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yīng)被忘卻的小人物的故事三十年政治巨變下,窮折騰、也被折騰的打工族悲歡人生誠實的當(dāng)代敘述,尋找庸常生活中的力量和溫暖深圳曾經(jīng)撥動過你的心弦嗎?那塊曾經(jīng)的夢想飛地,猶如黑洞一般吸引了無數(shù)卑微平凡的人,他們背井離鄉(xiāng)、潮涌而去,成為打工一族。然而,從成為特區(qū)的那個時刻起,三十年的社會巨變,也像黑洞一般擠壓、摧折、碾碎了許多打工族的生活。邊防證、暫住證、炒魷魚、流水線、拉妹、職業(yè)介紹所、跳槽、二奶、城中村、二元店、第一桶金……作者試圖從一個在深圳的江湖里窮折騰、也被折騰的普通打工族的視角出發(fā),用一個個帶有強(qiáng)烈時代印記的詞匯,描繪三十年的悲歡起落。 有誰知道,“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塊常年豎在南山進(jìn)入蛇口處的牌子曾幾度被拆掉;更有誰還能記得,那些如同榕樹的樹葉般密密麻麻的打工仔、打工妹,他們?nèi)鮿莸念嵟鎲释吹娜松?br/> 《打工詞典》以平實的語言,既記錄了時代的大變化,更不忘關(guān)照老百姓的小故事。它是對當(dāng)代現(xiàn)狀的誠實記錄,它同時寫下傳奇和庸常。社會洪流不管不顧地滾滾前行,而在其中隨波逐流的卻如飛沫常常被人遺忘,而《打工詞典》想做的,也許不過就是不忘記。 作者簡介: 戴斌,湖南平江人,作品散見于《人民文學(xué)》、《大家》、《江南》、《長城》、《小說界》等文學(xué)刊物,由花城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我長得這么丑,我容易嗎》、《男人的江湖》、《女人的江湖》等三部,F(xiàn)居深圳。 目錄: 1.改革開放 2.深圳 3.二線關(guān) 4.邊防證 5.深南大道 6.身份證 7.打工 8.打工妹·打工仔 9.炒河粉 10.炒魷魚 11.工夫茶 12.進(jìn)廠 13.廠牌 14.三無人員 15.暫住證1.改革開放 2.深圳 3.二線關(guān) 4.邊防證 5.深南大道 6.身份證 7.打工 8.打工妹·打工仔 9.炒河粉 10.炒魷魚 11.工夫茶 12.進(jìn)廠 13.廠牌 14.三無人員 15.暫住證 16.孫志剛 17.流水線 18.拉妹 19.荔枝公園 20.過年 21.士多店 22.二奶 23.職業(yè)介紹所 24.蛇口 25.跳槽 26.賺錢 27.call 28.坐臺 29.海上世界 30.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31.袁庚 32.馬明哲 33.深圳速度 34.《大鵬灣》 35.冷暖人生 36.溜冰 37.遠(yuǎn)嫁 38.工傷 39.周立太 40.鋼絲球 41.工價 42.變態(tài) 43.合同 44.菜地 45.站街 46.成就 47.回家 48.梳理行動 49.暖冬 50.十元店 51.姐弟戀 52.博客 53.人肉搜索 54.天涯社區(qū) 55.樓梯間之戀 56.愛情 57.教堂 58.打工文學(xué) 59.讀書月 60.打工作家 61.致麗火災(zāi) 62.千里背尸 63.社保 64.計生證 65.釣魚 66.軟著陸 67.王石 68.房奴 69.立法 70.城中村 71.垃圾屋 72.二元店 73.親嘴樓 74.報關(guān) 75.生意 76.老板 77.商會 78.第一桶金 79.希望小學(xué) 80.蓮花山 81.勞務(wù)工博物館 82.中國工人1.改革開放 打工需要理由嗎?在我的感覺中,二○○○年后,似乎不需要了,而這之前,是需要的。我的朋友李霞跟我說過她來深圳的理由,她說那時她在一個學(xué)校做老師,常聽到一個聲音叫她名字,在夜深人靜時,在人聲鼎沸中,她都能聽到,.一聲聲,一句句的,近得可以感受到聲音的“溫度”,張眼卻又什么都找不到。有一天黃昏,看著夕陽西沉,她忽然就明白了,那聲音來自她的內(nèi)心,那是內(nèi)心的呼喊,要她離開,要她走。于是她便來了深圳。 我的另一個朋友光子,在老家池州的生活困頓潦倒,他覺得自己必須突圍,于是在一個晚上,淋著雨來了深圳。而我呢?我覺得我既聽到了呼喊,又必須突圍,當(dāng)然,呼喊與突圍并不矛盾,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組合,我這里刻意分出來說,只是突出偏重而已。 我是一九九四年六月到深圳的,二○○一年的一天,遇到老家單位時的老同事,那會兒我們在松崗一個叫沙埔圍的地方釣魚,我的這位老同事一邊看著水面上的浮漂,一邊對我說,老話說得真好,走投無路便是路!我說,是啊,是!我說這話時,想不起有句這樣的老話,但覺得他說得一點也沒錯,“走投無路便是路”,對我是如此,對他,我認(rèn)為也合適。我這位老同事是某大學(xué)中文系的高材生,分在我們鎮(zhèn)中學(xué)教高中,因為愛情受挫,他投奔過一次新疆,回來后,到區(qū)公所做秘書。他后來轉(zhuǎn)奔深圳,我自作多情地認(rèn)為,我脫不了干系。那會兒我常在報紙上發(fā)表一些文字,有新聞、散文和小詩,而他的文字很難上報,其實這也沒什么,但有什么的是,有人說話了,說他是中文系的本科生,而我只是個初中生。這話讓他很難堪,他賭氣想上一回《人民日報》。于是寫了一個報道,投了《人民日報》,《人民日報》將這稿子退到了省,省又退到7-~-,縣退到區(qū),雖然他用的是筆名,可大家都知道是他寫的。盡管領(lǐng)導(dǎo)沒有公開說他什么,但料想私下里還是找他談過話的。 沒多久,他來了深圳,又沒多久,他做了某房地產(chǎn)公司的辦公室主任,戶口也過來了,工作正式,薪水可觀。到我們釣魚這會兒,他有房有車,春風(fēng)得意。 我比他晚一年多才來,混得自然比他差得遠(yuǎn),但比起家里來,眼前要寬了許多,有點像井底之蛙到了大海,見是見了大世面,可蛙還是蛙,沒有因此變成了魚,但如果繼續(xù)待在井里,我這只蛙就不是蛙了,會變成一只死蛙。他發(fā)出那句“路”的感嘆。,當(dāng)然是看到了這一點。關(guān)于我是怎么來深圳的,看上去和他差不多,事情發(fā)生在一九九二年冬天。我們區(qū)公所每年立冬后,都派人到山里買木炭,這年主任派我去。有一個副職領(lǐng)導(dǎo)拿出八個麻布袋來,叫我搭便幫他買。我心里明白得罪不起,生怕搞錯了他的袋子,所以在他的袋子上,寫上他的姓,并且全程跟蹤,著意不要遺失,盡量少裝馬腳。我不可謂不盡力了,但回到單位,叫他過來拿木炭時,他看我的眼光讓我忽然明白,我犯了個非常大的錯誤——他給我的麻布袋都是破袋子,是想我換上公家的好袋子,而我……自此以后,他便找盡一切碴子與我過不去。當(dāng)然這只是個引子而已,真正的原因是,招我進(jìn)去上班的領(lǐng)導(dǎo)是他的政敵,并且因為我,導(dǎo)致他的人沒有進(jìn)去,恰恰也是這一年,他的政敵,也就是我的“后臺”退居二線,這自然是算賬的好時機(jī)。他再次找我碴時,我到區(qū)長那里辭工了,區(qū)長想留我,要我先到鄉(xiāng)政府去工作兩年,轉(zhuǎn)正后,再調(diào)到區(qū)里來。但我態(tài)度堅決,區(qū)長問,那你有什么打算?我說,到深圳,打工去!我之所以如此決絕,是因為我已非常厭倦這地方了。這地方的一切就像蛛網(wǎng),粘附在我身上,我非突圍不可。可是,我必須要有一個外力來推動。 被動地作了斷——這是性格的使然,也留有那個時代的烙印。那會最流行的歌是葉倩文的“瀟灑走一’回”,可見那時人們的不瀟灑。十年后,那副領(lǐng)導(dǎo)已去世了,他兒子到深圳來玩,說到這些前塵往事,我說我是要感謝他父親的。是的,在我突圍的時候,他推了我一把。 與李霞相同的是,我也聽到了呼喊,在我寫字臺的玻璃下,壓著葉芝的詩《茵納斯弗利島》,至今我還記得:……我就要動身走了,因我聽到那水聲日夜輕拍著湖濱;不管我站在車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都在我心靈的深處聽見這聲音。 那拍打湖濱的水聲,日夜催我上路,在我對前程的觀望中,深圳就是茵納斯弗利島,那里“午夜是一片閃亮,正午是一星紫光,傍晚到處飛舞著紅雀的翅膀”。 上面說的“這地方”,現(xiàn)在回頭看,當(dāng)時我應(yīng)該叫家,現(xiàn)在應(yīng)該稱之為故鄉(xiāng)?晌覟槭裁捶且x開它呢?難道我與它有仇嗎?這是一種非常復(fù)雜的感情,我到深圳不久時,和一些人聊過,至少有兩個人斬釘截鐵對我說,要死,也要死在外面!我還碰到過兩個同一個鎮(zhèn)的老鄉(xiāng),女的,她們和我從不講家鄉(xiāng)話,當(dāng)然對其他人也一樣。我問過,她們說時間長了,忘了。我明白這不是時間問題,而是感情問題,我的老鄉(xiāng)們想忘掉那母語——那母語后面太多不堪的回憶……在我寫這篇東西之前;我從沒有想過深圳之于我的意義,現(xiàn)在我想,如果我們對故鄉(xiāng)的“恨”果真如此強(qiáng)烈,那么要是沒有深圳,我們該去向何處呢?深圳承擔(dān)了我們的人生夢想,讓我們得以成功突圍,而不至于困斃于故鄉(xiāng)逼仄的街頭。而在另一個角度看,深圳讓我有了“我”——個體的、私隱的、脫離了集體的“我”,像一粒從芝麻餅上掉落的芝麻,渺小但自由,無助卻堅韌,莊子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改革開放即是開閘放水,讓我、我們,終于有了一個江湖,可以相忘,也可以相守、相望……我將這些想法與何斌交流,何斌認(rèn)為我說得太小了,他說,你不要總是盯著自我,你要將這個詞放到人類的高度來看待。他說那時的中國,像一只裝得太滿的大水庫,已經(jīng)到達(dá)臨界點,如果沒有改革開放,馬上就會崩堤,洪水漫天,不敢想象我們的,或者說是中國的命運(yùn)將會是什么。 我無語!案叨取笨刹皇俏业奶亻L,我的特長是從我的器官,或者說從我的身體出發(fā),來感覺時代的溫度。對我來說,溫度要比高度來得真切。 P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