不是僵化、固定的,政治、思想、文化、歷史、藝術、美學等因素都可能在某種特殊的歷史條件下成為命名“經典”的原因或標準。但是,“經典”的這種產生方式又極容易讓人形成一種錯覺,即“經典”仿佛總是過去時、歷時態(tài)的,它好像與當代沒有什么關系,當代人不能代替后人命名當代“經典”,當代人所能做的就是對過去“經典”的緬懷和回憶。這種錯覺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在“經典”問題上的厚古薄今,似乎沒有人敢于理直氣壯地對當代文學作品進行“經典”的命名,甚至還有人認為當代人連寫當代史的權利都沒有。然而,后人的命名就比同代人更可信嗎?我當然相信時間的力量,相信時間會把許多污垢和灰塵蕩滌干凈,相信時間會讓我們更清楚地看清模糊的、被掩蓋的真相,但我懷疑,時間同時也會使文學的現(xiàn)場感和鮮活性受到磨損與侵蝕,甚至時間本身也難逃意識形態(tài)的污染。我不相信后人對我們身處時代“考古”式的闡釋會比我們親歷的“經驗”更可靠,也不相信,后人對我們身處時代文學的理解會比我們親歷者更準確。我覺得,一部被后代命名為“經典”的作品,在它所處的時代也一定會是被認可為“經典”的作品,我不相信,在當代默默無聞的作品在后代會被“考古”挖掘為“經典”。也許有人會舉張愛玲、錢鐘書、沈從文的例子,但我要說的是,他們的文學價值在他們生活的時代就早已被認可了,只不過新中國成立后很長時間由于意識形態(tài)的原因我們的文學史不允許談及他們罷了。這里其實就涉及了我們編選這套書的目的。我認為,文學的經典化過程,既是一個歷史化的過程,又更是一個當代化的過程。文學的經典化時時刻刻都在進行著,它需要當代人的積極參與和實踐。文學的經典不是由某一個“權威”命名的,而是由一個時代所有的閱讀者共同命名的,可以說,每一個閱讀者都是一個命名者,他都有命名的“權力”。而作為一個文學研究者或一個文學出版者,參與當代文學的進程,參與當代文學經典的篩選、淘洗和確立過程,正是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事實上,正是出于這種對“經典”的認識,我才決定策劃和出版這套書的,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真實同步地再現(xiàn)21世紀中國文學“經典化”的進程,充分展現(xiàn)21世紀中國文學的業(yè)績,并真正把“經典”由“過去時”還原為“現(xiàn)在進行時”,切實地為21世紀中國文學的“經典化”作出自己的貢獻。與時下各種版本的“小說選”或“小說排行榜”不同,我們不羞羞答答地使用“最佳小說”之類的字眼,而是直截了當、理直氣壯地使用了“經典”這個范疇。我覺得,我們每一個作家都首先應該有追求“經典”、成為“經典”的勇氣。我承認,我們的選擇標準難免個人化、主觀化的局限,也不認為我們所選擇的“經典”就是十全十美的,更不幻想我們的審美判斷和“經典”命名會得到所有人的認同,而由于閱讀視野和版面等方面的原因,“遺珠之憾”更是不可避免,但我們至少可以無愧地說,我們對美和藝術是虔誠的,我們是忠實于我們對藝術和美的感覺與判斷的,我們對“經典”的擇取是把審美和藝術放在第一位的。說到底,“經典”是主觀的,“經典”的確立是一個持續(xù)不斷的“過程”,“經典”的價值是逐步呈現(xiàn)的,對于一部經典作品來說,它的當代認可、當代評價是不可或缺的。盡管這種認可和評價也許有偏頗,但是沒有這種認可和評價,它就無法從浩如煙海的文本世界中突圍而出,它就會永久地被埋沒。從這個意義上說,在當代任何一部能夠被閱讀、談論的文本都是幸運的,這是它變成“經典”的必要洗禮和必然路徑,本套書所提供的同樣是這種路徑,我們所選的作品就是我們所認可的“經典”,它們完全可以毫無愧色地進入“經典”的殿堂,接受當代人或者后來者的批評或朝拜。感謝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對我的經典觀的認同以及對于這套書的大力支持,感謝讓這個文學工程可以在百花洲文藝出版社這個平臺美麗綻放。我們的編選仍將堅持個人的純文學標準,而為了更好地闡析我們的“經典觀”,我們每本書將由一個青年學者對每一篇入選小說進行精短點評,希望此舉能有助于讀者朋友對本叢書的閱讀。





上一本:鏡獄島事件 下一本:中國當代文學經典必讀:1990中篇小說卷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中國當代文學經典必讀:1992短篇小說卷的作者是吳義勤,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