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基本典籍 1、《尚書》
《尚書》起初被稱為《書》,相傳經(jīng)過孔子整理,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件匯編。古代,尚與上通,“尚書”意即上古之書。漢代以后,《尚書》成為儒家的重要經(jīng)典之一,所以又叫做《書經(jīng)》。記事上起堯舜、下迄秦穆公,可以分為虞夏書、商書、周書,也有部分追述原始社會末期事跡的篇章。它大致有四種體式:一是“典”,即典章制度;二是“訓(xùn)誥”,即君臣或大臣之間的談話和祭神的禱告辭;三是“誓”,即各種誓辭;四是“命”,即任命官員、賞賜諸侯的冊命。尚書有今古文之分,西漢初年,原秦博士伏生(伏勝)傳出《尚書》二十八篇,因用當(dāng)時通行的字體隸書寫成,故名“今文尚書”。經(jīng)考訂,大致可靠。漢武帝時,魯恭王劉余拆毀孔子舊宅,從墻壁中發(fā)現(xiàn)許多竹簡,經(jīng)過孔安國整理,比《今文尚書》多出十六篇,引文用漢以前的蝌蚪文寫成,故名《古文尚書》。至西晉時,今古文《尚書》均已佚散失傳。東晉時,豫章內(nèi)史梅賾獻出《古文尚書》一部,自稱是孔安國所傳,較伏生所傳多出二十五篇。后經(jīng)考證,二十五篇為魏晉人偽造,故其中的“二十五篇”被稱為偽《尚書》。清《十三經(jīng)注疏》本《尚書》是“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的合編本!渡袝罚础敖裎纳袝保┦妨蟽r值極高,在很多方面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歷史地位,如《堯典》記堯舜的事跡,《皋陶謨》記舜、禹、皋陶商討治國之事,均為記事體。全書按朝代編排,朝代之下安帝王順序編排,因此,從史書編寫體例看,《尚書》不但是古代史籍的雛形,也是紀(jì)事本末體的萌芽、編年史的開端。而《禹貢》總結(jié)了秦統(tǒng)一以前的地理知識,是我國最早的地理志。關(guān)于注本有唐孔穎達《尚書正義》(十三經(jīng)注疏本)、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萬有文庫本)、今人曾運乾《尚書正讀》、楊筠如《尚書覈詁》等。
2、《春秋》
《春秋》是孔子根據(jù)《魯春秋》修改而成。記事上起魯隱公元年(前722年),下迄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記事方法“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時,以時系年”,故其體例屬于編年體,而編年以魯君在位的時間為準(zhǔn)!洞呵铩穬(nèi)容以政治活動及各國會盟、朝聘為主,另外,各國婚喪、祭祀以及日月食、星變、蟲災(zāi)、地震、山崩、雨、霜、冰雹、水旱等自然現(xiàn)象!洞呵铩返膬(nèi)容雖然以魯國為主,但同時兼及其他100多個國家,因此該書具有春秋時代列國史的意義!洞呵铩放c此前史書的最大不同在于“其義”,而“義”正是編纂歷史著作的重要目的。因此,《春秋》極為講究筆法,強調(diào)定名分、寓褒貶、示懲戒,希望通過“正名”、“尊周”、批判僭越行為而達到維護周禮、恢復(fù)西周盛世之目的。同時,因拘于記事以明義、垂言以立教,故《春秋》不能堅持直書,有很多曲筆及回護的地方!洞呵铩肥俏覈谝徊烤幠晔,又是我國首部私修史書,對后世影響極大!洞呵铩芬粫鴥H僅約18000字,分條記事,不相聯(lián)屬,文句簡略,不計事情原委。字?jǐn)?shù)最多者有47字,最少者僅一“螟”字。再加上措辭隱晦,如果沒有注解,極難通曉。后人從不同角度對《春秋》加以解釋,其中《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影響最大,合稱“春秋三傳”。
3、《春秋左傳》附《公羊傳》、《榖梁傳》
《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原名《左氏春秋》。傳統(tǒng)認(rèn)為是春秋時左丘明所做,里面有后人所加內(nèi)容!蹲髠鳌放c《春秋》一樣同屬編年體,記事也起自魯隱公元年,與《春秋》同。但終年止迄于魯?shù)抗哪,多于《春秋?7年!蹲髠鳌犯鶕(jù)所掌握的資料,用史實逐條疏證和傳釋《春秋》經(jīng)文,詳細記載事情原委。同時,《左傳》還集錄了很多有關(guān)春秋以前的史料以及《春秋》經(jīng)文所無的資料。《左傳》視周王室同于一般諸侯及“重人事、輕鬼神”的無神論觀點都是在思想上對《春秋》的超越。注本有晉杜預(yù)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jīng)注疏本),清人洪亮吉《春秋左傳詁》,劉文淇《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今人楊伯峻《春秋左傳注》等。
《公羊》和《榖梁》兩傳各十一卷,寫定時間均在漢代!豆騻鳌放f題為子夏的弟子戰(zhàn)國時齊人公羊高所撰,初僅口頭流傳。西漢景帝時,公羊高的玄孫公羊壽及其弟子齊人胡毋生(子都)才寫定成書!豆攘簜鳌放f題為子夏的弟子戰(zhàn)國時魯人榖梁赤所做,起初也為口頭傳授,至西漢時才成書!豆颉、《榖梁》兩傳記事起訖年代與《春秋》相同,從不同的角度說明《春秋》的書法,即所謂“微言大義”。兩書在西漢均立于學(xué)官,但兩傳對史實的增補不多。
4、《國語》
《國語》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相傳為左丘明所做。上起周穆王征犬戎(約前967),下迄智伯滅亡(前453年),前后約五百多年的史事。全書共二十一卷,其中《周語》三卷、《魯語》二卷、《齊語》一卷、《晉語》九卷、《楚語》二卷,《鄭語》一卷、《吳語》一卷、《越語》二卷!秶Z》是資料匯編性質(zhì)的書,不是成熟的史學(xué)歷史著作,因而在事件記載時不具年月者很多,個別事件僅僅為片段。其中許多史料為《左傳》所采用,只是后者文字更為簡潔、語言更為精練、體而更為統(tǒng)一!蹲髠鳌酚浭乱允录^程為主,《國語》則以政治言論為主。兩書互相表里、相互參證,因而《國語》有《春秋外傳》之稱!秶Z》的體例對后世影響很大,陳壽《三國志》、常璩《華陽國志》、崔鴻《十六國春秋》、吳仁臣《十國春秋》等均是從《國語》的體例而發(fā)展而來。本書最早的注有三國吳韋昭注,清代學(xué)者則有洪亮吉《國語韋昭注疏》、汪遠孫《國語校注本三種》,近人吳曾祺《國語韋解補正》、徐元誥《國語集解》等。
5、《戰(zhàn)國策》
《戰(zhàn)國策》是戰(zhàn)國時游說之士的策謀和言論的匯編,由當(dāng)時各國史館或策士輯錄而成。書名原來不統(tǒng)一,有《國策》、《國事》、《事語》、《短長》、《長書》、《修書》等。西漢末年劉向校訂群書,編成三十三篇,并定名為《戰(zhàn)國策》。北宋時,曾鞏再次進行編訂校補!稇(zhàn)國策》記事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統(tǒng)一,分為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wèi)、中山12策,共33篇,497章,體例與《國語》相同,也是國別體。由于主要記載策士們游說君王的言論,因而失實、夸大之處頗多。不過,《戰(zhàn)國策》文辭優(yōu)美,語言生動,常用寓言闡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畫蛇添足”、“亡羊補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等!稇(zhàn)國策》是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東漢高誘最初為《戰(zhàn)國策》作注,但流傳至北宋時散佚。元代,吳師道有《戰(zhàn)國策校注》。另外,今人繆文遠有《戰(zhàn)國策考辨》。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吸收各家成果,重新整理出版新版《戰(zhàn)國策》。書中附有1973年出土的帛書《戰(zhàn)國策》釋文,與傳世本原文可互相校讀。
6、《論語》
《論語》是孔子和他的高足們的言行錄。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儒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晚年從事文化教育,在整理和傳播古代文化方面貢獻很大。《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的追記,經(jīng)過幾度編輯整理而成,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約成書于戰(zhàn)國初年,全書共20篇,上論10篇比較早,最能反映孔子的思想和時代。下論10篇比較晚成。《論語》傳到漢代,出現(xiàn)三種本子:《魯論語》20篇,《齊論語》22篇,《古文論語》21篇,三者從內(nèi)容、篇目到篇次都略有出入。西漢末年,《魯論語》得以流傳。關(guān)于《論語》的注本很多,國內(nèi)外總數(shù)達到三千多種,為諸子之冠。現(xiàn)通行的注本有三國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十三經(jīng)注疏》本),宋朱熹《論語集解》,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等。新注有程樹德《論語集解》、楊樹達《論語疏證》,譯注有楊伯峻《論語譯注》、錢穆《論語新解》等。
7、《老子》
《老子》又名《道德經(jīng)》,保存了春秋末年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學(xué)派最重要的經(jīng)典。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又名老聃,春秋末期楚國人,是周守藏室之史,孔子曾經(jīng)向他問“禮”。《老子》約成書于戰(zhàn)國中期,可能是老子的后學(xué)編纂整理而成。今本《老子》分上下兩篇,上篇道經(jīng)、下篇德經(jīng),合稱道德經(jīng),共81章,約5000余字。1973年,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有兩種《老子》寫本,分別稱為甲本、乙本。甲本字體介于篆書和隸書之間,不避劉邦的諱,可見成書于西漢以前。乙本為隸書,避劉恒的諱,顯系漢文帝時期的寫本。兩種本子與現(xiàn)行本子先道經(jīng)后德經(jīng)不同,而是先德經(jīng)后道經(jīng),字句也有出入!独献印芬粫胸S富的樸素辨證思想,提出了以“道”為核心的哲學(xué)思想體系。對于社會改革,《老子》提出了“無為無不為”的思想,希望通過緩和矛盾,謀求生存!独献印返恼軐W(xué)體系,對中國哲學(xué)發(fā)展史有著深遠的影響。關(guān)于《老子》較早的注本,有后人假托題做“漢河上公撰”《老子章句》。三國魏王弼《老子注》。新注本朱謙之《老子校釋》、高亨《老子正詁》、任繼愈《老子新譯》等。另,197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書后附有《老子甲本乙本傅奕本對照表》,頗便檢閱。
8、《史記》
《史記》是著名史學(xué)家司馬遷撰寫,最初沒有固定的書名,或稱“太史公書”、“太史公記”,也省稱“太史公”。從三國開始,“史記”由原來的統(tǒng)稱而成為“太史公書”的專名。司馬遷父親司馬談曾任西漢太史令,打算編寫一部通史,但未能完成。司馬遷受父親囑咐完成了這部通史著作。《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jì)、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余字。今本《史記》中有他人補寫的內(nèi)容,如“褚先生曰”后面內(nèi)容即出自漢元帝、成帝時的博士褚少孫之筆!妒酚洝分袑Α蛾惿媸兰摇、《貨殖列傳》等內(nèi)容的定位和編排是后世正史中所沒有的,顯示出司馬遷史學(xué)境界之開闊。《史記》對后世史學(xué)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chuàng)的紀(jì)傳體編史方法為后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同時《史記》也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xué)著作,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的注本很多,代表性的舊注有劉宋裴骃的《史記集解》、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等。起初,三家注各自另行,北宋時把三家注排列在正文下,合為一編,頗便閱讀。日人瀧川資言編著《史記會注考證》,匯集諸書,很有參考價值。
9、《漢書》
《漢書》又稱《前漢書》,由東漢班固編撰。起初,班固的父親班彪以《后傳》六十五篇來續(xù)補《史記》!稘h書》即在《后傳》的基礎(chǔ)上完成的。班固死后,班固妹妹班昭補寫了《漢書》八表,在馬續(xù)協(xié)助下又完成了《天文志》!稘h書》記事以西漢一朝為主,上起漢高祖元年(公元206年),下終王莽地皇四年(23年),是中國第一部紀(jì)傳體斷代史。全書有十二“紀(jì)”、八“表”、十“志”、七十“列傳”,凡一百篇,后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余萬言。與《史記》相比,《漢書》體例上全承襲《史記》,只是省“本紀(jì)”為“紀(jì)”,改“書”為“志”,并“世家”入“列傳”。新創(chuàng)《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藝文志》,變《平準(zhǔn)書》為《食貨志》。這些變化,被后來一些是史書所沿襲。《漢書》喜用古字,東漢末年已有服虔、應(yīng)劭為《漢書》作注。到了唐代,顏師古匯集了前人二十三家的注解,完成了對《漢書》的新注。清人王先謙著《漢書補注》,頗便參考。今人楊樹達著《漢書窺管》,對王氏補注,又作補正。
10、《后漢書》
《后漢書》由南朝劉宋范曄編撰!逗鬂h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jì)傳體史書,上起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在范曄《后漢書》之前,已有東漢劉珍、吳謝承及晉薛瑩、司馬彪、華嶠、謝沈、袁山松、袁宏等所修史書。范曄則博采眾書、斟酌去取,寫成《后漢書》,包括紀(jì)十卷和列傳八十卷。梁劉昭取晉司馬彪《續(xù)漢書》的八志三十卷與之合刊,成今本《后漢書》。《后漢書》襲《史記》、《漢書》的類傳體例,又創(chuàng)寫《黨錮列傳》、《宦者列傳》、《文苑列傳》、《獨行列傳》、《方術(shù)列傳》、《逸民列傳》、《列女傳》等!逗鬂h書》中的《輿服志》、《百官志》為前史所無。與《漢書》相比,《后漢書》又缺《藝文志》、《河渠志》、《食貨志》等。后幸有《晉書·食貨志》彌補社會經(jīng)濟情況,《隋書·經(jīng)籍志》彌補書目遺存情況。今本《后漢書》,紀(jì)傳是唐高宗之子李賢等人的注,志是劉昭的注。清人惠棟有《后漢書補注》,王先謙有《后漢書集解》,兩書資料頗為詳備!逗鬂h書》成書晚于陳壽《三國志》,是繼《史記》、《漢書》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寫的重要史籍!逗鬂h書》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并稱為“前四史”。
11、《三國志》
《三國志》由西晉陳壽撰。陳壽原為蜀漢觀閣令史,蜀亡入晉,累官至治書御史。魏、蜀、吳三國鼎立,《三國志》由此得名。《三國志》成書之前,已有官修的王沈《魏書》、韋昭《吳書》,私撰的有魚豢《魏略》等。《三國志》中《魏書》、《吳書》即取材于這些書!妒駮返牟牧嫌申悏鄄杉途幋。全書共六十五卷,《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記事上起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下迄西晉滅吳之年(280年)即武帝太康元年,包括魏、蜀、吳三國六十年的歷史。《三國志》屬于紀(jì)傳體的國別史,在斷代史中別創(chuàng)一格。陳壽仕晉,而晉承魏得天下,所以《三國志》尊魏為正統(tǒng)。《魏書》稱曹操等魏的君主為帝,敘入紀(jì)中。稱蜀、吳君主為主,敘入傳中,但與帝紀(jì)寫法相同、按年敘事。魏、蜀、吳三書原各自為書,至北宋雕版時才合而為一,改稱《三國志》。與《史記》、《漢書》相比,《三國志》內(nèi)容略顯單薄,且沒有表、志。但因流傳至今的有關(guān)三國的史書很少,故其價值依舊甚高,如《魏書·東夷傳》保存了有關(guān)日本的一些最古記載。陳壽曲筆阿時,創(chuàng)立的“回護”筆法,為后世史家所譏彈。陳壽之后,有關(guān)三國的史料大量出現(xiàn)。南朝宋文帝令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裴松之與范曄同時代,其注與重在訓(xùn)釋文義的《史記》三家注、《漢書》顏師古注不同,以補缺、備異、懲妄、論辨為宗旨,在史實方面予以增補和考訂,開作注之新例。所引著述甚多,且引文完整,史料價值不低于正文。由于所引原書大都散佚,從而使裴注顯得更加珍貴。清杭世駿《三國志補注》、近人盧弼《三國志集解》等注本也頗有參考價值。另,清洪亮吉《補三國疆域志》、清淘元珍《補三國食貨志》、清錢大昭及侯康《補三國藝文志》、清萬斯同《三國年表》、清洪飴孫《三國職官表》等也頗便參考。
12、《晉書》
《晉書》由唐房玄齡等奉敕撰寫。唐以前,已有十八部關(guān)于兩晉的史書,房玄齡等以此為基礎(chǔ),僅三年就寫完全書。我國正式設(shè)置史館,以修國史,實始于唐。唐朝史館修纂了《晉書》、《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八部紀(jì)傳體史書,《晉書》是第一部。同時,史館還編修本朝歷史。由于參加編修者多為一時名流,再加上資料比較齊備,因而《晉書》成書很快。全書共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紀(jì)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紀(jì)三十卷,記載了從司馬懿開始到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為止156年的歷史,包括西晉和東晉!稌x書》各志均從漢末講起,其中李淳風(fēng)的《天文志》、《律歷志》倍受推崇。與前四史不同,《晉書》新創(chuàng)載紀(jì),記載既不是“正統(tǒng)”君主,又不是正統(tǒng)臣屬的“僭偽”人物。十六國中前涼張軌因是晉舊臣、西涼李暠是唐朝皇帝始祖則被載入列傳,其余各國君主均入載紀(jì)。類傳十三種,其中忠義和孝友是新增。列傳中多載有用之文,如《劉毅傳》中反映九品中正制弊端之《論九品八損疏》、《江統(tǒng)傳》中反映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關(guān)系之《徙戎論》、《裴秀傳》中反映之制圖六法之《禹貢地域圖》、《衛(wèi)恒傳》中反映書法源流之《書勢》等等!稌x書》無表,清萬斯同補《晉書》十六表。另外,清畢沅《晉書地理志新補》、洪亮吉《東晉疆域志》及近人吳士鑒、劉承干《晉書斠注》等書廣采眾說,頗有參考價值。
13、《南史》和《北史》
《南史》和《北史》為唐初李延壽私人撰述,成書后獲得與官修正史同等地位。李延壽之父李大師曾撰寫編年體的南北朝史,惜書未成而卒。李延壽繼承父志,取材南北朝八史,改編年為紀(jì)傳,奮筆十六年寫成《南史》和《北史》,兩書合稱《南北史》!赌鲜贰啡珪耸,包括紀(jì)10卷,列傳70卷,記宋、齊、梁、陳170年歷史!侗笔贰啡珪话倬,包括紀(jì)12卷,傳88卷,記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共233年歷史!赌媳笔贰菲降葘Υ媳背,不僅是唐初大一統(tǒng)局面的反映,更是南北民族平等觀念的表現(xiàn)!赌鲜贰啡〔挠谒、齊、梁、陳四書,其中對《宋書》刪減最多。《北史》取材于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刪減最多的是《魏書》。李延壽刪削雖有不當(dāng)之處,但確也糾正了八書荒蕪臃腫之弊。同時,李延壽也補充了一些八書所無的資料!赌媳笔贰穭h繁補漏,事增文省,為后世所贊。列傳多用家傳形式,一姓一族,子孫后代一律附于父祖?zhèn)飨,集為一篇。如此編排便于了解世家大族之興衰,但失于人物所處朝代不明!赌媳笔贰穬H有紀(jì)、傳,而無志、表,清周嘉猷撰《南北史表》、徐文范撰《東晉南北朝輿地表》、清汪士鐸撰《南北史補志》,明末清初李清有《南北史合注》。
14、《宋書》
《宋書》的作者沈約歷仕宋、齊、梁三朝。南齊永明五年(487年)春,沈約受齊武帝蕭頤之命,根據(jù)何承天、徐爰原有之宋史著作,補充修訂,于次年二月完成紀(jì)傳部分,是紀(jì)傳體正史中成書較快的一種!端螘啡珪100卷,包括紀(jì)10卷、傳60卷、志30卷,記載了劉宋王朝七十多年的歷史!端螘酚小邦悅鳌卑朔N,其中記載忠孝仁義之士的《孝義傳》、記載出身寒微而榮登顯位者的《恩幸傳》、記載劉劭劉浚兄弟弒殺君父事跡之《二兇傳》為新立。又有專門記載少數(shù)民族及外族歷史的《索虜》等傳。首創(chuàng)家傳形式和帶敘法,帶敘法即其人不必單獨立傳,僅將其事附敘與其有關(guān)的某人傳內(nèi)。志是成書后續(xù)補的,在詳記劉宋一代典章制度外,還追述了東、西晉和三國之制度。其中《律歷》、《天文》二志取材于何承天的撰述,尤為精確詳明!稑分尽酚涊d了古代各種樂器、樂歌歌詞。新創(chuàng)《符瑞志》,雖記有白虎、丹書、甘露、嘉禾等怪異,也保留了一些自然現(xiàn)象和災(zāi)害的資料!端螘穫髦帘彼危延猩⒇,后人取李延壽《南史》等書,加以補充,仍保持原書卷數(shù)。全書雖以志見長,但缺食貨、刑法、藝文三志,故清郝懿行有《補宋書刑法、藝文志》!端螘窡o表,清萬斯同為其補表凡三:《宋諸王世表》、《宋方鎮(zhèn)年表》、《宋將相大臣年表》。
15、《南齊書》
《南齊書》原名《齊書》,南朝蕭子顯撰寫。蕭子顯是南齊的皇族,入梁后為吏部尚書、吳郡太守,自己奏請編撰《齊書》。他依據(jù)南齊檀超、江淹等編寫的《國史》、沈約編寫的《齊著》和吳均著的《齊春秋》等書,變成《齊書》。為了與李百藥編著的《北齊書》相區(qū)別,改名《南齊書》!赌淆R書》原書60卷,今存59卷,有本紀(jì)8卷,列傳40卷,志11卷,亡《自序》一卷。全書記載了南齊24年的歷史。《南齊書》文字簡潔,遠學(xué)班固類敘法、近學(xué)沈約帶敘法,能立傳不多而人物備載。列傳中類傳有七,多學(xué)《宋書》,只是名稱稍有改動。另新創(chuàng)《文學(xué)傳》,其中包括科學(xué)家祖沖之傳。《南齊書》重視少數(shù)民族和外族史事,改《宋書》中的《索虜傳》為《魏虜傳》,詳記北魏史實。但蕭子顯為其祖父蕭道成作本紀(jì),竭盡頌揚與回護之能事及將其父蕭嶷從齊高帝諸子中提出獨立一傳并備極贊美的做法頗為后人非議!赌淆R書》“志”中缺“刑法”、“藝文”、“食貨”三志,《天文志》僅記災(zāi)祥、《祥瑞志》多載圖讖。而《州郡志》雖不著戶口,但所述建置于了解僑郡移動問題頗為有用!栋俟僦尽泛喴袟l理,對一些重要官職詳記其設(shè)置變遷情況!赌淆R書》無表,清人萬斯同、吳延變補《齊諸王世表》、《齊將相大臣年表》、《齊方鎮(zhèn)年表》。清陳述《補南齊書藝文志》。
16、《梁書》和《陳書》
兩書均為唐姚思廉所撰。姚思廉父親姚察歷仕梁、陳、隋。陳朝初年,姚察參與梁史的編纂,入隋后,受命編纂梁、陳二史,未竟而卒。姚思廉依據(jù)父親遺稿,兼采他書而成《梁書》和《陳書》。兩書本紀(jì)部分和《陳書·皇后傳》后有監(jiān)修官魏征的論贊。《梁書》記載了梁朝五十六年的歷史,共56卷,包括本紀(jì)6卷,列傳50卷。六卷本紀(jì)中,《武帝本紀(jì)》占三卷。梁武帝孫子蕭詧投降北魏,在江陵建后梁張權(quán),傳襲三世,《梁書》漏而未載。列傳中新創(chuàng)頌揚宦成身退之人的《止足傳》,《儒林傳》記載了唯物主義者范縝的事跡。另外,史學(xué)家沈約、文學(xué)批評家鐘嶸和劉勰、科學(xué)家陶弘景等均有專傳。《陳書》記載了陳朝三十三年的歷史,共36卷,包括本紀(jì)6卷,列傳30卷。各卷中有關(guān)封爵、冊立、譜系羅列較多,略顯冗繁。姚氏父子擅長文學(xué),然能力戒當(dāng)時追求辭藻浮華之風(fēng),求司馬遷、班固筆法而文筆簡潔,實屬難得,尤其是《梁書》,頗得后人稱贊。梁、陳二史對統(tǒng)治者多有回護和失于考訂的地方!读簳、《陳書》無表,清萬斯同補《梁諸王世表》、《梁將相大臣年表》、《陳諸王世表》、《陳將相大臣年表》、《陳方鎮(zhèn)年表》。兩書無志,可參閱《隋書·十志》。另,重要參考書有清陳澧《毛本梁書校議》、清李慈銘《梁史札記》、羅振玉《梁書斠議》和《陳書斠議》等。
17、《魏書》
《魏書》由北齊魏收撰寫,是“正史”中第一部專記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史事的著作。魏收歷仕北魏、東魏、北齊三朝。他奉詔撰魏史,四年而成。全書記載了北魏王朝180多年的歷史,共114卷,包括本紀(jì)十二卷,列傳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因篇幅過長,有些篇章又分子卷,實共130卷。與前史不同,《魏書》在本紀(jì)之前別立一篇《序紀(jì)》,追溯拓跋珪的先世,對后世有所影響。為了給北齊定正統(tǒng)地位,《魏書》將東魏孝靜帝列為“本紀(jì)”,而缺寫西魏皇帝本紀(jì),故今之《魏書》實為北魏、東魏之史。魏收將劉聰、石勒和宋、齊、梁、陳都列入外國傳,并視東晉為僭晉,為了與《宋書》對陣而稱宋、齊、梁為“島夷”,這種作法,為后世所指責(zé)!段簳返膫鞫嗖捎酶揭姺ǎ容^繁瑣蕪雜,一人立傳,子孫備附,有時多達數(shù)十人,幾成家族譜系。因魏收以個人好惡決定人物取舍與褒貶,故《魏書》在當(dāng)時即有“穢史”之稱,后來曾有三次修改!段簳返摹爸尽眱(nèi)容豐富,《食貨志》備記均田租賦制度變化。改《后漢書》的《職官志》為《官氏志》,先記官,后述氏,敘述門閥勢力及民族融合情況。新創(chuàng)《釋老志》,記載當(dāng)時佛教、道教之盛衰。《魏書》無表,清萬斯同補《魏諸王世表》、《異姓諸王世表》、《外戚諸王世表》、《魏將相大臣年表》、《西魏將相大臣年表》、《東魏將相大臣年表》等六表。清謝啟昆《西魏書》、陳毅《魏書官氏志疏證》、溫日鑒《魏書地形志校異》、丁謙《魏書外國傳地理考證》等亦便閱讀。
18、《北齊書》
《北齊書》原名《齊書》,唐李百藥撰。李百藥之父李德林在齊、隋兩代曾修過北齊史。唐貞觀三年,李百藥奉詔專修北齊史,在其父《齊書》舊稿基礎(chǔ)上,參考王劭《齊志》及其他書籍,歷時八年而成!侗饼R書》共50卷,包括帝紀(jì)八卷、立傳四十二卷,記載東魏特別是北齊共44年的歷史。本紀(jì)八卷中,前三卷追記北齊政權(quán)的奠基者神武帝高歡、文襄帝高澄事跡,對了解北魏晚期歷史頗有價值。北宋初,《北齊書》僅殘余17卷,后人乃取李延壽《北史》等書補配。由于出于眾手,故今本《北齊書》多有體例不純、前后矛盾之處。《北齊書》無表,清萬斯同補《北齊諸王世表》、《北齊異姓諸王世表》、《北齊將相大臣年表》!侗饼R書》無志,可參閱《隋書·十志》。另清李寶淦《北齊書平議》、羅振玉《北齊書斠議》等頗有參考價值。
19、《周書》
《周書》由唐令狐德棻奉敕撰寫。武德四年,令狐地棻建議編寫梁、陳、齊、周、隋五朝史書,意見被采納。貞觀三年至貞觀十年,周書和其他四史同時成書!读簳、《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五書原為一本書,稱為《五代史》,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李延壽《南北史》修成,五書便分為單行本,其中十志不能分,就放在《隋書》里面!吨軙分饕〔挠谖魑毫A所撰史書和隋牛弘的《周史》,全書50卷,其中包括本紀(jì)八卷、列傳四十二卷,記載了西魏和北周兩朝46年的歷史,還兼述與其并存的其他國家的情況,頗便了解當(dāng)時全國總的形勢!吨軙返摹皞鳌眱(nèi)容豐富,其中《異域傳》記載高麗、百濟、新羅及突厥、吐谷渾和西域小國的制度、風(fēng)俗、物產(chǎn)及朝聘往來情況等。并為在江陵稱帝的蕭詧單立一傳,并將其子孫和在梁、陳、隋史中無傳的一些部將附于傳末,保存了有關(guān)后梁的一些重要史料!锻醢齻鳌份d其《寄周弘讓書》、《庾信傳》載其《哀江南賦》等正確反映了傳主之文才,與《宋書》、《魏書》廣泛輯錄蕪詞頗不相同。本書至宋初已經(jīng)殘缺,后經(jīng)取《北史》及他書補配而成今本。《周書》無表,清萬斯同補《周諸王表》、《周公卿年表》,清吳廷燮補《周方鎮(zhèn)年表》,清陳恕補《補北周公卿表》!吨軙鵁o》志,可參閱《隋書·十志》。另外,參考書有清李寶淦《周書平議》、羅振玉《周書斠議》等。
20、《隋書》
《隋書》由魏征等撰寫。全書共85卷,其中包括帝紀(jì)五卷、列傳五十卷、志三十卷,記載了隋朝38年的歷史!端鍟贩譃閮呻A段完成。紀(jì)傳部分由魏征監(jiān)修,與《五代史》中其他四部同時完成于貞觀三年至貞觀十年。《隋志》30卷原稱《五代史志》,完成于貞觀十五年(641年)至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年),由長孫無忌署名進呈!段宕分尽沸蕹芍畷r,《梁書》、《陳書》、《北齊書》、《北周書》均已經(jīng)單行,故后人將其附于《隋書》!端鍟贰邦悅鳌倍嘌匾u前史,其中“東夷”、“南蠻”、“西戎”、“北狄”記載了外族及國內(nèi)各少數(shù)民族的歷史,《李密傳》記載了隋末農(nóng)民起義的情況。十志價值極高,分段敘述了梁、陳、北齊、北周、和隋五朝典章制度及相互沿襲情況。其中,《食貨》對均田制及租庸調(diào)和錢幣、《刑法》對各朝法律制度、《百官》志對各朝官職、《地理》對隋及南北朝行政建制沿革均有詳細記載。《經(jīng)籍》記載了漢至隋六百年來的書籍存亡情況,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的第二部史志目錄,第一次按經(jīng)、史、子、集四部書分類著錄存書和佚書,對后世影響極大!堵蓺v》、《天文》二志出自李淳風(fēng)之手,總結(jié)了圓周率等南北朝以來有關(guān)數(shù)學(xué)、天文、歷法的許多成果。《音樂志》記載南北朝各地區(qū)及國內(nèi)外樂舞交流及隋唐“燕樂”產(chǎn)生的歷史條件!端鍟窡o表,清萬斯同補有《隋諸王世表》、《隋將相大臣年表》,另外,清楊守敬《隋書地理志考證附補遺》、章宗源《隋書經(jīng)籍志考證》、姚振宗《隋書經(jīng)籍志考證》等書頗有參考價值。
21、《舊唐書》
《舊唐書》原名《唐書》,《新唐書》問世后,改稱《舊唐書》。修書開始于后晉天福六年(941年),止于開運二年(945年),歷時四年倉促成書。成書時由劉昫監(jiān)修,故署名劉昫等撰!杜f唐書》全書200卷,包括本紀(jì)二十卷,志三十卷,列傳一百五十卷,記載了唐朝290年的歷史。史料來源主要是唐代官修的編年體性質(zhì)的實錄和紀(jì)傳體性質(zhì)的國史。由于實錄和國史都是唐前期詳備,后期缺略較多,因而《舊唐書》前半部取舍得當(dāng),記載翔實,穆宗長慶以后(821—824)因無所本,故多所缺漏!稓v志》、《經(jīng)籍志》甚至僅僅敘述到唐玄宗時期!杜f唐書》的志目比較齊全,有關(guān)當(dāng)時的典章制度,均有記載,其中《食貨志》、《刑法志》價值很高!杜f唐書》的傳目內(nèi)容豐富,按照時間順序記載1100多人的事跡。除一些重要的著名的政治人物外,對韓愈、李白、杜甫等文學(xué)家,李淳風(fēng)、僧一行、孫思邈等科學(xué)家,李密、竇建德、黃巢等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姚思廉、劉知幾、孔穎達等史學(xué)和經(jīng)學(xué)家及佛學(xué)大師玄奘等均有專傳。類傳內(nèi)容也要比前史豐富,尤其是“民族傳”中對突厥、吐蕃、回鶻等的記載非常詳細和完整。同時,《舊唐書》在紀(jì)傳中多載具有史料價值的文章,如《魏徵傳》中《陳得失》、《李百藥傳》中《封建論》、《賈耽傳》中有關(guān)地理圖志的奏表及《武宗紀(jì)》、《狄仁杰傳》、《姚崇傳》中毀佛寺的詔令及反佛教的文章等!缎绿茣穯柺篮,《舊唐書》幾乎被人們廢棄。明嘉靖以后,才逐漸通行。與《新唐書》相比,《舊唐書》由于多抄寫于《實錄》和《國史》,因而史料價值高,原始性強。但同時也造成了前密后疏、曲筆回護之處很多的缺點。一人兩傳、一事多傳的重復(fù)現(xiàn)象,則表明其草率成篇!杜f唐書》無表,清人萬斯同有《唐將相大臣年表》、《唐功臣世表》、《唐鎮(zhèn)十道節(jié)度使年表》、《唐邊鎮(zhèn)年表》,黃大華有《唐藩鎮(zhèn)年表》。
22、《新唐書》
北宋宋仁宗認(rèn)為,劉昫等編寫的《唐書》淺陋,命宋祁、歐陽修等重修唐書。宋祁耗時17年完成了列傳。數(shù)年后,歐陽修主持修定了本紀(jì)、志、表等。全書225卷,本紀(jì)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傳一百五十卷,記載了整個唐代290年的歷史。與《舊唐書》相比,《新唐書》的增減改動很多!杜f唐書》帝紀(jì)部分約30萬字,《新唐書》則不到10萬字!缎绿茣返闹灸抗彩,新增《選舉志》、《儀衛(wèi)志》、《兵志》三目,并為后世所取法。而《天文》、《歷志》增加了李淳風(fēng)的《甲子元歷》和僧一行的《大衍歷》等內(nèi)容。改《經(jīng)籍志》為《藝文志》,比《舊唐書》所記唐人文集多出500多家,并補充了玄宗開元以后的書目!兜乩碇尽贰ⅰ妒池浿尽、《樂志》的內(nèi)容比《舊唐書》更為系統(tǒng)和詳細。魏晉以來,諸紀(jì)傳體史書均不立表,《新唐書》則承《史記》、《漢書》的傳統(tǒng),編制《宰相表》、《方鎮(zhèn)表》、《宗室世系表》、《宰相世系表》,其中《方鎮(zhèn)表》特別有價值!缎绿茣穭h《舊唐書》61傳,增331傳!昂蟼鳌倍嘁灶悘,頗便于查閱!邦悅髦小痹黾印豆鳌、《蕃將》、《宰相》、《奸臣》、《卓行》、《藩鎮(zhèn)》六種,尤其是《藩鎮(zhèn)傳》更能體現(xiàn)唐朝歷史特點?傮w而言,與《舊唐書》比,《新唐書》組織體例上較完整。力求做到“其事增于前,其文省于舊”。雖然增加了很多史料,但也刪去了不少有價值的詔令和奏疏,甚至將玄奘、神秀、慧能、一行等傳一并刪去,使唐代佛教一無記載。重要的參考書有宋吳縝《新唐書糾謬》、宋汪應(yīng)辰《唐書列傳辨證》、清沈炳震《新舊唐書合抄》等。
23、《十六國春秋》
《十六國春秋》由北魏崔鴻撰。宣武帝景明元年(500年),崔鴻根據(jù)有關(guān)十六國的史料歷時23年編成全書。全書共一百卷,另有序例及年表各一卷。崔鴻死后,其子崔子元于莊帝永安元年(528年)將此書獻于“秘閣”,《十六國春秋》始得以流布。本書屬于編年體的分國史,每國各為篇卷,叫做“錄”、個人曰“傳”。原書在北宋時已經(jīng)散失。現(xiàn)行《十六國春秋》有三種本子:一為簡本,共十卷,《隋書·經(jīng)籍志》題為《纂錄》,可能是時人根據(jù)崔鴻原書刪節(jié)而成,司馬光稱其為《十六國春抄》。二為詳本,共一百卷,系明萬歷年間屠介孫、項琳等從《晉書》、《北史》、《魏書》、《冊府元龜》、《藝文類聚》、《太平御覽》等書中輯錄有關(guān)十六國史事整編而成,仍托名崔鴻撰。三為清人湯球輯本《十六國春秋輯補》一百卷。他以簡本為底本,再以各種類書中所引佚文補足!妒鶉呵铩放c沈約《宋書》、魏收《魏書》不同,雖然所記為五胡十六國史事,但能對晉、魏及十六國給以平等的歷史地位,這是崔鴻遠見卓識之表現(xiàn)。
24、《洛陽伽藍記》
《洛陽伽藍記》由北魏楊炫之所撰!百に{”是梵語“僧伽藍摩”的簡稱,指僧徒所住的園林佛寺。楊炫之或作羊炫之、陽炫之,博學(xué)多才,精通佛教經(jīng)典,曾任北魏撫軍府司馬、奉朝請,終于秘書監(jiān)。東魏孝靜帝武定五年(547年),他到洛陽,時值喪亂,洛陽城滿目創(chuàng)痍,極度破敗,楊衒之有感于北魏崇信佛教,大興寺院、損害百姓,遂采拾舊聞,追述故事,撰成本書。《洛陽伽藍記》以北魏遷都洛陽后的40年間佛教寺塔的興廢沿革為主要線索,先敘城內(nèi),次敘城東、城南、城西、城北,各為一卷,共五卷。以洛陽四十多所名寺為綱,兼顧所在里巷方位、名勝古跡以及孝文帝遷洛陽后北魏臺省坊市的分布。與佛寺有關(guān)的政治、經(jīng)濟、風(fēng)俗、人物、地理以至傳聞故事、外夷習(xí)尚無不備述。另外,書中所記高祖遷洛、太后臨朝、宦官用事、外藩舉兵、諸王爭位乃至于南朝及四夷的關(guān)系等均可彌補“正史”之缺。其中,第五卷收錄的宋云《家紀(jì)》、慧生《行記》、《道榮傳》等,為研究中印交通史的珍貴史料。今人周祖謨《洛陽伽藍記校釋》、范祥雍《洛陽伽藍記校注》、張宗祥《洛陽伽藍記》合校本等書考證精詳,便于初學(xué)。
25、《史通》
《史通》由唐劉知幾撰寫,是我國第一部史學(xué)理論專著,是唐代以前我國史論的集大成。劉知幾字子玄,在武則天及玄宗朝曾兼修國史,參與編寫的有《高宗實錄》、《中宗實錄》、《則天皇后實錄》等。另外還自撰《劉氏家乘》、《劉氏譜考》、《睿宗實錄》、《劉子玄集》、《史通》等。除一些散篇外。流傳至今僅有《史通》一書!妒吠ā啡珪20卷,分內(nèi)、外篇。內(nèi)篇原為39篇,今存36篇。外篇13篇,內(nèi)外合計現(xiàn)存49篇。內(nèi)篇多論史籍的源流、體例、編纂方法,外篇多論史官建置的沿革和史書的得失。書中,劉知幾對修史的許多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如:把編年與紀(jì)傳作為“正史”的二體,追本溯源、辨其利弊。修史方面提倡紀(jì)傳體的斷代史,主張增加都邑、氏族、方物、方言四志。史書的內(nèi)容,應(yīng)詳近而略遠,對史料必須“博采”與“善擇”。史書語言因采用當(dāng)時的言語,不應(yīng)擬摹古文、更要反對浮詞濫調(diào)。史家應(yīng)具備才、學(xué)、識三長!笆凡拧奔磳懽魑恼碌谋磉_能力,“史學(xué)”即掌握的史料和淵博的知識,“史識”即史觀和筆法,三長中“史識”尤為重要。優(yōu)秀的史家應(yīng)具備“不掩惡,不虛美,不避強御,無所阿容”、奮筆直書的品格。另外,劉知幾視陳勝起自強盜、黃巾赤眉為“寇賊”,反對項羽入本紀(jì)、陳勝入世家,反對災(zāi)異說卻增列“旌怪異”條目、提倡直筆又贊同“隱諱”等均是其認(rèn)識局限性的表現(xiàn)。本書的注本有清人浦起龍《史通通釋》,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校點重印時將陳漢章《史通補釋》、楊明照《史通通釋補》、羅常培《史通增釋序》三種附錄在后。另,今人呂思勉《史通評》、張振珮《史通箋注》、程千帆《史通箋記》等書也可供參考。
26、《通典》
《通典》由唐杜佑撰寫,是我國第一部專記歷代典章制度沿革的通史。杜佑字君卿,曾官職宰相,對經(jīng)濟、政治等典章制度頗為熟悉。杜佑從代宗大歷元年(766年)至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年),歷時三十五年,在劉知幾的兒子劉秩《政典》的基礎(chǔ)上,廣泛搜集資料,完成《通典》的寫作。《通典》共200卷,所記內(nèi)容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迄唐玄宗天寶末年(肅宗、代宗以后的變革,有時也附載于注中),分為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九門,每門又各分子目。對每一種制度,都能縱貫古今、溯源明流、通其原委,成為專記經(jīng)濟、政治等方面典章制度的文化專史!锻ǖ洹肪砰T以“食貨”為首,“食貨”中又以“田制”為先,這是前史無有、杜佑首創(chuàng)的!锻ǖ洹匪埔郧案魇窌姹据^早、對唐代典制均為耳聞目睹,因而材料的可靠性更強。另,《通典》中禮、樂部分占據(jù)篇幅半數(shù),致使全書臃腫!侗洹分袃H記兵法,闕載兵制沿革,這些不免為后代史家所責(zé)難。作為政書體的首創(chuàng),《通典》的史學(xué)價值極大,宋鄭樵《通志》、元馬端臨《文獻通考》(以上三書合稱三通)、清代乾隆年間編撰的續(xù)三通、清三通以及《清續(xù)文獻通考》(以上十書合稱十通)和各種“會要”、“會典”等,都是在它的直接影響下產(chǎn)生的。《通典》版本,最為流行的是1935年至1937年上海商務(wù)印書館“十通”合刊本,1984年,中華書局重印。1988年中華書局王文錦等點校本和200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日長澤規(guī)矩也)、尾崎康校訂、韓昇譯訂的北宋版《通典》。
27、《唐會要》
《唐會要》由北宋王溥撰寫,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斷代典制體史籍。王溥曾官歷后漢、后周,北宋時,官至司空,監(jiān)修國史!短茣房偣100卷,專記唐代典章制度。唐德宗時,蘇冕作《會要》40卷,記唐初至德宗九朝史跡。宣宗時,崔鉉、楊紹復(fù)等人作《續(xù)會要》40卷,記德宗至宣宗大中六年史跡。王溥以兩書為基礎(chǔ),采擇宣宗至唐末史跡,分類整理,撰成《新編唐會要》,簡稱《唐會要》。清以前,《唐會要》沒有刊本,只有傳抄本,傳抄過程中脫誤頗多。乾隆年間,曾收集整理以成今本。同時標(biāo)明補入部分。《唐會要》共分514目,大致可分為帝系、禮、樂、學(xué)校、宗教、選舉、職官、民政、封建、歷數(shù)、災(zāi)異、刑法、食貨、輿服、四裔等,大類之下在細分,極便檢尋。不能細分者另立“雜錄”附于各目之后。這種編排頗似類書,但實際上僅僅記載典章制度,不同一般“類書”并載風(fēng)花雪月、蟲魚草木。故《四庫全書總目》將它歸入“政書類”!短茣穼τ谔拼湔轮贫鹊难馗镒冞w,敘述詳實,可補兩《唐書》和《通典》所無。大部分內(nèi)容完成于中、晚唐,取材于唐代的實錄文案,屬于時人所記,因而有“可取實錄地位而代之”之榮。此書版本有商務(wù)印書館國學(xué)叢書本,1955年中華書局據(jù)此重印。
28、《元和郡縣圖志》
《元和郡縣圖志》由唐李吉甫撰寫,是我國保存下來的最早的一部比較完整的全國地理總志。李吉甫官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監(jiān)修國史!对涂たh圖志》成書于唐憲宗元和八年(813年),但直至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才刻板傳世?逃r,其中的附圖已經(jīng)全部亡失、志傳也有缺逸,因此時名《元和郡縣志》。此書略同于正史中的地理志和郡縣志,依據(jù)唐憲宗元和年間的郡縣,以唐代十道分卷,又以當(dāng)時47節(jié)度使鎮(zhèn)分篇,起自京兆府、終于隴右道,合40卷。每鎮(zhèn)篇首曾冠圖,故本名《元和郡縣圖志》。分鎮(zhèn)敘述以府、州為單位,節(jié)度使所在之州首先敘述,并注明所管州縣數(shù)、戶數(shù)、領(lǐng)鄉(xiāng)數(shù)等。接著敘述府州沿革及境界,府州至上都(長安)、東都(洛陽)及八方府(州)、要地的交通線及里距。最后敘述各府州在唐開元、元和兩朝的貢賦品種,所轄縣的名稱及各縣的沿革、山川河流、名勝古跡、礦藏物產(chǎn)、農(nóng)田水利等等。本書對后世輿地學(xué)的最大影響是創(chuàng)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地理總志的體例,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宋王存等《元豐九域志》直接仿效此書體例編次,對元、明、清各代的《一統(tǒng)志》的修撰也有很大影響。本書的參考書有清孫星衍校、張駒賢考證《元和郡縣圖志》,清嚴(yán)觀輯《元和郡縣圖志補志》,清王灝輯《元和郡縣圖志缺卷逸文》,近人繆荃孫輯《元和郡縣圖志缺卷逸文》等。本書的版本以1983年中華書局整理出版的《元和郡縣圖志》標(biāo)點本最便閱讀。該書收錄了張駒賢、繆荃孫兩家本子,書后還附有地名索引。
29、《舊五代史》、《新五代史》
《舊五代史》原名《五代史》、《梁唐晉漢周書》,北宋薛居正等撰,后為區(qū)別于歐陽修《新五代史》,改稱《舊五代史》。全書分為梁書、唐書、晉書、漢書、周書,各代的《書》皆為斷代史,記事上起后梁太祖開平元年(907),至后周恭帝顯德七年(960年)。全書共150卷,本紀(jì)61卷,記載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帝王在位時大事;傳77卷,有類傳5種,即后妃、宗室、世襲、僭偽、外國等。志12卷10種,即天文、歷、五行、禮、樂、食貨、刑法、選舉、職官、郡縣等,記載五代時期的典章制度。《舊五代史》據(jù)五代《實錄》、范質(zhì)《五代通錄》編成,保存了大量原始資料,但也有“書法回護”和“失檢”等缺點。陳尚君《舊五代史新輯會證》是《舊五代史》的最新輯本。
《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記》,北宋歐陽修撰,屬私家修撰。全書記事時限與《舊五代史》相同。在體例方面,《舊五代史》斷代為書,《新五代史》則打破朝代界限,貫通為史,先列各朝本紀(jì)、再為各朝列傳,其次為考、世家、年譜、附錄。全書共74卷,本紀(jì)12卷,即梁本紀(jì)、唐本紀(jì)、晉本紀(jì)、漢本紀(jì)、周本紀(jì)。列傳45卷,均為類傳?3卷,考即記載典章制度的志。世家10卷,分記十國之事,又有十國年譜1卷。四夷附錄3卷,記載契丹等事!缎挛宕贰敷w例嚴(yán)整,文字簡練,其記事效法春秋筆法,不重史事敘述,以褒貶為主。兩部五代史互有短長,互相補充,都是研究五代十國史的重要材料。
30、《宋史》
《宋史》為元脫脫等撰。本書記事始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訖趙昺祥興二年(1279),記載宋代320年的歷史。全書共496卷,本紀(jì)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傳255卷,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大的一部官修紀(jì)傳體斷代史。《宋史》的體例完備,紀(jì)、傳、表、志俱全,且有創(chuàng)新。本紀(jì)記載宋朝諸帝事跡和宋朝大事。志共15種,即天文、五行、律歷、地理、河渠、禮、樂、儀衛(wèi)、輿服、選舉、職官、食貨、兵、刑法、藝文等,每志皆有序,敘述其源流、要領(lǐng),其中地理、職官、食貨、兵、藝文等尤為重要,保存了不少珍貴的史料。表有《宰輔表》、《宗室世系表》兩種。列傳記載兩千八百余人的事跡,其中類傳有后妃、宗室、公主、循吏、道學(xué)、儒林、文苑、忠義、孝義、隱逸、卓行、列女、方技、外戚、宦者、佞幸、奸臣、叛臣、世家、周三臣、外國、蠻夷等22種,《道學(xué)傳》為《宋史》所獨創(chuàng)!端问贰肥妨县S富,敘事詳盡,對宋代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民族關(guān)系、典章制度、人物事跡等做了較為詳盡的記載,是研究宋、遼、金代歷史的基本史籍之一!端问贰肪幮迺r間較短,繁蕪雜亂是其主要缺點。明清時期重修或改修《宋史》有柯維騏《宋史新編》、錢士升《南宋書》、陸心源《宋史翼》等!端问贰1977年中華書局標(biāo)點本。
31、《遼史》
《宋史》為元脫脫等撰。本書記事始于唐昭宗天復(fù)元年(901)耶律阿保機被立為“夷離堇”,終于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宋金聯(lián)合滅遼,是記載從契丹族興起到遼末耶律大石建立西遼之間歷史的官修紀(jì)傳體斷代史。全書共116卷,本紀(jì)30卷,志32卷,表8卷,列傳45卷,附《國語解》1卷。本紀(jì)包括太祖、太宗、世宗、穆宗、景宗、圣宗、興宗、道宗、天祚帝本紀(jì),記載遼代諸帝的事跡和遼國大事,保存遼代政治、軍事、經(jīng)濟、民族關(guān)系等方面的重要史料。志有10種,即營衛(wèi)、兵衛(wèi)、地理、歷象、百官、禮、樂、儀衛(wèi)、食貨、刑法等,記載遼代典章制度,其中《營衛(wèi)志》為《遼史》新創(chuàng)。表8卷,即世表、皇子、公主、皇族、外戚、游幸、部族、屬國等,其中《游幸》、《部族》、《屬國》為《遼史》新創(chuàng)。列傳45卷,其中類傳12種,即后妃、宗室、文學(xué)、能吏、卓行、列女、方技、伶官、宦官、奸臣、逆臣、二國外記等。附錄《國語解》1卷,是對書中契丹語官名、地名、部族名、姓氏稱謂等的注解,以便閱讀!哆|史》史料豐富,是現(xiàn)存比較系統(tǒng)、完整的記載遼史的史籍。由于修撰時間短,在史料搜集、考訂等方面有“潦草成編,實多疏略”之不足。后世輯補、校注《遼史》的有厲鶚《遼史拾遺》等。《遼史》1974年中華書局標(biāo)點本。
32、《金史》
《宋史》為元脫脫等撰。本書記事始于金太祖收國元年(1115)阿骨打稱帝,終于金哀宗天興三年(1234)金亡,記載金代120年的歷史,為官修紀(jì)傳體斷代史。全書共135卷,本紀(jì)19卷,志39卷,表4卷,列傳73卷。本紀(jì)首卷為世紀(jì),記太祖以前世系及其事跡和女真早期的歷史,末卷為世紀(jì)補,記載景宣帝、睿宗、顯宗事跡,其他分別為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世宗、章宗、衛(wèi)紹王、宣宗、哀宗本紀(jì),記載金國諸帝的事跡和金國大事。志包括天文、歷、五行、地理、河渠、禮、樂、儀衛(wèi)、輿服、兵、刑、食貨、選舉、百官等,是研究金國典章制度的重要資料。表即宗室與交聘,其中《交聘表》為《金史》新創(chuàng),記載金與宋、西夏、高麗等的交聘往來。列傳有類傳16種,即后妃、王子、世戚、忠義、文藝、孝友、隱逸、循吏、酷吏、佞幸、列女、宦者、方技、逆臣、叛臣、外國等。附錄《金國語解》一篇,解釋女真方言,以便閱讀。后人評價《金史》是元朝所修《宋史》、《遼史》、《金史》三史中最好的一部,《四庫全書總目》稱其:“首尾完密,條例整齊,約而不疏,瞻而不蕪,在三史之中,獨為最善”。是研究金代歷史最主要、最基本的資料。后世考辨、訂正《金史》的有施國祁《金史詳檢》等!督鹗贰1975年中華書局標(biāo)點本。
33、《通志》
《通志》的作者是南宋鄭樵!锻ㄖ尽肥亲浴妒酚洝分蟮挠忠徊考o(jì)傳體通史。全書共200卷,帝紀(jì)18卷、后妃傳2卷、年譜4卷、略52卷、世家3 卷、宗室傳8卷,列傳98 卷、載記8卷、四夷傳7卷。《通志》在體例上,紀(jì)、傳、表、志俱全,帝紀(jì)與后妃、世家、宗室、列傳、載記,記上古至隋的人物事跡!澳曜V”即“年表”,記事起于三皇,訖唐高祖武德元年!锻ㄖ尽钒选爸尽备姆Q“略”,其二十略是全書的精華,即氏族、六書、七音、天文、地理、都邑、禮、謚、器服、樂、職官、選舉、刑法、食貨、藝文、校讎、圖譜、金石、災(zāi)祥、昆蟲草木,縷述歷代典章制度、學(xué)術(shù)文化等的演變,其中氏族、六書、七音、都邑、昆蟲草木為《通志》新創(chuàng)。鄭樵主張編修通史,探尋歷史演變的線索與規(guī)律。《通志》卷帙浩繁,規(guī)模宏大,資料豐富,內(nèi)容涉及天文、地理、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等諸多領(lǐng)域,在時間上貫通古今,體現(xiàn)出鄭樵主張的“會通”思想!锻ㄖ尽放c杜佑《通典》、馬端臨《文獻通考》并稱“三通”!锻ㄖ尽返捏w例和編纂方法,在我國史學(xué)發(fā)展史上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其續(xù)編有清乾隆年間所修的《續(xù)通志》和《清朝通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