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第四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獲獎作品


作者:著名作家     整理日期:2022-07-17 13:27:51


  第四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
  近日,第四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結(jié)果揭曉。本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共評出了五本獲獎作品,這五本獲獎作品題材雖然各異,但是,它們皆透過不同的藝術(shù)手法,呈現(xiàn)了圖畫書豐富的創(chuàng)造力及趣味文化特色。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首獎《喀噠喀噠喀噠》
   作者:林小杯繪者:林小杯出版社:典藏藝術(shù)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
  小女孩最喜歡的那件洋裝、最愛背的小包包,都是阿嬤做的,甚至她想要一個裝恐龍的大袋子,阿嬤也答應她,因為阿嬤有一個很厲害、會發(fā)出喀噠喀噠喀噠聲音的大玩具。有一天,當阿嬤要幫小女孩做表演的戲服時,大玩具卻壞掉了!
  少了厲害的大玩具,阿嬤要怎么完成這個重要的任務呢?小女孩能順利上臺表演嗎?壞掉的大玩具又會發(fā)生什么奇妙的變化呢?
  繪本呈現(xiàn)一貫的風格,在臺灣插畫界堪稱獨樹一格,林小杯提到,因為她最有自信的部分就是「線條」,經(jīng)常思考如何上色,才不會掩蓋線條的魅力,是以后來她選擇采用簽字筆、水彩或拼貼的方式創(chuàng)作,表現(xiàn)自由隨興的感覺,又能直接突顯線條的輪廓。
  此書透過圖畫、文字及聲音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故事,為讀者在視覺及聽覺方面均帶來閱讀的享受。創(chuàng)作者透過文字展現(xiàn)極高的音樂性,以活潑輕快的調(diào)性節(jié)奏,邀請讀者一同玩語言,借助“喀噠喀噠"聲以模仿縫紉機的運作聲。此作品對兒童及父母而言,都具有不同的閱讀價值。
  作者簡介:林小杯,圖畫書創(chuàng)作者,從1999年的《假裝是魚》開始踏入童書的領(lǐng)域。畢業(yè)于文化大學美術(shù)系、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數(shù)次獲得國內(nèi)的圖畫書獎項,也獲選新聞局及文化部在國際書展里的版權(quán)推介和展出。常用的媒材有鉛筆、水彩、麥克筆及計算機拼貼,畫面流露著隨興的筆調(diào)。故事內(nèi)容常是幻想和生活的結(jié)合,相信ㄧ朵花開和小雞破蛋而出這些藏在的平凡里的事物,才是真正動人的神奇。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佳作獎《棉婆婆睡不著》
   作者:廖小琴繪者:朱成梁出版社:信誼基金出版社
  第四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
  夜深了,村子里好安靜,彷佛整個世界都睡著了,只有棉婆婆的家還亮著。棉婆婆睡不著,她反反復覆的上床、數(shù)羊、下床、做家事,直到最后一刻,我們才發(fā)現(xiàn),原來棉婆婆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心里記掛著棉爺爺。
  微乎其微的家事堆棧出棉婆婆的生活日常,她始終面帶笑容,讓我們領(lǐng)會到踏實的幸福,是為心愛的人在村子口的樹上留一盞燈,在家里準備好熱茶,讓晚歸的他能好好休息,這平凡的幸福,為讀者帶來一股暖意和感動。
  作者簡介:廖小琴,女,四川鹽亭人,筆名麥子,兒童文學作家。主要創(chuàng)作體裁為小說和童話。作品散見于《兒童文學》、《少年文藝》、《中國少年報》、《漫客.童話繪》、《青年作家》等知名報刊、雜志。榮獲2010冰心新作獎童話類大獎、第二屆信誼圖畫書獎文字組佳作獎、首屆“周莊杯”全國兒童文學短篇小說優(yōu)秀獎等獎項。
  繪者簡介:朱成梁,1948年1月出生于上海,自幼喜愛美術(shù),現(xiàn)為江蘇美術(shù)出版社副總編、編審、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東方娃娃專欄作家。編輯的《老房子》系列圖書,獲國家圖書獎提名獎。2008年,出版圖畫書《團圓》,2010年,《團圓》獲首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 首獎”。同年底,英文版權(quán)出售英國Walker Books。2011年11月3日,《紐約時報》公布2011年度“最佳兒童圖畫書”排行榜,原創(chuàng)華文兒童圖畫書《團圓》英文版榮登榜上。這是中國大陸首部入選此排行榜的本土原創(chuàng)圖畫書。
《牙齒,牙齒,扔屋頂》
   作者:劉洵繪者:劉洵出版社:中國福利會出版社
  第四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
  小妞妞的門牙掉了,爺爺說過門牙掉了要趕緊把它扔到屋頂上,這樣以后才能長得高?墒菭敔敳辉诩,妞妞決定獨自去找他。妞妞一點也不害怕,因為她熟悉巷子里的每一個人,巷子是一個好大的家。找到爺爺了,一邊往家走,爺爺一邊告訴妞妞他們生活的巷子很快就要被拆了,就像妞妞的牙掉了很快會長出新牙那樣,這里會蓋起新的大樓房,但是那將會是另一種生活。
  整條巷子里都飄著彩色的衣服。一扇扇門打開了,有些人走出屋子和住在隔壁的人說說話,小孩子帶著他們長長的影子蹦來蹦去。
  巷子里游來了夢一樣的魚兒,人們捧著干凈的玻璃瓶把它們帶回家。
旺旺的火苗上轉(zhuǎn)動著鐵罐,我的心隨著罐里的爆米花一同跳動。等一會兒,“轟”的一聲巨響會給巷子帶來一陣濃煙和一股濃香。
  汽車像發(fā)亮的甲蟲在小巷里爬行,小巷顯得有些擁擠,我們好像是更小的蟲子,得小心地繞著走。 “爺爺,為什么墻上有這么多‘拆’字呀?真不好看。”我不知道最近小巷的墻上為什么多出了這個字來。
  我的牙齒在空中畫了一條漂亮的弧線就輕輕地落在那長著青草的屋頂上了。
“小妞妞,我和你爸爸的門牙都在上面呢,老屋是我們家最慈愛的老人,它看護著每一顆小草在石縫,瓦縫中發(fā)芽,也會看護好妞妞的小牙,保佑你長得高高的!保ㄒ陨蟽(nèi)容來自作者個人微博)
  作者簡介:劉洵,南京人,大學期間學習工藝美術(shù),曾從事設計和動畫片制作工作。由于對油畫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工作數(shù)年后進入中央美術(shù)學院學習油畫,油畫作品數(shù)次在全國大展中獲獎。自從女兒出生以后,開始關(guān)注圖畫書,同時也開始參與圖畫書的創(chuàng)作,希望能把自己的所學服務于可愛的孩子們。
  今年年初,我接到這個表現(xiàn)城市變遷的任務。春天,女兒的門牙開始晃動,我便有了創(chuàng)作的思路。4月去城南踩點,老巷子祥和幽靜。7月女兒掉了一顆門牙,我開始動筆,又去,只有幾條老巷還在,剩下的是大片的廢墟,一家一家生活的秘密從一堵一堵打破的墻里流淌出來…….
《小喜鵲和巖石山》
   作者:劉清彥繪者:蔡兆倫出版:社團法人臺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xié)會
  第四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
  阿利,是第一個停在巖石山的小喜鵲。巖石山天天等著阿利到來,而阿利帶來的不只是精彩的故事,還帶來了好特別的禮物。光禿禿的巖石山,因為阿利的禮物,漸漸換上了光彩的衣裳……
  作者簡介:劉清彥(Ching-Yen Liu)住在臺中美麗的東海大學校園旁,常常跟大小朋友說故事。收藏了一屋子的圖畫書,喜歡閱讀、寫作和做點心,偶爾也涂涂畫畫。大學和研究生都念新聞,卻在大病一場后,決定投入深愛的童書領(lǐng)域。目前從事童書創(chuàng)作、翻譯、評論和相關(guān)課程教學等工作。
  劉清彥:每個人都可以是小喜鵲
  24歲那年正好我就畢業(yè)了,那一年診斷出了食道癌,那段時間足足有一年半到兩年我完全沒法正常進食,所以那個時候我很瘦,只有37KG,就是個紙片人。我覺得當時的我自己就像是個巖石山,一個沒有人理會,孤單的,愁苦的,絕望的,一座沒有生命氣息的山,我母親其實也在旁邊一直陪伴著我,還有我的教會里的一些前輩,也一直都在陪伴著我,我覺得他們就在扮演著喜鵲的角色。我后來把這樣一個生病的心路歷程轉(zhuǎn)化成了這個故事,我覺得在我生病的那段時間里,因為有這些喜鵲來支持我,關(guān)心我,對我付出愛,幫助我,扶持我,所以他們在我生命里邊就像是帶來了一顆一顆的小種子,小禮物,就像這些喜鵲叼來給巖石山的,我想如果沒有這些喜鵲,我的人生也沒有辦法像后來的我作品里山那個樣子,也就是我現(xiàn)在這個樣子。
  我心里有個想法,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高山低谷,都會遇到苦難與難關(guān),在這些困苦的時候也許我們都會覺得自己像是一座巖石山,這時候我們就需要這樣的喜鵲,你要留意你身邊是否有喜鵲來幫助你,而你對這些喜鵲是不是又心懷感恩。我另外一個想法,很多時候我們看到身邊的人,他們就像是巖石山,而這個時候你是不是能扮演喜鵲的角色,愿不愿意叼一個小禮物給他,在他的生命中帶來驚喜,然后讓他覺得很枯槁的人生又重新活了起來,就像那些認養(yǎng)植樹的人在光禿禿的山坡上種樹一樣。所以我寫這個故事也有一點小小的期望,我希望每個孩子都可以去扮演小喜鵲的角色。
  每個人都有成為巖石山的時候,但也都有變成小喜鵲的機會,給他人帶來幫助與希望。
《拐杖狗》
   作者:李如青繪者:李如青聯(lián)經(jīng)出版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
  有如電影的一個圖畫故事,鏡頭從一個被遺落的紙箱引入。老伯伯與箱子里的小狗相遇,彼此相伴慰藉。但老伯伯在一 次散步時跌倒,被救護車載走,遺下一根拐杖,小狗咬著拐杖,跟著救護車跑…….只要聽到「嗚喔、嗚喔」的聲音,看到紅燈閃亮的白色車子,都以為老伯伯在那里。鏡頭推移下,小狗帶著拐杖,翻山渡海,穿越城市與時光,做就一段令人動容的珍貴友誼。
  《拐杖狗》是一本沒有文字的書,李如青在書中將自己流浪的人生畫成一張移動路線,用畫刻劃他的每一段經(jīng)歷和故事,也道盡畫面背后那些熟悉的土地與人文故事。誠如他在作者序提及,畫這一本書一個特別的時刻,是和家族以外第一個朋友,到屬于第一次離家的第一次停泊,游子的第一個港口——高雄的光榮碼頭。兩個年過半百的年青老頭,望著星空浩瀚無盡,也許并不知道人生的真正旅程是什么時候開始的,但是相信,每個旅人的最終目的應該都一樣,那就是…回家。
  作者簡介:李如青,1962年出生在海角窮荒的金門縣境,1987年來臺謀生,喜歡爬爬山、看看電影、下下廚、逗逗小孩。2007年,因為一個偶然的際遇,讓他體認到這塊土地上的一切竟是如此美好,從此開始繪本創(chuàng)作,作品曾獲2011、2013年豐子愷圖畫書獎入圍、第32、36屆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畫書類最佳圖畫書」、2010年好書大家讀年度最優(yōu)秀畫家大獎、2012年好書大家讀年度最優(yōu)秀畫家大獎。





上一本:東方出版社8月不錯的書籍分享 下一本:適合學齡前孩子閱讀的科普入門書單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第四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獲獎作品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