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好書榜最好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作者:著名作家     整理日期:2022-07-17 15:04:10

北京時代華語圖書股份有限公司總編輯馬志明:

馬志明激賞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的評選方式。

   昨日下午,第十五屆深圳讀書月的“年度十大好書”評選終于在南山文體中心劇場揭開廬山真面目。記者在評選結(jié)果出來后,趁機采訪了北京時代華語圖書股份有限公司總編輯馬志明,他認為深圳讀書月的這種好書評選機制在國內(nèi)很有創(chuàng)意,但好書榜最好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晶報記者 葉長文
   “評出的好書比較有內(nèi)涵”
   馬志明認為,這是他參加一些讀書節(jié)或書店評選活動中氛圍最好的!吧钲谧x書月‘年度十大好書’更看重的是人文社科和文學類的圖書,評選出的好書都是比較有內(nèi)涵的作品。”
   對這次年度十大好書的評選,馬志明大為贊賞。他尤其贊賞現(xiàn)場公開透明的評選機制,因為不少頒獎典禮都是提前選好了,“相比之下,深圳‘年度十大好書’是從30本入圍的圖書中通過現(xiàn)場17位專業(yè)的評委投票選出來的,這在國內(nèi)還是挺新鮮的”。還有,本著公正公平和保密的原則,在11月29日終會之前,不得泄露包括國內(nèi)知名媒體人、學者、書評人在內(nèi)的17位評委名單。
   那些入圍年度十大好書的作品,有沒有因此提高銷量?馬志明說:“據(jù)我個人了解,以往入選過深圳年度十大好書的圖書,在銷量上肯定有所提高,尤其在深圳讀書氛圍那么濃厚的城市。”但他也同時指出,讀書越多的人,在認知的層次上會有所提高,慢慢地對書的內(nèi)容和質(zhì)量也有要求。他希望通過深圳讀書月的活動典范,在全國能夠拉起一場全民閱讀的行動。
   現(xiàn)在讀書也面臨一個困境,馬志明認為,一年讀不了幾本書的大眾讀者,這些書明顯偏深奧了,普通人更需要顯而易懂的讀物。
   “好書榜沒有好壞之分”
   每年在國內(nèi)都有不少好書排行榜,當然會因此引發(fā)對這些書榜的爭論!扒靶┨欤袀書評人質(zhì)疑年度“中國最美的書”的評選結(jié)果,他認為被選上的書幾乎沒有什么市場性。因為這個書榜的評選主要是從裝幀設(shè)計的復雜性和美觀性上考慮的。”馬志明如是說。
   他認為這是一個“吸人眼球”的時代,要想在那么多圖書中讓讀者一眼就記住這本書,它必須依靠吸人眼球的書名和一些粗暴直觀的封面設(shè)計來抓住讀者。
   馬志明說:“深圳讀書月的好書評選同樣面臨著一樣的問題,這些好書主要根據(jù)組委會和評選團的口味選出來的!
   在他看來,有些好書榜的評選則更偏向市場的反饋。從出版社的角度考慮,也很看重出版的經(jīng)濟效益。不同的評選標準會得出不一樣的結(jié)果!八泻脮駴]有什么好壞之分,最好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落選“挺可惜”
   這次馬志明公司出版的《張愛玲給我的信件》入圍30本好書,最后在現(xiàn)場評委投票“年度十大好書”中落選。馬志明對此表示挺可惜的,“這本書是從臺灣引進版權(quán)的,講述1963年始,張愛玲在美國跟夏志清往復書簡,直至1994年,這三十年期間的信件,張愛玲寫了110多封,在這些信里,張愛玲談創(chuàng)作、談翻譯、談出版、談讀書、談生活、談友情,時間跨度非常大,涉及面非常廣!
   在馬志明看來,作者夏志清與張愛玲可以算是相知相惜的知己,所謂知己就是自己的另一面鏡子,所以對張迷或研究張愛玲的專家來說,想進一步了解真實的張愛玲,這本書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馬志明認為這本書對張愛玲的研究,甚至對于現(xiàn)代文學的研究都很有價值,因為100多封信在里面,有討論文學創(chuàng)作的問題。如果你很喜歡讀張愛玲的小說和散文,可能會讀她的傳記,但一些傳記可能沒那么細致,而這本書里100多封信件和夏志清的回憶,使“張迷”眼中張愛玲的形象更具體了。







上一本:特別適合正在創(chuàng)業(yè)路上的小伙伴看的好書 下一本:培養(yǎng)孩子愛與智慧的13本動物故事書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好書榜最好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