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休閑好書不僅要有思想,還要好讀。我還重視書的整體包裝,包括封面、紙張、印刷等。一本好書應該讓讀者一看就喜歡。梁小民先生經過反復篩選,比較,從今年所讀的三百一十五本書中選定的十本休閑好書如下: 1、《現代世界的誕生》(艾倫·麥克法蘭主講,劉北成評議,劉東主持,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 麥克法蘭是英國極有名的歷史學家,研究現代世界起源及特征的比較。這是他在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主辦的“王國維紀念講座”(三大紀念講座之一)上的演講。作為一個面向中國聽眾的講座,既概括了他在現代化起源上的研究成果,又考慮到面對普通聽眾的通俗性及趣味性。我們大多數人無緣聽講座,但可以讀根據講座整理出來的書。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現代化的國家。關于英國和現代化的書用汗牛充棟來形容都不夠,別說我們一般人,就是專家也無法讀完。這本書以英國為中心論述了實現現代化的條件,這就給了我們了解國外關于現代化研究的精華的捷徑。麥克法蘭說:“市場資本主義是一個集態(tài)度、信仰、建制于一身的復合體,是一個寓經濟和技術于其中的大網絡。”(第57頁)這就是說,現代化的產生要以經濟、制度、文化、觀念、社會等一系列條件為前提。本書以英國為例說明它如何形成這些條件,從而第一個進入現代化。從英國來看,實現現代化的條件包括:法律保護私有產權,現代化之前經濟發(fā)達人民享有較高的生活水平,一個龐大而興盛的中產階級的形成及等級觀念的淡化,文化活力的多樣化及其中反映的競爭與合作精神,家庭觀念的變化,人民社會的形成,國家和官員權力淡化,保護人權的法律體制的建立,教育普及、知識進步與傳播,國家統(tǒng)一,宗教改革,民族性的形成等。英國正好具備了這些條件,從而發(fā)生了工業(yè)革命,進入現代國家。他把這種現代化的實現稱為“英格蘭道路”。當然,現代化并非只有一條“英格蘭道路”。不同的國家在進入現代化之前有不同的國情與歷史,也會以不同的方式進入現代化。但英格蘭道路體現了走向現代化的一些共同特征,值得其他國家借鑒。我讀這本相當認真,寫了不少批注,其中也有一些不同于作者的看法,但這本書引起我極大興趣。我相信,對每個人都會有啟發(fā)。找這本書時特別要注意,與這本書同時出版的還有一本同名書,《現代世界的誕生:1780-1914》(C.A.貝利,商務印書館,2013年7月)。這本書是寫一戰(zhàn)前的世界史,極厚,六百三十六頁,版權頁沒寫多少字,我估計在七十萬字左右。且寫得不好,別說休閑了,作為專業(yè)書也平平。網上購書千萬別和這本書弄混了。 2、《希臘精神》(依迪絲·漢密爾頓,葛海濱譯,華夏出版社) 美國學者漢密爾頓的《希臘精神》《羅馬精神》《希臘的回聲》早已蜚聲西方學界,最近由華夏出版社引入國內,出版了中文版。其中最值得讀的是《希臘精神》。這本書初版于1930年,以后又進行了修改和補充,中文版即根據這個新版本譯出。這本書盡管已出版八十多年,但至今仍受重視。我們不必言必稱希臘,但也應該了解古希臘。古希臘畢竟是西方文明的源頭,我們不能照搬西方文明,但是吸收西方文明中的精華,這就不能不知道古希臘。關于古希臘的書也極多,但對普通讀者來說,這本是最合適的。這本書的重點不是古希臘興衰史,而是希臘人的精神世界。希臘人是理性的,也是自由的。理性使他們可以科學地思考,自由使他們可以不受約束地思考。希臘人的特點是“熱愛理性,熱愛生活,喜歡思考,喜歡運動”(第27頁),這些反映在他們的文學、哲學和科學作品中。正是這種理性探索精神造就了古希臘的輝煌。今天的哲學與科學也來自古希臘,通過這本書了解古希臘是一種享受。 3、《正義的成本:當法律遇上經濟學》(熊秉元,東方出版社) 臺灣大學教授熊秉元先生是寫通俗經濟學文章的高手,與香港的林行止、張五常和澳大利亞的黃有光并稱“華人四杰”。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在國外留過學,有深刻的經濟學功底,同時又善于從生活中領悟經濟學的道理,并用通俗、流暢、風趣的中文表達出來。這次熊先生在東方出版社出的書還包括《解釋的工具》與《優(yōu)雅的理性》,我認為這三本書中最佳者是《正義的成本》。這本書介紹的是經濟學的一個新分支:法律經濟學,盡管這門學科已經出現幾十年,但中國人了解的并不多。要讓普通讀者去讀這本學科的奠基之作理查德·A. 波斯納的兩大卷《法律的經濟分析》(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年3月)不太容易。《正義的成本》正是用一些案例來通俗地介紹法律經濟學的。經濟學講效率,法律講正義,法律經濟學正是把這兩者結合起來,說明正義有成本。當然,法律經濟學的內容相當廣,也相當深。但讀了《正義的成本》再去深入就方便了。(好書推薦盡在:www.tuijianshu.net) 4、《神祇,陵墓與學者:考古學傳奇》(策拉姆,張蕓、孟薇譯,三聯(lián)書店出版社) 這是一本在國際上相當有名而且流行幾十年的暢銷書。這本書初版于1949年,1967年和1972年又作了大幅度修改和補充。1987年2月上?萍汲霭嫔绯霭媪素芳蜗壬鶕⑽陌娴淖g本,作者名字為C.W.克里姆,當時為美國人。我就是看這個譯本而喜歡這本書的。1991年三聯(lián)出版了劉迺元先生譯自英文版的中文本。作者已于1972年去世。2008年德國羅沃爾特出版社對原書進行補充,出版了新版本,最新的中文本就是根據這個德文本譯的。這本書介紹對古希臘、古埃及、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和美洲瑪雅文化與阿茲特克文化的考古、挖掘及研究成果。我第一次讀就被深深吸引,讀了不止一次,這次又買了新版本,認真讀了一次。這本書寫的是考古,實際上回顧了歷史上的古代文化。全書知識豐富,寫作通俗有趣,誰都會一讀就放不下。特別應該指出,張蕓、孟薇兩位譯者,極為認真,不僅做到了“信、達、雅”,還對讀者不熟悉的名詞、事件、人名,作了詳細的譯注,F在這么認真譯書的人也不多了。這本書已被譯為二十六種文字、在全球暢銷,你能不一睹為快嗎?從這本書我還想介紹一下三聯(lián)的“新知文庫”。“新知文庫”介紹各種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知識。書選得好,譯得也好。且整體包裝堪稱超一流,封面設計與書套,無一不讓人賞心悅目,我一直想買全這套書,可惜現在仍壯志未酬。 5.《大道無行 鐵道部:政企合一的失敗樣本》(王曉冰、于寧、王晨等,南方日報出版社) 在我推薦的書中,這本書大概是知名度最低的,但我認為是極好的一本書。從題目可以看出,這本書是通過劉志軍、張曙光特大腐敗案說明我國高鐵建設中令人驚訝的官商勾結、受賄、腐敗,以及由此引發(fā)的低效率和資源浪費。劉志軍、張曙光腐敗不僅在于他們個人品質不好,更重要的在于政企合一的制度。政府權力太大,腐敗就難免。在這種制度下沒有劉志軍、張曙光,也會有李志軍、王曙光。三中全會提出政府改變職能、政府放權是正確的,但付諸實施并非一蹴而就。這本書還好在是由財新傳媒編輯部副主編王小冰帶領一個龐大而勤奮的團隊,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寫出來的,所講的事情完全真實,決非“客里空”。非常感謝這些記者,他們體現了中國媒體的良心。這樣的以調查為基礎的紀實文學多了,改革就更快了。 6.《末日巨塔:基地組織與“9·11”之路》(勞倫斯·賴特,張鯤、蔣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這本書寫伊斯蘭恐怖主義的起源,基地組織的形成與“9·11”事件的發(fā)生,也寫了美國FBI與CIA的內斗使本可以制止的“9·11”成為現實。我推薦這本書有三個理由。第一,這本書在全面、深入調查的基礎上,以事實為依據寫成,并獲得普利策獎,的確是一本好書。第二,恐怖活動在我國新疆也相當猖狂,讀這本書對我認識恐怖主義的思想來源,區(qū)分較少恐怖分子和廣大伊斯蘭教徒,防范恐怖主義活動極有啟發(fā)。第三,這本書屬于上海譯文出版社的“譯文紀實”。這套叢書的許多書如何偉的《尋路中國》《江城》《奇石》等已經在中國暢銷且受到好評。我看了這套叢書中的八本,本本優(yōu)秀。希望通過推薦這本書引起大家對這套書的關注。 7.《帶著偏見上路》(金維一,中信出版社) 非常好的一本游記。寫游記不僅要寫景、寫自己的感悟,而且還要介紹當地的歷史、故事,并且有照片,以利于指導別人旅游。在我讀的各種游記中,這本書是最好的。作者去了許多地方,其中有些地方我也去過,讀了頗有同感。游記僅僅寫景是淺層次的,只有介紹當地的歷史故事、風土人情,以及自己的感悟才有意思。這本書內容好,文字也好,且作為小開本,很適宜外出時帶上。書的包裝不以豪華為目的,以適用為目的的最好。 8.《刁嘴》(汪朗,三聯(lián)書店出版社) 2014年讀了幾本關于吃的書,如二毛的《民國吃家》,王敦煌的《吃主兒》,都相當好。尤其《吃主兒》,通過吃回憶了一個以王世襄為中心的王家。幾經比較,最后選了汪朗的《刁嘴》。一是這本書似乎未被關注,二是寫的層次更高,通過吃講了歷史,真正是吃文化—講吃中所蘊含的文化。此外,我特喜愛汪朗的文字,有乃父風范。樸實而不華麗,自然也不做作,流暢如行云流水,親切如與朋友交心。反復讀之,越讀越有味。休閑就該讀這樣的書。汪朗還寫過其他關于吃、穿等日常生活的書,如2006年5月中國林業(yè)出版社出的《食之白話》《衣食大義》。他還在《財經》雜志開過關于吃的專欄,我當年自費訂閱這份雜志,多半就是為了讀汪朗的文章。從書中看出,汪朗讀書極多,所講吃的歷史故事,都有所據。能吃,會吃,又能加工出吃的歷史、文化的才算美食家,或者王敦煌先生所說的“吃主兒”。讀這本書你知道吃中的文化,會吃得更好,吃出水平,通過吃不僅增加了物質營養(yǎng),也增加了文化營養(yǎng)。 9.《科學外史》(江曉原,復旦大學出版社) 這是江曉原先生在《新發(fā)現》雜志和網上寫的有關科學史的文章的匯編!缎掳l(fā)現》雜志我沒讀過,連名字都沒聽說過。江先生讀書極多,知識廣博,看問題態(tài)度又客觀,這本書中所寫的不少問題我也是聞所未聞,F代社會知識爆炸,我們所知道的太少了。這本書擴大了我的知識面,也給了我不少有益的啟發(fā)。而且讀起來一點也不累,休閑得很。這本書出版后也好評如潮,還獲得了首屆(2013)年度“中國好書”和第十三屆上海圖書獎一等獎。不過知道的人也有限,所以我又推薦一次。這本書首戰(zhàn)告捷后,江先生又推了《科學外史II》,續(xù)集并非“狗尾”,依然是不折不扣的“貂”,同樣值得看。 10.《陣痛》(張翎,作家出版社) 我曾在去年10月份的讀書單上高度評價了這本書。作者張翎讀到后發(fā)來短信感謝,作家出版社還把我的評語印在第二次印刷的封底上,這極大地鼓舞了我讀書的興趣。現在再推薦我想講四點理由。第一,好小說要有好故事。這本書的故事極好,雖然是寫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但寫得非常吸引人。第二,人物塑造得很好。小說當然要寫人物,這本書中每一個人物都寫得好,讀過感覺栩栩如生,且都有自己的個性。第三,寫過去的傷痕,但絕非早期的傷痕文學,恕而不怨,讓讀者自己去思考,更令人深思故事背后的社會。第四,語言極為流暢。如此好書還是桃李不言的,去年3月第一版,11月就第三次印刷,達到兩萬七千冊。如今這真是相當好的銷量了。但愿更多的人看這本書。我想如此好書,包括電子版在內,發(fā)行百萬不算奇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