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崇年集》是清史大家閻崇年先生,將50年研究、創(chuàng)作成果首次結集,親自批閱增刪,集學術、通俗著作17部、24卷,另加附集1卷,合為18部、25卷,800余萬字,2000余張圖片,主要涉及清史、滿學、北京史、宮廷史等領域。 學術部分9部、12卷,包括《努爾哈赤傳》《清朝開國史》(4卷)《燕步集》《燕史集》《滿學論集》《清史論集》《袁崇煥研究論集》《清代大事編年》《講談錄》。其中《清史論集》《講談錄》為閻崇年首版的最新作品。 通俗部分8部、12卷,包括《正說清朝十二帝》《明亡清興六十年》(2卷)《康熙大帝》《大故宮》(3卷)《清朝皇帝列傳》(2卷)《袁崇煥傳》《古都北京》《中國都市生活史》。 附集《合掌錄》,為閻崇年與星云大師的對話錄,談禪、講史、養(yǎng)生、修心、悟性。 分冊簡介 1.《努爾哈赤傳》是國內(nèi)外第一部研究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學術專著,該書站在整個清朝歷史發(fā)展的宏觀視角講述努爾哈赤的一生功業(yè),在國內(nèi)外清史界產(chǎn)生廣泛影響。 2.《清朝開國史》(4卷)百余萬字,以豐富的文獻資料還原后金—清從努爾哈赤起兵至順治定鼎燕京的建國歷史,是至今在此領域最為系統(tǒng)而詳盡的研究成果。 3.《燕步集》是閻崇年的第一部論文集,收錄其早年的學術論文,涉及晚明史、清史、北京史等領域,努爾哈赤、袁崇煥、戚繼光、康熙帝等歷史人物。 4.《燕史集》是閻崇年的第二部論文集,主要收錄其關于北京史的學術論文,涉及北京城史演進、古跡文物、人物方志等,并收錄閻崇年為他書所作的多篇序言。 5.《袁崇煥研究論集》收錄以袁崇煥為主題的論文,考證袁崇煥的生平事跡,評價其是非功過,探討其精神影響等,并收錄部分袁崇煥相關的珍貴金石資料,附有袁崇煥研究資料索引。 6.《滿學論集》主要收錄與滿學研究相關的論文,探討滿學的定義、滿學的發(fā)展、滿洲文化、滿族歷史等,是新建滿學學科的開拓性研究之作。 7.《清史論集》為閻崇年的最新作品,收錄其近年清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如森林文化、昌平平西府考證、康熙帝與碧螺春茶、張勛復辟駁議等。 8.《清史大事編年》為一部按年、分條羅列大事的工具書,起于順治元年(1644)終于道光十七年(1637),內(nèi)容來源主要為《清實錄》兼采《清史稿》《東華錄》等資料。 9.《演講錄》是閻崇年的最新作品,精選其近年來在各地的精彩講座,內(nèi)容涉及歷史、人文、治學、讀書、修身等,從中可以獲得有益人生的啟示。 10.《正說清朝十帝》在“百家講壇”《清十二帝疑案》講稿的基礎上潤色而成,展現(xiàn)了清朝十二位皇帝的人生軌跡和整個清王朝由興到盛、由盛轉(zhuǎn)衰而至滅亡的歷史脈絡。 11.《明亡清興六十年》(2卷)是“百家講壇”講座的同名圖書,以大事件、主要人物貫穿明清交替之際整整六十年的歷史變局,——乃勝乃敗,斯興斯亡;興亦悲壯,亡亦悲壯。 12.《康熙大帝》從國際、平民、電視、公正和人文等五大視角出發(fā),對康熙帝的成長經(jīng)歷、豐功偉績、日常生活、遺憾缺失等一一進行闡述,呈現(xiàn)出一位盛世帝王的豐滿形象。 13.《大故宮》(3卷)全景呈現(xiàn)“大故宮”歷史文化,透徹解析綿延明清六百年帝王族系、機制構架、社會人文、文化淵源,以及宮廷建筑、國寶文物等豐富生動的“故宮百科”。 14.《清朝皇帝列傳》(2卷)是清朝十二位皇帝的傳記,全方位、多角度講述了他們的身世、家庭、性格、素質(zhì)、生活、事業(yè)、情感、成敗等,展現(xiàn)他們作為普通人的一面。 15.《袁崇煥傳》全面記述了明朝愛國將領袁崇煥的一生事跡、詩文著述、后世影響等,展現(xiàn)他敢于任事、不避斧鉞的英雄精神,以及他未逢明主、不受信用、慘遭磔死的曠世悲劇。 16.《中國古都北京》講述了北京自北京猿人開始有跡可循的發(fā)展歷史,及城池宮殿、壇廟寺觀、園林陵寢、坊巷市俗、歲時節(jié)令等,復原古都北京的歷史文化面貌。 17.《中國都市生活史》以時間為序,介紹了中國古代有文獻記載以來,歷朝歷代重要都市的建立發(fā)展變遷過程,以及都市中人民的生活狀態(tài)。 18.《合掌錄》,為閻崇年與星云大師的對話錄,談禪、講史、養(yǎng)生、修心、悟性。歷史學者與佛學大師的智慧,交織碰撞出有益人生的啟示。 作者簡介: 閻崇年,歷史學家,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紫禁城學會副會長,北京市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習史五十年,做了三件事:研究清史,倡議創(chuàng)立滿學,在中央電視臺系統(tǒng)講述歷史。 出版二十五卷本《閻崇年集》,其中于學術有“一史”即《清朝開國史》,“二傳”即《努爾哈赤傳》和《袁崇煥傳》,“五集”即《燕步集》、《燕史集》、《袁崇煥研究論集》、《滿學論集》和《清史論集》等;于大眾有《正說清朝十二帝》、《明亡清興六十年》、《康熙大帝》、《大故宮》和《中國古都北京》等。 目錄: 01《努爾哈赤傳》 02《清朝開國史》(一) 03《清朝開國史》(二) 04《清朝開國史》(三) 05《清朝開國史》(四) 06《燕步集》 07《燕史集》 08《袁崇煥研究論集》 09《滿學論集》 10《清史論集》 11《清史大事編年》 12《演講錄》 13《正說清朝十二帝》 14《明亡清興六十年》(一) 15《明亡清興六十年》(二)01《努爾哈赤傳》 02《清朝開國史》(一) 03《清朝開國史》(二) 04《清朝開國史》(三) 05《清朝開國史》(四) 06《燕步集》 07《燕史集》 08《袁崇煥研究論集》 09《滿學論集》 10《清史論集》 11《清史大事編年》 12《演講錄》 13《正說清朝十二帝》 14《明亡清興六十年》(一) 15《明亡清興六十年》(二) 16《康熙大帝》 17《大故宮》(一) 18《大故宮》(二) 19《大故宮》(三) 20《清朝皇帝列傳》(一) 21《清朝皇帝列傳》(二) 22《袁崇煥傳》 23《中國古都北京》 24《中國都市生活史》 25《合掌錄》閻崇年先生是著名的清史學家,同時是滿族史、宮廷史、北京史、晚明史專家,著作等身。其文集的集結不僅作為個人學術成果的總結,也是國家學術積累,頗具學術意義。有鑒于此,特為推薦,并希望文集能早日梓刻問世,以饗讀者。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馮爾康崇年先生學術上不囿舊學,有許多學術上的獨到創(chuàng)見,在一些方面更是自成體系。因此將崇年先生的一生學術成果集中出版,是對清史研究和清史學界的一大推動,必將對我國清史研究領域以及國家清史編纂工作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副主任朱誠如《閻崇年集》的出版具有重要學術價值與社會意義,相信它會受到人們的重視和喜愛。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楊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