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一百年漂泊:臺灣的故事


作者:楊渡     整理日期:2016-01-18 11:35:58

一個一百年前從大陸避禍逃到臺灣定居的農民家族,從晚清到日據時代,再到光復后國民黨主政的七十年,五代人一路走來的真實故事,將給熟知海峽兩岸國共斗爭史,卻不了解對岸社會演變和民間生活史的大陸讀者,帶來鮮活的全景式畫面:“弘農堂”三合院里祖先從大陸挑過海峽的“唐山石”,象征了家族的血緣根基;日語流利的三叔公“二戰(zhàn)”后期被調往上海法院做通譯,包裹著臺灣被出賣和扭曲的歷史;通靈的外公呈現著臺灣民間信仰的奇觀;奶奶和“稻田里的媽媽”是一個家族能夠生存延續(xù)的保衛(wèi)者;能創(chuàng)業(yè)、能闖禍的強韌父親是臺灣進入工業(yè)時代的弄潮兒;而**人稱的敘述者體驗了時代的創(chuàng)痛,同時也領受了歷史賜予的經驗智慧,他描繪出臺灣社會五光十色的世相,和幾代人在時代變遷中磕磕絆絆、摸爬滾打、艱難奮斗的故事,不啻一部臺灣從農耕社會、工業(yè)社會到商業(yè)社會的演進史。
本書簡介:
  這部自傳體小說不僅有起伏跌宕吸引人的情節(jié),更展示了時代變遷中富于啟示、引人深思的萬千氣象。作者企圖用故事來顯現臺灣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尋常農村生民的社會生活史和“臺灣經濟奇跡”背后的故事,透視百年來臺灣農村的生活圖景和向工業(yè)社會、商業(yè)社會轉型的困頓與艱辛。而那些在快速發(fā)展過程中似曾相識的一幕幕場景,更是值得大陸讀者們深思和借鑒!兑话倌昶础分v述臺灣經濟轉型故事新年伊始,三聯書店出版了臺灣作家楊渡的自傳體長篇小說《一百年漂泊:臺灣的故事》,并邀請楊渡出席一場主題為“一百年漂泊——臺灣轉型經驗啟示錄”新書演講會。楊渡以自己的家族——一個一百年前從大陸避禍逃到臺灣定居、迄今已經繁衍了十代的農民家族——為原型,透過這部作品給讀者帶來了鮮活的臺灣農家生活全景,展現了臺灣人一百年來在現代化過程中心靈的流浪漂泊。楊渡現任臺灣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1958年生于臺中農家,寫過詩歌、散文,編過雜志,曾任臺灣《中國時報》副總主筆、輔仁大學講師。這部小說的繁體字版曾入圍2015臺灣文學金典獎,書名為《水田里的媽媽》。楊渡解釋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時說:“我深知自己想寫的不是一本家族史,而是透過父母親的故事,去呈現臺灣社會從農村轉型到工業(yè)社會,再到商業(yè)社會的資本主義化歷程。這個過程,歐洲國家是以四百多年的長時間跨度,始逐步完成社會之轉型。但在臺灣,卻是以四十年時間,就加以完成。我稱之為‘十倍速發(fā)展’。由于速度之極度扭曲,人們無法立即適應,遂產生各種悲劇。”因而,小說可視為他對臺灣從1960年代末到1980年代中的極其壓縮的“短工業(yè)化時代”的一個見證與一紙吊文。他說,這本書就是給大家提供一個記錄家族轉變和歷史轉變的參考,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出來記錄自己的家族,留下幾代人對轉型社會的體驗、記憶。摘自長江商報





上一本:我要漸漸忘記這個世界了 下一本:詛咒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一百年漂泊:臺灣的故事的作者是楊渡,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