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圖公案是明代短篇公案小說集。又稱《龍圖神斷公案》,書以《新鐫全像包孝肅公百家公案演義》為最早,不題撰者。后有《新刻京本通俗演義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全傳》。今通行本有繁簡二種,繁本100則,簡本62則、63則、66則不等,均有聽五齋(或題李贄)點。記述宋代包拯審案斷獄的故事。 《龍圖公案》又叫《包公案》,它的題材或來自民間傳說,或采自史料,或吸收曲藝精華,或取自時事近作。內(nèi)容大都是包公明斷謀財害命、仗勢凌人以及奸盜詐騙等案,塑造了一個剛直正義的清官形象,同時夾雜了大量封建倫理道德說教和因果報應(yīng)思想。故事情節(jié)較為生動曲折,對后世公案小說有一定的影響。 包公名包拯,歷史上確有其人,是北宋時期廬州合肥人,從現(xiàn)有史料看來,戲曲、小說中至今仍如數(shù)家珍的包公故事,均是無中生有的。但包拯確實是個清官,他一生信奉為民作主的信念,堅持做官要有所建樹,不能庸庸碌碌,甚至敢于彈劾皇親國戚,即使對皇帝本人,意見也非常犀利。他一生中留下唯一一首詩:“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史冊有遺訓(xùn),無遺來者羞!比藗儼炎约合胂笾械那辶、英明神武形象,寄托在這樣一個人身上,是可以理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