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為什么讀?讀什么?如何讀好一本書?


作者:著名作家     整理日期:2022-07-17 12:33:18

這個世界前所未有地讓我們目迷五色,手機、電腦、電視所有都在搶奪我們的視線,讀書這時意味著什么?意味著穿越一個又一個異質(zhì)的世界,意味著與語言傳遞過來的各種訊息致意,意味著分享所有前人遺存的經(jīng)驗和思索。作為一個專業(yè)勸人讀書的書評君,我們希望分享讀書之美妙,而更好的領會這一美妙有時候需要更高的讀書技巧。為什么讀?讀什么?如何讀?幸好,在人類知識共同體面前,橫亙的問題也是差不多的。為此,推薦書小編制作了一期“如何讀書”的書單,看看這個問題有些什么答案。

《如何閱讀一本書》

  關于書的書單 | 為什么讀?讀什么?如何讀好一本書?
作者: 莫提默·J·艾德勒 / 查爾斯·范多倫
譯者: 郝明義 / 朱衣
版本: 商務印書館 2004年1月

閱讀理由: 早在七十多年前,艾德勒就極富先見之明地提出:“新時代的傳播媒體提出的挑戰(zhàn)是,貌似我們不斷在接收訊息,但它們是否真的增進我們對自己世界的了解?”這個問題在今天變得更加迫切。在我們從小到大的學校教育中,只有語文課,沒有閱讀課,更沒有專門談及閱讀的技藝。艾德勒的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是“閱讀方法論”中非常有用的一本。就像庖丁解牛,它教人如何在一本書中剖出它的骨架結(jié)構(gòu),如何找出它的血肉肌理,如何由表及里,積極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與作者對話。也是在方法論的基礎上,《如何閱讀一本書》泛談了閱讀各領域的書有什么不同要領。艾德勒說,優(yōu)秀的讀者,應該像棒球賽中的捕手,捕手的藝術在于能接住任何球的技巧,同樣,閱讀的藝術也在盡可能掌握作者傳達訊息的技巧。

《如何讀,為什么讀》

  關于書的書單 | 為什么讀?讀什么?如何讀好一本書?
作者: 哈羅德·布魯姆
譯者: 黃燦然
版本: 譯林出版社 2011年1月

閱讀理由: 《如何讀,為什么讀》的作者哈羅德·布魯姆是世界級的好讀者,《西方正典》幾乎是大學文學課西方文學必讀教程!皦淖髌酚肋h是一樣的,偉大的作品卻千差萬別。”老先生皓首窮經(jīng),向人們講述了一個他心目中的“好文學”的世界。這個經(jīng)典的世界是布魯姆心中的文學史,以他珍愛的莎士比亞為圓心。

在這部古稀之作中,布魯姆再次為我們正本清源,梳理西方不朽作品,談論他的個人閱讀史。同樣是一個經(jīng)典之作筑成的堅實城堡。《如何讀,為什么讀》可以說是《西方正典》的互補版,不同于《西方正典》,《如何讀,為什么讀》中,布魯姆更為寬闊深邃,他用他精純的文學審美,希望免卻讀者的閱讀歧途。

《閱讀的故事》

  關于書的書單 | 為什么讀?讀什么?如何讀好一本書?
作者: 唐諾
版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8月

閱讀理由: 華語文學世界的著名讀者唐諾寫了大量談讀書的文章,文風綿密細膩,談得專業(yè)深入。這本《閱讀的故事》據(jù)說是誘導人讀書的,所以涉及閱讀的各種關節(jié),討論各種閱讀遭遇的處境。唐諾誠心誠意地說,閱讀之難,不在于開始,而在于持續(xù)。動心起念是剎那之事,其間不會有困難容身之處,“然而閱讀一日展開卻是常日漫漫遲遲,于是麻煩、別扭、懷疑、沮喪等等各種奇怪心思便大有生存繁殖的余地!

勸人讀書看起來總歸有點迂腐,對讀書人來說,那片豐饒之海的魅力無需多言,對于不讀的人,過多渲染美好也并不會增加閱讀的行為,但體會這一魅力的人總希望能將這種美好分享給眾人。關于這一點,另一位播布文學經(jīng)典的信徒、耶魯大學哈羅德·布魯姆的說法是:“不要試圖通過你讀什么或你如何讀來改善你的鄰居或你的街坊!

《書讀完了》

  關于書的書單 | 為什么讀?讀什么?如何讀好一本書?
作者: 金克木
版本: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7年7月

閱讀理由: “書讀完了”,是個嚇人的說法。這本書,是一代大家金克木先生談讀書論文的文選。所謂“書讀完了”,金先生是說文化實際上是有結(jié)構(gòu)、有系統(tǒng)的,書籍和文化一樣總是層層累積,發(fā)現(xiàn)那些基石性的書,等于發(fā)現(xiàn)了書籍世界的密碼本,因為總有一些書是絕大部分書的基礎。一句話,“書讀完了”其實就是書讀通了。老一代大學者的風范是舉重若輕,切中肯綮,讓檻內(nèi)人、檻外人都有各有領悟。怎么把書讀懂?金克木先生說,不能用“兢兢業(yè)業(yè)唯恐作者打手心法”,而是把他當做朋友共同談論,像福爾摩斯偵查案件,始終興趣盎然。

《日本讀書論》

  關于書的書單 | 為什么讀?讀什么?如何讀好一本書?
作者: 劉錚 編
譯者: 吳菲
出版社: 上海三聯(lián)書店 2014年8月

閱讀理由: 《日本讀書論》由著名讀書人喬納森所編,匯集夏目漱石、森鷗外、田山花袋、永井荷風等日本大正、昭和時代知識人追求真理、鉆研真知的風貌。為什么選取這個時代?喬納森在前頭洋洋灑灑的導語中有介紹,因為與中華民國同時開始的日本大正時代,是一個在文化上狂飆突進的時代!耙环矫,明治以來吸收洋學的成效在此時發(fā)酵完成,另一方面,承繼自江戶時代的漢學傳統(tǒng)遺風未墜!边@種來自兩個體系的融會造就了一批知識精英。對他們而言,為什么要知、要探索、要思考,而非渾渾噩噩地茍活于世?沒有什么為什么,只是單純地不甘止于此而已。這大概是人類社會智識遺存得以延續(xù)千年乃至無窮的動力所在。

書里,織田作之助的文章名為《我的讀書法》,桑木嚴翼的文章卻叫《讀書無方法》,究竟何為讀書法?或許正如文中三木清《如何讀書》中所說:“不存在脫離各自不同性格的讀書技術。讀書法對各個人而言是具有個性的。因此最重要的是我們應各自開發(fā)最適宜自己的讀書法。在讀書的技術上,人必須具有各自的開發(fā)精神。”

《讀書法》

  關于書的書單 | 為什么讀?讀什么?如何讀好一本書?
作者: 桑兵 / 於梅舫 / 陳欣
版本: 人民出版社 2014年3月

閱讀理由: 這是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桑兵主持編輯的一部讀書方法論,面向的是志存高遠的歷史學后學新進。此書所謂“讀書法”囊括多層內(nèi)涵:一是歷代讀書之法; 二是讀歷代書之法;三是一般讀書之法; 四是讀書與治學。雖說是一本學習中國歷史文化的入門書,但并不迎合大眾趣味,編者如嚴師淳淳教導,告知年輕學子上學讀書,就是要逐漸讀懂那些讀不懂的書, 并且內(nèi)化為自己的知識;讀書不富而欲深諳讀書之道, 絕無可能。 恰如要學會游泳不能只在岸上練習、懂得吃飯的方法而不吃則永遠不飽一樣, 讀懂書的妙訣便是大量讀書。 只有多讀書, 才有可能領悟讀書法的奧妙。

《我怎樣讀書》

  關于書的書單 | 為什么讀?讀什么?如何讀好一本書?
作者: 王云五
版本: 遼寧教育出版社 2005年1月

閱讀理由: 這本書原名叫《王云五對青年談求學與生活》,1999年王云五逝世二十周年時,由“臺北市財團法人云五基金會”發(fā)行,印了一萬冊分送臺灣各地之中小學圖書館,2000年大陸簡體版以《讀書與求學》為名,也印了一萬冊分送大陸中小學圖書館。之后,又出了這個增訂本《我怎樣讀書》。

王云五是個傳奇人物,他的身份證學歷欄填的是“識字”,這個擔任過胡適英文老師、做過商務印書館經(jīng)理、出版過“萬有文庫”等經(jīng)典圖書、具有卓有見識的人如果只是識字,其他人情何以堪?王云五的學校教育的確總共不滿五年,他的這本《我怎樣讀書》準確講是一本讀書自修指南,說是指南,不外乎正確的方法加持續(xù)的閱讀。

王云五有自己的方法,比如自學外文時利用字典詞典,注重文法,用比較法讀外文書等等,自修科學書籍時自編表式(即現(xiàn)在所說的思維導圖),時時編制資料卡片,就集中某個專題來讀書等等。方法并不新奇關鍵得堅持!老人家是每日工作至少十四五小時,每天平均工作時間較一般人多三分之一, 況且“寧可一日不吃飯,不可一日不讀書”,你想,一生活了92歲的王云五比一般人多讀了多少書?

《共讀繪本的一年》

  關于書的書單 | 為什么讀?讀什么?如何讀好一本書?
作者: [英] 薇薇安·嘉辛·佩利
譯者: 棗泥
版本: 新星出版社 2013年5月

閱讀理由: 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一貫倡導的理念是,共讀繪本,是在孩子心中播下種子。如何共讀,薇薇安·嘉辛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案例——一種理想的閱讀狀態(tài)!豆沧x繪本的一年》講述的是65歲的幼兒園教師薇薇安在臨退休前一年和10個孩子共讀繪本大師李歐·李奧尼作品的過程。為什么說這是一個理想閱讀狀態(tài)呢?因為薇薇安記錄了一個真正的教育發(fā)生的過程,這個教育的發(fā)生不單單因為李奧尼的繪本很優(yōu)秀,也是因為這是孩子主導的過程,教師薇薇安謙卑而積極參與其中,不教化,不規(guī)訓,只是蹲下來與孩子們共同領會書中的世界,探索由田鼠阿佛,小鳥蒂科,鱷魚哥尼流等等組成的世界。





上一本:王小波作品,19年了,你為什么忘不了王小波? 下一本:會計書單:推薦幾本會計人必看的書!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為什么讀?讀什么?如何讀好一本書?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