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綠毛衣的女孩》講述在1943年,德軍挺進(jìn)利沃夫,近十五萬猶太人被迫遷至貧民區(qū)、被投進(jìn)集中營慘遭屠殺。一群波蘭的猶太人急中生智,在城市的下水道系統(tǒng)中尋求庇護(hù)。 那一年,克里斯蒂娜?齊格年僅6歲。 我記得身為一個女孩,在利沃夫生活是什么感覺。我記得我們的法國杜賓犬,我們的奧古斯特?福斯特鋼琴,還有那名將鋼琴據(jù)為己有的德國軍官。 我記得奶奶給我織的樸素綠毛衣,領(lǐng)口有一圈精美的蕾絲花邊。奶奶在一次行動中被帶走。每當(dāng)穿上毛衣,我都有種置身奶奶溫暖懷抱的感覺。 我記得飛機的轟炸聲。那個又小又陰冷的洞穴。差點悶死我們的大火。冰雪融化時差點淹死我們的大水。某個年輕女人生下的孩子。 作者簡介: 克里斯蒂娜齊格與家人在波蘭利沃夫的下水道里生活了十四個月,得以在“大屠殺”中幸存下來。她是名退休的牙醫(yī),目前居住在美國紐約長島。 丹尼爾佩斯納與人合著多部作品,包括《紐約時報》暢銷書:《最后下來的人:一個消防員逃出世貿(mào)大廈生還的故事》。 目錄: 引子是的,我記得 第一章科佩尼卡12號 第二章穿綠毛衣的女孩 第三章受難之地 第四章逃亡 第五章雪之女神 第六章再次逃亡 第七章“宮殿” 第八章囚徒 第九章解放 第十章后續(xù) 致謝 強有力的故事,漂亮的敘述,本書對正史做了有價值和值得注目的補充。 《出版人周刊》 一本令人全神貫注的回憶錄,生動地描寫那氣味、那黑暗、那寒冷、那鼠類和被發(fā)現(xiàn)的恐懼。 《柯克斯書評》 第二章穿綠毛衣的女孩 在我們抵達(dá)扎瑪斯體諾斯卡街34號前,父親并不知道那里的條件有多糟糕。一切都是猶太居民委員會給父親安排的。該委員會的操作方式類似某種災(zāi)難救助會,專門為猶太社區(qū)提供服務(wù)。波蘭各地都有猶太居民委員會,該組織由猶太人組成并服務(wù)于猶太人。委員會一方面為猶太同胞提供救助和支持,是猶太人間保持聯(lián)系的重要紐帶,另一方面它也在納粹政府和隔離區(qū)猶太居民之間架起了某種橋梁。德國人鼓勵猶太居民委員會扮演這樣的角色,因為他們可以利用猶太居民委員會與猶太人進(jìn)行溝通,督促我們猶太人保持井然有序;與此同時,對猶太人來說,猶太居民委員會也是我們?yōu)榱松娌恍付窢幍闹匾Y源。父親總說這是件令人費解、具有諷刺意味的事:一個致力于幫助受壓制、受迫害猶太人的組織卻又成了被人利用的工具,導(dǎo)致其服務(wù)的對象更容易受到壓制和迫害。猶太居民委員會無疑會伸出救援之手,只是這助你一臂之力的手卻又能將你拉下馬來。 不過在有些事情上,比如找尋落腳之地,幫助猶太家屬認(rèn)親方面,猶太居民委員會的確是非常寶貴的資源。某人給了父親扎瑪斯體諾斯卡街的地址和一個名字:巴洛。就這些。我甚至不知道我們是不是見過“巴洛”這個人,反正我們的當(dāng)務(wù)之急就是要找到他。他會告訴我們何去何從。我們走了很久,可能有半小時。我很高興能在燦爛的陽光下走動。我想死了外面的新鮮空氣,當(dāng)然我也想知道我們究竟要到哪里去。提著我們的全部家當(dāng),對我們來說這真是好長一段路。 城中有一座橋橫跨扎瑪斯體諾斯卡街。幾周后,這座橋就會變成“猶太收容所”的入口。“猶太收容所”是猶太人聚居的隔離區(qū),所有在納粹手里死里逃生和未被送到集中營的猶太人都必須定居在這里。收容所和集中營沒什么本質(zhì)區(qū)別。扎瑪斯體諾斯卡街34號位于橋的這邊,一橋之隔的地方很快將變成我們的隔離區(qū)。我盯著橋那邊,想象著我們將面對怎樣的恐懼。還會有什么不一樣,還會有什么更糟的嗎?橋的這頭已經(jīng)夠我們受的了。就算是小孩子也知道焦慮和害怕的滋味。 順利找到扎瑪斯體諾斯卡街34號這段經(jīng)歷又能在我們長長的“小小奇跡”清單上添上一筆,畢竟能找到一個落腳的地方的確算得上是一個小小的奇跡。在每個人都拼命找地方容身的時候,能夠覓得一個擋風(fēng)遮雨的屋頂就已經(jīng)算得上幸運了,還管它什么“宮殿”還是陋室。我的外公被推舉為當(dāng)?shù)鬲q太居民委員會的代表之一,他認(rèn)識這棟樓里的某個住戶,這個人為父親安排好了一切。我們不知道該期待什么。迎接我們的是一個昏暗可怕的房間,擠滿了離鄉(xiāng)背井的猶太家庭。二十個人共用一間浴室。所有人都是流離失所、劫后余生的難民。 我們被指派和另外三四個家庭同住一個房間。這么多年過去了,關(guān)于這些家庭的記憶已經(jīng)模糊了。他們肯定也有孩子,不過我不記得自己和他們一起玩過。那時候根本沒有玩樂的氣氛。我只和弟弟帕維爾玩。我們發(fā)明了頭腦小游戲。我講故事給他聽。我們總是聊個沒完。有時候,梅里克也會加入我們。我已經(jīng)將小帕維爾帶入了我的幻想世界,把他介紹給了我的朋友梅里克。我們仨就在我們的秘密小世界里玩耍。 離開科佩尼卡公寓的時候,我們沒有帶走任何玩具。沒有娃娃,什么也沒有。有的只有我身上這件衣服奶奶給我織的珍貴的綠毛衣,還有手提箱里的換洗衣服。除了坐著干等父親回家,我們無事可做。每天,父親都有地方要跑,不是去工作就是去找食物。每天,我們能做的就是等他回家。每次離開公寓的時候,他都非常小心。烏克蘭人控制了所有大街小巷。父親總是選擇偏僻的后巷出行。有時候,猶太居民委員會會安排特殊的地點為猶太人提供食物和基本物資。消息在猶太社區(qū)間傳播開來,就見男人們?yōu)槎惚茏ゲ对谛〗掷镉鼗卮┬。有時候,他們就這樣一去不復(fù)返了。 對于我們來說,現(xiàn)在的境遇和以前相比真是天壤之別。以前住在豪華大公寓的時候,即使是處在蘇聯(lián)統(tǒng)治下,我們依然能夠滿足基本需求。在科佩尼卡12號的時候,我們的進(jìn)進(jìn)出出還沒有這么多嚴(yán)格限制,居住條件也沒有這么悲慘。扎瑪斯體諾斯卡街34號的生活條件太恐怖了那兒臟亂不堪、臭氣熏天、令人窒息。除了幾張床墊、幾把椅子,再沒有其他家具。那時候,父親在做木匠,能搞到工具和材料,他自己做了一張桌子,我們就和其他幾家人共用這張桌子。房間里有一扇窗,不過母親不準(zhǔn)我靠近窗子。母親也不準(zhǔn)我去外面。當(dāng)然,對我來說,這其實也算不上什么變化,因為自從德國占領(lǐng)波蘭以來,除了從我們家公寓走到扎瑪斯體諾斯卡街這段長途跋涉外,我就一直沒出過門,可是以前在家的時候,我至少還能看看窗外。沒有了窗戶,我就不知道外面在發(fā)生什么,除非消息自己被帶進(jìn)來。當(dāng)然,父親是不會帶這樣的消息回家的。他和母親總是盡力在這樣可怕的環(huán)境中保護(hù)我們,不過我也慢慢學(xué)會了偷聽他們特意壓低聲音的交談。有時候,為了不讓我聽懂,他們故意用意第緒語說話,可是后來我還是學(xué)會了意第緒語。最后,我還是聽懂了一切。 我很不快樂。我們在這個房間只待了一周左右,不過對一個六歲的小女孩來說,一周已經(jīng)是很長一段時間了。母親也很不快樂。她習(xí)慣擁有私人財產(chǎn)、操持自家廚房、打理自家日程,而在這里,我們只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只有等父親把食物帶回家才能吃上一口,只有等輪到自己的時候才能洗澡,洗的還是冷水澡。在這里,母親還得回去工作。也許,對弟弟和我來說這是最大的改變。我們已經(jīng)習(xí)慣母親相伴左右,可現(xiàn)在和父親一樣,她得每天外出工作,留下我倆提心吊膽地等她回來。 我們在扎瑪斯體諾斯卡街34號待的時間并不長。父親很快把我們安排到了另一個地方。這個地方也在扎瑪斯體諾斯卡街上扎瑪斯體諾斯卡街120號。120號比34號稍微好那么一點點。這里算是橋那邊的“隔離區(qū)”區(qū)域。我們得穿過一道門才能到達(dá)隔離區(qū)。通過檢查站的時候,我們得出示證件并說明目的地。有些家庭因為沒有出示有效證件,或者檢查站的德國士兵基于某種原因故意不讓他們通過,這些家庭就被扣了下來,不過我們家總是很幸運。有個德國兵用皮鞭抽了父親的背,不過父親說這還不算太糟。他說很多人受到了更悲慘的對待。 我們搬進(jìn)了隔離區(qū),對我來說,這里沒什么不同。事實上,這次的地方更大,沒有那么擁擠。把房間租給我們的那個人也是個木匠。也許父親就是這么認(rèn)識他的。他家地下室里有個木工車間。現(xiàn)在,我依然能夠聞到刨花清新的味道。車間里充盈著這種味道,讓我有一種井然有序、煥然一新的感覺,就像迎接一個新的起點。即使到了今天,每當(dāng)聞到刨花清新的味道,我的記憶就會被帶回隔離區(qū)里的那個木工車間。盡管那不是快樂的年代,木工車間卻是一段快樂的回憶。 從1941年2月到1942年8月,我們就住在扎瑪斯體諾斯卡街120號。120號的生活條件比34號稍微好一點。剛開始,我們和姑媽及兩個表兄妹住在一個房間里,后來姑父把他們接到了華沙。我喜歡扎瑪斯體諾斯卡街120號的這棟公寓,因為大樓后面有一個院子。有時候母親會放我出去玩。對我來說這可是天大的樂事。大樓后面的一塊地里(就在院子外面)長了很多新鮮蘑菇。我從來沒見過新鮮的蘑菇。一開始,我以為它們只是白色大石頭。外婆來看我們的時候,我問起外婆,她告訴我說那些“白色大石頭”是蘑菇,可供食用。太出人意料了。我們采了一些蘑菇回家吃。我簡直無法相信自己把那些“白色大石頭”吃下了肚。它們沒什么味道,不過我騙自己說它們非常美味可口。 我開始關(guān)注起食物。1939年蘇聯(lián)占領(lǐng)波蘭前,我完全不把食物放在心上。就像我之前寫的,有時候為了折磨我可憐的保姆,我甚至不肯好好吃飯?墒乾F(xiàn)在食物變得稀少而珍貴,自然而然我就愿意吃飯了。我可不喜歡餓肚子,這就是為什么發(fā)現(xiàn)蘑菇對我來說是那么特別的經(jīng)歷,一直讓我念念不忘。我還記得經(jīng)常幫母親削土豆皮,準(zhǔn)備晚飯。因為沒有土豆削皮器,我就用小刀削皮,父親教我怎么把土豆皮削得薄之又薄,這樣就不會浪費一點點里面的肉。一開始,父親會看著我削,等到他認(rèn)為我熟練掌握了技巧,能夠獨當(dāng)一面的時候,就放任我一個人削皮了。我小心翼翼地削啊削啊,就像在給木頭刨花。我一絲一毫也沒有浪費。即使到了戰(zhàn)后土豆又變得充裕的時候,我還是沒有改掉這個習(xí)慣。今天在廚房看到我削土豆的人常常會驚訝我怎么會將土豆皮削得那么薄、那么好。 得到允許可以在外面玩讓我終于可以近距離地認(rèn)清我們當(dāng)時的處境和形勢。一天下午,透過大樓后面圍墻的一個缺口,我看到一群烏克蘭少年在毒打一個猶太老人。他們用棍子打他。老人沒有反抗,只是在痛苦地喊救命,求那些少年手下留情,饒他一命。過了一會兒,那些烏克蘭少年打得無趣了才收手離去,不過老人還在痛苦地呻吟。我跑到樓上把看到的一切告訴母親。我想母親說不定能幫助那個可憐的老人。我不知道自己該怎么做才能幫幫他。母親,她能說什么呢?她又能做什么呢?她非常不安,不過她又讓我少管閑事,只要管 好自己的事就夠了,因為一旦和這種事扯上什么關(guān)系,以后肯定會麻煩事兒不斷。這不是我母親的為人,她也不希望我成為這樣的人。戰(zhàn)爭改變了我們,德國人改變了我們,烏克蘭人改變了我們。如果我們向這個老人伸出援手的話,烏克蘭少年可能會勃然大怒,開始用棍子揍我們。 扎瑪斯體諾斯卡街120號沒有自來水。洗澡沒問題,飲用就不行了。我們得去外面用抽水機抽水。有時候我會和外婆一起去打水。這是我和外婆在一起的特殊時光。外婆會提空桶,打滿水了就由我來拎回家。我喜歡這種感覺,好像自己長大了,能夠幫到大人的忙。有一天,在拎著水桶回家的路上,我注意到兩個年輕的烏克蘭女人在向我們走來?此齻兊臉幼硬幌駮䝼ξ覀,不過烏克蘭人就是烏克蘭人。我心里暗暗決定要把烏克蘭少年毒打猶太老人的賬算在這兩個烏克蘭女人頭上。剛下過雨,路上有一坑坑的積水。我在一個大水坑旁邊停了下來,等那兩個女人靠近的一剎那,跳進(jìn)水坑里濺了她們一身水。 外婆氣壞了。烏克蘭女人揮舞著拳頭在后面追我,嘴里叫喊著:“你這個猶太小雜種!”當(dāng)然,她們沒有追到我,因為我跑得飛快,她們也沒有去追外婆,可能她們不知道外婆和我是一起的。濺了她們一身水讓我感覺棒極了,我覺得自己非常強大。雖然只是一點點水,只是個小小的惡作劇,至少我覺得自己不是那么沒用了。當(dāng)然,回家后我意識到給自己惹出了大麻煩,可是我一點兒也不介意。這件事讓我覺得我們可以勇敢地面對烏克蘭人、德國人或者今后將會發(fā)生的任何事。 跑得快是非常占優(yōu)勢的,特別是在德國人采取大規(guī)模排猶行動的時候。其他時候,如果沒有有效證件,在城里走動是非常危險的,不過有時候就算有有效證件也沒什么用。反猶行動中,德國人會調(diào)動所有警力:士兵、蓋世太保、納粹黨衛(wèi)軍。烏克蘭人會事先將猶太人定居點告知德國人,德國人會沖進(jìn)公寓將猶太人拖到大街上。有時候,如果德國人懷疑猶太人躲藏在某棟大樓里,他們就會把手榴彈扔進(jìn)去。他們把猶太人抓起來,趕到卡車上,集體運往亞諾夫斯卡勞動營(該勞動營在山上、能俯瞰整座城鎮(zhèn))或者運往貝烏熱茨處決營。有時候,他們就在大街上當(dāng)場射殺猶太人或者把大批人趕到皮阿斯科采砂場,在那里將他們擊斃。德國人傾盡全力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nèi)殺害或者逮捕盡可能多的猶太人,對于那些僥幸存活下來的猶太人,德國人又加緊恐怖活動和血腥鎮(zhèn)壓。每次行動過后,幸存的猶太人就被迫往隔離區(qū)的深處遷徙。就像一個漏斗。他們把所有猶太人往越來越小的地方趕,直到最后我們被逼入絕境無處可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