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推理小說,對于很多書迷來說,東野圭吾的名字一定不會陌生,去年年底,日本的一項讀書調(diào)查中,超過五分之二的讀者表示,最喜歡的作家是東野圭吾,而村上春樹則排在第三位。
從其第一部小說出版至今,除了其比較著名的作品《白夜行》、《彷徨之刃》、《解憂雜貨店》等之外,東野圭吾還有不少作品都十分值得推薦,甚至其數(shù)十部被改編為影視作品。但在推理之外,其一直在致力從多個角度和路線進行小說的創(chuàng)作,下面就為大家推薦幾部同樣精彩的小說。
《分身》
“這個世上又有哪個人敢斬釘截鐵地說自己的出生不是一場錯誤?又有哪個人敢斬釘截鐵地說自己不是某個人的分身?或許,其實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分身,而正因為找不到,所以每個人都是孤獨的。”這是《分身》中一句經(jīng)典的話,在當今,我們看過無數(shù)的科幻題材的文學作品或者是影視作品,再來看《分身》的時候,似乎能夠一下子就識破了真相,但東野圭吾卻依然用一種娓娓道來的刻畫方式,從不同的視角,讓讀者期待著一絲一絲的窺探故事原委的驚喜。

《瀕死之眼》
《白夜行》給東野迷們留下了諸多的爭議和感嘆,故事中的凄美和罪惡都讓人難以忘懷,而《瀕死之眼》的爭議聲卻更大,甚至有讀者想要質(zhì)問作者為什么要設計書中一些沒有必要的情節(jié),有人說東野圭吾的這部作品脫離了推理小說,到底如何,就由你親自驗證吧。

《秘密》
1999年,東野圭吾的《秘密》獲得第52屆日本推理作家協(xié)會獎,但同樣的,與他以往的作品相比,這并不是一本典型的推理小說,《秘密》訴說了一個不可能發(fā)生在現(xiàn)實中的附身的情節(jié),但在平淡無奇的敘述過程中,卻給了人們一個震撼的結(jié)局,而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偵探小說,毋庸說是一本溫暖和催淚的靈魂之書。

《悖論13》
3月13日,星期五。13時13分13秒。東京。最后13個人。世界忽然崩塌,東京忽然化為廢墟。13名幸存者,必須直面接連而至的滅頂之災。這是一個關(guān)于活下去的故事。無論是警察、護士,還是職員、學生,甚至是黑社會,迄今的法律對任何人都不再通用。這是一部科幻作品,也是一部關(guān)于人性的文學篇章。

其實談起東野圭吾,易讀和平淡的敘事方式都是其最顯著的特質(zhì)之一,但相對于把其作為推理小說家,筆者更愿意將其定位在人性的探究者,在看似一個個的謎團背后,更多的,是告訴我們?nèi)诵缘拿莱髳骸?br/> 在每一本書東野圭吾的書閱讀過后,也有不少網(wǎng)友也留下了自己的看法。
青銅回憶:東野的書中總會出現(xiàn)令我或感動或深思的人物,他們就是一個個的平常人,被作者巧妙的安排到了不平常的故事里。
風寫云:東野圭吾的作品就像是宮崎駿的漫畫一樣,過程總是那么波瀾不驚,不失精彩,但是在看完之后總能讓人蕩氣回腸,久久不能平息。在回顧全書,品味大師給出的結(jié)局,才會明白原來比結(jié)局還精彩的就在前面波瀾不驚的行文里。
飛行祺:喜歡如此細致的描寫,每個人都是獨特而復雜的吧。過分執(zhí)著的或自省,也許也是傷害,喜歡東野圭吾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