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強調,讀書不是死讀書,要讀就讀有用的書,讓自己更幸福,更快樂,事業(yè)更成功的書籍。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由一段又一段的小旅程組合而成的。那讀書也如此,跟自己的短期目標結合,不斷的讓自己提升,不斷的讓自己實踐,不斷的讓自己成長。 當然,閱讀與自己的生活工作結合起來,需要很多的步驟,中間的很多步驟都需要耐心和方法,絕大多數人遇到幾次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放棄了,或者他們用的方法效率非常低。 我對這個現(xiàn)象稱為:(1)不懂如何閱讀。(2)不懂如何將知識形成體系。
我們每一次讀書,都是從準備書單開始,到閱讀、思考、總結(思維導圖)、行動反饋這里面的幾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一些花上很長時間實踐才能掌握的實用方法。 這些方法不是偶爾嘗試幾次就能學會,需要長時間的嘗試并能堅持下去,最終才能把這些方法變成自己的習慣。 每次湯世聲老師在講體系學習法的時候,就一直強調,每個人的知識體系都是動態(tài)調整的。 首先,我們通過體系學習法從大量的書籍,資料,音視頻,與人交流中等獲得某一個領域的初步的理論知識體系,然后根據這個體系去實踐,然后在反饋中,修改整個體系。 這個知識體系是一輩子都在調整的,因為無論是人或者是社會,或者是知識都在不斷進步。為了讓學員都能實踐,我們都會一對一的進行指導,讓他們在學習知識后,根據知識體系和自身情況制作一個量身訂做的行動方案。 對于任何一樣知識的掌握。僅僅是看書學習,掌握的層次比較低。第二是分享給他人(寫日志或YY,演講等),掌握的層次高些。第三是直接實踐。這是最好的學習模式。 綜上所述,這些方法并不難,但閱讀、總結、思維導圖筆記、思考、記錄、實踐、分享,這些都是長時間的習慣積累而成,單獨某一項效果不明顯,但綜合到一起之后,解決一個問題的效率非常明顯。 建立起書本與自己的聯(lián)系,需要改變以前的習慣,最常見遇到的現(xiàn)象是改變當前習慣的初期會比較痛苦,而且很難馬上看到效果,而延續(xù)原有的習慣會比較舒服或不痛苦,絕多數人都在避免痛苦和難受,保持原有習慣。 注:答案用普通人和學習者做了區(qū)別,實際上兩者并不是非常明確,不少人的行為都處于這二者之間,為了便于對比,用普通人和學習者分為區(qū)分。 觀察過周圍的同事,朋友和讀者,大部分人的場景是: 第一步:有閱讀需求: 想增加某方面的能力或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準備找些資料或書籍來閱讀一下 第二步:閱讀清單: 普通人: 找到幾個閱讀清單的辦法通常是: 隨便去書店翻翻網上搜索一下找人請教一下 學習者: 直接請教這方面的業(yè)內人士,了解某個階段最好的幾本書,哪本書能解決目前的問題利用搜索引擎、豆瓣、百度知道、文庫等多種方式找到最好的幾本書從一本好書的引用和內容中進行擴展 第三步:找書: 普通人: 按書單買書時覺得太貴,發(fā)現(xiàn)要100、200或更多錢,覺得有些貴,先買一本或等打折時再說,或者買本便宜的。有些書是以前出的,目前缺貨,等有貨再買。換一本看起來差不多的書 普通人的觀念中不覺得書是有價值的或值太多錢,買件衣服、吃頓飯花上幾百上千習以為常,但放到買書上這就是浪費。另外也可能是無法判斷書的價值,花了錢買書之后發(fā)現(xiàn)是一本垃圾書,沒能力在成千上萬本書中找到一本好書或解決當前問題的書。 學習者: 舍得花錢:嘗試多個網站,利用淘寶、當當網、卓越網、孔夫子買二手書或復印書。能通過各種途徑找到自己想讀的書:圖書館借找到這個業(yè)內的人士去借花錢買電子書、下載或購買掃描版 第四步:閱讀 普通人: 只讀一、二本書難讀或枯燥就放棄閱讀只看一遍沒有耐心和注意力完整的閱讀一本專業(yè)書,無法集中注意力,沒有時間不會閱讀或閱讀很慢很慢,看完幾章之后,前面就忘了 學習者: 有閱讀習慣,知道如何閱讀和怎樣提高閱讀效率通過體系學習法,看上10、20本 第五步:思考、總結 普通人:折頁、畫線或做些簡單記錄或者直接跳過這個過程 學習者: 專門花一段時間進行深入思考記錄閱讀時的想法、認真寫書評、讀后感、PPT或思維導圖按自己的理解或認知從新整合自己相關的知識(以熟帶新)總結出自己的觀點,制作思維導圖,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對自己要學什么有非常清醒的認知,知道自己處于哪個階段,下個階段是哪,如何前進。 去參加專業(yè)培訓,找到自己的導師或求助人從新補充閱讀清單,重復第三步 第六步:實踐、記錄 普通人: 直接按書中的方法套用, 只嘗試一、二次 效果不好就放棄了 很少改進或只改變一、二次之后,效果不好就放棄了 學習者: 把相關的資源、人脈、時間、條件和環(huán)境做個列表根據情況列出計劃列出不同的可能性,并準備多種方法詳細記錄自己的實踐步驟和遇到的問題, 并根據具體的問題向專業(yè)人士請教或搜索解決辦法按不同時間段定期總結重新進行大量閱讀,找到解決辦法反復嘗試各種不同的可能性,并做記錄加入專業(yè)圈子,定期約請專家吃飯、喝茶聊天或討論 第七步:總結、分享 普通人: 缺少總結過程或成功后 把經驗當成競爭力,很少分享 學習者: 。1)留出時間進行定期總結: 記錄所有自己遇到的問題和有效的解決方法記錄自己犯過的錯誤及原因,并列出避免方法整理或思考哪些方法可以改進隨時記錄新發(fā)現(xiàn)的解決方法重讀以前讀過書籍,并把自己的心得跟書中內容進行驗證在下次遇到相同的問題,嘗試改進方向 。2)分享: 經常跟別人討論和分析自己的經驗,記錄不同的意見和新的想法找機會多跟專業(yè)人士進行溝通和請教,記錄對方的建議關注類似的分享,從中學習新的解決方法和記錄別人遇到的問題和失敗原因在分享的過程中,會很多人從不同的角度和情況來反饋,在分享的同時也會讓你加深印象和理解。 (3)愿望不強烈 再補充一點,很多人對改變或解決問題并沒有強烈的愿望,他們的思想都是隨遇而之,順其自然,能完成更好,完不成也沒有太大問題,決心并不強烈。 我們在學習中,大部分人都是缺少規(guī)劃,這個不急,那個等過段時間再完成,一來二去就習慣了平庸。而有些人是目標定下就要完成,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堅持嘗試不同方式的可能性,有足夠的耐心,定期做總結,把學習新事物當成習慣,而開始對比不明顯,等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兩者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你是普通人或者是專業(yè)學習者?別說看書沒用了,買書是這個世界上投資最劃算的行為。以后向我咨詢時,千萬不要問我,這么快的看書,能把書的內容記住嗎? 你應該問我,如何才能將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讓自己更幸福,更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