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歲的純真少年,面臨著家庭巨額債款,不得不輟學離家出走。從廣州到東莞,從東莞到塘廈,再從塘廈到大連,他輾轉(zhuǎn)各地,四處闖蕩。當過搬運工、接線員、酒吧服務員;也考過藝術學校,差一點就混跡娛樂圈……可現(xiàn)實太過于殘酷,經(jīng)歷了各種人情冷暖,處處碰壁的他,感覺世界都在與他為敵。十六歲,他一無所有,有的只是少年時代永不言棄的那股沖勁。無論前路多么坎坷,他都可以跌倒了再站起來,擦干眼淚,繼續(xù)出發(fā)…… 作者簡介: 李米蘇 80后 佳木斯人/現(xiàn)居上海 文字、閱讀、行走、音樂、電影 十六歲離家出走,輾轉(zhuǎn)天南地北,嘗盡人情冷暖。 可無論身處何境,他卻一直保有一顆回歸文字的初心。他對文字的熱愛和創(chuàng)作的執(zhí)著著實讓人驚嘆不已。 享譽世界文壇的英籍華人女作家虹影評論其說:“米蘇是個特立獨行又充滿傳奇色彩的人,他的流浪故事常常會將我?guī)胍环N情境,仿佛同他一起在冰冷的世界中行走,尋找火種和溫暖! 李米蘇80后佳木斯人/現(xiàn)居上海文字、閱讀、行走、音樂、電影十六歲離家出走,輾轉(zhuǎn)天南地北,嘗盡人情冷暖?蔁o論身處何境,他卻一直保有一顆回歸文字的初心。他對文字的熱愛和創(chuàng)作的執(zhí)著著實讓人驚嘆不已。享譽世界文壇的英籍華人女作家虹影評論其說:“米蘇是個特立獨行又充滿傳奇色彩的人,他的流浪故事常常會將我?guī)胍环N情境,仿佛同他一起在冰冷的世界中行走,尋找火種和溫暖! 目錄: 自序|行走的偏執(zhí)狂第一章|來時陌上初熏第二章|跌入地老天荒第三章|湮滅萬千生第四章|推枕驚夢十年后記|一朵秋天略顯濕潤經(jīng)脈的茶 v名人推薦米蘇是個特立獨行又充滿傳奇色彩的人,他的流浪故事常常會將我?guī)胍环N情境,仿佛同他一起在冰冷的世界中行走,尋找火種和溫暖。——著名英籍華人女作家虹影青春殘酷物語,真實而恍惚,如一部長長的電影。年少流浪,卻無藍圖。身體與意志間的斷層,無從粘合。只有,隨時間一同前行。——北京電影學院副教授、著名青年導演崔子恩自序/行走的偏執(zhí)狂2010年,我將自己的一些散文匯總起來,結(jié)集成冊,取名《行走的男子》。我覺得我一直行走在時空的路上。2014年,我出版了這本小說《就算世界與我為敵》。以此祭奠我逝去的無悔青春。從十六歲那年初秋至今,我一直跌跌撞撞地行走在一條通往未知的路上,路是直的,沒有一處彎道,或者在我心中沒有為它設定過彎道,我一直沿著這條道路前行,堅定且偏執(zhí),不走到底不罷休,哪怕前面是黑漆漆的山洞,也要穿過,一探究竟。我常常做著這樣一個夢境:我登上一列綠皮火車,周遭空蕩蕩,四下無人,我找好座位坐下,懷里抱著背包,火車嘟嘟鳴著汽笛漸行漸遠,開去哪里并不清楚,它往一個黑黝黝的隧道里開,開去了深淵,開到了地老天荒。夢醒之后,滿懷惆悵,我站在窗口遠眺。我一直走一直走,離家越來越遠,遠得幾乎忘記了家的方向。可我為了什么要如此折磨自己?輾轉(zhuǎn)反側(cè),到處流浪,只為我愛的人。已不記得幾易此稿,保留了多少,改動了多少。總之,它以我本人的經(jīng)歷為藍本,寫我自十六歲離家起到十八歲兩年間的故事,路遇的人以及那些點滴往事。我十六歲那年因著家里一筆債離家出走,伙同四個并不相熟的校友跑到廣州打工,結(jié)果被騙做苦力,著實吃了些苦頭,由廣州派遣至東莞塘廈一處如牢籠般的倉庫里,次年因事故不得不離開,北上大連考電影學院,未果,留在大連某酒吧工作,從服務生到駐唱歌手再到通過虛假泛濫的感情讓客人瘋狂消費的公關部,完成人生驚險三級跳,是福是禍不知深淺,也無從理會,化身提線木偶任由捉弄,只想能夠賺錢,后來因一些莫名其妙的栽贓和陷害被迫離開大連,返鄉(xiāng),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已無法在蘿城小鎮(zhèn)待下去,不得已又只身奔赴青島繼續(xù)尋求謀生之路。此書便是這兩年間發(fā)生的故事。那些我日后曾停留過的城市,沈陽、北京、南京、杭州、麗江、桂林,最后抵達上海,將是下一本書要講述的。我的生活便是這樣如魚一樣游來游去,往來穿梭,要不斷適應各種海溫和洋流,與其他小魚交朋友,躲過大魚傷害。而其實我并沒驚天動地的夢想,只希望有個可以落腳的居處,平平靜靜地生活,找個情投意合的愛人相守到老。如今我生活在上海已有十二年,日子安穩(wěn)且幸福,常;仡櫷潞蛠砺,我不因那些有悖世俗倫理的過往而感到傷感和后悔,反而內(nèi)心充滿富足。我體驗過的人生,自覺抵得過他人幾生幾世,正如溫室之中沒有風雨但也無法欣賞炫麗陽光和呼吸清新氧氣,這是一種別樣的體驗,雖苦澀,但總能品味出絲絲清甜,猶如給焦渴的心注入養(yǎng)分,永不干涸、溫潤如初。寫這篇自序時值三十二歲生日,自十六歲離家到現(xiàn)在,又經(jīng)歷了十六年,風風雨雨像定格的畫面一樣歷歷在目。我無法忘記那個初秋的早晨,拎著行李箱逃離家,推開吱呀作響的大門奔跑在路上,風聲呼呼回蕩在我耳際的那種感覺,緊張到心跳都要停止了,清晰得恍若昨日。昨天我十六歲,今天我已三十二歲。我在想下一個十六年之后我又將何去何從。誰也說不清未來的路,人生有太多變數(shù),就像十六年前的我孤零零坐在蘿城汽車站一角的塑料椅子上,數(shù)著時間一分一秒,緊張地四下環(huán)顧,生怕父親會追來一樣,我無法預知我的今天。這本書能夠問世,只能用“命運多舛”四個字來形容,另外還要加上“幾經(jīng)磨難”,數(shù)次它已胎死腹中,卻又奇跡般生還,茍延殘喘不算,還硬生生被削足適履地砍掉很多難以名狀的段落。數(shù)次想要放棄,最艱難的時候,為了趕稿通宵達旦,次日還要帶著滿身疲憊上班,幾天都無精打采。這本書的完成實在歷盡艱辛,除我本人執(zhí)著的性格外,另與幾位亦師亦友的朋友幫忙密不可分。感謝虹影老師、崔子恩老師為我新書所寫的評語,感謝好友朱航寫的后記,感謝我的責編雁雁、琪官和張雯,感謝參與和見證這本書誕生的所有人,我的家人、朋友、我的小伙伴們。最后感謝我的愛人JKC。2014年8月28日于上海安亭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