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當我談起這本書時我其實是在談書單


作者:著名作家     整理日期:2022-07-17 13:45:57

刻意或不刻意,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總能發(fā)現(xiàn)作者抖出來的一些書名、作家以及文學典故,總會看到作者對前輩同行要么頂禮膜拜要么嗤之以鼻。于是乎,我們也順藤摸瓜的開了眼,或是頻頻頜首的有共鳴,想著趕緊看完就去讀那“下一本”。今天,推薦書網在有限的閱讀經驗里,用心擷取了若干本有此功效的書,各位不妨去試試看,會不會,買了一本,就想著買數(shù)十本了!當然除了以下推薦的書,推薦書單的書還有很多,比如影響世界的100本書這些,大家也可以搜集下在下方留言給我們!

  當我談起這本書時我其實是在談書單

1、《刻小說的人》

比目魚的這本書評隨筆集,是我去年看過最棒的一本書,大開眼界。一來,比目魚在輕描淡寫的落筆之間,就讓人洞悉了文學世界的種種恩怨情仇、春秋筆法乃至史海鉤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功底不可謂不深厚。二來,比目魚遴選出來評點的文學作品,盡是那些風格新穎怪異、具有探索性、“玩弄技巧”的東西,比如大衛(wèi)福斯特華萊士的《系統(tǒng)之帚》、馬丁艾米斯的《時間箭》、馮內古特的《五號屠場》、大衛(wèi)米切爾的《幽靈代筆》、朱岳的《睡覺大師》……實在是對著了我的胃口,好生喜歡。三來,它就是買書圣典。依著此書,我也畫葫蘆地買了十數(shù)本,盡皆受用,與我同感的也不在少數(shù),豆瓣上有人就開列了《刻小說的人》提到的書籍之豆列,多好!

  當我談起這本書時我其實是在談書單

2、《我書架上的神明》

《我書架上的神明》源自南方周末閱讀版“秘密書架”系列,從一百多位作者中選出72篇結集而成。這個系列的主旨,是邀請眾多學者來寫對其思想形成產生大影響的書。作者群體的研究領域,從文史哲到經濟法學自然科學,年齡從八十長者到三十出頭的青年學人,不一而足,某種程度上來說,讀這本書,亦可以一窺中國當代知識分子的精神源頭所在。讀書是很私人化的事情,尤其在公眾面前開列書單,并不是件討好的事情,汝之飴糖彼之砒霜,也許讀者并不受用。在《我書架上的神明》中,開列的書單可謂琳瑯滿目,但貫穿其中的那些書卻沒有居高臨下,沒有說教味道,親切可人,輕松可讀。

  當我談起這本書時我其實是在談書單

3、《為什么讀經典》

熟悉的作家,不熟悉的作品,就是卡爾維諾這本《為什么讀經典》帶給我最直觀的感受。不外乎有人說,這書是“非常棒的西方文學進階讀物,有橫掃西方牛逼小說野心的同學要精讀此書”。本書收錄了卡爾維諾的三十六篇文章,論及三十一位經典作家及其作品。其中有三分二是二十世紀之前的,三分一是二十世紀的——這是頗為平衡的,同時也給出了一個閱讀經典的尺度:已成偉大傳統(tǒng)的那部分,應成為一個作家占三分二的閱讀資源,另三分一用于閱讀現(xiàn)當代經典。那么什么是經典?聽聽卡爾維諾怎么說吧,“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讀都好像初讀那樣帶來發(fā)現(xiàn)的書”,當然,這只是他若干奇思妙解中最正常的一種。

  當我談起這本書時我其實是在談書單

4、《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

六姐是偏愛讀小說的人,尤其是當代小說,不論中西。如果推薦一本書,希望能夠一覽中國現(xiàn)當代經典作家和作品的話,我認為首選還是夏志清的《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一定得是港版)。這本書成于1961年,共有十九章;其中的十章都以重要作家的姓名為標題,如魯迅、茅盾、老舍、沈從文、張愛玲等。對夏而言,這些作家是現(xiàn)代小說的佼佼者?赡艽蠹乙猜犝f過,如今張愛玲、錢鐘書、沈從文等一干作家,被讀者奉若神明一般,這一記功勞多半是要算在夏志清和這本《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身上的。要說為何這本書火了半個多世紀,至今依然受讀者追捧,我想除了推崇個別作家外,還是因為夏在書中將政治之于文學和作者的吸引的論析,把握住了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命脈,這顯然已超脫出一個文學命題的范疇,更表現(xiàn)為了一種時代的氣息。

  當我談起這本書時我其實是在談書單

5、《那時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六姐喜歡看推理,肯定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即便對于推理小說熟稔于我,看到唐諾這本《那時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的目錄時,也不禁饒有興致起來,好些個陌生的書名哦!熟悉唐諾的人應該都知道,他的文法,好聽點叫“旁征博引、信馬由韁”,實際上就是“老跑偏”。但這一最大特(guai)點(pi)卻實在是契合給推理小說寫導讀,因為不能劇透嘛!六姐曾經撰小文闡發(fā)過為何推理小說難登大雅之堂,多半是由于該文體“謎”是核心,而經得起反復重讀的才叫經典。所以,本書的68篇導讀,唐諾只從小說中的一點引申開去盡情發(fā)揮,不僅極好地完成了勾起讀者興趣的任務,更開啟了更多饒有意趣的討論,使得類型小說的導讀不僅僅與類型有關,類型小說的讀者也擴展到知識階層。

  當我談起這本書時我其實是在談書單

6、《童書是童書》

這本是六姐有意為之,也是給全天下頭疼給孩子看什么童書的父母一個小推薦!锻瘯峭瘯肥桥_灣“童書教母”黃迺毓 耗時四年,大量搜羅國內外出版的童書繪本,分門別類為父母提供最全面,最詳細的童書購買及閱讀參考。書中不僅有五百多種童書的詳細介紹,還從專業(yè)角度為讀者闡述孩子的認知需要和閱讀規(guī)律之謎,讓父母不僅知道該為孩子買什么樣的童書,也知道買來后該如何跟孩子一起閱讀。它還可以清掃繪本達人們的閱讀死角,不讓孩子錯過任何一本生命中的好書。

  當我談起這本書時我其實是在談書單

7、《巴托比癥候群》

這是六姐最近正在看的一本書,也是特意把它挑出來,用以代表那一類“即用典如吃飯般稀松平!钡臅。著名掉書袋派作家、學者艾柯曾經有一個關于讀者的著名論說,讀者會憑喜好挑作家,作家也會拿作品內容來挑選讀者,艾柯就把讀者分為經驗和模范兩種。經驗讀者即一般讀者,模范讀者則是需要同作者具有處在同一平面的認知和素養(yǎng)。顯然依據(jù)此,《巴托比癥候群》就是這么一部小說,恩里克·比拉-馬塔斯如數(shù)家珍的數(shù)落文學長河里有的沒的、真的假的的一些典故軼事,順帶牽出了不少好書好文,如果沒有一點文學閱歷,很有可能就被這西班牙老頭子給糊弄住了哦!

  當我談起這本書時我其實是在談書單

8、《生命最后的讀書會》

六姐曾經在母親節(jié)書單里推薦過一次,這里不厭其煩地再推一次。作者是寫過《長尾理論》的威爾·施瓦爾貝,他在事業(yè)有成之際得知母親罹患了晚期癌癥,于是毅然決然的拋下工作,陪伴母親走完人生最后的歲月。而相伴這對母子的,就是無數(shù)本經典的書籍。有時候我也會思考,讀書有什么用?之前不是都在傳“讀書無用論”嗎?看了這本書,我會覺得讀書有時會有治愈的作用,治愈人心、治愈隔閡。因為好的文字是有溫度的。

  當我談起這本書時我其實是在談書單

9、用一間書房抵抗全世界

最后一個額外名額,留給“不止讀書”的魏小河與《獨立日:用一間書房抵抗全世界》。這本書實際上就是小河公號的線下實體版,收錄了14間溫馨私家書房,49篇精選讀書隨筆,11家最美獨立書店,11份俏皮書單?粗浀木W絡文字印成一行行鉛字,心情還是蠻雞凍的。





上一本:薦書︳古籍修復推薦閱讀書單 下一本:實用家居書單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當我談起這本書時我其實是在談書單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