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出版自由,導致不少街邊書攤甚至正規(guī)當?shù)爻霭嫔绲臅,都沒有ISBN編號。買書在印度有時也是個運氣活兒。由此考慮,在所薦之書的選擇上,會偏向不存在太大購買障礙的。薦書時我也想著盡量避開熱門,不劇透,不總結(jié)作者觀點,不求到此為止。能跟對印度感興趣甚至不感興趣的讀者分享些延伸閱讀的途徑,大概才是寫這篇小文的目的所在。 1. 《跨越喜馬拉雅障礙:中國尋求了解印度》 張敏秋 主編,重慶出版社,2006 這本466頁的中文書有個印度姐妹版,為1998年譚中教授主編的Across the Himalayan Gap – An Indian Quest for Understanding China (《跨域喜馬拉雅障礙-印度尋求了解中國》),計500多頁。這兩本遙相呼應的書,分別是印度的中國學界,和中國的印度研究界,學術(shù)名家的論文合輯。這本介紹國內(nèi)印度研究的中國版分為印度印象、甘地、尼赫魯、文化宗教、泰戈爾、政治經(jīng)濟、中印關(guān)系和印度對外關(guān)系等章節(jié)。推薦這本書作為了解中印學術(shù)研究現(xiàn)狀的入門讀物,一來可了解前輩奠定的學術(shù)高度,二來其選題結(jié)構(gòu)和章節(jié)中文章的多寡,基本也反映國內(nèi)關(guān)于印度研究的學科分布和強弱,算是個小捷徑吧。 2. 《七河之地》 桑吉夫·桑亞,企鵝出版集團,2013 印度史方面,最初想推薦兩位德國歷史學家赫爾曼·庫爾克(Hermann Kulke)和迪特瑪爾·羅特蒙特(Dietmar Rothermund)所著的A History of India(《印度史》)的,算是在西方比較權(quán)威的一本,且這本書在2008年有了中文版,也方便國內(nèi)讀者購買。但是,作為一本嚴謹而詳實的歷史學術(shù)著作,從語言到篇幅可能對于普通讀者都不是很友好。當年我初涉印度研究讀這本書,硬是給自己制定了具體到每天讀哪幾十頁的閱讀計劃,花了一個月時間讀完的,且讀一遍其實對于內(nèi)容的掌握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我想到桑吉夫·桑亞的這本新書,從河流,山川和城市的角度寫印度歷史,以地理環(huán)境變遷為主線,把時間軸隱去,簡短而有趣。作者現(xiàn)在在德意志銀行做全球戰(zhàn)略分析,算是印度年輕一代中的樂觀派吧。今年印度書市上還有一本新書India After Gandhi: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s Largest Democracy (《甘地之后的印度: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的歷史》),頗受西方媒體和印度讀者好評,作者羅摩占陀羅·古哈(Ramachandra Guha)是印度裔歷史學家。這本厚厚一本近900頁的書,現(xiàn)在還在我書架上排著隊,所以不再多表。國內(nèi)的話,北大林承節(jié)教授也在印度史方面著述頗豐,讀者可自行查閱。 3. 《印度哲學祛魅》 [英國]休·漢密爾頓 著, 王曉凌 譯,譯林出版社,2013 光看書名很多人也許對它很陌生,但是提到它所在的系列,很多書蟲大概都會接一句“原來就是它!”是的,牛津通識讀本(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系列。《印度哲學祛魅》原作者休·漢密爾頓是倫敦大學學院專攻史前時期的考古學家。2013年譯林在國內(nèi)出版了這一冊的雙語本。牛津通識讀本系列中的各冊都非常建議作為感興趣話題的枕邊書或入門書,簡而不淺。 4. 《我們的現(xiàn)代性》 帕沙·查特吉 著, 杜可柯/王智明譯, 世紀出版集團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推薦這本書其實更在于介紹“西天中土”這個旨在“從學術(shù)思想和當代藝術(shù)兩個角度去親近印度,進行視覺文化和亞洲現(xiàn)代性的文化比較”的中印間綜合交流項目。學術(shù)論文離大眾讀者的距離較遠,而中國的印度研究因為歷史和現(xiàn)實原因,偏向古典和外交兩個領域。因此,目前這一套被高質(zhì)量翻譯過來的印度當代思想家著作,是了解當下印度思潮的一扇門。首選這一本,是因為覺得即使普通讀者大概也會感興趣:在我們對如何對待中國傳統(tǒng)文化爭論地不可開交的時候,其它同樣有深厚傳統(tǒng)的地區(qū)和國家,怎樣處理與傳統(tǒng)文化的關(guān)系?或者更準確地說,現(xiàn)代和傳統(tǒng)究竟是不是不可共生的概念?這套叢書所選擇的思想家,為當下印度思想界較有代表性的幾位,讀者若有余力,也可按圖索驥,把作為“他者”的思想家還原到印度原生的流派中去,甚至與對立觀點比照而讀,會有更深的理解。 5. 《發(fā)現(xiàn)印度》 尼赫魯,企鵝出版集團, 2004年新版 要說在中國最著名的印度歷史人物,除了釋迦摩尼,泰戈爾和圣雄甘地,大概就數(shù)尼赫魯了,印度獨立后的第一任總理。這本書是尼赫魯在1942-1946年間因為參加甘地發(fā)起的反殖民“退出印度運動”被捕入獄時在獄中所作。雖是寫史,但也可清晰看出這位現(xiàn)代印度締造者所勾畫中出的他心目中的理想印度。這為我們理解尼赫魯,以及后來在印度發(fā)生的故事,提供了重要的鋪墊。初讀這本書是緣自于美國教授的一門”現(xiàn)代性與世界社會思潮”課,在他的引領下第一次與甘地、尼赫魯、梁啟超、梁漱溟、齊亞.格卡爾普、教皇本篤十六世等各國社會思想家直接對話,親切與震撼之后,是原汁原味的語言帶來的跨時空理解力。 印度街邊的書攤其實能找到很多薄薄的沒有標明出版社裝訂原始的小冊子,封面上通常印著Mahatma Gandhi (圣雄甘地), Jawaharlal Nehru(尼赫魯), 或者B. R. Ambedkar(安貝德卡爾)的名字并配大頭照一張,都是他們的原作。如果想系統(tǒng)了解其中某位的思想,也可以選擇后人整理的文集,如關(guān)于甘地的The Essential Gandhi: An Anthology of His Writings on His Life, Work and Ideas (《甘地精選:關(guān)于他的生平,著作和思想的自述文集》, 作者譯),編得就很好。 6. 《印度的發(fā)展:地區(qū)視角選讀》 讓·德雷日/ 阿瑪?shù)賮啞ど?主編,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 如果以“印度經(jīng)濟”或者“印度發(fā)展”為關(guān)鍵詞搜索,能搜出來不少把印度看作一個整體所作的宏觀分析。而這一本稍有些不同:它在前兩篇宏觀介紹后,提供了北方邦(Uttar Pradesh),克拉拉( Kerala)和西孟加拉 (West Bengal) 三個截然不同的邦較詳細的案例分析,能夠提醒我們關(guān)注印度這樣復雜國度內(nèi)的多樣性。而他們合作的另一本書 Indi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Opportunity (《印度: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機遇》,作者譯), 則更側(cè)重國際比較。還有一本Indian Development and Participation(《印度發(fā)展的發(fā)展與參與》, 作者譯)也是這兩位作者的合作,偏重按女性、健康、教育等分話題討論。大家可能對阿瑪?shù)賮啞ど@個名字比較熟悉,他是印度裔1998年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獲得者。森教授很多關(guān)于印度的文章都是和這位常常隱藏在光環(huán)后(即使是第一作者)的德雷日教授合作的,所以,我想在這里著重突出下這位現(xiàn)任教于英國研究印度經(jīng)濟的比利時教授。 7. 《我的中國日記 1956-1988》 納特瓦爾·辛格 著,路帕出版社,2009 納特瓦爾·辛格也算是印度政壇的傳奇人物了,他于1931年出生于印度拉賈斯坦邦的巴拉特浦(Bharatpur)城貴族家庭,該城是扎特王朝(Jat Kingdom)的首都。他在德里大學和劍橋大學完成學業(yè)后,于1953年加入了印度外交部,1956-58年間派駐中國。在31年的外交生涯中還在紐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聯(lián)合國大會任職。1984年,他退出外交部,加入國大黨開始從政,并在經(jīng)歷一系列波折后于2004年達到事業(yè)最高峰任印度外交部長。但僅僅在18個月后,就因為國大黨和辛格本人家族在印度“石油換糧食”計劃中被控非法受益而被迫下臺。 這本出版于2009年的日記集記錄的是他在外交部的生涯,那些年中印關(guān)系亦是風云變幻。日記以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1988年12月訪華的破冰之旅作結(jié),距離上次印度總理訪華足有34年,因此這次出訪,成為中印關(guān)系史上重要的一筆。 8. 《白老虎》 阿維德·阿迪加 著,路旦俊/仲文明 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0 《白老虎》是年輕作家阿迪加的第一本小說,因為獲得2008年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而一舉成名。通過給中國總理寫信的方式,在印度傳統(tǒng)村莊出生的低種姓的主人公講述了自己一步步攀登印度森嚴社會階層的人生故事。雖然這本書在2010年被翻譯成了中文,還是建議有條件的讀者盡量閱讀原著。這本書以一個底層印度人的口吻寫就,英語用詞生動簡單。書中有對貧民生活細致入微的描述,有對現(xiàn)狀尖銳卻得當?shù)闹S刺,只是不確定若不是在印度生活過,能否全憑想象力還原書中這個怪誕奇異的世界。我在德里讀完這本書時,經(jīng)過酒譜,經(jīng)過貧民窟,經(jīng)過地鐵站,都會不自覺的按照他指點的方式,像獲得城市暗號一樣,去觀察身邊已經(jīng)慢慢熟悉的一切。 前面介紹了太多的嚴肅讀物,在上層社會普遍接受英語教育的印度,英語文學水平還是很不錯的。以當代英語小說界(最為)重要的獎項布克獎為例(只授予英聯(lián)邦或愛爾蘭籍作家),印度曾經(jīng)有四位折冠,分別是英印混血作家薩爾曼·魯西迪(Salma Rushdie)的《午夜的孩子》(Midnight’s Children ,1981), 阿蘭達蒂·洛伊(Arundhati Roy)的《微物之神》(The God of Small Things , 1997), 基蘭·德賽(Kiran Desai) 的《失落》(The Inheritance of Loss, 2006),以及這一本《白老虎》。內(nèi)容雖都扎根于印度,卻常常讀來像另一個世界,這也增加了讀者對于印度理解的敏感性。 9. 《我為什么不是印度教徒》 康查·伊拉赫 著,薩姆亞出版社,2005年第二次修訂版 就以這本還在我“待看書目”里的書來結(jié)束這篇介紹吧——《我為什么不是印度教徒》一書的副標題 “一個首陀羅對印度哲學、文化和政治經(jīng)濟的批判”(“A Sudra Critique of Hindutva Philosophy, Culture and Political Economy” )大概就是作者的寫作目的,雖然他有沒有完成這個目標還要留待讀者評價(作者注:首陀羅是印度教四大種姓里最低等的種姓)?挡椤ひ晾罩呛5吕蛫W斯馬尼亞大學(Osmania University)政治學系教授及系主任。也許看到這個書名,讀者能聯(lián)想起伯蘭特·羅素(Bertrand Russell)的《我為什么不是基督教徒》(Why I am not a Christian)和瓦拉克(Ibn Warraq)的《我什么不是穆斯林》(Why I am not a Musl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