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看不進書?試試這9個最帶感的閱讀方式!


作者:著名作家     整理日期:2022-07-17 15:57:18


  看不進書?試試這9個最帶感的閱讀方式!
  閱讀的時候,我常常覺得這些高明的人,把他花了很長時間想出來的好東西寫成了書,我這么容易就可以學到,真是占了天大的便宜,讓人非常、非常、非常有快感。
  讀過一堆書,就該對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有所助益。
  閱讀,是一生的升級打怪。
一、主題閱讀
  李敖有一次在節(jié)目里說,他寫東西、做節(jié)目這么棒那是因為他有讀書的技巧。讀書應該像有個鉤子,把相關聯(lián)的內(nèi)容都鉤起來。后來才明白,這就是所謂的主題閱讀。
  大部分人讀書,是沒有太多章法的,買一本看一本,看一本忘一本,隨心所欲。而主題閱讀,是更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做法,更有用,也更困難。
  例如,想看時間類的書,就應該把與時間主題有關的書都收集起來,不是看一本,而是看一系列。同類書籍一起看,很快你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觀點上的異同,判斷出每本書的價值點。
  這個做法非常像是寫論文、做研究。首先選定一個題目,接下來搜集相關文獻資料,找出觀點異同,最后提出你自己的觀點。
讀一本書和針對一個主題做研究,哪個益處大?效果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所以我第一次做主題閱讀時,簡直猶如打通任督二脈般爽快。
二、三句話告訴我這本書講啥
  我有兩年非常沉迷于做讀書筆記,因為我覺得寫得好的地方不記下來很是可惜,但是這導致我大量摘抄原文,花費時間也很多,效果卻很差。
  開始主題閱讀后,閱讀量很大,而且書與書之間相似觀點也很多,摘抄不再適應。
  我的同事建議,讀完一本書,在扉頁用一小段話表述一遍這本書說了什么。
  果然棒,有用。
  無論多厚的書,如果你讀完,做不到在三句話表述清楚它的主要內(nèi)容,只能說你根本沒有讀懂。
  比如我在衣柜貼介紹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甚至可以只用一句話歸納,就是丟棄不需要的部分,只留下有心動感的物品,是整理的奧義。
三、不同的閱讀速度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速讀開始流行起來,好多人認為讀書一定要快速才是王道。
  我覺得實在是誤、人、子、弟。
1、閱讀不同的書,應該用不同的速度。
  經(jīng)典書籍之所以為經(jīng)典,當然閱讀上也會難一些,能用看言情耽美小說的速度去衡量嗎?你讀得很快,不過說明是在讀一本對你而言益處不大的書罷了。
  更何況,一本好書,只讀一遍是不夠的,從你接受它,到吸納它,需要一個過程。只圖快速,沒有耐性的人,想來也是享受不到這點。
2、就算讀同一本書,不同的章節(jié),讀的速度也不同。
  就算是一本好書,在無關緊要的過度部分,就應該加快速度,并不是速度均勻,從始至終慢慢的讀。
四、不必看完,不必看懂,不必記住內(nèi)容,只要改變行為
  閱讀無非三個目的:實用指導、新的知識、娛樂。
  娛樂類談也是浪費時間,知識類只有按體系學習,我必須說的是實用指導類。
  什么算是實用指導的書?——告訴你應該怎樣做會更好的書。
  無論穿衣打扮、時間管理、閱讀指導、職場規(guī)則、做菜指南,都是這類。
  你是不是總抱怨沒有時間看書,又記不住內(nèi)容?
  可這一類的書,教你怎么做,目的在于改變你的行為。你不必看完全文,不必完全看懂,也不必記住內(nèi)容,只要你能用在生活里,觸動你改變一個小小的行為,就是賺了。
  應試教育讓你做大量筆記,梳理知識體系,那是對知識類書籍和考試的做法。
  當你進入自我教育,更多是在看實用類,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
  閱讀本身沒有價值,改變你的想法和行為才有價值。
五、讀書筆記
  看一本書,只需要在扉頁用三句話表述你的理解就好。但是用主題閱讀看一系列的書,需要寫成一篇“小論文”,而且最好能夠教給別人。
  讀書筆記絕對不是摘抄,也不需要硬背 你可以虛擬一個論文題目出來,列出幾個想解決的問題,搜集一系列相關書籍,邊看邊想想這些書是否能為你解答。
  當你對一個主題看過足夠多的書,就很容易發(fā)現(xiàn)它們觀點的異同,有的是名門正派的普遍路數(shù),有的是自立門派的小眾邪招,有的你深以為然,有的你不屑于顧。你自己能寫下一篇東西來解決問題,對這個主題才算是劃下句點。
  自己看書、記筆記可以含糊潦草,能理解就好,但是表述給別人聽,腦袋需要放得更清楚。
  把所學的教給給別人,絕對是一件劃算的事情。
六、選一本好書
  讀一本壞書,就耽誤了你讀一本好書的時間。
  有時候去逛書店,會覺得有點厭煩,因為不夸張地說,市面上70%的書沒有什么價值,反而淹沒了我們要找的,真正有用的30%好書。
  選書和選衣服很像,一定要試一試,試過你才知道什么是好的、合適的,才能買回家。
  如果你本身是一個很有閱讀經(jīng)驗的人,那拿起書隨便翻幾頁就能判斷好壞。但是對于大部分人,可以選擇這樣做:
  1、看書評雜志、節(jié)目。我自己喜歡看開卷8分鐘,在幾分鐘的節(jié)目里你就會知道一本書的大概內(nèi)容和精彩之處,感興趣的書再去購買,這個時間絕對值得花;
  2、參加豆瓣小組。如果你加入了一個同道中人的小組,大家互相推薦,當然比你自己去找書要便捷;
  3、選擇經(jīng)典書。每一個領域里,必然有幾本書是大家都推薦的經(jīng)典,如果連這些經(jīng)典書都沒有看過,其他雜書更是不必了;
  4、最好的選擇,是有一個比你有閱讀經(jīng)驗的人給你推薦書單。
七、看到正high的時候停下來
  一般來說,一本書可能要分幾次才能看完,大部分人覺得讀累了就會停下,下次再繼續(xù)讀。我覺得這個做法不好。
  你應該在讀到寫得很精彩的部分時就停下來。
  如果是讀累了再停下,下次繼續(xù)閱讀的時候,是帶著疲憊的感覺去讀的,心里甚至會帶著厭倦感。但是在寫得很精彩的部分停下,你會記得這一段寫得非常好,下次會迫不及待想去讀,會有興奮的感覺。兩種做法的感受會很不一樣。
八、一周1-3本書的閱讀習慣
  如果你是一周連一本書都看不了的人,我寫的東西對你應該完全沒有用,請點右上角的X關閉頁面走開吧。
  我不太明白閱讀為什么會變成一件需要毅力去堅持的事情,很多人工作以后甚至覺得一年里讀一兩本書就很不錯了(這一兩本可能還是娛樂類書籍╮(╯▽╰)╭)。
  我的天,我們這種凡人的腦袋,不讀上一大車書,怎么去逆襲生活啊( ⊙ o ⊙ )一年一兩本,你干脆不要讀好了,以為自己還是小學生啊。不要和我說書不在多而在精,讀一兩本經(jīng)典好書勝過讀一大堆,這根本已經(jīng)成了很多人不閱讀的借口。
  閱讀應該成為洗臉刷牙一樣的日常習慣,每天都有固定時間閱讀,并且一周有1-3本的閱讀量才對。
  讀書真的和打怪升級一樣,讀得太少,連門檻都入不了,有了一定量,才有了升級的資格。
九、升級秘笈——100本書成行家
  在某一個領域成為一定程度上的行家,需要讀多少本書?
  100本。( ⊙ o ⊙ )
  開玩笑的啦╮(╯▽╰)╭
  很多人除了教科書、小說以外,可能都沒有讀過100本書吧。。。。
  但是,書海世界真是非常廣闊,散漫隨意的閱讀一是會消耗你太多時間精力,二是只能變成一個雜家。什么是雜家呢?聊天的時候能顯擺幾句“我知道我知道”,這就是雜家。╮(╯▽╰)╭對于生活、學習、工作,只成為雜家,沒有太大益處。
  之前說到的主題閱讀就像一把魚叉,一次插起好幾條魚,已經(jīng)是很有用的做法,卻也還是不夠。
  應該每年定下一個目標,對某一領域?qū)iT學習,甚至成為行家。這就像拖著漁網(wǎng),到魚群聚集區(qū)去打撈一樣,收獲的量級絕不相同。
  從你喜歡的領域開始嘗試吧,無論你想成為哪一個領域的“行家”都行。







上一本:天天向上學霸推薦的書單 下一本:學生和家長心目中的好書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看不進書?試試這9個最帶感的閱讀方式!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