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賀衛(wèi)方書籍推薦!


作者:著名作家     整理日期:2022-07-17 14:19:33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賀衛(wèi)方書籍推薦!
  好書推薦為書友們整理的詳細書單如下:
  1、明鏡高懸:中國法律文化的多維觀照(精裝)
  明鏡高懸:中國法律文化的多維觀照
  《明鏡高懸:中國法律文化的多維觀照》是作者徐忠明教授近年來思考和寫作的結集。全書分五個欄目,從“核心觀念”、“器物與圖像”、“檔案虛構”、“人物與制度”、“詩與小說”幾個切入點對我國古代法律進行了跨學科考察。所涉內容,既有概念解讀、人物考證、文化解釋,也有制度梳理、司法實踐考索、律條檔案分析等。如通過對古代司法建筑中“明鏡高懸”匾額和古代典籍中聽審插圖的考釋和解讀來考察司法意義,還原古代司法實踐的場景,深入探究司法權力背后的運作機制,解釋司法官員與訴訟兩造的心態(tài)模式和行為策略,評估司法實踐之于社會秩序形成的作用與意義。本書作者通過勾勒和描述中國法律史圖像,冀以改變目前中國法律史的研究格局。
  2、明亮的對話:公共說理十八講
  明亮的對話:公共說理十八講
  《明亮的對話:公共說理十八講》為國內首本系統(tǒng)論述公共說理的著作。說理教育是國外高校的基礎性課程,而國內在此方面教育極為欠缺,作者在美國高校教授說理寫作20余年,深諳說理教育的培養(yǎng)之道,有的放矢,積多年思索與實踐精華寫就《明亮的對話:公共說理十八講》,為目前國內圖書所無,是教授有效思維、理性對話、技術性與人文精神兼?zhèn)涞慕逃炎;作者赴美國教學多年,精通西學,視野廣闊,學養(yǎng)深厚,又熟悉國內語境,問題意識敏銳,可謂中國通、西學精、世界眼,其文說理透徹,實例豐富,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3、中國人的文明與陋習
  中國人的文明與陋習
  作者從27個方面概括和總結了中國人的性格特征,既刻畫了中國人的文明與所長,也揭批了中國人的舊習和丑陋。作者善于從日常生活中取材,寫作資料多源于自己在中國幾十年間的經歷和觀察。對比往昔與今日,認識中國人的普遍性格,此書仍不乏真知灼見。
  4、法學院
  法學院
  《法學院》介紹美國法學院兼具深度與廣度的知識性思想性為一體的讀物。作者以自己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學習的親身經歷言說在美國法學院從申請到畢業(yè)的方方面面,以一個法律人特有的視角介紹了美國法律界的職業(yè)現狀。向有志于進入美國各大法學院學習交流,有志于了解美國法學院教學內容與制度以及美國當今的司法職業(yè)、法律文學現狀的讀者推薦這本筆調親切幽默的美國法學院指導手冊。
  5、麥考萊英國史:從歷史的黎明到詹姆斯二世權力的頂峰(1865-1702年)
  麥考萊英國史
  英國19世紀史學家麥考萊所著《英國史》,是西方浩繁史著當中至為輝煌的作品之一。休謨《英國史》的姊妹篇。該書著重記述自1685年詹姆斯二世即位至1702年威廉三世逝世17年間的歷史。麥考萊認為光榮革命是最成功的妥協(xié),是一次幸福革命,而且是最后一次革命。他呼吁英國人民滿足于現狀,維護現存制度。第一卷內容為:從歷史的黎明到詹姆斯二世權力的頂峰,本卷時間跨度最長,講述從歷史的黎明到蒙茅斯叛亂失敗。主要內容依此為:英格蘭,復辟與黨爭,經濟與社會,詹姆斯的新政,詹姆斯的勝利。
  6、誤解的對話:德國漢學家的中國記憶
  誤解的對話
  本書共分三輯:在第一輯中,作者試圖從闡釋學和當代學術的角度,闡述海外漢學研究的正當性、合法性及其意義,并對民國期間漢學與中國學之互動進行梳理。第二輯主要考察了德國漢學家的中國敘事如何反映明清之變以及晚清民國之變,選取的人物有湯若望、福蘭閣以及傅吾康父子。在第三輯中,作者選用了幾個具體案例來說明中西互視與互釋的重要性,涉及的西方人士既有經典翻譯家衛(wèi)禮賢,也有目前研究不多的白樂日、許理和、羅哲海。
  7、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洪業(yè)用英文寫就的杜甫傳記Tu Fu:China's Greatest Poet(即《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 于1952年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迄今為止仍被公認 為是英 語世界中關于杜甫研究的最重要的作品。《杜甫(中 國最偉大的詩人)》亦為洪業(yè)平生 唯一的專書著述。





上一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5月好看的書籍 下一本:扎克伯格今年讀過的書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賀衛(wèi)方書籍推薦!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